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优先原则
我们每天面临种种矛盾和纠纷,要我们去解决。解决的办法很多,概而言之,不外对抗的办法与调解的办法,竞争的办法与合作的办法,你死我活的办法与皆大欢喜的办法。前者是减法,后者是加法。
按照加法优先原则的要求,只有在加法用尽还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能选用减法。
生活中多的是变竞争为合作的选择。
这种思路在交际中极为重要,被有的人称为“双胜共赢”理念。也就是我国“和为贵”的理念。
这一原则可称为“善的循环”。加法引起加法,善意带来善意,合作得到合作。我们给予别人的东西,有点像飞去来器,发出去还会飞回来。发出善,飞回善;发出恶,飞回恶。善恶都在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循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善因得到善果。这是坚持加法优先原则的颇有宗教意味的说明。
有的人信奉这样一句话:“干小事,要有匪气;干大事,要有霸气。”
这句格言只能指导他从失败走向失败。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经验违反了本节要确立的加减法第一原则:加法优先原则。他的经验是减法优先,甚至是只减不加。何谓“匪气”?横行霸道之气也。有匪气的人,不讲道理,不守规则,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对匪气的最好注脚。
如果说匪气是对外人的劫掠和抢夺,霸气则主要是对内部下属的颐指气使,是“朕即国家”。
有匪气的人是当强盗的老虎,老子要吃谁就吃谁;有霸气的人是做了王的老虎,老子的屁股摸不得。
谁敢与老虎为伍?匪气的结果是众叛亲离,霸气的结局是孤家寡人。
按照加法优先的原理,上面的“格言”应当改为干小事要和气,干大事要大气;和气生人缘,大气容纳三教九流的朋友。生人缘者兴,容人者王。
【现在请看·今夜星辰】
“造”星,用“星”,炒“星”,追“星”,“星”光烂灿,“星”光里“有你也有我”。
赵忠祥:“北王”赵忠祥和“南王”叶惠贤之间
赵忠祥可称上北京的主持人之王,而叶惠贤则是上海的主持人之王,“北王”和“南王”相遇,赵忠祥说什么呢?
“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我们没形成帮派,什么南派、北派。我与老叶关系很好,尽管老叶在上海有所争议,不见得都说他好,在全国范围内,北方对他的节目主持也可能有一定的看法,但是我个人诚心诚意认为他的素质是比较高的,凭着他的机智、敏捷、思维能力和聪明,我觉得他准能评上“金话筒”。在这次定评当中我首先发言,这两年叶惠贤的进步,不是一般的进步,是很大的进步。他在上海滩那地方,不是那么好混的。当然他有很多难处,很多意见,但是我们的队伍大家见面都很亲切,有一种相亲相近的感觉。”
宗毓华向华人同胞开战
宗毓华是迄今为止,华人在国外取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美籍主持人。但在关键问题上不善于处理好各方关系,终于从巅峰上跌落。
1994年5月19日傍晚电视黄金时间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视网,播出了宗毓华(Connie Chung)主持的新闻专题节目“美国观察”(Eye On America)。
节目一开始,宗毓华就开门见山,点出这一次节目的主题——后来许多华人形容,他们“当时就愣住了”:“各位观众,晚上好!现在请各位收看有关美国最大的间谍网的报道。我将告诉你到底是谁在操纵这个间谍网,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
间谍网?——最大的间谍网!
