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阳光下的罪恶:骗术大揭秘
4335100000024

第24章 伸向汽车的黑手——汽车骗术(1)

在汽车即将代替匆忙的脚步时,有些人的眼光比汽车的速度快多了,他们赶在你前面,为你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卡。

汽车骗术小心职业撞车族

林先生骑电动车在某路上的人行道上逆行,迎面走来两男一女三个青年人,林先生顺势让到路边,可车龙头突然被撞了一下,整个车身失控,左摇右摆了五六米才停稳。“撞人了,还想溜!”身后传来了吼声。林先生以为闯了祸,连忙架好车,问对方伤着没有。被撞女子突然蹲下喊疼,两名男子变得更凶:“逆向行驶,肇事逃逸!”那名女子当众撩起衣服,露出腹部,赵先生一看有一块淡红色印子。赵先生准备带她去医院检查,一名男子上来“打圆场”:“到医院太贵了,你花点钱消灾吧。”

林先生见对方“通情达理”,便将口袋里仅有的85元钱全掏了出来,女子收下后对林先生一顿数落:“骑车不守规矩,若是撞到老人,你可要倒大霉了!”林先生连连点头。林先生刚跨上车准备离开,却发现这两男一女飞快地跑了,他这才意识到遇上了骗子。

一辆崭新的奥迪A6刚从某酒店停车场开出不足1公里,就被一辆桑塔纳追尾,奥迪车主见爱车尾部被撞瘪了一块,指着的哥就嚷道:“你怎么开车的,眼睛瞎了?”的哥见此拿出手机就要报警,这时奥迪车主的随行人员急忙上前阻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奥迪车主不仅自认倒霉,还拿出800元钱,赔付给本应该负全责的出租车司机。

这是为什么呢?据知情人介绍,近年来,出现了一支很专业的撞车族,他们每天都守候在各大酒楼和饭店,专门盯着那些开高档豪华车的车主,看他们有没有喝酒,一旦酒后开车,他们立即开车悄悄地开车尾随,趁其不注意,故意制造撞车事故,一般都是一些轻微碰撞,这样便于私了,对方也能够接受,不会引起太大麻烦。

孙先生与朋友在某饭店吃饭,出于业务需要,孙先生只喝了两杯啤酒,饭后孙先生开车将朋友送回酒店,车刚开出500米,在十字路口等信号灯时,突然被一辆出租车从后面撞了一下,孙先生立即下车,发现出租车正顶着自己车的屁股,还没等孙先生开口,的哥就说对不起,我叫122来处理。

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指责孙先生酒后驾车并说,“算了吧,酒后开车,警察一来就不好了”,一位好心人也劝解道。孙先生想想也是,狠狠地瞪了那个的哥一眼,准备开车离去,谁知的哥死活不让孙先生离开,非要等交警来处理。他称这起事故的确是他负全责,但自己是二驾,车撞坏了不仅不能做生意,而且也无法向车主交代。再说事故不经过交警处理,保险公司也不赔偿。孙先生如此窝囊的原因就是酒后开车。为了尽快走人,孙先生只好提出私了,最后孙先生赔了的哥修理费和误工费600元后,才得以脱身。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专门敲诈那些酒后驾车的,干这种事情的大部分是一些开出租车的“老油条”,晚上他们一般都将出租车停在一些大酒店门口,看似与普通出租车一样在门口等客,实际他们专门注意那些酒后驾车的“猎物”,一旦喝酒开车,他们就会立即跟上,趁其不注意,故意制造追尾撞车事故。

为了有效地打击这些职业撞车族,希望那些喜欢喝酒的朋友,不要酒后开车,否则也有可能成为“职业撞车族”的“猎物”。同时也希望自认倒霉的司机,不要随便私了,勇敢地面对公正司法。

别被二手车低价忽悠了

王先生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自年初以来,他开始留意各款车型,准备买一辆轿车。经过权衡,他发现奥迪车比较实用,但几十万元的高价格却让他望尘莫及。于是,他开始留意二手奥迪车的信息。

