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实话实说谈保险
42945900000011

第11章 讨饭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每天要托砵化缘。什么是托砵化缘?每人要拿着一个砵,逐家逐户找人施舍食物,替他们种福,祈他们今生来世会过得更好。如果没有人施舍,那天弟子就要挨饿。有一天,释迦牟尼得知有些弟子跳过穷人的家,不向穷人化缘。释迦牟尼批评他们这样做不对,说虽然穷人不会给他们很多食物,也应当与他们结缘,替他们种福。释迦牟尼叫弟子每天按着顺序,不管是富人穷人,逐家逐户化缘,不要跳过,每天要拜访七家;不管今天有得吃没得吃,明天还要再去拜访另七家。广种福田,普度众生,是出家人的职使。

这个故事,对人寿保险行销从业员有很多启示。我觉得,寿险行销者应拜释迦牟尼为寿险行销学的师祖,最少也应尊称他为名誉师祖。中国文化,教育界拜孔子为师祖,木工建筑界拜鲁班为师祖,中医草药界拜神农氏为师祖。中国文化历经五六千年,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既传承又发展。佛教发源于印度,但一千多年前在中国得到发展,虽经过多次的政治动荡而受到压抑,随后又再次旺盛起来。人寿保险和人寿保险行销学,源于西方,但近年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蓬勃发展。华人寿险界尊拜释迦牟尼为寿险行销师祖,符合吸收、发展和传承的中国文化规律。现在人寿保险和寿险行销学的主流仍在美国和西方国家,但其重心将逐渐移向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目前美国人和西方人只了解耶稣,不了解释迦牟尼,因此要他们将寿险行销学与释迦牟尼联系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不是滋味。释迦牟尼提出的无论富人穷人都应与之结缘种福的主张,与最近美国寿险业思潮和做法不相符。目前要老美寿险界尊释迦牟尼为师,有点缘木求鱼。将来呢?走着瞧吧。

做人寿保险,推销人寿保险,找客户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汽车保险,房屋保险,商业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保险,几乎都是客户自动找上门来买的。但人寿保险十之八九都是要代理人找回来的,偶然有人自动找上门要买人寿保险,大多也是事先经过代理人直接间接做了不少工作后的结果。基本上保险代理人是没有薪水的,有也是意思意思的一点底薪,收入主要靠卖出人寿保险后的佣金。与释迦牟尼的弟子每天都要出去托砵化缘才有东西吃一样,代理人要经常去找客户才有收入。如果代理人不去找客户,或者找到准客户但做不成生意,他(或她)就没有收入。长期下去,如果保险公司不赶他走的话,他也可能会饿死。

推销人寿保险的工作,在台湾等地叫做保险行销,代理人叫做行销伙伴。多年来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叫“行销”。听到这个释迦牟尼和弟子的故事后,我恍然大悟。释迦牟尼的弟子每天都要不断地行走化缘,保险代理人每天也要不断地行走找客户,这个“行”字就很形象地将保险代理人每天要做的事情描绘出来。尤其是早期的保险代理人,无不踏穿鞋底逐家逐户去找人谈保险,不行(走)就不行(成功)。虽然现在找客户的办法比以前多了,登广告,打电话,发电邮,办讲座和抽奖等等花样,但最实际可靠的仍是两条腿走路找客户,虽然辛苦,但可靠有效。只要肯跑勤跑,再笨的代理人也不会饿死。一程又一程,踏实艰苦地走下去,岂有不成功之理?!

多找人,多见人,是保险公司对受训新人的要求,也是有几十年经验的成功的保险代理人经常与同行分享的“秘”诀。有些经理要求新人每天见十个(或二十个)人,每天打三十个(或一百个)电话。有些已很有成就的老手,每天早上起床在左边裤袋里放进25个硬币,每见一个人或打个电话,谈论或甚至只提到保险,就将一个硬币从左边裤袋移到右边裤袋。到晚上如果左边裤袋仍有硬币,就不能休息。很可能辛苦了一天,全部硬币都搬过去了,仍然没有做成生意。不要紧,不要灰心,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又再来搬硬币,终会有收获的。这种最基本最实在的行销方法,与释迦牟尼叫弟子每天去七家化缘,如出一辙,所以我提议,保险业应尊推释迦牟尼为寿险行销学的名誉师祖。

有些新入行的保险代理人,尤其是有相当学历或曾经有成就的人,很不情愿地找客户,经常会碰钉子,轻者吃闭门羹,重者被捉弄奚落一番。经过多次折腾后,心中自然有些不平衡,思量一下,自己念了那么多书,有知识有能力,有那么多的工作可做,干嘛好像讨饭那样找人谈保险?想当年,自己叱咤风云,出人头地,指点江山,现在却要对人低声下气,尊严何在?!

“好像讨饭那样”,对,就是讨饭那样!不过,讨饭有几种。一种是经过饥荒或灾难,为了生存而要讨饭,与尊严无关;另一种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如广东人所说,“做惯乞儿懒做官”,这种人无所谓尊严;第三种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以及后来的出家人,托砵要饭,与施主结缘,替他们种福。怎样种福?我对佛学没有什么研究,但我觉得能够经过两千多年传承下来,自有其道理和价值。据我理解,佛家注重自己修心养性行善,与世无争。佛教要信徒做善事好事,慈悲为怀,不骗、不抢、不偷、不赌、不毒、不杀生。今天积德积福,将来有福;今天有歪念恶行,将来不得好报。

