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质疑房地产——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
43688700000030

第30章 建立住房新秩序

以下是我们联合的结果。

一切新生的东西绝不是突然就会出现,就像新生命的诞生一样,它也是从旧的生命体中脱胎而来。规章制度也是一样,任何新的规矩也一样是汲取、借鉴或是采纳了老规矩的部分内容之后再经过添加、修改最终完善而成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目前住房分配不平等的情况之下,很自然地就会怀念起过去的那种福利分房制度。

前面曾经讲过,福利分房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好方式。只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到了一定时候就可以获得一套房子,虽说没有所谓的产权,但毕竟没有了现在的压力与负担,相应的也会减少很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与问题。

然而如果我们以倒退的方式回到过去的福利制度中去显然不是一种进步行为,因为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那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定不符合目前的各种情况。所以,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目前的廉租房,它既有政府提供的福利保障功能,又不像过去那样每月仅十来块钱的房租。

一、房子不见得是必需要买的,租住也是可以的

首先,试分析一下,我们普通的老百姓获得那个所谓的房屋产权究竟有什么用呢?那所谓的产权不过短短几十年,一个人如果在30岁的时候买到了房子,他能给后代留下多少拥有的时间呢?没用之二就是所谓的拥有产权之后就可以随便买卖了,而我们买房用来居住的老百姓们又有多少人没事儿吃饱了撑的买卖房屋玩呢?从这点看,拥有产权似乎倒是方便了房地产炒作的人,使得他们的炒作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既然产权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那么使用权呢?我们是不是也非得一次性地花很多钱去购买呢?我们知道,使用权是依附于产权的,也就是说多少年后没有了产权,使用权也一样需要重新界定。所以,一次性地花光积蓄并不能够买来永久的使用。

最后,究竟多大多好的房子适合我们呢?前面曾经讲过,据调查,普通老百姓对于住房的面积需求一般在70平方米左右。70平方米的房子已经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居住得相当宽松了,根本没有必要麻烦房地产商们盖那么多超大的房子闲置着。而且,我们就那么希望一定要住在什么欧洲款式、美国风情的豪宅里吗?能有一套六七十平方米,墙皮不总是开裂、马桶和管道不总是堵塞、门窗能够自由开合,基本设施齐全的普通、实用的房子给我们居住就已经足矣了。

据刚刚从欧洲回来的朋友讲,那里的很多国家对普通老百姓大多实行租房制。他们的居住面积也就是六七十平方米,政府按月收取房租和煤气、水、电等各种费用。房子归国家所有,盖房的资金则是公民的税收。

所以,类似廉租房的租住形式是我们希望的第一种住房新秩序,它面对的是迄今为止住房还未得到改善的城镇普通老百姓和即将成立家庭的年轻人。房子的来源首先是政府以成本价收购所有的闲置两年以上的房产,因为以房地产累计每年20%的闲置率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严重浪费;然后是银行停止对不良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转而用这部分钱投入盖房,用以扩大廉租房的数量,停止贷款的理由是反正把钱贷给那些不良房产商也是“肉包子打狗”式的行为;最后是依靠部分税收。

二、政府对普通老百姓实行发放高额购房补贴制度

我们希望的第二种住房新秩序是政府对普通老百姓实行发放高额购房补贴制度,因为从老百姓目前的个人收入来看,买房还是相当的困难。这种方式主要依靠国家收回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然后以一定的使用时间为限,补足级差地租,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房地产企业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收入所得平均分配给老百姓作为购房补贴。

因为从目前的房地产来看,房产商的一大部分暴利都是来自土地的级差地租,而级差地租本应归国家所有。国家取得级差地租后,再以各种方式用于造福百姓,这才是级差地租最合理、最有效的归属方式。而房产商们不但赚取着150%的高利润,还要将本是属于我们的级差地租贪婪地据为己有,这显然是极其不合理的!所以,土地的级差地租必须归国家所有,国家有必要对已经批出的土地补收全部的级差地租,而对于尚未开发出的土地则以补足级差地租的方式拍卖。

然而如果土地的价格上去了,房产商们必定又找到了房价高企的借口,所以,限制房地产的利润率也是十分必要的。150%的超高利润率对于任何行业来讲一定是病态的,而一个病态的行业存在于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它的作用绝不亚于在市场经济的身体上安装了一枚随时可以导致毁灭的炸弹。所以,房地产的利润率应当限制在5%以内,这对于动辄千万乃至上亿的房地产来讲,5%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

那么如果现在的那些房地产商们不干了怎么办?

我们不需要那种想通过房地产走进世界富豪排行榜的房地产商,我们要的是给我们盖房子的人,而如果要从13亿人口中找出一些愿意给我们盖房的人,我想一定比盖房还要容易得多。

三、世界其他国家住房模式对照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除了以上两点是不是还有其他方式可循呢?在我们视野所及且经常为之榜样的一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中,除了我们目前所效仿的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模式外,还有什么方式呢?