某天,王先生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奥迪A61.8T”几个字后,页面上马上显示出无数个低价二手车的网址。他随手点开一个,看到这样一条信息——“本公司廉价出售一批二手轿车,奥迪A61.8T/5万,帕萨特B51.8T/3万……手续全,可办牌,包送货。有意者欢迎来电洽谈,联系电话:×××,李先生。”

王先生马上打电话找这位姓李的“销售商”询问,“销售商”则很热情地介绍了价格,并说最近有一批车要运到,如果能定下来的话,就一起将车送过去。“销售商”解释说,这是一批海关罚没的车,所以价格很便宜,还说他们包上牌照、包办手续、可送货上门,但送货须先交车款10%的订金。

第二天中午,“销售商”打电话来问王先生:“今天往你们那边发一台‘奔驰’车,如果真的想要的话就先交3500元订金,也好顺便给你捎过去,晚上就可以见到车。”

王先生马上到银行将3400元(扣除100元手续费)转账至“销售商”指定的账户里。汇完钱后,王先生以为晚上肯定就能见到心爱的奥迪车了。但当晚“销售商”又打电话给王先生说:“车已经到了某某地方,在看车之前,必须交车款的一半才能看车。因为是走私交易,大家都没见过面、没打过交道,这样做是为了保险起见。”

王先生当时很气愤,他反问道:“不是说好的,付完订金就看车,我现在付了这么多钱连个人影、车影都没见到,你怎么还要我再付钱?起码你应当让我看到人,要不我就不要车了。”“销售商”则将了他一军:“不要车可以,但订金就没了。”

听到这里,王先生急了。经过讨价还价,“销售商”同意他再转1.5万元到指定的账户里。汇完钱之后,王先生等了很久,仍没见到车,便打电话催问。没多久,“销售商”回电话说车现在在某某汽车交易市场门前,让他马上去取,然后和他们一起去办过户手续。

王先生立即乘出租车到汽车交易市场,但左等右等,却不见有人来。这时王先生再次给“销售商”打电话,可对方的手机已关机了。就这样,他的近1.84万元购车款白白被骗走。

现在很多人利用这些所谓的利益空间诱惑大家,大家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虽然很多车辆在网络交易平台上以极其诱人的低价出现,但买家却寥寥无几,网友大多持观望态度。汽车类商品价格比较高,如此低价确实诱人,但是也会让人对车辆的来源及车况产生怀疑。作为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应对此类信息进行确认,尽量减少消费者的损失。

离奇的异地交通罚单

郑先生收到一封从外地寄来的挂号信,打开一看,是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出的“交通违法通知书”。罚单上列出郑先生的轿车“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罚款200元,于15日内到某交管部门接受处理。

罚单上还写着,车主可通过邮局汇款缴纳罚款,另需支付邮政服务费14元。根据规定,到期不交罚款的,每日按罚款额3%加处滞纳金。

郑先生十分奇怪,因为他从没开车去过罚单上所说的地方。郑先生结交广泛,经常把车借给朋友,他想,也许是哪个朋友到过那。当天,他到邮局按罚单上的账号汇了钱。

过了几天,郑先生打电话询问借过车的朋友,但大家都说没去过他所说的地方。

于是郑先生拨打罚单所留的查询电话,没想到,电话中传出的男声竟说一口的广式普通话。对方探知郑先生汇了款,“指点”一番后挂断了电话。

此后,郑先生托朋友向交管部门查询,得知并无交通违法记录,这才明白收到的是一张假罚单,遂报警。

目前对异地交通违法的处罚,交管部门的确采用寄罚单的方式,车主也可通过邮局汇缴罚款。由此而生的新型骗局值得警惕。车主如果怀疑外地寄来的罚单有诈,应向当地交管部门咨询,也可向省交警总队求助。各地交管部门有违法处理窗口,车主可以通过公安网查询到车辆在外地的交通违章记录。