寿险行销的“讨饭”,与佛家的托砵化缘十分相似。首先,代理人一定要有自律和恒心毅力,每天都要出去结缘。你每天见到很多人,但并不是每人都与你有缘分。不管什么原因,无论怎样的情况,有很多人永远不会向你买保险。即使他们对你很好,很客气,甚至很尊重和佩服你,而且他们也很需要保险和有能力买保险,但他们就是不会跟你买保险,或者会莫名其妙地向别人买保险。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很多种解释,从佛学来看,大概是大家没有缘份。所以,如果经过相当的努力仍做不到生意,寿险代理人也不必气馁或生气。人家有缘愿意与你打交道,你替他种保险之福,大家都有福气。但在下结论说大家没缘份之前,代理人要先检讨自己是否有自律、恒心、毅力和能力,是否抱着好心做对了事情。做保险,就要像苦行僧那样,不怕苦。不怕苦的人大多是心正意善的人。

做不成生意,除了用没有缘份来解释外,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但我相信主要是大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念以及思维逻辑不同,甚至冲突,只不过不一定明显地表露出来。因为佛家着重和谐,不喜争执竞斗,因而“低调处理”,以“没有缘份”来收场,大家心平气静,不必伤心伤身。的确,寿险代理人如果经常因为付出代价作出努力而做不成生意而悲伤或愤怒,心中不平衡的话,很难在寿险生涯走下去。

有些人对人随和友善,无不良习惯或古怪性格,关心别人的多,付出的多,很容易与别人结缘,做保险也就比较顺心,比较多的人乐意向他们买保险。与这种代理人有缘而向他们买保险的客户有福气,不但得到保险,还得到他们的知识、心血、关心和服务。好的客户,在得福之后懂得惜福,并且会受到影响而修心行善替别人种福。所以,优秀的保险代理人不只卖保险,而且正面地影响别人,带动更多的人行善种福。保险代理人的“讨饭”,有很大的社会价值。要做到这样,代理人必须有相当的道行和功力。寿险生涯,不是普通人可胜任的。明白这一点,代理人就会为自己的特质和能耐而骄傲,以自己的工作和贡献为荣。看看,出家人托砵化缘,哪有好人对他们不敬?连喜欢看低人的狗也不欺负他们!

寿险代理人的“讨饭”生涯是种福,有几重意义。最基本的是客户买了保险,他们的家人得到保障,不必担心忧虑,这是他们家人的福气。更进一步,家人体会到他们的关爱,心中感激,大家的感情更密切,家庭更和谐。投保人能够心想行动,用买保险这个具体的行动去表达对家人的关爱,也给家人竖立起良好的榜样。不像有些人,嘴说爱家人,却用各种借口拖延或推搪,不肯实实在在地将保险尽快办好,他们的家人,只能自求多福。

万一投保人不幸早逝,其家人领到赔偿金,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可以度过财务困难,做生意的可以减少损失,还在上学的小孩可以继续好好地念完书,成为对家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带有储蓄性的人寿保险保单内累积了一笔钱,如果投保人平安无事,这些钱也可以提出来给孩子上学,可以用于生意的周转,可以辅助退休享用。累积在人寿保险内的资金,保险公司通过各种安排和途径,用来作长期的投资,有利于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由于寿险代理人的“讨饭”,不但其客户及客户家人有福气,周围的人和社会都有福气。因此,一个和谐有生气的社会,不但鼓励或容忍佛家结缘行善,而且也鼓励寿险的行销。

代理人种福的另一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唤起当事人的爱心善心。有很多人平时忙于工作和各种事情,从未想过买人寿保险,以保障家人的福祉,现在代理人“托砵”上门,念“保险经”,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自己可以参加人寿保险,替家人和自己种福。启发当事人的爱心善心,是保险在经济上解决困难之外的另一要义。

释迦牟尼叫弟子不要避开穷人,要为穷人种福。这种做法,很值得寿险从业员借鉴和深思。有些保险代理人,对有钱的客户阿谀巴结,请吃饭,送贵重礼物,服侍周到(请留意,不单是服务,是服侍),效犬马之劳;对穷客户则另眼相看,客户来电留言有事要帮忙,拖着不回电话,回了电话也在心中咕噜客户不识趣找麻烦。有些在寿险界有头有脸的人,公然鼓吹代理人如果要做得轻松一点和赚多些钱,就应将客户分类,将底下不富有的大多数甩掉给新进的代理人,留下上层有钱的小部分客户,好好地侍候他们,从中得到新的生意以及介绍有钱的客户。我曾经在保险专业刊物撰文,评击这种主张和做法。我说,所有的寿险代理人在刚入行时都是从普通的人群中着手找客户,并且答应将会好好地为他们服务。现在在寿险界站稳了脚跟,稍有成绩,怎可将曾帮助创业的普通客户甩掉呢?这在道义上讲不通。如果当初找客户时根本就没心长期替客户服务,那么就不应该虚伪地向客户开空头支票,骗取客户的信任和生意。(我也提到,如果大家都只巴结有钱的客户,不对非有钱的客户提供适当的服务,那么整个社会要问,为什么还要对人寿保险提供优惠的税法待遇呢?!)有时参加寿险业的大会,看到台上的名人介绍经验,口口声声对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但我可以听出来,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真诚的。对虚假的,我不由心中在问,对普通的客户或小客户,你也真的会全心全意地提供良好服务吗?!我想,寿险业如果能参照释迦牟尼的指示去做,将会更有效地服务社会。

三言两语谈保险

“我家开支很多,捉襟见肘,等将来经济宽松点再办吧?”

●正因为开支多,才更加需要人寿保险。现在你仍在赚钱,你的家用已经感到紧张,若万一出事,你的家人不是更难应付因为少了你的收入而引起的经济困境吗?你可以先办理最基本的、只提供保障功能而没钱累积功能的寿险,日后预算较宽时才考虑转为有累积资金功能的保险。不要拖,今日需要保险就在今日办理,以免有事时才发觉没有保险,或身体有毛病时很难买到保险。(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