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4334800000017

第17章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1)

家长给孩子的是尊严,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生命成长旅程中,有阳光灿烂、积极进取时,也会有抱怨云云时。而不良家庭教育——结出不良果实。“训”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做家长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的力量。

核心是为人处世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诫家长说:“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影响着孩子。你们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对待工作,甚至怎样穿衣,怎样读报——所有这些,都看在孩子眼里。”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家长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来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人的性格中除了气质与遗传有关外,绝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其基础部分是在幼年时期奠定的。

孩子婴幼儿时期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时间久了就会转化为孩子的性格,所以,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常态的、积极的、稳定的情绪,让孩子学会正面思维。

圣诞节的前夕,谢丽收到同班同学的好多圣诞贺卡,她高兴地到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可她没有想到,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来,看着那么多的圣诞卡谢丽羡慕不已。

谢丽惊讶道:“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朋友?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

“哪有什么诀窍,主要是我学会了真诚和热情,学会了欣赏别人。其实这一切都是……”希拉里给谢丽讲了两年前她的一段往事:

事情发生一个五月,那天,在暖洋洋的春光里我和爸爸到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穿戴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已经暖和得只穿件单衣就够了,可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身处冰天雪地里。我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

当时微笑着的爸爸,听了我说的话,脸色一沉,表情显得特别得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当时我觉得爸爸有些小题大做了,就很不服气地问爸爸:“你难道不觉得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很可笑吗?”

爸爸说:“和你相反,我很欣赏那位老太太。”我听了以后惊讶极了。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这时,我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位老太太确实像我爸爸说的那样,眼睛中闪动着某种渴望,荡漾在她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她内心的喜悦。

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这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希拉里从此一直牢记着父亲的教诲,从中学到大学,直到走向社会,她的人缘一直都很好,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大家围绕的中心。

家长教育孩子怎么去做人是家教的真正目的。你欣赏别人,那么孩子也会学着欣赏别人。但不是表面上的简单地去赞美别人,有一颗欣赏的心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美好心灵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孩子纯洁的思想,可使微小的行动变得高贵。孩子学会欣赏别人,就会养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他受用一生。如果我们也这样培养孩子,那他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能差吗?

你应给予孩子本有的尊严

你应给予孩子本有的尊严,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乱冒的“训子”场面,并不少见。这些家长自以为“训”是家长的特权,更有甚者对孩子以拳打脚踢相待。“训”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在伤害孩子尊严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抵触情绪。“身教胜于言教”,“训”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明智之举。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的力量。

在河南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王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

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王氏夫妇在三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三个儿子都上了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三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三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的。家长的这种言传身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

王氏夫妇教子的精华是培养孩子怎么去做人,在极其贫困中培养孩子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不屈的精神铸就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性格,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这句话提醒着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族一门三杰在政坛上显赫一时。当时出任英国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饭桌上和孩子们大谈特谈当时的政治风云和国内各党派的竞争和立场,并且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表他们对世界大事的意见,遇到意见分歧时便激烈辩论起来。在讨论中,孩子不但对政治增加了认识,而且对国内国外的事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各自到图书馆寻找更多的资料来阅读。结果一个儿子成为总统,两个成为议员。

对于孩子来说,大人给予他的最大的肯定就是让他也参与到其中,并给他出谋划策。比方说,他一时兴起,想做一个蛋糕,没做蛋糕经验的你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研究烤蛋糕的程序,然后一起做,最后一起分享。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言传身教也就是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参与了也就是给他的最好的鼓励和肯定。

赖斯和中国许多家庭的孩子一样,她3岁的时候,望女成凤的母亲就给她报了个“特长班”——学习古典钢琴。经过老师的训练,虽然她还不能完整地讲完一句话,但却已经能够识乐谱并开始演练巴赫、莫扎特和柴科夫斯基的曲目了。9岁那年,父亲带她去华盛顿“开眼界”、“见世面”。没想到,在白宫美国总统的办公桌前拍照留念时,女儿“认真”地对父亲说:“总有那么一天,我会来这里工作的。”当时,听到女儿这番不知天高地厚的“誓言”,父亲并未妄自菲薄而是积极引导。他对女儿说:“即使你在餐馆里一个汉堡也买不起,你也有可能当上美国总统,如果你付出双倍的努力,或许能赶上白人的一半;如果你愿意付出四倍的努力,就得以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愿意付出八倍的努力,就一定能赶在白人的前头。”父亲的这席话,树立了女儿今后的奋斗方向。经过刻苦学习,15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丹佛大学。在丹佛大学求学时,全班70个孩子中,只有3个黑皮肤的孩子,她就是其中的一个。

自信自立的基础是自尊。如果一个人是在羞辱中长大的,那么他的自尊心是残缺的,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像奴隶一样生活,那么就不要去肆意践踏他的尊严,把孩子的尊严还给他,好好地爱护孩子的尊严。

要给孩子树立信念

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如同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出孩子不同的品性,常言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就要培养孩子的信念和善心。孩子的信念就是孩子积极行动的一面旗帜。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是由目标、信心和恒心凝聚而成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一旦拥有了清晰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那他的人生必定是充实而精彩的。

信念可以使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无穷的力量去面对逆境,并最终从逆境甚至绝境中站立起来。信念以目标为基础,又产生出达成目标的原动力。

信念一旦植根于孩子的灵魂深处就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信念能彻底改变人生的轨迹。

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那里出生的孩子,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恶劣的环境使贫民窟的孩子们长大后难以有所作为。但是,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罗尔斯的人生因小学校长——皮尔·保罗而改变。20世纪60年代初,皮尔·保罗被聘为大沙头小学的校长,他走进这所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经常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