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后掠翼技术
超音速轰炸机大都采用后掠翼或三角翼。这些机翼的特点是,展弦比小,尖梢比大,机翼与机身的夹角大,这样的机翼有利于超音速飞行。但是,这样的机翼却不利于低速巡航飞行。这样,在超音速飞机上就出现了高速飞行和低速飞行相互矛盾的问题。
变后掠翼技术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探索出的新技术。所谓变后掠翼,就是机翼可变换角度飞行。机翼的角度可以从10多度到70多度之间变换不同的角度。
最早采用变后掠翼技术的轰炸机是美国空军的FB—111,这是由F—111战斗机改型而成的。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成了B—1变后掠翼轰炸机。由于B—1轰炸机造价昂贵,70年代末,美国政府取消了B—1的生产计划。
前苏联在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变后掠翼轰炸机。
1973年,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这种飞机,西方国家将这种飞机定名为“逆火”。前苏联对“逆火”轰炸机正式公布的代号是图—22M3。图—22M3轰炸机携带的主要武器是AS—6空地导弹。这种导弹的低空射程250千米,高空射程可达800千米。机射弹舱内可挂9000千克的核弹或10吨左右的常规炸弹。该机的头部安装有可收放的空中受油探管。图—22M有3名乘员,领航和系统操作舱在机身底部。
开路先锋“阿帕奇”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37分,伊拉克上空漆黑一片。美军8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出现在伊拉克上空,每架直升机的前视红外显示屏上都清晰地显示着要攻击的伊拉克预警雷达阵地的图像。伊拉克的这几个预警雷达阵地,与伊拉克战斗机基地以及巴格达情报中心相连。
“阿帕奇”在雷达阵地以南7.5千米处低空盘旋。突然,飞行员的耳机里传来带队机长德鲁中尉发出的攻击命令,10秒钟之后,“阿帕奇”直升机群的“地狱火”空对地导弹齐射目标。
“地狱火”导弹的爆炸声揭开了1991年发生在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美国称之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序幕。
“阿帕奇”直升机
“阿帕奇”准确地摧毁了目标,仅用4分多钟就完成了突击任务。“沙漠风暴”行动最高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称赞说:“‘阿帕奇’摘去了伊拉克防空系统的眼珠。”
“阿帕奇”的攻击为大批飞机突破伊拉克的防空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
“阿帕奇”是美军的武装直升机,阿帕奇是北美印第安人一位强悍的男子的名字,美军用他的名字来命名AH—64武装直升机。“阿帕奇”可以携带16枚“地狱火”式导弹,机上还装有一门30毫米机枪和多枚70毫米火箭弹。
在作战飞机上,武装直升机是后起之秀,它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之迅速,确实令人惊异,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先后发展了两代。
武装直升机,实际上就是直升机家族中的“战斗机”。
直升机最早在军事上主要是用于运输、侦察、救护等。这些直升机一般速度小,性能差,在战场活动时,很容易遭到对方防空火力的袭击,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运输直升机上加装机枪和航炮一类的武器。
严格说起来,这样的直升机还算不上真正的武装直升机,因为它火力太弱,只能对付地面的一些零散目标。它既不能打坦克,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火力支援,更谈不上空中格斗。
20世纪60年代,为满足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急需,美陆军要求对一批小型运输直升机进行改装,在机身两侧加装火箭发射器和航炮,以便尽快生产出一批武装直升机,派往越南参战,同时美军还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
美国陆军于1964年提出“先进空中火力支持系统”简称AAFSS计划,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美国陆军并未就此罢休,1972年他们又提出一项新的研制计划,叫做“先进攻击直升机”,简称AAHH计划,并经过对比试飞,选中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YAH—64型直升机。随着第一批专用武装直升机在美国诞生,西欧各国也都先后搞出武装直升机,1972年前苏联前线航空兵就装备了专用的武装直升机。
从此,武装直升机便作为新生力量,加入了作战飞机的行列,与各类战斗机齐头并进,互为补充,担负起特殊的作战使命。
