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42939300000023

第23章 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

社会的生态道德要求(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最终需要转化为个体的生态道德活动。形成为个体的生态道德品质,否则,它就失去任何意义。生态道德行为的选择,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把社会的生态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生态道德品质,而社会也通过培养人的择善去恶的能力以及选择更高层次的生态理想来达到宣扬生态道德的目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生态道德行为的选择就没有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是指同时存在几种生态行为方案时,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道德标准,独立自主地决定某一方案去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生态道德目的。

生态道德领域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领域,生态道德规律是通过人的各种各样的选择而实现的。生态道德行为选择,包含着人类最为隐秘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

(一)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界定

要研究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性质、特点,揭示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首先要弄清选择的含义。

选择作为一种现象,可分为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自然选择是自然条件发展变化引起的,比如生物为了适应自然界变化的优胜劣汰、遗传变异等。社会选择则是社会规律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主体是人,故而社会的选择说到底是人的选择,是人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反复进行比较、权衡,选出最符合主体意志,最能达到主体目的的东西。人对社会的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和手段,而人对自然的选择则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必要环节和手段。

选择活动是从人类自我意识产生之时开始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单纯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交往的狭隘性,人在自然面前还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在有限的可能性中活动,选择受到极大的限制,因而不能形成自觉的选择意志。随着人类劳动的分工,活动的分化,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交往的日渐频繁而确立了多种多样的关系,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要求,人们不仅有选择的可能,而且选择的范围也逐渐扩展。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加拓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和视野,商品经济滋生了人的价值意识和选择欲望,于是选择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以C?L?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者把选择应用于人的历史,认为人是进化的产物,是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结果。这个著名的“自然选择说”忽视了人作为进化主体所具有的能力的自我选择性,过分地强调了自然支配,以致把自然规律直接应用于社会,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康德最终完成了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将前者归于自然而将后者归于选择的任务。康德认为,认识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道德高于认识。道德的对象是自由的规律,是人的自我立法和自我选择。只有出于人的善良意志的行为,只有经过人自由选择的东西,才是道德的。

从自然必然性过渡到人的自由选择,是人类精神的又一次飞跃。马克思主义通过论证这一飞跃的实践基础而肯定了它的革命意义,这就是以自由选择为特征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社会发展主要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选择实现的。选择促进了人的智力、体力、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有序发展。社会中每一成员都负有选择的任务和责任,放弃它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

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人对社会的选择和对自然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多种性。从选择的主体讲,有个人的选择和群体的选择;从选择的情势讲,有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选择;从选择的活动过程讲,有认识选择、情感选择、行为选择、交往选择等等。这些选择交互影响,构成了不同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选择,如政治选择、法律选择、经济选择和道德选择等等。

人的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是一种特殊的选择。它主要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进行。生态道德行为选择常表现在主体行为之前或行为之中,不仅包括行为动机、意图、目的的选择,而且包括行为的方式、过程和结果的选择;不仅表现在主体道德行为的外在方面,如行动、交换、调节等生态道德实践活动,而且表现在主体道德行为的内在因素:认识、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上。所以,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是道德主体在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一定的生态道德标准在不同的情势下,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它把道德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以行为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又表现出主体为达到社会要求而主动作出的价值取向。

(二)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

生态道德行为选择,首先是道德主体认识、权衡、取舍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主体完全自觉进行的。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进行,来自于认识的选择性,又依赖于情感,还要借助于意志。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个基本因素,也是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它们为基础,构成生态道德行为选择中最直接作用的心理机制。

生态道德行为选择始自认识的选择性。认识是主体内在心理活动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选择能力,因而成为道德行为选择(也是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心理依据。认识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生态道德认识则是主体――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反映形式。它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感性认识及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性认识而实现。生态道德认识是能动的,总是带有鲜明的指向,选择性正是认识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生态道德认识的选择性,还表现在主体的信息感知模式上。主体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感知自然界的,这就决定了对外来信息并非全部接收,而是有选择的对待,只接受其中与自己感知模式相符的信息。感知模式又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在生态道德领域,一个人的道德经验往往沉积为一定的价值感知模式,形成自我独特的取舍标准。凡是与此模式和标准一致的信息、行为、规范,就立即认同并纳入自己的生态道德认识结构,成为主体的认识成果并显现于生态道德行为。反之,与自己感知模式不相符合的,往往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譬如,普遍的生态道德教育总是对个别人不起作用,出现“对牛弹琴”、无动于衷的现象,这就是个别受教育者的价值感知模式起作用。

