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仁何以斗不过杨白劳
讨论美元陷阱中的债权国陷阱,首先得看什么是债权国。
所谓债权国,是指国际收支中出现持续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通常地,当一个国家的对外债权债务净头寸为正数时,称为净债权国。
在债权国中,如果境外投资的主体是直接投资、私人性质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一般称为“私人债权国”;如果投资主体是外汇储备资产或官方贷款,一般称为“官方债权国”。
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从1992年开始成为净债权国。由于这是建立在经常项目顺差基础上的积累性储备,目的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流动性,所以我国的对外债权更多地体现为官方债权,其特点是期限短、收益率低和流动性强。因为不是股权投资,所以缺乏对债务国(主要是美国)经济上的控制权。
而这正表现为美元陷阱中的债权国陷阱。
在过去冷战年代,美国对我国采取的是硬围堵战略,对前苏联实行的是软绞杀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中俄两国的战略方针正好颠倒了过来,具体地说就是想从经济上掏空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正当我国沉溺于GDP和外贸进出口额时,美国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实施针对我国的经济掏空战略——美国通过中外合资战略,把钱投入我国,消灭我国的名牌、控制我国的矿产、入股我国的银行和炒作我国的股市楼市。最后通过美元贬值推高我国GDP泡沫和外汇储备。
与此同时,美国又不许向我国出售高新技术和武器,也不许我国兼并美国企业,这样就把我国的大量外汇储备逼向了一条羊肠小道:只能购买美国国债,即通常所说的把钱“借”给美国。然后,美国再如此这般,将其循环用于掏空我国。
就这样,美国轻而易举地就在我国28个产业中控制住了21个,既釜底抽薪,又胸有成竹,还不费吹灰之力。
说到这里,很容易使人想起黄世仁和杨白劳的故事。
在影片《白毛女》中,勤劳、忠厚和善良的杨白劳是地主黄世仁的佃农。他虽然租种了黄世仁家六亩(1公顷=15亩)地,可是却年年欠租,总是还不完。不得已他借了黄世仁家的钱,又因为是高利贷债上加债,也永远还不清,所以每当过年时,只能离家出去躲债。
而这种情形在债权国陷阱中正好颠倒了过来:美国虽然是欠债的,可是他根本不用担心还债(或许根本就没想过还),所以不但不用躲债,并且还因为拥有美元发行权(相当于可以随意修改欠条)而肆无忌惮。与此同时,他又是远近闻名的“王八蛋”,别人又打不过他,所以有恃无恐。而我国虽然是放债的,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索债无望,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一条“癞皮狗”,弄不好还会被对方咬上一口。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例:甲借钱给乙,钱到了乙手里后,操心的就不是乙,而是甲了。
例如在生意场上,甲公司赊欠一批货物给乙公司代销,乙公司卖完后就是不肯付钱给甲公司,说自己如何如何困难。甲要想得到前面的货款,就必须继续发货,俗称“一批压一批”。如果甲不肯继续发货,前面一批货的货款就结不到。
这是什么世道?其实这就是债权国陷阱:被债务国套牢了。
具体到中国,我国的外汇储备只能购买美国国债,而实际上,我国更希望买到美国的高新技术,用以装备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可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就是不卖;我国更希望买到美国的先进武器,用来巩固国防,保家卫国,可是对方还是不卖。
美国最希望卖给我们的是国债,因为这种东西对他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动印钞机印就是)。而我国只要购买了美国国债,就等于把自己放在刀砧板上任人宰割。美元什么时候贬值,贬值多少完全是美国说了算。
反过来看美国,即使负债再多,也不肯抛售黄金救美元,不肯对我国出售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因为美国非常清楚,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如果我国不能实现现代工业化,并且没有基本的国家安全保障,哪怕拥有再多的外汇储备都等于零。
美国呢,只要拥有现代工业基础,只要在军事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其他各国的外汇储备就必须给他廉价使用。他只要牢牢抓住工业、高技术、资源和军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所以读者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可是人民生活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改善。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实际上,大部分在债权国陷阱里任人践踏了。
根据联合国规定,每人每天2美元收入是贫困线,据此计算2010年12月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额高达9亿,占全球贫困人口的85%!即使放宽到每人每天1.25美元的赤贫线标准,我国的赤贫人口规模也有2.5亿人!而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011年1月16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表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5.6%。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在恶性通货膨胀下进行的(按国际惯例,年通货膨胀率5%称为恶性通货膨胀)。
这从另一角度证实,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并没有多少落到普通百姓手里,而是被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吞噬掉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按理说,对于债权国来说,自己手中有钱想投给谁就投给谁,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相反,很多情况下是身不由己的。
债权国陷阱就是如此。并不是没人知道债权国陷阱,更不是知道债权国陷阱还乐意陷入其中,实际上是多少有些无可奈何,又欲罢不能。用一句不很恰当的话来说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除此以外,其他选择很少。
2008年11月,就在全球金融危机向纵深进军时,美国政府用增发1.8万亿美元国债的方式为救市成本融资,这时候围绕着我国怎么办,国内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辩论。
反对意见认为,美国增发国债一定会导致我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的债券大幅度缩水,这不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所以绝不能参与其中,以免未来出现更大的资产损失。
