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心理才健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7600000002

第2章 孩子的心,我们究竟能读懂多少?

核心提示:“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天堂。”可是我们成人不懂孩子心理,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导致“天堂”被毁。因此我们家长有必要读懂孩子的心,找到通往“天堂”的通行证,让孩子快乐成长。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孩子的心呢?这里选取几个故事加以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天堂。”可是我们成人不懂孩子心理,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导致“天堂”被毁。因此我们家长有必要读懂孩子的心,找到通往“天堂”的通行证,让孩子快乐成长。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孩子的心呢?这里摘取几个故事加以分析。

[故事]有这样三个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里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他父亲抱怨是白痴,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是考不上,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的师长都认为他是一个淘气而又平庸的男孩。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达尔文。

[分析]三个看起来愚笨的孩子后来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是他们的师长们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成人们以成人的思维来评判孩子,自以为看到了真相,而实际上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要想得到真相,他们必须转变思维,读懂孩子的心。爱因斯坦在说话写字方面确实不如普通孩子,而他“思维不合逻辑,满脑里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他的优势所在,也是他后来的制胜法宝,丰富的想象力看似荒诞不经然而这给了他在科学的天空里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成人们常以成败论英雄,罗丹考了三次还没考上艺术学院,失败连连,家长肯定恨铁不成钢,其实这又有什么关系,即使不上艺术学院,只要不怕失败不懈追求,胜利也就不远了。可是家长却忽略了罗丹的执著精神和顽强毅力,这是成功之本。达尔文,师长们只看到他东游西逛,不务正业,正是这种不务正业,为他今后成为一个博物学家打下了丰富的基础,也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

[故事]一日,一个老太太拿着一个学生的作业本让已负盛名的大作家巴尔扎克看看这个孩子作文怎么样,将来能不能成为作家。巴尔扎克看完文章后说文章很平庸,将来不可能成为作家。这位老太太却笑着说:“这就是你当年的作文。”原来这老太太是巴尔扎克小学老师,几十年了,她还保留着学生的作业本。

[分析]小学时代的巴尔扎克正如他自己所言很平庸,但是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平庸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也能获得重大成功。如果我们带着偏见来评判孩子,就看不到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我们家长要相信,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当然在它开放之前,我们要细心呵护,而不是无情摧残。

[故事]一天毕淑敏的儿子从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可以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儿子志在必得对她说自己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她嘲笑道:“对于宗教,你懂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多少?”儿子并不因为妈妈的嘲笑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认为妈妈不是评委,也不是由妈妈说了算。儿子天马行空,他想象着: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100米深的大坑,把博物馆盖在下面,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参观的人会有一种神秘感。地面砌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向宇宙探索。妈妈直接否定了儿子的遐想,说挖那么深,会有水涌出来,空中螺旋状飞梯多危险。后来,儿子获得银牌。

[分析]儿子虽然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专业人士往往受到太多的束缚思维难以打开,说白了因顾虑太多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孩子有一颗赤子之心未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可以自由放飞想象的翅膀,不必考虑科学性、专业性,有一个创意的方案,至于那些安全问题可以由专业人士去解决。不受专业知识限制的想象力更自由更丰富,这是十几岁孩子获胜的秘诀。但是成人更多关注实用性、科学性,想象力却因此而变得贫乏。

[故事]一个三年级男生在美术课画了一幅画:一张大桌子,旁边摆着四把椅子,桌上放着四副碗筷,还有几盘可口的菜,正冒着热气,妈妈站在桌旁端着大汤碗,爸爸提着公文包出现在门口,好像出差刚回来,两个孩子举起双手欢迎爸爸的归来。美术老师站在男生旁边端详着这幅画,心里乐开了花,温馨的亲情在孩子笔下快乐地流淌。不料男孩用又粗又圆的蜡笔把整幅画全部涂黑。老师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涂掉?”“停电啦!”孩子得意地笑了。

[分析]孩子画画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赞,而是为自己作画,把自己的一次特殊的生活经历描绘出来,只有他自己才能读懂,在涂脏的画面里隐藏着他的快乐、秘密和顽皮。我们大人却总是以优劣来评判孩子的画,涂脏的一片漆黑的画纸是乱弹琴,这根本称不上画,然而在这乱弹琴的背后有一颗弥足珍贵的童心,自由想象,我手画我心,只悦己不媚俗,快乐生活,快乐作画。我们家长要先做孩子再读孩子,以童心来读童心。

[故事]在一次电视大赛上,主持人问一名小男孩选手:“假如你和其他三名旅客其中有一位老人乘坐同一架飞机。飞机快没油了,眼看就要坠落了。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你认为降落伞应该给谁?”小男孩不假思索地答道:“给我。”主持人露出狡黠的微笑,小男孩终于“上套”了,全场观众一片哗然,有的说真是世风日下,连小孩都这么自私,有的说这是小孩家长教的,有的则为国家的未来担忧……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小男孩大声说:“我去拿油,还会上来。”全场鸦雀无声。

[分析]对于孩子,我们成人要耐心倾听多一分等待,不要先入为主,主观臆测,这样我们会误解孩子。我们要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我们断章取义再加上大人“丰富”的想象,然后用成人的世俗之心来评判孩子,我们就会远离真相,误伤孩子,永远也走不进孩子的心灵。认真倾听,呵护童心,延迟判断,这是一个家长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