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理想坚定,善于严格要求自己,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相信许多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那么从现在起就应该要求子女凡事要尽可能做到一流、完美,且能够坚持到底。
教育建议
世界上虽然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是只要努力追求完美,就可以接近完美,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功,否则如果知道没有绝对的完美,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就不去努力追求,只是稀里糊涂做事,最终庸碌一生,永远看到的是失望。
美好的生活青睐于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乐观者,而不是那些悲观失望的人,父母要鼓起孩子的勇气,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很高的要求,以激起强烈的成功愿望。
1.认清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最大的敌人是不认识孩子。孩子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父母想要孩子追求完美,给他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就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孩子。只有清楚地了解了孩子,才能知道应该把孩子摆放在什么基点上、什么位置上、什么出发点上,然后以此标准要求他做人、做事。
2.给孩子定一个高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孩子也不例外。高目标,就会有高动力,就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比如:别人赚10万元需要5年,你想一年就得到,怎么办?那只有一个办法,你会在一年里把别人五年才能做完的事都做完,就是说你要比别人多努力五倍才行,用你的辛勤和汗水实现你的目标。孩子也是这样,只有给自己定一个高目标,才能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才能超越别人。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目标不能遥不可及,否则如果目标永远无法实现,就会使孩子丧失实现目标的信心和积极性。
3.做事一开始就把它做正确
要求孩子做一件事,一开始就要他把事情做正确,不要稀里糊涂、不假思索地就开始。否则,等发现错了再改,会浪费很多时间。比如:有些孩子学乐器,一开始学的时候,或者靠自悟,或者找了一些水平不高的人来辅导自己,一旦动作不标准,将来要纠正起来就很难了。如果有一位比较专业的、水平比较高的人,从第一个动作开始教孩子,一旦进入正常状态,发展速度就会非常快了。
有责任心才知道承担
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综合能力,无论他多聪明,多有知识,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孩子从小到大,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有过人的能力,有时候责任心比知识性的技能更为重要。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算孩子将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斯托夫人
有一次,斯托夫人心里很烦,因为马上要去参加一个有关世界语的会议,而维尼芙蕾特的父亲去了外地,保姆又恰巧因家中有事请了假。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女儿一个人了,可她的晚饭怎么办呢?
见斯托夫人焦虑不安的样子,维尼芙蕾特赶紧过来问:“妈妈,你怎么啦?出什么事了吗?”
斯托夫人说:“我马上要去开会,只能让你一个人在家,我在为你的晚饭发愁呢。”
维尼芙蕾特很轻松地说:“原来是这样啊。没事没事,你去吧,我知道怎样照顾自己。”
“真的吗?”斯托夫人诧异地问维尼芙蕾特,“你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吗?妈妈可能很晚才会回来。”
“不怕,妈妈,你放心吧,我可不是胆小鬼。”女儿可爱地比划着。
“那么你的晚饭怎么解决呢?”斯托夫人还是有点担心。
“角巧克力面包。再说,我已经会用火炉了,我可以自己煮牛奶。”女儿自信满满的样子。
“可是……”
“没关系,你要去工作,我照顾好自己就是帮助你,这是我的责任呀。你不是经常告诉我要有责任心吗?”
听了女儿的话,斯托夫人非常感动。
教育启示
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事情敢于承担、主动负责的态度,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幼儿的责任心主要表现为:能认真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对同伴和集体的事认真负责等。
对于母亲的担心,维尼芙蕾特不以为然,很认真为斯托夫人分担责任照顾自己,可见斯托夫人教育的成功。然而,现在许多父母过多地注意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却不大重视,这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很不利。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很多父母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使孩子变得骄傲、任性、自私,甚至粗暴,野蛮,没有同情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这些孩子总是把自己的东西乱扔而不知收拾,看到别人摔倒了不过去帮忙,看到别人的东西掉了视而不见,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不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做了错事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诿,遇到困难没有勇气克服……家长的过分呵护,使孩子事事依赖父母,缺乏主见。如果这样的孩子投身到未来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和挫折交错的社会中,恐怕没有不被淘汰的。
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孩子责任心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人格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从而对社会负责。
延伸阅读
一位外国妈妈带着8岁的女儿到中国山东一户人家里做客。
女主人对外国友人的到来非常重视,特别学习了西餐的做法。她对外国母女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你们尝尝中国人做的西餐味道好不好。”
8岁的小女孩听到女主人要给她们做西餐,心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于是,当女主人问她吃不吃的时候,小女孩坚定地回答:“我不吃。”
等女主人把西餐端上来的时候,小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漂亮的冰淇淋。这么好看的冰淇淋味道肯定很好!小女孩有点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女主人很高兴小女孩喜欢自己做的冰淇淋,就高兴地把冰淇淋端到小女孩面前,说:“来,吃吧!”
谁知,小女孩的妈妈严肃地对女主人说:“不行,我女儿说过她不吃西餐,她得为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今天她不能吃冰淇淋!”
小女孩着急地哭了起来:“妈妈,我就想吃冰淇淋!”
