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超越自我
43660300000011

第11章 学会面对生活(2)

“啪!”就在他立正的时候,他手中的碟子早已摔成了碎片,牛肉烧土豆满地都是……妻子闻声跑出来,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詹姆士满脸的愧疚,“我……我知道是约翰在喊,但……但我一听命令,就……就……”

“哈!”妻子和儿子的笑声溢满了整个房间。

案例解读

管得住自己

在学习的时候,有些同学养成了不少零零碎碎的小毛病:

正朗读课文呢,听到爸爸妈妈说话,他冷不丁插上一句;正列式计算呢,他中途停了下来,往嘴里塞一块泡泡糖;正写着作文呢,电视中出现了他喜爱的歌儿,他先看上一段;正背诵单词呢,他忽然想起了新买的“变形金刚”,于是又拿在了手边……

如此学习,精神不集中,心志不专一,属“半心半意”地学习,“三心二意”地学习,松松垮垮、懈懈怠怠地学习,效果必然不佳。也可能,这种学习的法子比别人要费成倍的时间,但是,其收效却不及别人的一半。这样的法子万万不可取!

一个“管得住”自己的人,要做自己精神和意志的主人。他们学习起来的时候,就会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宋代大学者朱熹论作学问,讲了这样一段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啊,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若能做到心底所想、眼中所见和口内所念都能紧紧扣住根本,不稍微走半点儿神,那学习的结果一定会功效卓著!

做时间的主人

你翻看过“火车时刻表”吗?几点几分开车、几点几分经哪个站、几点几分到达……它都规定得一清二楚,没有一丝一毫模棱两可。是啊!那么一列“铁家伙”跑在铁轨上,时间若限制得不严格,一旦发生“顶牛”可不得了!

我们说把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像“火车时刻表”一样,这是一个比喻。我们当然不能把一天的时间都规定得那么细、那么严、那么分秒不差。这个比喻强调的是一种意思:科学地安排作息,做时间的主人。

对同学们来说,安排作息的“第一关”是早起早睡的问题。上课的日子里,到时候不起床,到学校就要迟到。没课的日子里,等“太阳晒屁股了”再起床,一天的活动就会打乱。现代社会的学生,要有毅力坚持“早睡”。有些同学天天陪大人看电视到深更半夜才入睡,或者经常打麻将、聊闲天到很晚,这都是应该改变的。

安排作息的“第二关”是“劳”和“逸”的结合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所谓“劳”主要是指完成学习任务和干点家务劳动之类;所谓“逸”,主要是指各种场合各种样式的玩。

该“劳”时“劳”,该“逸”时“逸”;不以“劳”挤“逸”,也不用“逸”占“劳”;“劳”而有度,“逸”而有节……这样一种合理的“劳逸结合”,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也是我们应该严格遵循的。

(四)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

案例展台

中学阶段是规划我们理想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人说这是人生的花季,是获得果实的前奏。也有人说这是第二次诞生,16岁的成人仪式使我们从父母呵护的孩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中学阶段需要我们做出许许多多的选择:学艺术、搞专长,还是继续学习;初中即将毕业,我是选择升学还是就业;中考填志愿,我要选哪一类学校……面对如此多需要我们自己去做出决定的选择,从小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生活上有父母照顾、学习上有老师指导的我们,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感到手足无措。这就像我国古代一个寓言故事中的毛驴,站在两捆草之间,不知吃哪一捆,最后终于饿死了。为了不像毛驴那样饿死,我们该怎么办?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而且是好几种角色。角色的繁多,往往使我们忽视对自我的解释和认识。

在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古庙前,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一句象征着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喻”:“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虽然简单,仅有5个字,但却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认识我们自己的困难性和重要性。就像中国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强调“知己”一样,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选择专业或职业也是一样,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例如我们看重什么、我们适合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喜欢做什么等等,才能找到理想的专业和职业。

案例解读

我们看重什么

一个人对职业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即追求什么、看重什么,就构成了这个人的“职业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价值观。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应该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还是应该看重职业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

