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42939300000020

第20章 评价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据

要正确评价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不仅要确定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而且要确定评价行为善恶的根据。人的行为过程中,特别是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作为道德评价的直接对象,动机和效果是它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动机和效果的问题,也是历史上关于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争论的焦点所在。也就是,评价人们的行为的善恶好坏,是看动机呢,还是看效果呢?这一问题,同样反映到生态伦理学当中来。

(一)道德评价的动机论和效果论

所谓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在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自觉追求一定目的的自觉愿望或意图。所谓效果,是指行为主体的个别的或一系列的行动,给社会或他人所带来的实际后果。伦理学说史上,关于道德评价的根据,即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是根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呢,还是根据行为的客观效果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动机论和效果论这两大派别。动机论者强调动机,否认效果;效果论者强调效果,否认动机。但是,在道德评价中,不论动机论或效果论,都总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

动机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在康德看来,在道德评价的意义上,世间除了“善良意志”外,再没有什么可称得上是道德的了。他认为,善良意志是道德行为的来源,又是对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根据,从善良意志出发的行为,才是唯一道德的行为。在康德看来,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在于它所预期的效果,也不在于以这种预期效果为动机的任何原则。因为,这些效果,处境的安顺,以至他人幸福的提高,都可以通过另外的原因产生,因而并不需有理性的东西的意志,而最高的、无条件的善却只能在这样的意志中找到。只有为有理性的东西所独具的对规律的表象自身才能构成我们称之为道德的、卓越的善,因为,正是这种表象,而不是预期的后果,作为根据的意志。这种善自身已现存于遵此而行的人格中,而不需从效果中才能等到它。康德还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来印证自己的理论,他说一个人见到小孩落水,只要他有救小孩的善良动机,并且尽力去救,即使落水的孩子没有救上来,但这个人的行为仍然具有道德价值;相反,如果一个人去救落水孩子是期望得到孩子的父母的报答,即使他把孩子救上来,这种行为,从道德评价上来说,也不能算作道德的行为。

康德看到了行为的动机在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有其合理因素的。因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道德性质主要是根据他的主观动机是好还是坏,只有把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作为主导动机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康德由此断言,只有行为的动机,才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根据。然而,他把动机看成是判断行为善恶好坏的唯一根据,完全排斥了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地位。根据康德的善良意志的理论,并把它贯彻到底,就变成了这样的情形:一个人看到有人失足落水,只要怀有救人的善良动机,不论是否去救人,或是否尽力去救人,他的行为仍然是道德的。因为在康德看来,善良意志之所以善良,是决不因其所为的效果而有所影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动机论者的错误在于:它把动机和效果割裂开来,否定动机要通过效果表现,否认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从而把道德评价看成是一种脱离社会实践的、不受实践检验的、主观随意性的活动。

与动机论相对的是效果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英国的功利主义者穆勒(Johns tuart mill)。在他看来,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虽然是不可否定的,但这与评价行为的善恶是没有关系的,只要行为的结果是好的,这个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穆勒认为,由于“大多数的好行为不是要利益世界,不过是要利益个人”,而“世界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合成的”。因此,一个人即使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只要给别人能带来好处,他的行为就应该说是道德的。他的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对于一个援救溺水的人来说,不论他心目中有何等卑鄙的动机和意图,他的行为都是道德的,不应该因他动机的卑鄙,而使他应受到赞许的程度减低丝毫。相反,一个人欺骗了把东西付给他的人,他的目的是要报答另一个对他有恩惠的人,但他这种行为却是不道德的。唯效果论者看来,不管人们的动机如何卑鄙,不管他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怎样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但只要他的效果好,他的行为给别人能带来好处,他的行为就应该是道德的。他们这种把效果作为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唯一根据,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仅从效果方面来判断行为的善恶好坏,而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必然会产生两种不良的后果:第一,把好心办坏事的行为误以为恶的行为;第二,把某些居心不良而做了一些好事“歪打正着”的行为看成是善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前者会误把好人当坏人,后者会误把坏人当好人。可见,单从效果的好坏是无法判断行为的善恶好坏的。

