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民族精神的培养
43656900000009

第9章 做一个有魅力的人

(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同学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我们时时处处留意身边的小事,就会从中发现真善美,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也能够体验到真善美的真正含义。

我们要崇尚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必须从搞好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起:

首先,应当说真话。契诃夫说得好:“谁说假话,谁就肮脏”。伪饰肮脏心灵的语言——假话、谎话,不管它伪饰得多么高明巧妙,多么堂皇华丽,都不可能是美的。试想,如果你发现与你交谈的人正在用谎言欺骗你的时候,你还愿意去倾听吗?你还会为他编造的谎言所吸引,相信他的话吗?你还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你一定会觉得他很丑!

其次,语言要美。“言为心声”,只有当心灵是美的时候,语言才能真正的美。说话者的学识、才干、品格、涵养不一样,所说的话也会不一样,因为“言如其人”。一个人,只有当你的语言是美的,才能展现出心灵是美的。而自私、下流、残忍、懦怯、野蛮、不文明等肮脏丑恶的东西,在语言中出现时,就会变成一些肮脏不洁、下流无耻的字眼和词句。谁使用这样的词语,就说明谁的心灵不美,其灵魂同样被这些污秽的词汇污染了,变得肮脏起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们是不会用肮脏下流的话去骂人的,严肃认真的学者和正直诚实的诗人无不如此。任意使用污秽的语言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讽刺挖苦甚至谩骂,是恶与丑的表现,一个文明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口头语言如此,书面语言也是如此。当泼妇骂街式的词句出现在论战性文章中时,读者就知道真理已经不在其中了。当诗人愤怒时,诗句便会像火焰般地燃烧,雷电一般地奔驰,狂风暴雨一般地摇撼大地,绝不会发出污秽的臭气。试想:如果在诗句里出现了污秽的字眼,诗还美吗?生活中真善美的内容多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假恶丑的内容则要华美的语言来“包装”。因此,面对身边的各种“说法”,同学们必须时时擦亮眼睛,开启心智来辨析真伪,从而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三是行为要美。“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基本特点是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倘若丧失了这个特点,就会变成心灵丑。譬如,足球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运动。但是,如果球场上出现了裁判吹黑哨、运动员故意伤人、足球流氓肆意闹事等不文明行为时,他们的行为不仅不美,不道德,甚至是丑陋的。又如,一个穿戴考究、时尚的人走在街上,周围的人很可能会对他外表的“帅气”投上赞赏、羡慕的眼光。但是,当他将手里的饮料瓶随意丢弃在地上时,相信所有的目光都会被他的行为改变。这时,还有谁会认为他美呢?他外表的“帅气”和他的形象,已被他“丑”的行为玷污了、丑化了。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外表美、相貌美。莎士比亚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可见,能够持久吸引人的绝不是“帅气”和美丽的外貌。而是“心灵美”和“行为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个忠告,做一个心灵美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吧。

(二)没有任何人在大惊小怪

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老师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们不太敢让学生下水,怕出事,校长却不怕,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只准在水浅处玩。

小孩都乐疯了,连极胆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学生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得目瞪口呆。

原来,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岸后,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就当众把衣裤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体营。

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太好了,于是,他发现四下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在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也没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都没有留下。

不能想象,如果当天校长一声吼骂,会给那次快乐的海滩之旅带来多么尴尬的阴影。那些小女孩会永远记得自己当众丢了丑,而大孩子便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们是不必拭擦尘埃的,因为他们是大地,尘埃对他们而言是无妨无碍的,他们不必急着学会为礼俗规范而羞惭。他们何必那么快学会成人社会的琐碎小节?

(三)他是维吾尔族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出了我们祖国团结统一、繁荣昌盛的美好现实。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政府和领导人就十分注意浇灌这朵团结之花。

少数民族

赛福鼎·艾则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任政府主席,也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名字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汉子。他曾经留学前苏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回国后投入了解放新疆的斗争中。1949年9月,当新中国的曙光照亮边陲的时候,他和新疆代表团一行获邀到了北平,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新疆解放区的斗争,认为“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牵制了国民党在新疆的10多万军队,对解放大西北乃至全国做出了贡献”。

这话极大地鼓舞了赛福鼎和其他的代表。可是,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他在毛主席家做客时,主席说的一段话:

维吾尔人淳朴、善良、勤劳、好客、宽宏、大度,这些都是维吾尔族人民突出的美德。其他的少数民族,也都具有这样的美德。维吾尔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总之,新疆是个好地方,各族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好人民。

在一个私人的场合下,毛泽东的这段赞美不带一点矫饰。而且,他的对象不仅仅是坐在对面的维吾尔族朋友,而是全国的少数民族,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促成民族团结的情感积淀。

深受感动的赛福鼎在离开北平之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且立刻得到批准。从那以后,他和其他代表一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十二分的热情,开始建设新疆。他不仅担任了自治区的领导工作,在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还陪同毛主席两次去前苏联考察。要知道,毛主席一生中只出过这两次国。

