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药王孙思邈
43710600000041

第41章 自然环境

药王山——位于陕西中部北的铜川市耀州区(耀县)城东1.5公里处,海拔812米,古称“风孔山”,唐代以前称“磬玉山”,“山出青石,扣之铿锵声”。又因在耀州古城之东,民间古称“东山”,唐开元时京兆府兵曹参军卢涣石佛洞造像铭刻,即有“镌刻东山”字句。北宋时,药王山称“五台山”。北宋初年于宝云寺及旧址修建“崇福观”。嘉四年(1059)邑人万俟景“每游真人故宅,观其遗迹旧基,慨然有感,乃备私钱,基构堂宇”,在药王山建起第一个真人祠。宋元丰四年(1081)《耀州华原县五台山真人祠记》碑载“华原本京兆属邑,后建而列郡曰‘耀’。……有山曰‘五台’,山峰回环向望者有五,因以名焉”,山有五峰,顶平如台,各有其名,东曰瑞应,南曰起云,西曰升仙,北曰显化,中曰齐天。为别于长安之南五台,亦称“北五台”。崇宁二年(1103),知州王允中奏请朝廷,宋徽宗敕赐真人祠为“静应庙”,并加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扩建整修,塑真人像貌,规模愈加宏大,纪念孙真人的活动日益兴盛。宋室沦亡,金人入主中原,依旧利用道教统治汉人,并改建“静应庙”为“静明观”,扩展孙思邈的座殿,即今俗称的“金殿”(金代大殿),是目前药王山现存最早的建筑了,也是国内现存古建筑中少见的遗存实物资料,也是明代大地震后的幸存者。元代继之,更加提倡,又改建金代“静明观”为“静明宫”,蒙古定宗元年(1246)皇太子阔瑞,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完者台皇后等先后遣使焚香致祭,宣读祝文、懿旨。并于至元二年(1336)建孙思邈之寝宫,即元代大殿,俗称“元殿”,亦是明代大地震后的幸存者。殿内两侧壁画《帝后出行图》为元代壁画的少存者,其作品构图宏伟,题材丰富,线条流畅,生动传神,精美异常,不愧为古代壁画艺术珍品,受到绘画美术者和研究者的青睐。直到明代中叶纪念孙思邈的活动中心仍在南庵,自古相传“先有南庵,后有北洞”,这一传说恰好反映了药王山建筑次序的先后和孙思邈纪念活动中心的转移。从金代开始,由于道家的推崇,特别是全真教渗入,地方人士和善男信女的募缘资捐,以道家洞府之说,即在显化台(北洞)太玄洞,建起同升仙台(南庵)相对峙的望仙门、慕真台、聚胜厅等。元代又建凌虚阁、远门等。明朝中叶以后,显化台扩址展基,建殿修庙,塑像设祭,香火茂盛,建筑日益宏大,四方众众蜂拥。于是五台山孙思邈真人的纪念活动更为兴盛,庵洞继兴,以成格局。清代增修添补,规模愈加宏伟壮丽,香火日盛,建筑众集,鳞次栉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胜过南庵。道徒借此煊赫,附会诈财,善男信女寄礼以拜,自醉乞福。黎民百姓,烧香拜佛,禳灾祛祸。骚人墨客,咏胜叹衰,借景述怀。千金宝方普救众民,济世活人岁岁会拜,祠殿庙宇朝朝增修,碑石林立代代刻添。五台山成为一个翠柏丛蔚、洞壑幽邃的天然奇境,北洞药王大殿越发成为四方天下朝拜孙思邈的中心圣地。“五台山”名称,自北宋延至晚清历时800余年。这些富有道教色彩的台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遐思索想。有人说,大概孙思邈是在南庵羽化升仙,是在北洞显化神灵吧!否则南庵何以命名升仙台呢?北洞何以命名显化台呢?

药王山一名取代五台山,是在晚清由民间俗称逐渐形成的。

“药王”是我国在古代传说中的医药祖师,也是佛家、道家对医药济人祖师尊祀的称谓,这也是民间对大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的尊崇称呼。大体上,孙思邈,在清嘉庆年间有《修庙记碑》(该碑存上高埝村)最早载记道“真人孙思邈余耀人也,隐于隋、显于唐……降龙标异,伏虎通神,名传奕记,迹着太元,医中之圣,药中之王”的颂语,广泛流传于清末,众口皆碑,渐渐“药王”代其“真人”原称,太玄洞(真人洞)便为“药王洞”,光绪二十五年(1899)《陕西全省舆地图》,也以“药王山”取代“五台山”载入版图,以陕西耀州(耀县)的药王山为纪念中心,在北京的白云观、台湾的鼓山庙、西藏、甘肃、吉林、辽宁、山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河南、安徽等各地药王庙中,包括越南的崇圣祠、泰国的金佛寺等都祭祀着这位光彩夺目的药王孙思邈。