生态道德认识的选择性也表现为主体认知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指认识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带倾向性的心理状态使认识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使认识一开始就指向特定的对象和一定的范围,去捕捉特定的信息,而绝不是不着边际。人的兴趣就是由此产生的。一个人往往根据自己的道德修养,按自身的道德习惯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取程度不同的认知结果。比如在自我认识这一问题上,人们一般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在生态活动中的长短,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而道德修养比较高的人不仅能对自己的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内省,还在生态道德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对待同一个道德榜样,从学习其行为到学习其精神,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这就是主体的认知定势在起作用。认知定势正确,能引导主体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主体的认识水平;不正确的认知定势,往往成为偏见、固执的根源。

生态道德认识的选择性还表现在主体的注意上。注意使主体在认识过程中,专心致志向着认识的目标前进,走向认识的深刻与透彻。注意与感知模式和认知定势的不同在于,它具有暂时性和变动性。一个事物一旦经主体的导引被主体认识后,就转向下一个领域和目标。这样,注意不断转移、变化,主体的认识面也就不断扩大。在生态道德认识中,注意也同样影响着认识的内容和程度。注意道德修养的人,会经常留心行为举止是否合乎社会生态道德风范。

生态道德行为的选择还依赖于情感。情感是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感受、体验,进而发生兴趣,建立感情,并在各种情况下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是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心理反应,是人类生态道德发生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生态道德选择的心理依据之一。生态道德行为选择中的情感通常由兴趣、情绪和情感三个环节组成,每一环节都具有独特的选择作用。

兴趣,是人在对外界感受、体验的基础上,由欲望转化而来的。动物的欲望不过是求生本能的驱使,人的欲望都是有指向、有目的的。在生态领域,这种指向和目的使人对某一对象发生兴趣,然后,就会十分专注,产生情绪上的吸引。所以兴趣是欲望到情绪的中间环节,它反映了主体的处境和需要,体现出主体的价值取向。

情绪和情感更具有选择意义。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情感是主体个性的稳定结构和特点,是比较深层的、稳定的东西,是不能测量的,只能通过情绪去体验它。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是情感在特定情境中的流露,并随着情境转移而变化。情绪又是起伏不定的,一定的情感,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情绪来。在生态道德活动中,情绪通常表现为喜―厌、爱―恨等两极,因而情绪选择的基本形式也相对有肯定和否定两种。情绪性选择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强烈性。一旦对某对象表现出选择情绪往往会发展到极端,表现为狂热、激情等。这一方面使主体专注、坚定;另一方面也使选择结果出现偏差。管理学上教人“情绪坏时不要决策”,就是避免主体被强烈的极端选择情绪所控制。一般地说,选择情绪一旦发展到极端的地步,是很难立即改变的,除非主体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其二,感染性。对一个对象,单个人的情绪选择表现为态度,这种态度会迅速感染周围许多人,使之也持大致相同的态度。其三,弥散性。爱、憎、悲、喜等情绪,往往在不自觉中扩展了范围。情绪持续越久,对象范围扩展得越大。

情感,包括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是广义情感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具社会性的情感,其选择作用尤为突出。它不仅具有情绪选择热烈性、感染性和弥散性的特点,还具有一个更大的特点:持久性。这一特性在生态道德领域,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以伴随人们一生,并且与日俱增。道德感,是人们自觉学习、修养、实践而获得的稳定品质,其中责任感、是非感以及荣誉感等等,每一种都具有特殊的选择意义:责任感使人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是非感使人自觉规范行为,选择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并谴责相反的行为。

