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情商
43720900000021

第21章 乐与苦的情商(3)

在战场上我们没有害怕牺牲的权利;在商场上亏本时,我们没有后悔、懊丧的权利;在生活中我们没有后退的权利……我们只有选择勇敢,选择积极进取,选择永不退缩,我们才能进取,才能重新崛起,才能把生活过得更美好。

悲观是没有用的,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人同情悲观,同情眼泪,但没有人愿意共享悲观,共享眼泪。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放弃悲观的权利,让“悲观”从我们的字典里抹去。

经过苦难的人才容易得到幸福甜蜜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难以躲过“吃苦”这一关。如果在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那么到了不该吃苦的时候就一定会吃苦;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吃大苦,那么到年老的时候就不可能享大福。

美国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大企业家的千金小姐,在大学期间白天上课,晚上外出打工,以赚取学杂费。有人认为她的父母有些“不近人情”,但这位企业家的回答是:“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让她经受一点艰苦生活的磨炼。这样,她长大以后才能知道怎样把握自己,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既然本来不需要吃苦的人都有意要使自己吃些苦,那么对于需要吃苦而且必须吃苦的人来说,就更不必抱怨生活的苦难了。实际上,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这几乎是一条成功的定律。

香港富豪霍英东出生时,家里穷得无法形容,苦得难以言述。在苦难中长大成人的他,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做加煤的工作。做了不久便被老板炒了鱿鱼。

霍英东天资聪颖,人又勤奋,为什么会被解雇呢?原因是他家贫,长期营养不良,体重只有90多斤,瘦骨嶙峋,根本无法负荷日以继夜的体力劳动。他后来回忆说:“早上时体力还可以。但到了晚上我就感到身心疲惫不堪。我当时一日三餐,都是吃不饱的。”

后来,霍英东在启德机场当苦力,每天有七角半工资及半磅米配分。他说:“为了省钱,每天清晨5时就由湾仔步行至天皇码头,坐一角钱船过几龙,再骑脚踏车往启德机场。”可是由于体力不足,他在扛货时,一只手指被压断了。

工头看他可怜,便安排他做修车学徒。但他爱好冒险,擅自驾车,不小心撞上了另一部货车,于是又被解雇了。此后,霍英东曾应征做铁匠,却因为太瘦弱而没有成功;于是便上船做装钉的工作,但很快再次被炒鱿鱼;接下来。他又到太古糖厂做制糖的工作。

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并没有击垮霍英东,而是磨炼了他的意志,培育了他的坚强。将近而立之年时,他终于时来运转,在朝鲜战争期间将中国内地急需的物资与药物运送过来,短短几年问就发了一大笔财。不久,他又向地产业进军,并参与航运业、娱乐业经营,终于跻身华人超级富豪的行列。

霍英东在发达之后,仍然长期不改“吃苦”的本色。他不抽烟、不喝酒,从不喜欢吃得过饱,主粮是芋头和粟米,每天都坚持游泳。现在虽然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依旧腰板挺直、行动敏捷,双目炯炯、精力过人。

坎坷悲惨、多苦多难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经历,造就了霍英东后来的人生辉煌。

以冷静赢得一切

柯立芝总统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们能坐下来,保持冷静,我们生活中五分之四的困难就会消失。”

卡尔文?柯立芝是美国第三十任总统。他虽然不为许多人所知,却是一位靠冷静治国出名的总统。

1924年,柯立芝为自己竞选连任,以绝对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共和党的竞选口号是:“保持冷静,保持柯立芝。”

自从入住白宫以后,他常把摇椅放在前门廊里,晚上坐在那里抽雪茄。比起其他任何一个总统来,他做的工作最少,做的决策也最少。门肯说:“他在五年又七个月的总统生涯中,所做出的最大功绩就是比其他任何一个总统睡得都多——睡觉多,说话少。他把自己裹在高尚神圣的沉默中,双脚搭在桌子上。打发走一天天懒惰的日子。”

人们给柯立芝起了一个“沉默的卡尔”的绰号,不是没有道理的。

柯立芝真正能做到是只说三言两语,甚或一言不发,如果他要这样做的话。

1924年大选时,心急的新闻记者找到柯立芝,问他:“关于这次竞选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No(没有)。”柯立芝回答说。

“你能就世界局势给我们谈点什么吗?”另一个记者问道。

“No(不能)。”

“能谈一下关于禁酒令的消息吗?”

