世纪之交,党和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预示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榆林作为国家确定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规划目标
1.煤炭工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输出与转化并重,走煤、电、化一体开发的路子,建设以大型、特大型骨干矿井为主的国家环保煤、动力煤、出口煤基地。“十五”期间,继续支持神华集团在榆林的大规模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神府矿区建设体系,建设神木榆家梁煤矿、杨伙盘煤矿二期、府谷南梁煤矿等大型矿井;重点开发榆神矿区,建设西湾、杭来湾、大保当、金鸡滩和常乐堡等大型矿井;同时,积极勘探开发榆横矿区,扩建樊河煤矿。到2005年全区形成700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2015年形成15000万吨生产能力。
2.电力工业:坚持以煤促电,以电带煤,走发(电)、输(电)、用(电)并举的路子,建设大型坑口火电厂。到2015年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重点建设榆林4×60万千瓦、神木4×60万千瓦和府谷4×100万千瓦大型火电厂。电网建设方面,“十五”期间完成全区110千伏双回路环形电网建设,2015年完成区内主网架330千伏改造,打通神府至华北500千伏输变电线路,把榆林建成向外供电的大型火电基地。
3.化学工业:合理配置煤、气、油、盐等资源,加快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的发展,实施产品上下游一体化开发的战略,建成国家重化工基地。油气开采,到2005年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200亿立方米,原油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到2015年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500亿立方米,原油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化学工业,“十五”期间,开工建设15万吨醋酸、3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甲醇、20万吨焦炭、8万吨真空盐等项目。远期发展酸酸纤维、聚乙烯醇、甲醛、氰化钠、烧碱、PVC等油气深加工产品和煤化工、盐化工工业。
(二)产业布局
围绕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建设北部榆神煤、电、化产业开发带,西部定靖横油、气、化产业开发带,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建设榆林和神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三)实施步骤
开发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九五”至“十五”期间,主要是打基础,做准备,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资源的精查勘探和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选择一批优先启动项目开工建设,初步构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雏形。第二步,从2006年至2015年,为大规模开发阶段,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延长产业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效化,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第三步,从2016年至2030年,为全面提高和稳定增长阶段,国家特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最终形成并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