在美国,房屋买卖严格分为“自住房”和“投资房”。“自住房”是消费者用来自己居住,且具有非盈利性质的房屋。对这类房屋,政府在税收方面实行包括免税、减税和延税在内的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由于税收制度灵活合理,美国住宅市场获得了比较平稳的发展。美国重视住房立法,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如《合众国住房法》,就规定了要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订长远计划。《国民住宅法》要求建立住房管理署,设立联邦存款和贷款保险公司,由政府提供低利息贷款,鼓励私人投资于低收入家庭公寓住宅。《开放住房法案》以帮助穷人成为房主,规定在10年内为低收入家庭提供600万套政府补助住房,并禁止在购买和租用房屋时的种族歧视,被认为是“20世纪第一个公平住房法令”。美国把住房保障问题放在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居者有其屋”是美国政府的法定目标。1998年的《居住质量和工作义务法》就明确指出:“国家应推进如下目标……为所有公民提供体面的、负担得起的住房。”这里的要旨是“负担得起”。美国政府认为:如果一个住户的年住房开支超出年收入的30%,就属于“住房负担过重”。实际上,美国政府的住房政策有三大支柱,低息、低首付以及为银行提供担保。美国住房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建造低收入者住得起的住房;二是通过担保贷款、提供租金补贴以及实行租金优惠券计划等帮助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

在日本,政府行政手段强硬,政府“有形之手”处处在显示作用。日本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决策协调机构“日本建设省住宅局”,代表政府行使住房建设决策和管理监督的职能。具体实施“公房建设”的机构为住房公团,还有政策性的住房金融机构——“住房金融公库”,为住房建设和购买住房提供长期低息资金。现在日本80%的住宅为普通居民集合住宅,剩余的20%才允许私营集团开发商品住宅。日本公共住房的供应模式,主要以日本住宅金融公库、日本住宅都市整合公团和地方住宅供给公社为主体。其中住宅金融公库承担住宅资金融通的职责,后两者直接负责建设和提供住宅。也就是说,在日本“公共住房”是由“日本公库+公团+公社”来提供的。在日本一般有两种形式补贴。一种是政府财政拨款:一方面用于低收入家庭的租房、购房补贴,另一方面用于资助公营住宅建设。第二种是政府的财政投资性贷款,一方面是对住宅都市整合公团“住房建设”的投资贷款,另一方面是将资金贷给住房金融公库,再由后者用于建设“公共住房”和向低收入者发放住房贷款。除此以外,日本还对赠款部分免征了赠予税。在日本政府颁布的《住宅取得促进税制》中规定:利用住宅贷款自建、自购的居民,在5年内可以从每年的所得税中,扣除当年的住宅贷款余额的1%,另外,对财产登记税、不动产所得税、城市建设实行税等实行减免,甚至对住房资金中的赠款部分免征赠予税。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采用了混合型的金融政策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央行为领导,民间金融机构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补充,官民结合。政府住房金融机构有住宅金融公库、住房公团、住宅融资保证协会等;民间的住房金融机构由包括住宅金融专业公司、劳动金库、住房社团等。在住房贷款方面,各机构的做法也各有不同。在瑞典,住房政策从一开始就被作为一项社会发展目标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当中,住房政策本身也就成为国家发展政策的一项内容。

在瑞典,人均住房面积47平方米,按每个家庭5口人计算,平均每户住房面积235平方米。这种高标准的住房状况,主要依赖于完善的贷款制度和便利的贷款方式。瑞典是个福利国家,全国80%的住房是靠贷款购置的,住房贷款早已成为瑞典各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业务。长期以来,瑞典把住房补贴政策作为推行福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住房的补贴高、限制少、覆盖面广。补贴费用由国家和地方团体共同负担,由市政府发放。第一,给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主要目的是使他们能够继续使用原来的住房,而不至由于退休收入减少而使居住条件受到影响。补贴的金额有时达到退休人员的全部住宅费用。当收入超过一定水平时,补贴金额减少。全瑞典大约有30%的退休人员从住房补贴中受益。第二,有子女家庭的住房补贴。它是以住房费用为基数,根据家庭收入及子女数量来计算。这些补贴既是对公众消费的支持,又是对城市住房建设的帮助。在领取住房补贴的家庭中,有3个或更多孩子的占50%,有两个孩子的占20%,有一个孩子的占20%。住房补贴数额的确定有明显的特点:当住房租金、收入相同时,孩子多的得到的补贴多,子女多的家庭住房纯支出要比子女少的家庭少;收入多的家庭租金补贴少,住房纯支出多。瑞典的公共住房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政府直接投资;二、合作社投资;三、私人投资。另外,瑞典实行公共住房补贴政策。这项政策的特点可概括为“坚持普遍受益原则”,经历了从“砖头”向“人头”转变,以及补贴费用由国家和地方团体共同负担三个过程。在税收上,瑞典政府把边际税率减少到30%。与公共住房问题有关的税种,有不动产税、印花税、遗产税和所得税等。税收政策一直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住房建设,解决公共住房问题。

