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关注生命,他认为医学是与性命相关的学问,非常精深,搞通不易,只有竭尽全力、探幽索微,才能当此重任。否则,就会出差错,等于病上加病。孙思邈自己更是始终把临床实践放在首位,形成了十分严谨的治病理论,有一套完整的独特见解。
一次,有个病人在背部患了痈疽。孙思邈为了诊断是否伤及肺部,他在病人患处贴上薄纸,定睛观察,详察形候。若薄纸不随呼吸而动,说明没伤肺部。由于孙思邈做到了诊断准确,辨证施治,故病的治愈率很高。
太白山下有个小山庄,王家有一位活泼俏皮的姑娘。一天,她在房檐下用竹竿捅马蜂窝,群蜂围着蜇她,霎时眼睛、鼻子和脸肿得一样平,胀胀的脸变成圆球似的,双眼眯成一条缝,疼得大哭大叫,躺在地上抱头滚来滚去。正巧,孙思邈看病路过,听到哭叫声,赶快和村上闻声赶来的群众一起到王家,只见姑娘在地上还翻滚痛哭。孙思邈以为她病了,急忙问道:“你哪儿不舒服?怎么了?”
“不!”小姑娘急切地说:“被马蜂蜇了。”孙思邈一看她脸头肿胀,果真是中了马蜂毒,可是药囊里没有治疗马蜂毒的药,怎么办呢?他一想,忙吩咐徒弟:“你赶快到房后阴暗潮湿的地方寻些绿苔来。”不大一会,徒弟采来了一些绿苔交给孙思邈。他立即把绿苔揉碎,敷在姑娘的头和脸上。不一会工夫,姑娘说不疼了,感觉凉爽。
孙思邈嘱咐说:“每天再用绿苔敷着,过几天我来看看。”
过了几天,孙思邈来看那姑娘时果然好了。小姑娘和家人非常感激,小姑娘急忙跪下来磕头拜谢孙思邈。徒弟们疑惑不解地问孙思邈:“师傅,绿苔怎么能治蜂毒呢?哪本药书上有啊?”于是孙思邈就讲给他们听:“有一年,我在巷口纳凉,看到蜘蛛在一棵槐树上结网。忽然空中飞来一只大马蜂,落在网上。蜘蛛从屋角爬过来到树上的网中,伏在马蜂身上,想吃马蜂,结果反被马蜂蜇了一下,蜘蛛缩成一团,肚皮肿起来了。后来,我看到蜘蛛从网上掉下来,爬在绿苔上打滚,只见肚皮在绿苔上擦了几擦,立刻好了。接着它又爬上网去吃马蜂,被马蜂又蜇了一下,蜘蛛就跌下去又爬在绿苔上滚滚擦擦,好了就又爬上网跟马蜂斗架。就这样往返四五次,最后终于把马蜂吃掉了。当时我想:马蜂毒属火,绿苔属水,水能克火,所以绿苔治马蜂毒啊。这次一试,果见灵验。”孙思邈沉思片刻又说:“大虫吃小虫,强虫吃弱虫。小虫和弱虫能够活在世上,就得有护身法,这些护身法是经过它们多少年体验后才得到的。我们当医生的人,应该留心观察、思考、研究、搜集、运用。”
孙思邈深深体会到老百姓看病难,非常注重价廉药验,尽力使患者不花钱、少花钱。他曾遇到一位“胆气虚寒,烦闷失眠”的患者。弟子为其开了两剂汤药,让孙思邈过目。他知这病人是贫苦农民,把处方中的人参等价格昂贵的药换成党参、大枣等果菜类药物,并向弟子说:“处方用药要取廉价效验之品,不要增加病人的负担。”还说:“即使是富人,也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他对许多疾病在《千金》两方都有用廉价药的论述和处方,非常重视民间的草、验、秘方的搜集和整理。这也是他医德思想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