意志,就是根据自觉确定的目的来支配、选择、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它不满足于认识和体验、意念和情感,而是把内部的情感、主观的认识转化为外部的活动。它通过决定和选择,使主体的认识和情感互相作用,形成一定的倾向和目的。这个决定和选择,是在多种可能性中,经过理智而审慎的权衡、比较而作出的,完全符合主体的认知和情感取向,而绝不是盲目的。选择和决定的过程中,意志的独立、果断能帮助主体排除各种干扰,坚定选择决定的信念和决心。比如当面临一个道德选择,意志能在明察和深知的基础上,使主体作出正确的、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并帮助主体排除各种可能干扰这一选择的杂念,调节和控制情绪,使选择成为主体的决心并体现出来。黑格尔说:“意志通过作出决定而设定自身为特定个人的意志,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的那种意志。”可见,意志表现出主体的自主、自控状态,为生态道德行为选择奠定了基础,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的选择机制。

(三)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机制

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是人的道德心理活动,包含知、情、意三个基本成分,然而任何生态道德行为都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是人的社会性选择,必须在主体心理结构的相互作用中方能实现。所以,生态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机制。所谓机制,就是一种结构和活动原理。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机制就是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是怎样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因此,必须从社会现实的生活出发才能把握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特点、过程和规定性。

社会结构是由众多层次和诸多领域为经纬框架的庞大体系。社会的每一层次都有相应的道德标准,依据社会层次在社会中地位的高低不同而要求的高低标准也不同。由低到高各种不同的道德标准组合成了塔式的道德规范体系。同时,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道德,如全民共有的社会公德、家庭中的家庭婚姻道德、各行业的职业道德、生态道德等等。这些不同领域的道德左右交叉,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了横向的道德关系网络。横向的道德关系网络和纵向的道德规范体系两相交织,为道德行为选择(包括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提供了依据,使道德行为选择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道德要求,构成了道德行为的客观条件,道德行为选择因此有了具体的场所、对象和依据,具有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随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而日渐增多。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关系是单纯的,人们活动的范围极为狭小,这就决定了道德交往也相对狭隘,选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人类社会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劳动的分工,人与人之间逐渐产生并确立了劳动、交换等等关系,适应并调节这些关系的各种要求也应运而生,为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提供了可能。社会生活是如此决定着道德行为选择(包括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一定的社会制度也同样制约着道德行为选择(包括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私有制社会中少数人专制给被压迫人民的可能性只是服从。社会制度越专制,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越小。不打破社会的专制,道德可能性就不能从极端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道德行为选择也就失去了客观的前提。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临很多可能,必须进行道德行为选择,这就是道德行为选择的必要性。社会决定了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也给每个成员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这些可能性并不都能成为现实,也不可能统统置之不顾。人在选择中生活,通过选择,社会提供的某一种可能成为现实;通过选择,个人确定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本阶级或阶层的道德准则,去做一系列道德行为选择。人是一定社会的人,社会生活逼人选择,生活就是选择。

生态道德行为选择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必须面对多种可能性,而且要在价值冲突中进行,在不同的价值准则之间作出取舍,非此即彼。这无疑把人推向两难的境地,增加了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困难,扩大了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意义和作用。

在个人身上,价值冲突表现为社会角色所承担的多种道德义务之间的冲突。个人在社会中总要具有一定的地位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就是社会角色。一个社会角色往往会面临不同的道德义务,而社会中一个人又往往不只扮演一个社会角色,这就需要承担多种道德义务。多种道德义务会造成价值冲突,其形式根据引起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其一,社会对同一角色的要求不尽一致,引起该角色道德义务上的矛盾。比如医生面对一个已无医治希望的垂危病人,病人或其家属要求安乐死,以终止痛苦,而这却和救死扶伤的医德相违背,这就会造成内心冲突。其二,社会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角色转换时,道德义务变了,而主体的责任意识依旧,也会发生冲突。比如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理想环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与认同等方面就可能发生矛盾而造成内心冲突。其三,当几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多种道德义务需要兼顾时,也往往形成冲突。如同时履行事业上的强者与家庭中的好父亲、好丈夫等多重义务时,碰到时间和精力上的困难,造成冲突。以上三种冲突,必须作出选择。当然,如何选择由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水平等因素决定。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呈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同一价值体系内部不同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是大善与小善,高层次的义务与低层次的义务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对立,是善与恶,履行义务与不履行义务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