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古代又称为飞鸹、飞鸢等,是一项古老的民俗娱乐形式。因最早的风筝是以木材制成的,因而也称“木鸢”。木鸢的发明者,据说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公输般。公输般是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音相同,人们称其“鲁班”。《墨子·鲁问》载,鲁班曾经用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木喜鹊,据说可以连续飞行三日。《淮南子·齐俗》也说鲁班用竹木做了一个会飞的木鸢。由此可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能飞行于空中的“木鸢”“木鹊”了。不过,在造纸术发明以前,这种竹木制的木鸢既贵又不易制作,因此在汉代以前是不可能得到普及的。
秦汉以后,由于发明了造纸,纸制的风筝开始出现了。西汉初年,汉高祖率兵离京征伐陈豨,大将韩信想趁机造反,于是就以纸制的风筝测量未央宫的距离,准备穿地道入宫。这时的风筝叫“纸鸢”,直到南北朝时期其主要还是用于军事。
至唐代,风筝大为盛行。此时的风筝不仅是一种军事上的通信工具,而且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娱乐工具,在风筝的制作技术上也达到很高的程度。
唐采在一首《纸鸢赋》中,详尽地描写了风筝的制作及放风筝时的情景:有些在高空翩翩然飞来飞去的鸟形风筝,竟然引来野雁与其做伴。唐代还出现了带有灯光和发出哨声的形形色色的风筝。夜晚,带有灯光的风筝在空中如繁星点点,皓月当空。而发出哨声的风筝,则是把竹制的、苇制的小笛、小哨放在上面,经风一吹,发出阵阵悦耳的声响。这种鸣声,远远传来,就像有人拨动古筝的琴弦,因此纸鸢就有了“风筝”这一名称。唐代的高骈有《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竹哨声犹如弦索,一任东风吹弄,奏出美妙的音乐,你刚刚被它吸引、打动,忽地又移音换调,真是变化无穷,耐人寻味。可见,这时的风筝,在制作和放飞技术上已是相当的精湛了。
宋代的放风筝,已成为民间的节令体育活动。
如在每年的西湖游春活动中,断桥上、苏堤上,许多少年“竞纵纸鸢”。当时,还出现了一些以互相争胜为主的放风筝比赛,但这种比赛不是比赛放得高,放得远,而是互相勾引绞线,以绞断对方的风筝线为赢。这种斗风筝的场面十分热闹。宋代的皇帝也很喜欢放风筝,宋徽宗就曾在禁城中放风筝,有时放的风筝还落到城外的平民百姓家中。
在社会广泛开展放风筝游戏的基础上,城市中也有了专门扎制风筝和制作风筝线的小手工业者。
如临安城内就有几十户出售风筝、药线的人家,还出现了许多放风筝的专业艺人等,反映出宋代放风筝活动开展的盛况。
放风筝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放风筝要长时间地昂首仰望,还要奔跑疾走,举臂牵引,而放风筝又多是在空气新鲜的郊外。《续博物志》一书亦言小孩在放风筝时,仰头看,张着口,可散发内热,祛病除灾。这确是一种寓健身于游戏之中的有益活动。
明、清时期的放风筝活动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一般人家,就像《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玉、黛玉那样的文弱公子、小姐,也在大观园中放风筝。
这时的放风筝活动多在清明节前后,借春日空气上升之力放飞。在各地,每到清明扫墓之际,倾城的男女老幼,纷纷携风筝到郊外,祭扫完墓之后,就在坟前进行放风筝比赛。由于放风筝活动以儿童参加的为多,因而有许多诗都是借儿童放风筝以寄意。如宋伯仁的《纸鸢》一诗:“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嘘全在一丝风。惟渐尺五天将近,就在儿童掌握中。”把儿童放风筝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
古典名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风筝的研究就有很深的造诣,所撰《南鹞北鸢考工记》一书,介绍了几十种风筝的扎、糊、绘和放的工艺、方法,每种都画有彩图,并配有歌诀。在清代的京师,还出现了魏元泰、哈长英及金福忠等享誉世界的风筝世家,为风筝这一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随着风筝的逐渐普及,至清代,出现了北京、山东的潍坊、江苏的南通等大的风筝活动中心,它把人们的憧憬和向往从祖国大地带上碧蓝的天空。风筝,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作为一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许多古老游戏久已失传的今天,它却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