“No(不能)。”

当失望的记者们要离开时,柯立芝严肃地说:“记住,不要引用我的话。”

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旅行结束就要返回华盛顿时,电台记者们采访了他,问他对美国人民有什么话要说,他愣了一会儿,说:“再见。”

柯立芝知道自己该怎样应付这种场面。“如果你什么也不说,”他有一次这样解释道,“就不会有人要你去重复。”

据门肯回忆说:“柯立芝作为美国总统的有价值的记录几乎是个空白,没有什么人记得他做过什么事,或说过什么话。”但门肯错了,柯立芝说过的很多话后来都成了名言警句。

1919年,他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时,波士顿警察举行罢工,他对此评论道:“任何人,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没有权利举行罢工反对公共安全。”这话使他在全美国出了名,对日后当选副总统颇有效力。

在遇到难题与危机时,我们常常习惯性地焦虑、紧张、手足无措,然而这一切都对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

只有无论何时何地能保持冷静头脑的人,才会赢得人生的辉煌,这是高情商的人所具备的素质。否则,一个遇事就乱,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如何赢得别人的敬重与信赖?还是来跟松下幸之助学一下冷静吧。

1920年,日本经济不景气,不少工厂停产或倒闭。然而,当时规模并不是很大的松下电器反而蓬勃发展。到了1921年秋天,松下买了1500多平方米的土地,盖厂房、建住宅、设事务所、扩大招雇员工规模。1923年,松下发明并大量产销自行车电池灯,兼营电熨斗、电热器、电风扇等电器产品,公司发展迅猛。1929年,松下并不理会到处弥漫的经济危机,在已经拥有3处工厂、300多名员工的情况下,继续扩充,在大阪买下8万平方米的土地,大规摸地建设公司总部、第四个工厂、员工住宅。直到1929年12月底,松下电器才感受到了危机的压力:销售额剧减一半,仓库里堆满滞销品。更糟糕的是,公司刚刚贷款建了新厂,资金极端缺乏,如果滞销情况持续下去,整个松下电器很快就会倒闭。就在此时,松下幸之助偏偏病倒在床上。如何渡过这场危机?当时代行社长职务的井植岁男等高级主管,向正在休养的松下汇报他们研究的方案:为应付销售额减少一半的危机,只好减少公司一半的生产量,员工也必须裁减一半。这是一个渡过难关的最佳方案。听到这个方案,松下有了精神。他指示:“生产额立即减半,但员工一个也不许解雇。不过,员工必须全力销售库存产品。用这个方法,先渡过难关,静候时局转变。”“可以不解雇员工,但是既然开_丁半天,就该减薪一半。员工不会有意见。”有的主管建议。“半天工资的损失,是个小问题,使员工们有以工厂为家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任何一个员工都不得解雇,必须照旧雇用。”松下十分肯定地说。当员工们听到松下的指示时,无不欣喜,因而人人奋勇、个个尽力,销售库存产品。松下的方法灵得让人吃惊,由于员工的倾力推销,公司产品不但没有滞销,反而造成产品不够销售的现象,并创下公司历年最高销售额的纪录。就在这场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其他工厂纷纷倒闭,而松下公司,继兴建第四厂后,又创建了第五、第六厂。

危机与困境对于生性脆弱的人来讲,那无疑是一个万丈深渊;但对于一个充满机智又富于冷静思考的人,这或许正是一个考验自己的机会。方法与奇迹都只属于有着冷静的头脑的人。

乐观就能看到曙光

一个人的情商高低、面对困境时能否坚毅地走出来,甚至他对人生的幸福感,这一切都与他的心态有关,或者也可以说心态是情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乐观的心态是完美人生的关键。悲观者与乐观者看同样的事物,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许多时候我们会感到生活的痛苦,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悲观的论调,过多地在意眼下的苦楚,却不知如何去向前看、向上看。

这是美国流行的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士内心愁云密布,生活对于她已是一种煎熬。为什么呢?因为她随丈夫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高达华氏125度;更糟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

怎么办呢?无奈中她只得写信给父母,希望回家。

久盼的回信终于到了,但拆开一看,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自己几句,也没有说叫她赶快回去。

那信封里只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也就是短短的几行字。

这几行字写的是什么呢?

“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

她开始非常失望,还有几分生气,怎么父母回的是这样的一封信!但尽管如此,这几行字还是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那毕竟是远在故乡的父母对女儿的一份关切。她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有一天,一道闪光从她的脑海里掠过。这闪光仿佛把眼前的黑暗完全照亮了,她惊喜异常,每天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开始主动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慢慢和她成了朋友,还送给她许多珍贵的陶器和纺织品做礼物。她研究沙漠的仙人掌,一边研究,一边做笔记,没想到那仙人掌是那么的千姿百态,那样的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日落日出,她感受沙漠的海市蜃楼,她享受着新生活给她带来的一切。没想到慢慢地她找到了星星,真的感受到星空的灿烂。她发现生活中一切都变了,变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之中,每天都仿佛置身于欢笑之间。后来她回美国后,根据自己这一段真实的内心历程写了一本书,叫《快乐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