动机论和效果论的观点,看起来是极其尖锐对立的,实际上在认识论上犯的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他们都割裂了动机和效果的内在联系,把道德行为过程的某一因素绝对化,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也都是错误的,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单纯以动机或效果作为善恶根据,都是不能对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的。故此,我们可以得出评价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据。

(二)评价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据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在评价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据问题上,我们既反对动机论,又反对效果论,而是坚持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我们可以引用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的精辟阐述来说明,他指出:“这里所说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主观愿望)还是看效果(社会实践)呢?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为个人的和狭隘集团的动机是不好的,有为大众的动机但无被大众欢迎、对大众有益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我们把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作为评价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动机和效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就是说,从行为总体上一般地看,动机和效果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一方面,任何动机都包含着对某种效果的预测和追求,并指导行为达到效果。从人们的行为过程来看,任何一个正常人在其行为之前,都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行动的目标,即行为达到的效果,这个目标又决定着行为的动机。这是因为,只要是人的行为,就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实质上是反映着人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效果也离不开动机,效果依赖于动机并体现动机。一般说来,任何效果都是受某种动机的支配所造成的,从来也没有不来自任何动机支配的效果(极特殊的情况除外)。在行为的最终意义上,动机的善恶与后果的善恶是相一致的,不仅如此,某种动机引出某种后果以后,这种后果又会强化人的原来的动机;或激起人们新的动机,从而,又通过新的行动过程,产生新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好的动机就会得到好的效果,坏的动机就会产生坏的效果,不依赖于动机和不体现动机的效果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在行为总体上,我们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动机是行为的起点,效果是行为的终点。

在生态道德行为中,动机和效果的相互联系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例如,原始人为了生存,产生了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动机,这种动机促使他们先后创造出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生产工具,并把这些工具应用于生产劳动,从而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达到了使原始人更好地生存,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向文明时代迈进的效果。而到了现代,现代人为了生存,产生了维护大自然的动机,这种动机促使他们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尽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样做,不但使人类能更好地生存,也为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动机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机可以转化为效果,效果也可以转化为动机,动机只有转化为客观效果,使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现实的社会生活。动机如果不转化为效果,人类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同样,效果也能转化为动机。因为,人类的行为是具有历史性和连续性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生活需要(动机)所支配的,当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使这种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即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时,这种得到了满足的效果就会作为下一次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效果就会向动机转化。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自己的一定目的时,又会产生新的生活需要,驱使着人们继续去探索、去追求,在新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人们正是在这种反复不断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的动机,又通过社会实践使这种动机转化为效果,即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人类自身的目的。

(三)动机与效果统一于社会实践

我们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动机与效果不相统一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动机是主观的东西,效果是客观实际的存在,从主观的动机到客观的实际效果,要经历过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它要求人们的认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善良动机,它的行为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这时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反之,如果主观动机是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缺乏正确认识,或者虽有正确认识而行为的方法不对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坏的结果,同样,坏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动机和效果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使我们能够以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来作为评价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标准。

在生态道德行为中,特别强调动机和效果统一于实践这一点,是因为,生态道德行为较之一般的道德行为来说,动机和效果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我们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动机好,效果不好。比如,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但实际的效果却是: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威胁甚至破坏。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因为效果坏,而否认了动机。相反,应该对整个行为的全过程加以全面分析,找出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真正原因,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在今后的实践中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正像毛泽东指出的那样:“真正的好心,必须对于自己工作的缺点错误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决心改正这些错误缺点。”这就是说,如果动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只要存在这种善良的动机,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实践中改正错误,最终达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第二,动机不好,效果好。如“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说法就属于这种情形。这种观点割裂了主观和客观、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按照这种观点看来,不管人类的动机如何自私,人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手段,但只要人类的行为后果能给自然带来好处,人类的这种行为就不应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表面看来,这种观点似乎有一点正确性,但是,实际上,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为了人类本身,而绝没有考虑到自然界其他的物种。以人类的“自我”为自己行为出发点的人们,当人类生存利益和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利益相冲突时,人类就会采取牺牲自然界的利益而满足人类自身利益的行为,这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总之,人们在实践中产生动机,又通过实践及其效果来检验动机的好坏。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统一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评价人类的生态道德行为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做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这就是生态道德行为善恶的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