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故事
4303600000054

第54章 张亚勤少年班传奇 (2)

当时中科大实行的是五年制,一般的大学生进校选一个专业读五年。少年班有一个特殊的待遇,第一年在少年班,第二年可以选择一个专业。张亚勤选专业时,是1979年,他选择了电子工程专业。那时中国的数学、物理、工程研究水平和世界水平拉得很远,但是中科大一些老师已经和国外学术界有了交流,所以能够掌握外界的最新研究动态。张亚勤记得,当时无线电系的主任和学生交谈时,谈到的事情都是他刚刚听到或读到的,在张亚勤眼里那些都很神奇。当时他看过一部电影《未来世界》,讲的是未来机器人怎么去控制世界,很有意思。他说:“当然我没有想到去控制世界,我只是觉得自动控制、智能、计算机有这么大的能量,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兴趣。其实当时的我,对计算机、无线电到底能做什么,也不是很清楚,对就业前景怎么样,也不知道,完全是一种兴趣。”

回忆在中科大的生活,张亚勤说:“当时中科大是全国最好的学校,每个省的状元第一选择都是中科大。山西1978、1979年高考的前十名都去了中科大,每年中科大可以招10到20个状元,当时是中科大的鼎盛时期。中科大的环境特别开放,学生比较自由,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像朋友一样,汪老师就像我们的母亲。中科大是中国第一批送学生出国的,所以和国外有很多的交流,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做客座教授、讲学。

这种开放的氛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能力、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能力。”

张亚勤从小就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学校的讲座不管听得懂听不懂他都去。比如说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是中科大的客座教授、名誉教授,他们讲的课深入浅出,张亚勤听得懂一点儿。但是有些国外学者讲的就不太懂了,比如说当时的霍金,他讲黑洞,讲得特别理论化,张亚勤尽管听不懂还是坚持下来了。他还记得,有一次日本的教授讲关于生命科学,很学术,当时的翻译比较差,最后等于他一个人用日语讲,下面好几百人在那儿听,听不懂也硬听着,当时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

在中科大的8年学习生涯,正是一个年轻人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时候,中科大的学习生活为他未来的传奇拉开了序幕。张亚勤在中科大长大,在回忆母校时,他说自己收获了很多。第一点是开拓了眼界,学了很多的东西;第二点是增强了自信;第三点是培养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希望为科学和理想献身。在中科大时,他没有特别去想眼下要做什么,而是把自己的目标设立得十分长远,朝着一种追求去奋斗。

走出国门,享誉国际学术界

1985年,一封信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来到中科大。那是一封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邀请函,收信人是张亚勤。

在这之前,张亚勤根本没有出国的打算,没有考托福、GRE,甚至都没申请过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本科毕业后,张亚勤考上本校电子工程硕士,继续深造。硕士即将毕业时,张亚勤正在做通讯方面的硕士论文。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计算机和整个发展水平和全球还有很大的距离。计算机的速度比较慢,加减乘除还没有自己算得快。而且输入、输出的设备比较原始,当时用的是纸带穿孔,首先像打字机似的把程序用0、1打到一个纸带上再输入到电脑里,一有问题的话,你的程序就通不过。张亚勤从事的课题是相关应用,是热力学,关于风动方面的计算机数字采集的一个课题。他的指导老师在学术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他说:“教授可以说是整个手把手教我,包括选题、每一步的试验结果和最后的论文撰写和答辩等。我一方面在做论文,一方面也读很多书和相关论文,也接触了其他领域的一些知识。”

经常查资料的张亚勤,有一次读到了一篇文章,他觉得无比困惑,怎么就看不懂呢?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皮克·霍兹。现在人们所熟知的CDMA的前身就是阔频通讯,皮克·霍兹是这一领域的鼻祖之一,他原来是军事通讯方面的专家。

1984年底,皮克·霍兹教授到北京访问。因为中科大和中科院是姐妹单位,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大学,所以读研时张亚勤经常去北京调研,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兴奋。皮克·霍兹当时有好几场的讲座,其中一场讲座,由于张亚勤对通讯比较懂,而且读过他的文章,做了皮克·霍兹的翻译。

张亚勤觉得皮克·霍兹教授讲得特别有意思,尤其是CDMA,用密码就可以有这么多种通讯的方式,可以提高通讯的容量、效率,太神奇了。皮克·霍兹走了之后,张亚勤继续读他的文章,遇到问题了,当时还没有Email,就给他写信。皮克·霍兹教授很热情,回过一两封信。

皮克·霍兹对这位19岁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热情,印象深刻,所以就写信问他是否愿意到美国来上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给他奖学金。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还是比较罕见的。主要是数学、物理专业的优秀学生希望到国外读博士,读工程专业的机会少一些,因为数学、物理比较容易拿到奖学金。

1985年底,张亚勤硕士毕业,回到了太原。那时的他有几个选择,一是接受皮克·霍兹教授的邀请,前往美国继续自己的科研;另一个选择是,一直想尝试新领域的张亚勤,可以去德国学企业管理。他当时在太原理工大学一边任教一边等待机会,最终他欣然接受了华盛顿大学抛出的橄榄枝。

1986年9月,他来到美国,成为皮克·霍兹的门生。

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12岁的大学生,一直在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在20岁那一年,即将远赴重洋的他,又将在美国的学术界激起怎样的巨浪?

