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些难以决断的问题正是人生中的关键。只有当断则断,才能不受问题的烦扰,才能驾驭并解决问题;只有果断抉择,才能抢占到获取胜利的先机。然而,先机的抢占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果决的精神。拥有这些,才能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取得一击必中的成功。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情况瞬息万变,各种机会也是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抓住时机、当机立断。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少年将领,他的英勇果敢在战场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
公元前140年,霍去病出生在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是汉朝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很是得汉武帝刘彻的喜爱,18岁就被汉武帝封为高官。霍去病擅长骑马射箭,跟着舅舅卫青多次与匈奴交战,屡战屡捷,战功卓著。
汉朝初年,匈奴成为了汉朝边境上的大敌,双方交战多年,损失都非常惨重。汉武帝执政以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开始日渐强盛,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在与匈奴的战争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展开了一场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也就是历史上的“漠南之战”。当时还不满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要求出战,得到批准,被封为骠骑校尉,随军出征。
霍去病初生牛犊不怕虎,率领800名骑兵就出发了。他带着骑兵队伍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仔细地寻找匈奴人的踪迹。在此过程中,霍去病独创了“长途奔袭遭遇战”的战术,十分精绝。结果,霍去病杀死了2000多名匈奴兵,还把匈奴单于的两个叔叔一个杀死,一个活捉,而霍去病的军队却是毫发无损。汉武帝非常高兴,立即把霍去病封为“冠武侯”。
得到汉武帝的宠信后,霍去病更能经常带领汉军最精锐的士兵出征匈奴,而且每次都是凯旋而归。就这样,霍去病和舅舅卫青越来越得到汉武帝的信赖和支持。但树大招风,不可避免地,就有人出言诋毁他们二人。
汉武帝为了排除众议,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人,就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由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拉开了河西大战的序幕。
当时只有19岁的霍去病年轻气盛,所向披靡,真是将军一怒,千军辟易。霍去病带领部下在茫茫大漠中疾驰奔袭,六天内转战了匈奴的五个部落,还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了一场遭遇战。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奋勇拼杀,杀死了匈奴的卢侯王和折兰王,活捉了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匈奴军几乎全军覆没,匈奴人祭天的神像也被汉军收缴,成了战利品。河西大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了。霍去病成为了汉军的偶像,更成了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单于听闻河西大战结果后十分愤怒,心里动了要杀掉浑邪王的念头。浑邪王得知消息,为了能够活命,就派使臣前往汉朝国都长安,向汉武帝请降。得知这一消息,汉武帝恐怕有诈,保险起见,他决定派霍去病率领大军前去接应。
大军很快赶到浑邪王的驻地,与匈奴军队遥遥相望。匈奴兵看见汉军的大队人马,也唯恐有变,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匈奴兵纷纷逃走了。
霍去病看见匈奴兵马一片混乱,立时明白匈奴军中发生了内乱。他当机立断,带着几名亲兵直奔浑邪王大营,和浑邪王相见,告知汉武帝的意见,让他安心,还派人镇压了那八千多名要逃跑的匈奴兵将。最后,霍去病统率着浑邪王手下的十万匈奴降兵,安全地回到了都城长安。
此次受降把河西走廊正式并入了中国的版图,这也是霍去病在历史上做出的最大贡献。
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么多的辉煌成就,除了他的英勇善战,果敢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也正因为有了霍去病的英武果敢,才有了河西大战的胜利。如果在当时危急的情境下,霍去病但凡有一点点的犹豫,那么这段历史也许就将会被重新改写了。
在变化万千的战场上,机会就像昙花,瞬息而逝。所以就更要当机立断、抢占先机,才能决胜关键,取得成功。只要是认定的事情,就迅速做出决策。犹豫不决固然可以避免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根据情形审时度势,快速地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不能不说是需要我们修炼的智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实生活中的机遇稍纵即逝,如果面对机会的时候你犹豫了,它就会毫不留情地与你擦肩而过。面对转瞬即逝的机遇,一定要擦亮眼见,当机立断,才能抢占先机,才能在生活中抓住机会给你带来的价值。
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守株待兔,不去把握,只等到机会自己送上门来。殊不知,这样的概率可谓是微乎其微。想要把握住成功,不是“坐等”,而是“做求”。勇敢地跨出第一步,然后把机会牢牢握在手中,这样才能让机会带领你走向成功。但决策往往又是复杂的,在决策过程中一味求快,常常又会导致欲速而不达。所以,当机遇袭来时,首先要理性而客观地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在瞬间下意识地做出既正确又快速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