上世纪70、80年代,是武装直升机发展的昌盛时期,各型武装直升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也使战场发生了变化,反坦克、反潜以及对地攻击等作战方式和战术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英国陆军一中校曾说过:“机动部队装备带反坦克武器的直升机,就像最初装备坦克一样,是一种引起重大变革的措施。”这反映了西方国家和军队对发展武装直升机的重视和决心。
美、英、西德等国进行过多次直升机打坦克的演习,装备了反坦克导弹的武装直升机,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演习的结果证明,采用低突袭击的战术,损失一架武装直升机,可击毁20辆坦克。
基于同样的认识,前苏联在发展作战飞机方面,从不甘落后,前苏联对发展武装直升机的重视程度,较之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1971年起,前苏联开始研制米—24武装直升机,西方国家称之为“雌鹿”。米—24是一种多用途武装直升机,共有A、B、C、D、F5种型号,F型为较新型号。米—24的基本型有以下特点:主旋翼由5片桨叶组成,机身为全金属结构,细而长。机组乘员有3人,即正、副驾驶和射击员;前机身装有防弹钢板,座舱正面有防弹玻璃。机身两侧各有一个短翼,每个短翼有3个武器挂架,可挂多种武器。米—24飞行性能好,载重能力大,飞行速度大,可达370千米/小时。它的火力很强,短翼下可同时挂4枚反坦克导弹和128枚57毫米火箭弹。后舱可乘坐6~8名武装士兵。米—24还可携带红外线制导空对空导弹。
武装直升机在航空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武装直升机在视界、速度、机动性以及火力和武器射程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之处,现代的几场局部战争已经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蓝天上的油库
1991年1月28日,在海湾战争中,法国空军的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在科威特上空为战斗机进行了成功的空中加油作业。
这一天的清晨7时30分,位于沙特某地的空军基地仍然寒气逼人。法军的4架KC—135空中加油机相继起飞。KC—135空中加油机,每一架都装有85吨航油,机上除了装有躲避雷达的假饰物之外,毫无自卫能力,一旦被敌人的火力击中,那么“蓝天上的油库”就会凌空开花。所以,此时每架加油机都关闭了雷达装置,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这时,加油员向机长报告:“他们来了!”只见3架幻影2000战斗机飞临加油机的后下方。加油员按动电钮,一根前端装有漏斗的软管伸向前来加油的第一架幻影2000战斗机的受油口。加油员再按动一个电钮,油料便流进战斗机的油箱里。透过舷窗,加油员可以清楚地看见战斗机飞行员的头盔。此时的场面真像是一头母羊在给小羊喂奶。“小羊”吃饱了,加油员又按下一个电钮,输油软管收了回来,战斗机一压坡度,脱离空中加油机,向远方飞去。
早在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初,就曾有人设想过进行空中加油。
1923年4月的一天,美国陆军用两架飞机作为一次空中加油试验,在飞行中靠人工用手抓住导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空中对接加油。
1929年,一架美国C—2型飞机经过43次空中加油,创造了150小时40分15秒的连续飞行世界记录。可惜的是,在以后的若干年中,空中加油技术一直被“束之高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喷气式飞机开始迅猛发展,一些国家才从战略角度出发,相继开始研究采用先进的空中加油技术,用来增加飞机的航程。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配置的空中加油机达195架。在9年多的时间里,这些加油机出动19万多架次,为各种战斗机加油410万吨。几十年来,空中加油机像杂技演员表演绝技一样,在空中为飞机加油,而且万无一失,这主要靠严格的操作规程和高超的飞行技术。
实施空中加油,通常要分4个阶段:首先是会合,为保证加油机和受油机不发生空中相撞,受油机必须从加油机后下方空中加油景象接近,先在加油锥管5米以外,3米以下作加油前的编队飞行。然后,再以比加油机每秒快0.6~2.5米的速度慢慢将加油管插入受油锥管中。紧接着开始加油,这时重要的是保持两机的高度、速度、航向、倾向等相对位置的协调一致,双方都要小心翼翼地操纵各自的飞行。毫无疑问,这是最令人提心吊胆的几分钟。加油完毕之后,受油机开始缓缓减速,退出加油编队。空中的情况千变万化,空中加油有时也会遇到险情。
1967年5月31日午后,万里无云的北部湾上空就出现了一幕让人惊心动魄的加油场面。此时,美国空军4258联队的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正在为两架美空军F—104战斗机加油。突然,KC—135加油机接到了命令,立即为两架即将耗尽油料的舰载加油机补充加油。可是就在两架舰载加油机正在接输油套管时,美国海军另外两架F—8舰载战斗机也闯进了这个领域,请求紧急加油,并迫不及待地抢先接上了舰载加油机的输油套管,“狼吞虎咽”地“吃”起油来。这样,KC—135加油机给舰载加油机输油,同时舰载加油机也在给F—8加油,空中展现了一幕多架飞机串联加油的壮观情景。这一天,这架KC—135加油机奇迹般地连续为8架飞机进行了空中加油,并且开创了空中“多级加油”的先例。