伟人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为的是唤起沉睡的中国民众,使中华民族觉醒;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心声,促使他选择了献身祖国独立与富强的伟大事业;雷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看到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并且主动承担了这种责任,在承担这种责任的过程中发展自己,不仅追求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更追求为社会做贡献,在为社会做贡献中满足了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是高尚的。我们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也应该像他们一样。

我们适合做什么

你是否记得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的父母就费尽心思让我们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学书法……以此来培养我们的某种特长甚至是全能?即使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他们也会节衣缩食让我们去参加这些辅导班。但我们是否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待,成为钢琴家、画家、书法家等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没有,我们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能够实现我们父母的美好愿望。为什么会这样?这也许可以从气质中找原因。

1.气质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一样,所以对应的工作类型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气质类型来确定我们的职业。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气质,大家对自己的气质类型特征已有所了解,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

胆汁质的人适合做开拓性的工作,如体育运动员、企业改革者、航天员、勘探探险者、激进的演说家、热情的老师、营业员、出色的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外事接待人员、演员等。

多血质的人适合从事多变和多样化的工作。他们是杰出的活动家,对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工作受挫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时,热情就会锐减。记者、管理人员、律师、公关与人事工作很适合他们。

黏液质的人是最佳的合作者,也是最容易得到上司认可的下属。通常,他们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却是不可缺少的贡献者,适合从事一些固定性强,但需要付出细心谨慎的工作,如文秘、行政主管、收银员等。

抑郁质的人成为艺术家的机率比较大,但不太适合当运动员,一些需要细心观察和感受的工作也很适合抑郁质的人,如护士、心理咨询员、幼师等。

原来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气质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画家、书法家等。同学们,当我们在憧憬着我们美好的理想——科学家、画家、音乐家……时,请先了解我们自己的气质适合做什么,“量质为用”。

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气质适合做什么,是不是就解决了“适合做什么”这个问题?没有,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与气质紧密相连的,它就是性格。

2.性格

性格在许多方面影响职业,如性格特征、性格独立性程度和性格倾向性等。这里详细介绍一下性格倾向性和职业的匹配。

内向性格的人,有耐心、谨慎,适合做有计划的、稳定的、不需要与人过多交往的工作,如医生、科学家、机械师、编辑、工程师、技术人员、艺术家、会计师、打字员、程序设计员等。

外向性格的人由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交际,善于活跃气氛,适合于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外界有着广泛接触的、与人交往的工作,如人事顾问、管理人员、律师、记者、政治家、警察、售货员、演员、推销员、广告人员等。

请根据我们的性格看看我们自己适合做什么。

我们弄明白了气质和性格与职业的关系之后,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这就是能力。气质和性格问答的是“适不适合做”的问题,现在需要探讨的是“我能不能做”的问题。

我们能做什么

能力对于职业很重要,能力是个人选择职业和职业成功的基础。

能力是指才干、技能或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例如作为教师,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索尔格纳夫这样说:“每一个人不仅要做他想做的,而且要做他可能做得最好的。拿不到元帅杖,没有枪,就拿铁铲。如果拿铁铲拿出的名堂比拿元帅杖要强千百倍,那么拿铁铲又何妨?

”如果你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综合能力,就能够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许多名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曾梦想成为一名诗人,但他经过深刻的自省和切身的生活体验,逐步认识到:对自己而言,做哲学家要比做诗人更加合适。由于对自己能力清楚的认识,马克思改变了对职业的选择。他看到自己身上不具备诗人的素质,但在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等方面有特长。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使马克思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社会活动家,最后成为同时代最有感召力的工人领袖。而挫折承受能力则使他在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如贫穷、饥饿、疾病等)的同时,还能够写出一部部无比辉煌的著作。

可以说马克思之所以比同时代的所有哲学家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在于他能把自己认识得如此透彻,并把自己所有的能力发挥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高度。他开始结束诗人的梦想并且阅读黑格尔的哲学著作,步入了宏伟的哲学思辨的宫殿,最终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大哲学家。

所以,我们在选择专业或职业之前,要对我们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专业或职业,切不可盲目追求别人认为好的而随大流、赶时髦。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性格和气质很适合我们的工作,我们也有能力把工作完成得很好,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不为自己感到万分骄傲和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