伴随着宗毓华的解说出现的,是形形色色的美国华人工作的场面。
宗毓华对着电视观众侃侃而谈:所谓间谍,并不是你想象中身穿风雨衣的形象。他很可能就住在你的隔壁。经过一项特殊的调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已经发现了中国是如何向美国渗透谍报人员的。现在每天都有乘坐着飞机的中国公民合法地进入美国。他们看起来在外表上是非常普通的人。然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却有可能是间谍。
这一节目是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估计至少有1200万美国观众收看。
宗毓华一则报道,使自己站到了生她、养她、教育她的族裔的对立面。
这则报道实在太离奇,尤其是“八个合法抵美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潜伏间谍”,实在是离谱得过分——中国大陆来美几十万人,那么潜伏间谍竟达数万之多了!以往对一些负面报道能忍就忍的华人,此时忍无可忍。中国大陆来的华人最为激动,而其他地方来的华人,也感到受到波及,无法侧身事外:毕竟在美国人眼里,大家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都有“间谍”嫌疑!以全美学生自治联合会为代表的许多华人社团、学生学者组织、著名华裔人士、华人媒体等等,纷纷写信或打电话给CBS,表示强烈抗议,要求CBS和宗毓华本人在新闻节目中向华人社区澄清事实,公开道歉,挽回对华人形象的负面影响。
美国是个实力社会。势单力孤,无人理会;人多声壮,CBS和宗毓华不得不慎重考虑了。面对狂风暴雨扑来的抗议之声,CBS邀请各团体为此事而组织的“CRS事件委员会”,以及百人会、美华协会,10月18日,派代表到CBS总部参加午餐会,CBS的总裁艾瑞克·奥伯、副总裁菲纳道斯都参加了,宗毓华本人也参加了这次交涉。一番唇枪舌剑,CBS全盘认输。10月22日晚,宗毓华向观众播出了一则声明:“我们无意使人们得到这样一种印象,认为每年合法地进入美国的中国学生、访问学者及移民都受到中国情报机构的雇用。如果说我们给观众造成了这样的错误印象,那么我们愿意表示遗憾。”
可以想像,这样的结果仍是不会让激愤的华人社区满意的。但是这个美国电视传媒界的巨人,毕竟公开认错了,而且,还是在华人的抗议交涉压力下认错!
午餐会上,值得在此记下来的有这么一段经过:
总裁奥伯先生问:有一事我不明白:为什么华人社区对CBS让宗毓华来作这一段报道特别反感?
华人谈判代表:这是由于华人社区认为CBS利用了宗毓华的族裔背景——美国电视观众都认为宗毓华女士是非常了解华人社区的情况的。
奥伯:哦……
不管宗毓华本人在不在乎,她在华裔这个群体中,已是人心失尽。
事过一年多,宗毓华新闻主播职位被CBS解聘。在她命运顶峰的突然颠踬之际,不知她有没有回顾:她不聪明地闹出的“中国间谍报道”风波,是不是石头向山下滚动的第一把推动力?
宗毓华被CBS解聘时,多数华人老百姓态度并不那么关切。
【现在请听·星星蜜语】
“看满天的星星好美喔!”
“我觉得它们即遥远又孤独,不知道它们在想些什么?”
“别出声,听星星正在说话呢!”
赵忠祥
“粉碎性”追问不但不符合新闻道德,也太有点儿“欺行霸市。”
主持人需要和各方面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人缘好很重要。你人缘不好,有再大能力人家可以不请你。
现场采访者在提问中,应事先有所准备,而且不要在提问题时,搞得花里胡哨卖弄自己的聪明。有的人故意在提问时拉拉杂杂扯上一大通背景材料,炫耀自己,这实在令人反感。问的比答的多,这就失去了采访的意义。采访人与主持人的最主要功能。是要突出采访对象,尽量使自己的对象能完美地表现,多替对方着想,可千万不能把对方当成陪衬自己的龙套。否则,这就失去了对人的基本礼仪。有的采访者不会使用敬语,不懂基本的礼貌,在举止言谈和举手投足注目上,表现缺少基本教养。在正式场合着装与仪表也要注意,不能把自己当成随便与潇洒的不修边幅的文化人。还是一句话,你自己选择什么生活方式那是你自己的事,可是在工作场合那就不是你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事了。我们的主持人与屏幕上出现的任何工作形象,都应代表整体水平与栏目的风格,和大众贴近就要尊重大众。