药王山属乔山支脉,宝鉴山尾闾,五峰分布形如收拢爪指,山顶呈圆台状,具有典型的北方丘陵峡谷地貌特色,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南沿、渭河谷地北沿的渭北山地。由于岩性的差异与构造的制约,形成原面破碎,丘壑交错,重峦叠嶂,诸峰互拱的景状。同时,该山坐落在海相地层,是古生代早期内陆海相沉积灰岩,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奥陶纪灰岩山体。中奥石纪马家沟灰岩类广泛出露,石灰质含量高,岩石多为优质石灰石,有海生动物腹足类,腕足类化石。色泽多呈灰白色、深灰色、乳白色、蓝灰色,有的略带红色、赭石色、带有斑点或曲纹。灰岩质地单纯,结构致密,硬度大,脆性高,抗腐蚀,不易风化和冲刷。其中被称作磬玉石的青石,更是高标号水泥的理想原料,亦是名贵石雕、摩崖造像、题刻、碑碣石刻、建筑的好材料。

耀州(耀县)境内和药王山所以遗存大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直至宋、金、元、明、清及至今日的历代石刻,正是由于富有这天然宝贵资源而得天独厚。

药王山在其灰岩上面,覆盖着新生第四纪时由西北搬运堆积而成的深厚黄土层,给植被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现山林面积600余亩,其中侧柏林303亩,侧柏疏林298亩,成型古柏万余株,林相较为整齐,千年以上古柏至少有30余棵,尤以药王手植柏最为著名,据有关研究专家鉴定柏龄在1300以上。古树犹如一部活的自然史书,记载着千百年间的气候变化和风雨沧桑,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见证,而名木或为重要历史人物亲手种植,或与某一历史事件相联系,成为一个地方历史纪实的见证。因此古树名木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文物,是大自然与人文历史交融的产物,乃国之瑰宝。药王山以大面积分布的古老侧柏林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是药王山突出的自然景观,也是展示药王山悠久文化传统的见证。正如西北大学《药王山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研究》中指出:“侧柏,为柏科侧柏属植物,黄土高原是其起源和分布中心,陕西省是其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我省古老的侧柏林多分布于各名胜古迹区,如黄陵桥山,延安万花山及华阴华山等。但如药王山侧柏林面积之大,林龄之长,不仅在本省,就是在全国也属罕见。侧柏林在药王山形成了富有情趣的‘前有翠柏佛面,绿意喜迎游人’的景观。”

药王山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冷,夏季不热,气候宜人,比较温和,可以说是“夏无酷暑,冬无苦寒”。年平均气温12.3摄氏度,平均无霜期228天,日照时数2356.6小时。四季降水,冬少春次,秋多夏盛。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夏季多发生雷阵雨天气,是药王山防汛期的关键。秋季多连阴雨,晚秋晴朗,年平均降水量554.5毫米。降水多集中于6—8月份。干旱是药王山的主要自然灾害,以春旱、春夏连旱、夏旱为主,小旱一月左右,大旱数月。沮河川道地下水资源丰富。据化验分析,矿化度一般小于1.0毫克/升,属重碳酸型淡水,弱碱,微硬,是良好的饮用水源。

药王山峦峰苍翠,古柏棵棵,傲风挺立,四季常青,古人诗云:

“上有万株柏,曲盘石缝里。”树形多姿弯曲,千奇百态。如游龙腾跃,似飞凤起舞,如寿仙偃卧,似长老开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大有观赏价值。药王隐居期间,以药救病,济世活人,以养其生,得以延年,凭山而居,遍地药香。这里野生药材存藏丰富,如防风、地丁、益母、菊花、车前、黄花、党参……春夏秋冬,绿草如茵,山花烂漫,五颜六色,逗人喜爱,远嵌山峁,颗颗闪光,宛珠似玛,清香扑鼻。秋风层林,红黄绿染,野果累累,别具情趣。南庵北洞,遥遥相对,前山后山,各领风骚。宽阔的柏油公路,曲曲的人行小道,错落有致,盘旋回还,伸上山巅。庙道牌坊,节节而立,护栏石阶,层层而上。桥涵沟道,壑谷寂静,密柏浓覆,曲径通幽,溢溢荫蔚,风光宜人,洞天福地,如蓬莱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