而支持意见认为,如果我国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就会大幅度提高新发行国债的收益率,这是把新发国债推销出去的本能反应。而这样一来美国国债的规模就变相扩大了,意味着我国原来持有的美国国债价值会缩水更多。所以我国应该积极购买美国国债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美国尽快稳定金融市场,帮助自己减少次贷危机中的外汇储备损失。
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而这正是美元陷阱中债权国陷阱的恶毒之处:左右为难。读者看到,我国政府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不断增持美国国债。
最新资料表明,2011年6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1.17万亿美元,4月增加76亿美元,5月增加73亿美元,6月增加57亿美元,理所当然地继续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
不仅是我国,全球其他债权国,如日本和英国等,也在增持美国国债。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美债债权国,2011年5月增持55亿美元;英国是全球第三大美债债权国,当月增持135亿美元。
由此可见,虽然标准普尔公司等史无前例地下调了美国国债信用评级,可是在全球各国看来,欧元区国家接连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后,美国国债仍然是“最可靠”的投资管道。
这种饮鸩止渴真是一种悲哀,凸显债权国陷阱的厉害。
因为早在2010年5月26日,美国国债时钟网站(www。usdebtclock。org)的数据就显示,当天美国国债突破13万亿美元,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美国经济学家警告说,这一资料已经达到美国GDP总额的90%,当这个比例达到150%时,不但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而且会“让中国人收购华尔街”。换句话说,这些美国国债基本上就只能卖给中国了。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因为不用说美国华尔街了,就连其他对美国来说并不关涉国家安全的领域,也都禁止对中国开放,就更谈不上美国的金融系统被我国收购了。
不用说,美国的债务总额不会就此刹车,一切警告都无济于事。或者说,一切呼吁都注定无能为力。美国的国债规模还会继续膨胀,全球各国包括我国依然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换取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任其贬值和被侵蚀。
因为,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地位早已把全球经济和美元捆绑在一起,任其蹂躏,至少短期内看不到有解脱的一天。
被人卖了只能含泪帮着数钱
债权国本来是“借钱出去”的,是救别人的急,可有时候往往会因此被“套牢”,哭笑不得,甚至有去无回。被人卖了还只能含泪帮对方数钱,这就完全没有天理可言了。
正如本书前面所说,所谓债权国陷阱,是指与美国相对的贸易国,随着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必然会成为高储蓄国。这些国家积累起来的美元去向只有一个,就是投资于美国的金融资产,如果放在家里则一文不值。而要投资美国的金融资产,就必须考虑变现是否方便,会首先选择购买美国国债。因为国债的收益率虽然低,可是流动性却高。
不用说,贸易国把自己大量的资金积累以最低成本投向美国,为美国重新把这些美元外汇反过来投向这些国家获取利差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仅仅这样一进一出,美国就可以从中稳赚不赔,并且没有任何一点风险。
读者容易看到,美国虽然从1986年就开始成为净债务国,按道理,他向其他国家借债应付出利息才是,可实际上美国的对外净收益一直是正数。也就是说,美国不但用不着向其他国家付出利息,还能从中获得利差收益。
具体资料是,2006年以前美国的这笔投资收益累计高达6117亿美元,年平均对外资产收益率为5.59%,对外负债成本率为4.22%,利差收益1.37%。
有意思的是,这些贸易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这样明目张胆地赚取利差,还不敢吱声,只能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美国,供对方安心赚钱。而美国呢,则把贸易国送上门来的这些钱当做“人质”,归还不归还?什么时候归还?要不要付利息(0%利率实际上就是不用付利息)?付多少利息?这些全由美国说了算。
即使这样,这些债权国对美国也是敢怒不敢言:抱怨可以,发发牢骚也没关系,但却不敢抛售美元资产。因为如果大家都去抛售美元资产,就会使得美元资产价格不断走低,从而使自己手中原来拥有的这些美元资产损失更大。
就在这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两难境地中,贸易国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与美国的金融关系和汇率关系,任凭美国在精神上羞辱自己,在财富上侵蚀自己。
你说,债权国陷入这样的陷阱,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在美元陷阱中,这一“世界难题”很难解决。就连聪明一世的巴菲特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2011年4月30日,在每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股神沃伦·巴菲特在现场解答40000名股东提问时,一位中国记者问他,如果让他来管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3000亿美元资产,他会怎么做?巴菲特回答说,他会选择投资美元指数基金,但不是像其他基金公司那样听从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建议,而是会会见全球优秀企业经理人,投资全球领先的企业。
当记者继续问他如果让他来管理我国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会怎么做,是不是也会投资美国国债时,他回答说他同样会选择购买美国国债。虽然存在着美元贬值预期,美国国债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好选择,但作为外汇储备主权基金来说,考虑的不仅仅是投资回报率,还有许多政治因素。
看看,这正是美国向全球发行美元债券的用心所在:用国债回收各贸易国的外汇储备,不知不觉间就掌控全球经济。
或许正是出于巴菲特所说的那种政治因素考虑,美国对购买美国国债最多的三个国家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都抱有严重戒心。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一方面称这三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积累大得惊人”,另一方面又称这些美国国债都被“集中在不太可靠的国家手中”。此外,委内瑞拉和伊朗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也排在前列,受到的也是这种“待遇”。
然而,即使出于政治因素考虑,美国国债被大量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那么就会出现有人希望的那种降低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形成对美国融资不利的地缘政治模式吗?