别上抵押车的钩

在某工厂打工的杨先生揣着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几万元钱来到二手车交易市场圆自己多年的爱车梦。当杨先生走近一辆二手奇瑞车前时,一名瘦高个男子立即迎上来与他攀谈开了。在该男子的花言巧语之下,杨先生有些动心了。试了试车辆的性能,并查看车辆的原资料后,双方进行了讨价还价,最后以43000元谈成了价格。但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时,该男子似乎好心地坚持自己一个人去办理,叫杨先生看着车等一下就可以了。

不久后,在看到该男子拿来的车辆行驶证、登记证书等有关资料姓名一栏全变成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杨先生别提有多开心了。随后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成了交易。买来车辆后的几个月,由于杨先生尚在考取驾驶证,所以也就没怎么开出去。当他看到征缴养路费的消息后,他来到了公路局交纳养路费,但当把车辆的行驶证等有关证件递给工作人员时,却被告知行驶证、登记证等都是假的。杨先生一听傻了眼,随后急忙到派出所报了案。

杨先生携带所有资料来到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查询原车主信息。经查,车辆管理所确实有该车资料,该车属于在银行贷款的抵押车,车辆产权属贷款银行。

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内均有车管所民警驻点。尤其是刚买车的新手,要注意在交易二手车时,应仔细查验资料真假,并同卖方一起到交易窗口办理过户手续,如有可疑处,应找市场内车管所同志咨询,只有这样才能购买到您称心、放心的车。

警惕车贷零首付圈套

目前,一种“零首付”信贷方式悄然流行开来。按照汽车信贷领域的有关正规操作,除了个别银行获准将首付降至10%以外,大部分金融机构所能容许的首付款仍然保持在20%,但目前打着“零首付”旗号的汽车经销商却随处可见。

事实上,“零首付”信贷方式所带来的灰色收入已成为众多经营不够规范的中小担保公司以及一些具备担保资格的汽车经销商们争食的美餐。

所谓的“零首付”实际可以分为“小零”和“大零”两种方式。“小零”就是贷款人只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保险费、验车上牌费等相关费用,车款一分钱也不用支付就可以把车开回家;而如果采取“大零”的方式,那么贷款人连上述相关费用都不用付,就可以把车开走。对于这种违背银行政策的行为,担保公司或是具有担保资格的经销商又是通过怎样的操作而使其“合法化”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通过“反推”的方式,虚增车价,然后再向银行开出一张假单据就可以搞定了。以“小零”为例,假设一辆车的价格是12万元,如果按照正规操作首付20%计算的话,只要将车价写成15万元,消费者就可以轻松获得15万元×80%=12万元的贷款,而“首付”的3万元则根本不用贷款人担心,经销商早已在内部协调好了。

据估算,担保公司或者具有担保资格的经销商以上述方式每卖出一辆车,从中得到的灰色收入就可高达车价的12%。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以零首付的方式贷款购买一辆10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就要额外付出1万元左右的“附加费用”。对于银行而言,这种和政策打了“擦边球”的欺骗行为无形中也加大了贷款收回的风险,这也正是扰乱汽车信贷市场的症结之所在。

不少消费者对“零首付”很感兴趣,不少精明的消费者也明白其中的“玄妙”,清楚每月月还款自己是吃亏的,宁可每月多还一点,也不愿意一下拿出几万元首付。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零首付”的方式可以缓解一时的经济压力,而且“不用花钱就能开车“的感觉确实好极了,但殊不知精明的商人却能从中赚取一大笔担保费用之外的“灰色收入”。

购车谨防落陷阱

经销商纷纷降价,并且推出了送装潢、送油票等优惠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汽车的销售。一些消费者也开始动心,准备在低价时选购自己心仪的爱车。我们在这里要提醒消费者,在汽车保险、定金、降价补偿等方面要留心,小心不良经销商的种种陷阱。

(1)小心车商暗扣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