20岁的张亚勤,从山西太原到安徽合肥,再到美国华盛顿,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张亚勤说:“去了之后,感觉什么都特别新鲜,对一切都感觉特别好奇,甚至感觉周围的空气都有些不同。”

那时他住在离学校半个小时路程的地方,没有车,他常常是走路去上学,路上会经过白宫、美国的国务院、国会大厦、世界银行很多机构。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场大游行,上百万人在反核武器,原本打算去上课的他也加入了。

在异国他乡接受教育,张亚勤还是感觉到了不适应。首先是语言问题。他说:“尽管我的英文算是不错的,但第一学期上课的时候,50%~60%都听不太懂,我就买了一个录音机,把老师讲的录下来,再去复习,每次上课前都预习。”

他刚去了两个星期,教授拿来一堆文献,让他做一个评价,一个月内完成。皮克·霍兹教授当时是IEE Transactions杂志的主编,文章都是那本杂志上的。张亚勤一看这些文章,头就大了,很多知识都是国内没有学过的,而且都是通讯方面最新的技术研究。他接到这个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图书馆,借了60多本书,反复地阅读。在国内学的词汇有些搞不清楚,还有很多的词汇都不认识,而且他还不是很清楚论文的国际标准。他耐着性子看了又看,做了很多笔记,慢慢弄清楚了思路。

当他把自己总结的论文内容、公式的推导过程、对论文的评价交给皮克·霍兹教授时,教授很惊讶。张亚勤回忆道:“教授说他本来是希望我随便看看,没有想到我每篇文章都做了很仔细的评价。所以他说我现在已经可以做博士了。我那时才去了几个月,老师的这句话可能是开玩笑的,但对我却是很好的鼓励,我把它看做一种肯定,信心增强了不少。”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第一学期考试的时候,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同时也发现功课比国内要简单,特别是数学、物理。他说:“在基础学科方面,中国学生的培养深度比国外要强很多,基础比较牢。”

张亚勤在华盛顿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做课题,因为教授有很多的课题,有一些像国际卫星组织通讯的课题,还有一些图像处理压缩的课题,一边读书、一边做课题,训练也很多。一年半以后,他参加了博士资格考试,考了满分。美国的博士分两部,一部分是读书,一部分是考博士资格考试后进入论文阶段。皮克·霍兹让张亚勤和他谈一谈博士论文的选题,张亚勤问教授要做什么选题,教授的回答是这正是我要问你的问题。

张亚勤说:“这和国内不一样,在国内读硕士的时候,我的论文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在美国的话,可能阶段也不同,因为是读博士,老师完全看你要做什么,他对你的要求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做研究、做科研的方式也完全不同。自己选课题的时候都是最用心的时候,也是最培养你独立研发能力的时候。”

其实,他到华盛顿大学不到一年,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就都给他发了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他说:“当时去得比较急,华盛顿大学在文科方面特别好,像法学院、商学院、外交、政治方面都是一流的,在工程方面也很优秀,但却不是最顶尖的。”

但他还是决定留在华盛顿大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在国际卫星组织所做的课题已经开始了,负责解码的他一走,这个课题就会中断。另外一方面,张亚勤觉得,跟皮克·霍兹读博士可以学很多的东西,尽管其他学校名气大,却不一定能遇到这样好的导师。其实,所有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诚信。这也是张亚勤一直恪守的信条。

他在华盛顿大学依旧平静地生活着,博士毕业论文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国内来朋友了,他会充当免费司机,去机场迎接;也经常和女朋友开车从华盛顿冲到佛罗里达。

但是,他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毕业论文快完成时,他竟然在一位日本访问教授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份日文专业杂志,上面刊发的论文标题和自己的一样。原来,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刚刚在日本发表。张亚勤从这件事中意识到了封闭的危害。做研究,如果不能与外界保持及时便利的信息交流,就会多走不少弯路,甚至做不少无用功。

距离毕业论文截止的时间越来越近,张亚勤只能从头做起。美国全新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张亚勤的潜能,这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初到华盛顿的稚嫩青年了。知识结构的梳理,学习方法的改善,再加上老师的指导,让张亚勤感到自己完全“清醒”过来,接下来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如鱼得水。他做出了更出色的博士论文。

1989年,著名的GTE研究中心迎来了一位年轻的东方人。在接下来的5年里,他作为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全身心地投入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讯研究领域,并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这位年轻人就是刚刚博士毕业的张亚勤,他在教授的推荐下进入GTE工作,那一年,他23岁。

当时,GTE是美国除了ETNT之外第二家大的电信公司,位于马塞诸萨州。张亚勤觉得那是自己做研究最集中最有成果的5年,也是最有激情的5年。他说:“在那儿的5年,我是研究员,顶多夏天雇两三个学生,但却是完全的百分之百深度的焦距,我自己选择研究方向,自己写论文,不受到什么限制。现在想起来,这段时期却是如此的重要。”

张亚勤举了一个例子。因为自己一直好奇心比较重,所以他和同事们吃饭时常常聊天,问人家做什么。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从台湾过去的同事,也是无线通讯方面特别领先的一个博士。张亚勤介绍说自己当时是做视频通讯和图像通讯、图像压缩,那位同事则在做怎么样把语音通过TDMA,通过数字的方式、无线的方式传输。张亚勤考虑到自己做图像和视频,信息很大,就建议两个人一起做这个课题,把图像和视频结合起来,等于电视在无线频道上传输。那位同事听了之后,觉得不可能,因为那时连声音还没法传,更别谈视频、图像。但是,两个人还是坚持下去了,合作半年之后,他们做出了一套模拟系统,写了一篇文章。

张亚勤介绍说:“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成为这个领域运用最早的论文。现在在手机上可以送图片了,可以有视频的电话、看电视,但当时还是20世纪90年代,快20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