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4334800000008

第8章 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4)

正面例子:萌萌参加学校的冬季长跑比赛,结果跑了倒数第一,他非常不高兴地回到家里。妈妈问明原由后,很高兴地说:“你年龄这么小就敢参加长跑比赛,这本身就已经很不错了。下次再跑肯定会超过这一次的,对吧?”萌萌听了,知道就是倒数第一在妈妈眼里也是很光荣的,这才开心地笑了。

家长首先是要去欣赏自己的孩子,敢于把心中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要用语言和行动去支持孩子,做他们心中的精神动力。家长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支援,让孩子满怀信心,勇敢地向前方冲。否则,孩子有时候就会猜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疼我?父母也许根本就不爱我。这样猜疑时间久了,孩子的心中就像没头的苍蝇了。

7、家长对孩子的爱就像是一个保护壳,孩子会像“小蜗牛”一样钻进去。

常言说得好“上帝不能时时在我们身边,所以他发明了母亲”。即便如此,做家长的也不可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家长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固然可以帮助孩子挡住外界的风雨,但家长不在的时候,却不能给孩子装一个壳,让孩子像“小蜗牛”一样钻进去保护自己幼嫩的心灵。

反面例子:亮亮在班里总是“常胜将军”,不管同学们比什么,他只要回家跟妈妈一说,妈妈就会帮他将一切准备好。有一次,同学们比赛“脑筋急转弯”,头一天亮亮一个也没猜对。晚上跟妈妈一说,妈妈立刻帮他从网上下载了一大堆脑筋急转弯的题让他猛背。在母亲这样的“关怀”中,亮亮中考的时候差点连最差的高中都没考上,他受不了打击,差点要开煤气自杀。

正面例子:傍晚天下起了雨,母亲还在忙着加班,看着纷纷落下的雨滴,她心里纷乱无比:要不要给孩子送伞?后来,她索性想:就当我现在国外好了,孩子总不能靠我一辈子。结果,儿子等了好久,雨也没停,自行车也没法骑,坐车又坐错了。回到家的时候,他浑身都湿透了,还开始发烧。虽然如此,儿子却从此逐渐变得坚强起来。

家长在面对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时,首先自己要反应得“慢半拍”,要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家长时常还给孩子出些难题,让孩子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挑战。这样,孩子才能从弱不禁风的“小蜗牛”成长为处变不惊、应付自如、独当一面的勇士。

让你的孩子成为他自己

罗杰斯说:“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这句话里的成为“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本来就有区别于任何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标志,这个标志就是“自己”。这个“自己”是人的本质,是一个个体与社会所形成的独特系统,是自然赋予个人的独特性,是环境派生出来的并融于环境的完美系统。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己,他才可能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社会中的一部分,他才是强大的、独立的、完善的,并且真正地能与自然界,能与社会融为一体,他才不会孤独。

而且如果人成为自己,这个人就会不断地创造自己,实现自己,进而使这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满足和成就。这个人的一生,才会沉浸在真正的成长的喜悦中。

什么叫自己?

马斯洛曾经这样描绘: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的认可;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他们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疑难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具有喜欢独处和沉静的品质;他们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他们较常感受到神秘和高峰体验;他们较易具有一种全人类的同一性;他们建立了仅与少数人深厚久远的人际关系;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他们具有很强的伦理观念;他们具有发展完善的、非敌意的幽默感;他们具有创造性;他们抵制文化适应。

健康人格的状态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在童年期,从刚刚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如果童年期的自我不能形成,那么其后的一切发展都不复存在。从孩子0至18岁的成长过程来看,这就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自我概念形成、自我发现、自我形成、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从婴儿一出生开始,孩子就在做一件事情:把自己的经验同外在的世界分离开。这个认识的过程似乎就是在为孩子形成自我的概念做准备。当孩子一岁多,对这一世界有了最浅显和最基本的认识时,自我就在孩子的心中开始觉醒了。

婴儿在还没有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我”跟“你”是不同的,他用“打”发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独立宣言;再发展,语言出现了,他用“不”强化了他的独立宣言;紧接着,他用“我的”再一次大声宣布“我”要建构“我自己”。实际上在这个期间我们能够看到孩子在发展他的时间、空间智能,发展他的各个器官,发展他的各种能力。但哪一样不是在为“我”服务呢?等到他达到三岁时,“我”就变得强大起来。