【现在请思,该怎样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快快学起来
表示亲切的技巧
1谈话的内容还不如谈话的方法,更能表现出你的好意或积极性
2令对方产生“你问得很好”的感觉,也是令对方肯定自己的方法之一
3以共同敌人为话题,可增加与对方之间的亲近感
4和部下强调共同目标,可令对方认为你是一个易于亲近的上司
5对初次见面的对方,采取位于旁边的位置,较能迅速建立亲近感
6制造自然接近对方身体的机会,可使“心理的距离”缩短
7对初次见面的人,有时过于凝视对方的眼睛,反而会造成不良印象
8欲使对方笑,还不如听对方的笑话而笑一笑,更能表现亲密感
9不论多么琐碎,只要是和对方的共同点,都应该特别强调,才能产生共同意识
10把重要人物的名字写在联络簿的最前面,是使人产生好感的重点之一
11记住对方所说的琐事,并在有意无意间提出,即可表现你对他的关心之深
12不论什么事,先询问一下对方的意见,可表示你对他的敬意
13指出对方在服饰方面的小变化,可令对方产生一种你很关心的印象
14除了赞美之外,更进一步指出对方应具备何种形象,是加强印象的方法之一
15“讨教”或“请你帮忙”等刺激对方自尊心的态度。可使对方产生好感
16常用“我们”这种说法,可强调和对方是同伴的意味
17要讲出对对方不利的消息之前,可以先说:“我虽然不相信,但是……”
18谈话中呼叫对方名字的次数愈多,愈能提高与对方之间的亲近感
19记住对方的生日等特别的日子,会令对方产生好感
20称赞对方不为人知的部分,可增加对方的好感
21对每次见面的对方都稍加称赞,是获得对方好感的捷径
22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能增加与对方之间的亲近感
23对对方关心的事提供情报,是令对方产生好感的有力武器
24送礼时送家人比他本人更喜欢的东西,较能加强对方对你的好感
25送礼时送对方以前送过的东西,较易受欢迎
26话语还不如信更能表达感谢之心
27要缩短和女性的心理距离,可以叫名字而不称呼姓
28偶尔穿些非正式的服装,可使部下觉得你是一位随和的上司
不被减原则
不被减原则,有点类似于博弈论中的最大最小原则。博弈论中的理性行为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均衡原则,二是最大最小原则。
最大最小原则是指博弈者所采取的策略能使自己所获得的最小收益最大化。所谓最小收益,就是采取某种谋略所能带来的最小收益。比如安全策略的最小收益可能是零,但进攻而不安全的策略的最小收益可能是负的。按照最大最小原则,应当选择前者,因为前者的最小收益比后者大。
在运作项目时,这个原则也很有用。任何项目是否上的关键因素不是它能带来多大利益,而是它有多大可能失败,如果失败,你是否能够承受。
不被减原则要求人们遇事往最坏的地方防范,最大最小原则,实际上是风险最小化原则。这个原则可能是保守的,缺乏激情的,但是安全的。它不适用于诗人。
【现在请看·今夜星辰】
“造”星,用“星”,炒“星”,追“星”,“星”光烂灿,“星”光里“有你也有我”。
赵忠祥:最爱家庭和怕雷电雨天
“家和万事兴”。赵忠祥在他为之倾注生命的岗位上奋斗了近四十年,无论受多少委屈,遭受多少痛苦,遇到什么风浪、什么沟坎,他的家始终是他可以平静地复原自己身心的地方。几十年来,尽管他取得过各种成绩和荣誉,但他最心满意足的是他的家,就像他在《岁月随想》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再干点自己的事。我手持一卷书或拿一支笔,看看写写听听,甚至很少交谈。但我们的心意是相通的。在宁馨的氛围中,我们共享安宁。妻儿有时早睡,我则全心读书或静静地想心事,在万籁俱寂中,感到舒泰自若。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此时摔倒,自有我妻子来扶起我。”读到这儿,读者是会很感动。他有时候说起年轻一代人对婚姻的态度,“你们的悲剧就在于幻想太多,整天生活在世外桃源,希望过着神话般的日子。家庭是什么?就是相互搭个伴过日子。整天哪儿那么多爱呀,情呀。凡要死要活的大多长不了,一时一阵行,可那不叫婚姻。旺火一般都是空心,一燃了之。”当然他的这种婚姻现在年轻人看来就是凑合,但又不是凑合,因为他们把几十年的日子过得虽然平平淡淡,却真真实实、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