KC—135型喷气式空中加油机,是美国战略空军于1957年6月开始装备的,它是用波音707改装而成,后又几经改进,日趋完善。它可载油118100升,可供加油6万升,加油速度每分钟3400升,它的最佳飞行高度1万米,因此有“同温层油库”的美称。
美国装备的空中加油机还有KC—10A,这种加油机能为空、海军各型飞机实施空中加油,最大载油量为200129升,可供加油113400升,最大输油速度每分钟5680升。它有3个空中加油系统,两侧机翼各一个,尾部一个,并有空中自我加油能力。英国是采用现代空中加油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前苏联空军也装备了加油机,伊尔—86加油机也是世界上少数巨型加油机之一。法国、加拿大、巴西等10多个国家也购买和装备了加油机。发展空中加油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空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在现代航空史上的作用绝不可低估。有了空中加油机,现代作战飞机飞行时间的长短,已不再取决于机上燃料的数量,而主要取决于机上人员的疲劳程度了。
空中预警机
空中预警飞机从开始研制到现在只有4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有自己研制与生产空中预警机的国家屈指可数。美、英和前苏联曾先后生产空中预警机13种型号500多架。这些空中预警机有的以陆地为基地,有的以航空母舰作为基地。主要型号有美国的E—2C、E—3A,英国的“猎迷”,前苏联生产的“苔藓”等。
空中预警机,实际上就是把警戒雷达、情报传递设备、指挥控制系统搬上飞机,因此,它对载机要求并不苛刻,多数是用技术比较成熟,已经投入正常使用的运输机加以改装而成的。只要具备飞得高、续航时间长、载重量大、电力能源充足、座舱宽敞等条件的运输机就可以充作载机。最早研制和装备空中预警机的是美国海军。
1945年底,在海军的要求下,美国决定把当时比较先进的警戒雷达搬上一架小型的运输机,改装成舰载预警机。
后来几经改进,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舰载预警机,定名为E—1B,它的作战探测对像是海面舰只和空中入侵的目标,并可进行反潜作战指挥。
美国海军装备了(E—1B)之后,对舰队防御体系进行了调整,提出和研制了一套“海军战术诸元系统”。这套系统的主机设在航空母舰上,这个系统要求海军预警机必须有“机载战术系统”与之相配合。为此,美国又专门为海军研制了E—2系列舰载预警机。
1961年4月19日,装有电子设备的实用型空中预警机完成首次试飞,定名为E—2A,别名“鹰眼”,1964年1月19日,正式交付海军使用。为了提高对海面杂波的抑制能力,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又研制了一种新型雷达,1971年1月20日开始装在新生产的E—2预警机上。经过多次试飞的改进,1973年11月交付美海军使用,正式定名为E—2C“鹰眼”舰载预警机。这种预警机采用了先进的雷达数据处理技术,将原有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全部数字化,同时还应用了多卜勒滤波技术,进一步改善了杂波对消能力。
1982年6月9日,以色列同叙利亚发生了一场战争。以色列首先派出E—2C“鹰眼”预警机飞临黎巴嫩西海岸外9000米上空,严密监视叙利亚的导弹发射场和空军基地的动态。当叙利亚的飞机一起飞,E—2C就立即将他们的机型、高度、速度、航向等数据,不断地传送给以色列攻击机,使以色列对对方的情况了如指掌。
当天下午2时14分,以色列出动6架歼击机,突然飞临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上空,在短短的6分钟里,就把叙利亚的19个导弹营全部摧毁。在激烈的空战中,以色列飞机竟击落了81架叙利亚飞机。战后,许多军事专家们认为,这次空战取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使用了E—2C“鹰眼”预警机。从世界发展预警机的历史来看,真正后来居上的佼佼者,无疑要属美国的E—3A“望楼”预警机。
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复杂、价格最昂贵的高技术军用飞机。
1963年,美国空军防空司令部正式提出“AWACS”计划,即:机载预警机与控制系统的飞机研制计划。这项计划要求预警机能把淹没在诸如山区等复杂地形中的飞行目标,从一片白茫茫的雷达杂波中检测出来。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美国12家大公司联合论证了“AWACS”的技术要求,选定波音公司的波音707—320B作为载机,选用西屋公司的高脉冲重复频率的脉冲卜勒雷达作预警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