上面这个故事,是2003年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纪念会上,赛福鼎同志亲口讲述的,那时他已经是一个88岁的老人,可是毛主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关怀,却让他铭记了一辈子。其实,不仅是毛主席,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直以来都坚持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对少数民族人民怀着深厚的情感。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看到少数民族的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翻身作了主人,他们可以安定地生活,不用再被逼得居无定所;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尽情地歌舞,享受丰收的欢乐;他们也可以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为建造美好家园尽一分力。有的少数民族在半个多世纪里,实现了几千年都没有达到的大发展,有的则在人口上翻了几番,各民族间真正呈现出一种共荣、和谐的欢乐气氛。

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我们的祖国,有着这么多的优秀儿女,我们有着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让我们共同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奋斗吧。

(四)留住善良其实是为了留住内心的春天

留住善良,就可以留住陌路上一些友善的微笑;留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留住滋润眼眶的一次感动;甚至,留住一个随着血水漂远的生命。我们所需要费心把握的,仅仅是选择好花开的时令与方向。

火暴京城的电视连续剧《刑警本色》里有个让人心里发冷的杀手——罗阳。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青年在城里打工时,因不堪地痞的无端欺辱,便决意放弃善良做了一个冷面杀手,杀仇人,也伤害那些同他过去一样善良的无辜之人。

罗阳的堕落轨迹让我曾在这个春天陷入寒冷。他投靠冷酷的理由竟是因为“我曾被伤害,所以我也有理由伤害他人”。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善良常被伤害的事实:当你掏出兜里仅有的几十元资助一个在街头挂牌求助的少年,结果却发现他的口袋比你的存折更丰盈;当你搀起一位被已逃逸的摩托车挂倒的老太太,她却指认你为肇事者开价索赔;当你对同事和朋友真心相待时,他却以怨报德……被社会所伤的人,很容易把冷漠当作疗伤的药方,甚至将它奉为成熟的人生境界。实际上,这种没有原则的冷漠是一柄柄双刃剑,先刺伤他人,最终伤及自身。

一位信奉“冷漠是金”的青年,当他被飞驰的汽车轧断双足,躺在马路上汩汩地淌血时,一拨一拨的路人却因顾虑重重无人上前。青年因失血过多死去之际,内心一定绝望地呼唤过两个字——善良。

一位诗人说过,善良是人性中最美的花朵。

留住善良,就可以留住陌路上一些友善的微笑;留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留住滋润眼眶的一次感动;甚至,留住一个随着血水漂远的生命。我们所需要费心把握的,仅仅是选择好花开的时令与方向。

留住善良,其实是为了留住每个人内心的春天。

(五)送给父亲的花

柔中寓刚的石斛兰是父亲之花,雪松代表健康长寿,玫瑰表示子女对父亲的深情与爱意,芦荀草则象征着强劲的生命力。此款花束既表现出父亲饱经风霜的人生历程,虚怀若谷的坦荡胸襟,无私奉献的博大父爱,又表达了子女祈愿父亲长寿安康的美好心愿。

(六)送给母亲的花

康乃馨代表母亲的伟大、慈祥可亲,使人感到如沐春风。母亲节虽由美国开始,但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康乃馨被人们公认为是“母亲花”。但在我国,更有资格享有“母亲花”称号的是萱草。早在先秦诗歌《诗经·卫风·伯兮》里就有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又名忘忧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到哪里找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萱草生掌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七)爱,义无反顾

2004年6月下旬的几天,一则新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位义务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支教的志愿者马骅,在6月20日不幸遭遇车祸,被滔滔的澜沧江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马骅在上课

马骅是上海复旦大学国政系的毕业生,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工作过,2003年春节,怀着对藏文化的热爱,对藏族人民的关心,他义无反顾地辞去工作,成了一名支教的英语老师。和其他支教的大学生不同,他没有津贴、没有工资,支教不能给他带去一分钱的收入,他的全部经济来源,是在杂志、报纸上发表诗歌和散文获得的稿费。可这样的生活,他安之若素,从不叫苦,并用热情感染着周围的藏族同胞,教他们英语,跟他们谈藏族文化,成立文学社……6月20日,带着从县城买到的粉笔,马骅搭车回村,在经过澜沧江边时,吉普车冲出公路,翻滚下80多米的悬崖,坠入澜沧江。

虽然生还的希望几乎是零,可几天来,搜救工作一刻都没有停止,善良的藏族人民真诚地祷告着,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马骅,这个普普通通的汉族小伙是无数赴少数民族地区支教的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克服了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克服了缺食少水的艰难,也克服了语言的障碍,把城市的新风,吹到了遥远而封闭的乡村;用生命谱写了民族团结的颂歌。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后,让我们诵读一下他在云南写下的歌谣吧:

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那青稞酒忘不了。

经过的村庄都忘记了,只有那明永村忘不了。

走过的大河都忘记了,只有那澜沧江忘不了。

看过的雪山都忘记了,只有那梅里雪山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