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43663000000002

第2章 人生观是怎样形成的

1.人生观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这是人生观形成的根本因素。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由于剥削阶级是私有制度的代表者,是私有财产的占有者,因此,地主阶级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生活的享受。资产阶级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他们的人生格言。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把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奋头目标。可见,人生观的形成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是一定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2.人生观的形成受世界观的制约和指导。

人们用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去观察人生的问题,便形成了各自的人生观。可见,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它给人生观以基本的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确立和指明了人生观的方向和途径。不管是享乐主义或悲观厌世的人生观,还是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人生观,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以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为其人生哲学的基础。剥削阶级即使处于上升时期,他们的自然观虽然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或带有较多的辩证法因素,但在其历史观上却是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因此,始终无法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人容易受剥削阶级人生观的影响和腐蚀,抵制力较弱,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不是或不完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3.人生观的形成也取决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风尚。

一个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道德风尚良好,往往会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反之,一个社会动荡、经济衰落、社会风气败坏的年代,往往会对人们的人生观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在十年动乱期间,多少青年学生,当他们满怀着对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时候,却遇到了种种难以想象的丑恶事物,他们曾经有过一段从希望到失望,从迷信到迷惘的历程。他们自幼建立起来的纯洁而高尚的人生理想,被严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们中有些人在前进的人生征途中失去了信仰,感到前途渺茫,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强大活力,对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从失望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祖国的光明和未来,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

4.人生观的形成,还受着个人生活实践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及遭遇的深刻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人靠着父母的特殊地位,过着舒适的生活,甚至连升学、就业、前途都不必自己操心,他们在人生道路上颇为一帆风顺。然而,“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衤夸少伟男”。他们一旦遇到生活灾难的突然袭击,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突现眼前,或是闻所未闻的难题有待解决,就会感到悲观、苦闷、迷惘。享乐的想法被悲观厌世所代替,从而失去了进取的信心和力量。有的人生活较为曲折,疾病、贫困、丧父、亡母,甚至身处逆境,政治上受到诬陷……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却不畏艰难险阻,去奋斗,去搏击。

当然,我们不能把一帆风顺的生活,看作只能育出庸才,而曲折生活才能培养人才,当作客观条件的共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地说,经过较大的社会变动或生活上受挫折的青年比身处顺境,生活舒适的青年,对人生的思考来得更早,更深刻,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