但是,小女孩的妈妈根本不为所动,只是对女儿淡淡地说:“你得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女主人看着仍在哭的小女孩,觉得小女孩的妈妈也太认真了,就说:“给她吃吧,孩子总是这样的。”
小女孩的妈妈正色对女主人说:“亲爱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结果,无论小女孩如何哭闹,妈妈就是不同意让她吃冰淇淋。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举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任何人都不能推卸责任,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试着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让孩子自己承担。例如: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父母应该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你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已经努力了,是爸爸妈妈没有帮助你”。虽然只是一句话,却反映出了观念的不同。如果父母无意中帮助孩子推卸了责任,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无须承担责任,这对他以后的人生发展是很不利的。故事中,妈妈坚决不让小女孩吃冰淇淋,就是要孩子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很强,父母就要从小抓起,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教育建议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家长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适时调整教育方案。
1.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责任心
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它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熟,父母要清楚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
孩子3~4岁时,属于被动责任水平。他们能按照父母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显得很乖,是父母感觉比较顺手的一个阶段。但是,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孩子5~6岁时,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水平。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是常常说到做不到,他人提醒能做到,自己不会提醒自己做,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年龄。
孩子6~7岁时,属于理解责任水平。他们的认识水平更高了,不但知道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要负责,还初步知道对社会要负责,例如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等。但是,孩子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2.言传身教很关键
可以说,大人的身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最切实有效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首先就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无论是在对待工作上,还是在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的交往活动中,父母都要体现出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另外,父母在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要有负责的态度。
久而久之,父母富于责任的言谈举止会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认同、内化,从而对他们责任心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3.放手孩子去做
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或娇生惯养的原因,很多父母对孩子不爱放手,这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依赖心理。虽然有些父母懂得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但是他们往往觉得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或画蛇添足,所以也经常代劳孩子去做。如果这样,父母忽视了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的心理需求,并对孩子承担责任中的兴致勃勃无动于衷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又会越来越依赖于父母,永远不会独立。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很大一部分赖于父母的关注和支持。只有父母的放手,才能为孩子创造培养责任心创造的环境。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做之前,父母要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4.恰当地运用赏罚法则
除正面、直接的教育外,对孩子责任行为的强化也是培养其责任心的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孩子有责任的行为常常表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如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作为父母,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孩子这些良好的行为,并及时表扬和奖励,使孩子再次做出这样的行为。反之,如果父母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吹毛求疵,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责任心的培养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常常伴随着产生某些不良后果。例如:不注意整理房间而找不到需要的东西,忘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挨批评,答应他人的事没做到而导致被不信任等。对此,父母要有正确认识,不必过于担心,正好可以利用自然后果惩罚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所谓自然后果惩罚法,就是通过让孩子自己承担由于自身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认识并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在内心树立起责任意识,以避免类似不良结果的再次发生。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可以很好地养成孩子的责任意识,提高孩子责任行为的自觉性。
放弃,不要太为难自己
不怕困难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太为难自己。
——斯托夫人
这天,维尼芙蕾特很不安地坐在书桌旁,她时而挠挠头,时而踢踢腿,显得非常焦虑。
斯托夫人发现后,赶紧走过去问:“维尼芙蕾特,你怎么啦?”
维尼芙蕾特没有回答斯托夫人,仍然是一副焦急的神态。
“怎么啦?告诉妈妈好吗?”
“这道数学题我总是做不出来,都快急死我了。”
“那么,你休息一会儿再做吧。”
“不,我一定把它做出来。”
“没关系,也许是题太难了,不要为难自己。”斯托夫人摸着女儿的头说。
“你不是说遇到困难不要怕吗?今天怎么劝我放弃呢?”女儿不解。
“没错,不怕困难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太为难自己。”
“我不明白。”
“这道题你做不出来,也许是因为它太难了,也许是因为你今天状态不好。你不如先休息一会儿,也许过一会儿就能做出来了。”
“但是……这道题我要是做不出来,不是说明我太笨了吗?我会难受的。”
“不,维尼芙蕾特,你是聪明还是笨,光凭一道数学题并不能说明问题,要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必须从很多方面去看。你也不必为这件事难过,因为它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为什么?”
“因为除了数学,你还拥有很多东西。比如,你还有音乐和绘画,你有你的朋友们,还有妈妈……我希望你是一个快乐的人。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数学题让你感到痛苦,我宁可让你做点儿别的。”
听了斯托夫人的话,维尼芙蕾特停了下来,她去弹了一会儿琴,又到外面散了散步。当她回头再去解那道题时,居然很轻松地做出来了。
在与斯托夫人交流时,维尼芙蕾特说:“起初,我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那道难题解出来,这样心里就特别紧张。后来出去玩了一会儿,再做时,我心想做不出来就算了,没想到一下子就想到了解题的方法。”
教育启示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注重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品质,要求孩子要勇于争取机会,要有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如果孩子不懂得争取;父母就会认为孩子懦弱、不思进取。尤其当孩子要放弃到手的东西,父母更会用一个“傻”字来形容孩子。
其实,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要用豁达的态度面对身边的事物,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生活,既要勇于争取,又要善于放弃。适合孩子的机会、挑战,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努力争取;而不适合孩子的,则要睿智地告诉孩子要放弃,不要太为难自己。
或许有的父母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让孩子选择放弃呢?”因为在困难面前,有时并不是努力了就能解决的。起初,维尼芙蕾特决心一定要把那道难题解出来,这样心里就特别紧张。后来,弹了一会儿琴,又到外面散了散步,再做时,心想做不出来就算了,结果一下子就想到了解题的方法。可见,退一退,让一让,也是解决困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延伸阅读
进入小学二年级,兰兰加入了少先队。很快,老师任命她当小队长,胳膊上戴上了“一道杠”,手下管着十几个人。当兰兰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妈妈夸奖她有出息:“我上学那会儿,可从来没当过干部,你真了不起!”兰兰听了乐滋滋的。
可是几天过后,兰兰的情绪就降了下来。那天要上学了,她磨蹭着不肯走。
“有什么事吗?兰兰。”妈妈问。
“我不想当小队长了,我想辞职。”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