在法国,政府公布政令,该国所有市镇必须保证20%以上的住房是廉租房,否则将被处高额罚款,以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住上好房子”。目前,法国近1万个市镇中绝大部分建有廉租房,在一些移民聚居的市镇,廉租房通常占总住房数的30%以上。廉租房的建设资金由中央政府、大区政府、省政府、市镇政府和一些大企业或事业单位共同筹集,其中“政府资金”通常达70%。房屋建成后分别交由各省政府、市镇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住房办公室”管理,其“配额”由中央政府统一确定。关于廉租房的分配,法国政府规定所有人均收入不超过一定标准的家庭都可申请,其“上限”相当于“夫妇双方都是低级公务员的三口之家”。当然,收入尚可的公务员之家可能要等上10年才能分到一小套廉租房,因为各级“社会住房办公室”首先要满足无房户或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法国廉租房通常只租不卖。所谓“廉租”,是指其“基础房租”比普通私人住房低一半左右。由于法国政府对住房困难户和低收入家庭提供“个人住房补助”,一些多子女家庭往往可以用不到市场价15的价格租到满意的住房。廉租房制度还是法国抑制房价上涨的重要杠杆。因为有廉租房的存在,低收入居民在更换住房时首先考虑申请廉租房,房屋销售市场中买方人数因此变少,房价因需求量不高而处于稳定状态。据统计,2004年法国只售出新房11万套,当年在建的廉租房却高达40万套。在廉租房的制约下,法国房价与居民收入保持着稳定。目前只有首都巴黎的房价明显偏高,而距巴黎200公里的重要城市南锡的平均房价仅为每平方米1500欧元(约为普通工人税后月收入),而法国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马赛的平均房价也只有每平方米2500欧元。

在德国,土地实行私有制,但各级政府对土地的使用都有严格规划,哪些土地只能用作住宅区,哪些土地只能用作商业区,甚至建筑与空地的面积比等,开发商都必须遵循政府规划。但是,政府不规定房地产价格,开发商也不能说了算,德国的房地产价格取决于独立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德国的房地产评估业独立于政府之外,评估师并不考虑政府、委托人及个人的经济利益。房地产评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私人评估专家。这些评估师或评估员拥有不同的资历认证,有的是当地工商协会认定的,有的是银行认定的,还有的是英国皇家注册测量师学会会员(该学会的会员可以对欧洲地区房地产进行评估)。这些评估专家拥有丰富的房地产知识和敏锐的商业头脑,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房地产评估报告。评估师对其评估结果负责30年,对评估中的错误要负法律责任。另一类则是公共评估机构,即遍布各地的房地产“公共评估委员会”。这些委员会负责某一地区,如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和汉堡的房地产价格评估。德国联邦建筑法对评估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有严格规定,其中最重要的职责是:使地方房地产市场对公民、房地产专家和评估师保持透明性和公开性。根据法律,委员会的工作主要包括:每年公布房地产市场报告;为私人、公司或法院撰写已完工或尚未完工的房地产评估报告;每年1月1日负责制定“地价图”的“标准价”或“指导价”。《德国联邦建筑法》规定,每一块出售的土地都要登记在册,且每块土地的买卖都必须由公证人向国家报告。所有房地产交易情况都要集中起来,形成“销售价格总汇”。各地评估委员会则根据“销售价格总汇”每年制定“地价图”,提出各个区域的标准土地价格。评估委员会制定的最普遍的标准土地价格主要涉及农林区、农村和市区、工业和贸易区、交通区及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区。另外,“地价图”还可能提供商用、住宅用楼房以及楼房层数等方面信息。

概括其他各国的中、低收入住房政策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政府自己投资建房,然后直接供居民租住。比如以英国为代表的公房私有化。

第二类是政府通过价格、财税和金融手段进行管制和补贴。这是长期以来世界各地比较普遍采取的住房政策措施。居民家庭购买或者租赁房屋。

第三类则是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房屋,然后低价出售给家庭。实行这种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相对较少,较为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实行类似的住房政策措施。

从整体上看,住房立法完备、住房金融健全、住房政策目标集中,是国外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政策措施实施中最主要的特点。

从以上国外住房状况的对照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很多共性,也可以看到各国不同的个性。共性是这些国家,都能把“非营利”的住房建设,当作社会保障中“与生存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来看待,认为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他们都勇于担当责任,想方设法“为天下人都有房住”而规划蓝图,调控房市,奋力保障“居者有其屋”。在住房立法上,在市场游戏规则上,在建造质量上,在补贴优惠上、在系列服务上,人家都做得很实在,很认真。可以说在住房问题上,政府官员没有私利,一切以“为所有公民提供体面的、负担得起的住房”作为目标,所以能处处为老百姓减税让利,而且不与民争利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思想指导方针能贯彻到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调整,并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垄断经营、追逐暴利、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以上一些想法与意见,它们或许有些幼稚,然而幼稚并不代表没有生命力,也不见得就不可以成长,这就更加需要你、我以及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涨。如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拳拳之力也必定可以开山!问题还有很多,然而答案或许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重要的是购房者必须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