他开始从意识形态形成自我,孩子为了确定自己开始在意志上同成人抗衡,毫不犹豫地果断地执行自己产生的每一个想法。这种反复的尝试能迅速地建构起孩子与环境的关系,孩子与人的关系,孩子与物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派生出了孩子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孩子的心智状态。一旦孩子走上了形成自我的路,其后的路就走在了一条人性自然发展的道路上。

实际上孩子内在的自我会引导他自己走向成长,这是人的天性。也就是说人本身就蕴涵着自我成长的内在能量,这是自然的、天赋的。这种力量在童年期一旦形成就会固定在孩子的身上。而这种实现自我的倾向和需求,远比孩子因为遇到的痛苦而停止发展的驱力要强烈得多。

关键是那个“自我”是否能在童年期形成。孩子形成自我的道路也是非常崎岖的。由于孩子是靠领悟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来逐步发展出自我意向的,孩子很容易把他获得的这种反应弥漫化,也就是说,在形成自我的生活环境中孩子需要拥有无条件的爱。这种爱跟我们平时意义上的爱有本质的区别,它是指家长给予孩子纯粹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并不建立在幼儿的行为之上,仅仅因为他就是“他”。当这种持续性的爱不断重复并发挥作用时,就内化出了婴幼儿自己的形象和表象,形成了属于他的自我的一套规范和行为。

罗杰斯这样说:“自我实现的过程一旦上了路,人就能指向最终的目标,便成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这一原则在孩子和成人身上同样都起着作用。我们可以在孩子身份确认的敏感期中充分看到这一点。孩子为了成为他向往的那个人,倾注了他全部的激情和人格力量。几乎从玩、看、说、穿等每一个生活状态中他都在模仿所崇拜的偶像,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就这个开始,孩子却要用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这就是孩子拥有自我之后要去创造一个自我的天然内驱力。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并不那么容易,首先,家长在给予孩子的爱上大打折扣,家长往往会以自己的标准来赞美孩子,这样的标准实际是对孩子行为的否定与非难,是在告诉孩子你想成为你自己是不对的、不好的,你成为我给你赞赏的那样才是对的。孩子对成人心灵的感受力和体察力其实超出成人想象,那是一种惊人的感受,孩子会对家长这样的非难高度敏感,这种敏感又会使孩子过于敏感家长的这种否定的信号,不久之后,孩子就开始以他期望的反映来设计他自己的行为了,这正是孩子在有条件的爱中内化成人态度的一个过程。

如果从这个逻辑上看,就能够明白那些不断地被父母“教育”、否定的孩子,为何最终成为家长希望的反向的本质原因了。当一个母亲不断地用她烟鬼的弟弟教育她的孩子时,告诫他不能成为舅舅的样子,最终,在她的努力之下,她会把自己的儿子造就成一个烟鬼。这就是孩子丧失自我之后,变为“母亲的代理人”的一个经典事例,这是一种“人格替换”。

孩子外部的评价标准成了自我丧失者的评价标准。孩子开始学会了惩罚自己,并且感受到了内疚和可耻,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有自我价值感,个体的自由就变得有局限了,孩子自我真实的本性不能完全展示,自卑与自傲、获得与丧失、给予与拥有等等都处在挣扎之中。孩子的人生成本就会增大,孩子的自我会陷入到一个心理挣扎的泥潭中,并容易被琐碎而平庸的事情所吸引,人就已经不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实际上,家长无条件的爱里蕴涵着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给孩子身心的自由。0到6岁孩子拥有所有行为、感受和活动的自由,拥有自己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想出对策、解决问题并最后得出属于自己答案的自由。如果家长想把真正的爱给予孩子,把真正的自由给予孩子,作为孩子的监护者,家长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家长曾经在这样的爱和自由中生存过,家长原本就能给予孩子;第二,家长不曾拥有过这样的生活,那么,家长就必须靠学习来了解孩子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靠学习来学会爱,学会体验自由,这个过程也从本质上帮助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