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人类疾病的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多种抗生素的使用,人类的平均寿命较以前相比已大大延长,给人类立了一大功。不过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使用抗生素带来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如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超感染、耐药菌株的增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对抗生素引起的顽症,人们试图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以菌治菌,重新建立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调整肠道微观生态环境,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人体表、体内寄养着大量的正常微生物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成了动态的生理性结合。正常条件下,这种动态平衡对人体有利,益于人体的健康。同时这对微生物也有科,人体为其提供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这种动态平衡在不同的年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解剖部位,都有其特定的生态平衡。在平衡状态下,正常菌群直接参与机体的生物防御。如定植于粘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形成生物膜样结构,影响过路菌或致病菌的定植、占位、生长和繁殖,这种屏障作用也包括化学屏障,如正常菌群的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乳酸、细菌素等,可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与繁殖。根据肠道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可分为三类:(1)致病性类型:在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致病,而且作为保持微生物群落中生态平衡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则可引起宿主发病。
(2)共生性类型: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有益而无害的菌主要是专性厌氧菌,这些菌是生理性微生物,它们数量大,恒定存在,在生态平衡时,不会对宿主产生不良反应。这些共生性菌具有维生素、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及免疫等生理作用,因此有保持宿主健康的作用。(3)中间性类型:数量介于共生类型与致病类型之间,其作用也介于两者之间,有生理作用和致病作用两个方面,即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中间类型增加,可导致腐败物质、致癌物和毒素的增加,有促进宿主老化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理论和事实;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生物制剂上市,品种繁多。这些制品按成分分类可分为:(1)菌体: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提取物;(2)代谢产物:乳酸、醋酸、短链脂肪酸、酶类;(3)生长促进物质:乳糖、叶酸、胡萝卜、西红柿汁、寡聚糖提取物、果糖寡聚糖、活性生长促进因子和具有扶正固本作用的中草药。
在市场上,以双歧杆菌制品最多,如丽珠肠乐、金双歧、三株等。那么,双歧杆菌是什么样的菌,对人体又有什么益处呢?双歧杆菌是人类或某些哺乳动物体内的正常细菌。1896年法国的特西尔(Tissier)首先将其分离出来,因其轻度弯曲的末端常有分叉,故命名为双歧杆菌,或分叉杆菌。双歧杆菌是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它主要栖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小肠上部几乎没有;下部数量可达103~105个/克,粪便中可达108~1012个/克。随着对双歧杆菌研究的深入,大量的科学资料证明,双歧杆菌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肠道正常菌群中,主要是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与肠粘膜密切结合,在肠粘膜的表面形成一层微生物膜,称之为“膜菌群”,其他条件致病菌(大部分是兼性厌氧菌)主要是存在于肠腔中,称为“腔菌群”。例如,双歧杆菌能通过磷壁酸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结合,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共同占据肠粘膜表面,形成一个生物屏障。其屏障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以下方面:首先,双歧杆菌在维持正常的肠蠕动方面起重要作用,而正常的肠蠕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致病菌在肠道中定植,实验表明无菌动物的蠕动、运送和排空能力均较弱,肠腔内偏碱性,而普通动物肠道中,由于双歧杆菌等专性厌氧菌产酸,肠腔内偏酸性,具有调节肠蠕动、维持生理功能的作用;其次是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某些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双歧杆菌代谢产生大量醋酸与乳酸,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此外,双歧杆菌还可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复杂多糖。由于这些多糖是潜在致病菌的受体,也是结合细菌毒素的受体,所以这个酶可以阻止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从而维持了人体的健康。
双歧杆菌可以合成许多人体内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及叶酸等。当某些因素造成了菌群失调的时候,人体可明显表现出维生素缺乏的症状,这证实了肠道菌群特别是占优势的双歧杆菌等为机体提供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意义,双歧杆菌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具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它产生的酸使环境中的pH值降低,很有利于二价铁、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双歧杆菌还能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尤其是对幼儿更重要,它能降解蛋白质,促进幼儿的发育。
科学家发现当将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及两株腐败梭菌移植给无菌小鼠(即肠道内没有任何细菌的小鼠)后,造成小鼠发生肿瘤的机率达100%。若上述四株菌配以长双歧杆菌给无菌小鼠后,则使肝肿瘤发生率由100%明显地下降到了46%。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肠道内某些细菌可以产生致癌因子,而另外一些细菌,如双歧杆菌,具有直接或间接清除这些致癌因子的能力。双歧杆菌除了抑制肿瘤的发生外,还能通过激活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而对已经形成的肿瘤起到抑制的作用。
双歧杆菌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够激活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抗感染能力。实验表明双歧杆菌活菌对免疫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如下表所示)。双歧杆菌在肠道“定居”,能够经常刺激人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对肿瘤和致病菌的识别,增强人的免疫力。
双歧杆菌活菌对免疫细胞的激活
婴儿双歧杆菌
小白鼠
促细胞分裂、活化吞噬细胞
频双歧杆菌
人(腹泻症)
促进1gA抗体的产生,活化
吞噬细胞
长双歧杆菌
小白鼠
促细胞分裂,促进特异性及
非特异性IgA抗体的产生
短双歧杆菌
小白鼠
促进抗体产生
双歧杆菌可以阻止有害菌在肠道内繁殖,阻止其生成有害物质从肠道向血液中转移,而且还可反过来使血液中的氨向肠内转移,减少肝、肾、心等脏器受损害的可能性,减缓了衰老进程。
此外,双歧杆菌还具有减少内毒素,提高宿主对环境的耐受性,保护造血器官等功能。
双歧杆菌制剂的临床应用。
1婴幼儿保健:调查发现母乳喂养儿痢疾的发病率低于平均感染率,并且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有抵抗力,之所以母乳喂养儿比人工营养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主要是由于双歧杆菌在母乳营养儿肠道中占绝对优势之故,原因是母乳中含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双歧因子。为了使人工营养儿也获得类似菌群,有必要补充双歧杆菌,以增强抵抗力。
2治疗肝脏疾病:双歧杆菌可抑制肠道杆菌的过盛繁殖,减少肠道中的内毒素及尿素酶含量,使血液中内毒素和氨的含量下降,如把双歧杆菌引入肝病患者,发现血中氨、游离血清苯及游离的氨基氮明显减少。临床试验观察表明,应用双歧杆菌制剂治疗肝炎、肝硬化确实具有一定疗效。
3治疗肠功能紊乱:临床使用表明使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腹泻(一些婴幼儿腹泻及老年慢性腹泻)、便秘、乳糖不耐症、脂肪泻、急慢性肠炎(包括痢疾)等疾病,均可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4.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宿主患急性或慢性疾病以及抗生素、化疗、放疗、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均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此外,外科手术后的肠道愈合过程、消化不良、婴儿坏死性结肠炎及水土不服等亦可引起肠菌群失调,造成双歧杆菌减少,通过使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均可获得比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