对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资深委员泰德·杜鲁门认为,这种希望不大。美国金融体系崩溃的可能性只有10%~15%,因为市场最终会自我调节的——美元下跌会有助于增强美国的债务融资能力,让全球各国觉得在美国的投资会更具有吸引力。因为美国是全球流动性最大,透明度最高的市场。
他嘲笑说,从这个角度看,“某些人做出蠢事的可能性增加了,这一点毫无疑问”。意思是说,这些国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已经上了美国人的当。
债权国陷阱还将长期存在
债权国明知前面有陷阱,可是短期内还是回天乏力。很明显,债权国陷阱还将长期存在——不用说,现在还谈不到美元本位制崩溃的那一天;即使到了那一天,如果依然存在其他本位币的话,仍然会改头换面地出现债权国陷阱,只不过是换个币种而已。
就拿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来说,现在金融危机基本过去,可读者看到的是并没有因此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失去控制、金融产品失去优势、金融财富减少、金融垄断削弱和金融地位动摇等局面。恰恰相反,美元的主导地位还有所加强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地位帮了大忙。
并且从历史上看,每当遇到全球重大经济、金融、政治和突发事件时,美元不是在走弱而是在走强,因为这时候全球各国都寄希望有一个强势美元来获得安慰,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困境。就好比说,在你最悲伤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倾诉对象,而美元就是这样的对象,可以被你紧紧地握一握手。
只要美元的这种号召力仍在,美元债权国陷阱就不会消失。因为这时候全球各国的外汇储备都会找不着北,反而会觉得投资美元是“最好”选择。
而从长期趋势看美元贬值,贬值和升值是交叉进行的。作为美国来说,美元贬值更符合自身利益。可是美元越是贬值全球各国就会越觉得美元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避险工具,会陆续买入美元,从而不时推动美元升值,使得债权国陷阱越挖越深。至少,在今天还看不到有“填平”的那一天。
不用说,货币政策的推出除了市场因素,还必然离不开政治考虑。美国持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促使美元不断贬值,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这是美国政府设的“局”,目的是企图让全球各国都陷进去。但从旁观者角度看,美国政府至少是乐见其成的,这就难怪债权国陷阱会越挖越深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美国的经济复苏进程中,很少看到美国政府在强劲地进行投资,以促使经济恢复和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投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原来的存货,以及存货的增加。因而这种投资增长不可持续。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非常高,消费也拉动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的唯一亮点需要依靠外贸出口。
所以能看到,美国集中精力促使美元贬值,就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拉动贸易出口。而美元贬值的主要方式就是增发国债,以此来卖给其他国家,其中主要是中国。
美元终究不是黄金。中国人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外汇用来购买美元而不是黄金,就必定会上了债权国陷阱这只贼船。
令人扼腕的是,我国明知前面的陷阱很深,可是从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中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最终还是不得不用来购买美元。因为除此以外,这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还真的没有多少投资管道。结果,只能在陷阱里越陷越深了。
环顾全球,我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买主,受到的这种威胁也最大;并且,这不仅关系到外汇储备遭受多大的惨重损失,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可谓事关重大。
各种迹象表明,美国对其他国家发行的国债将来不可能归还。换句话说,谁要是购买这些国债就等于是送钱给美国,这是彻头彻尾的傻瓜行为。正因如此,也才有美元陷阱一说。
追根溯源,这种债权国陷阱还要存在多久呢?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理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这里的关键节点,又在于美国什么时候会采取加息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宏观经济调控领域中发生的最大事件之一,就是通过了预算平衡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联邦政府不能再用扩大开支,减少税收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从而使得美国政府只能更多地用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
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货币供应量,二是实际利率。在这方面,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精确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们在技术手段的配合下,一面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通货紧缩;一面又坚决反对任何财政扩张,不让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
这样做的好处是,美国可以从容地利用全球提供的廉价资本在美国以外进行投资扩张,从而获得非对称性资本收益;与此同时,又能保持美国国内的物价稳定,把原本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顺势变成全球性通货膨胀,祸害别国。
这一切,都是在债权国陷阱的配合和掩护下实现的。
接下来问,这些债权国为什么会主动迎合美国呢?原来,很大程度上这是这些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的失误造成的。
试想,如果这些国家拒绝吸纳过剩美元,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反弹到美国去,迫使美国认真对待流动性过剩。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如果美国发行的债券大家都不买,美国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是像现在这样,一旦美元进入加息周期,这些国家的恶性通货膨胀很可能会马上转化为恶性通货紧缩,经济增长急剧转为经济衰退,到头来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所以,既然目前全球各国都还非常“享受”这种债权国陷阱,那么在短期内就绝不会看到陷阱有被填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