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公司能够让员工快乐的工作,那么它就是一家优秀的企业。马云认为,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在企业中能快乐地成长。在阿里巴巴公司,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没有员工,就没有这个网站。也只有阿里巴巴的员工开心了,阿里巴巴的客户才会开心。而阿里巴巴的客户那些鼓励的言语,又会让阿里巴巴的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两者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使得阿里巴巴得以飞速发展。
在阿里巴巴,马云尽量给员工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比如,阿里巴巴的员工可以穿着旱冰鞋上班,也可以随时地进入马云的办公室,马云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员工快乐的工作。不快乐的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就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必须先服务好员工,让他们有良好的情绪,让他们一想到工作就觉得开心、快乐、喜悦,愿意并且能够在企业的平台上不断成长,在工作中获得超越工作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他们才能把这种使命感与情感传递给客户。客户在接触到这种情绪与情感时,他们才会相信企业的广告、宣言或承诺中所言非虚。
正是在马云这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之下,连续数年以来,阿里巴巴的跳槽率是3.3%,而一般企业人才流动率正常范围是10%~15%。马云说,要想留住人才,营造宽松的办公环境正是其中一种做法。金钱能够留住人却留不住心,因此阿里巴巴每年至少要把五分之一的精力和财力用于改善员工办公环境和员工培养。为了建立一个活跃的工作气氛,马云让阿里巴巴的决策透明化,每一个决策从法律和道德上是安全的,可以跨区域、跨部门流动。目的是让每一个员工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能常给自己很多创意和快乐的地方。
马云善于自我调节,更是公司里的一个开心果。在公司里,他就像个闲不住的大男孩,一不留神就出现在员工身后,眉飞色舞地聊聊业务,不露声色地给些启发。马云曾把手机铃声设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他喜欢围棋,可是下得很臭;玩四国,也很臭;玩“杀人游戏”时总是第一个出局,因为话太多。
马云鼓励员工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墙壁上随处可见大家一起出游时的照片,员工们自行发起组织了10个兴趣小组,每个组都有一句搞怪口号,活动费用由公司承担。
马云非常注意控制压力的范围,绝少向员工传递。这使阿里巴巴的3000名员工都成为“快乐青年”。
马云主张,一个领导者应该学会如何调节自己,要给手下人一个开朗面孔,而不要总是阴沉着脸,板着空面只能说明你这个领导者没有风范。马云也有各方面的压力,但他决不会把压力情绪传染给员工。马云经常对自己的员工说,没有笑脸的公司其实是很痛苦的公司。马云最喜欢猪八戒的幽默,他是取经团队的润滑剂,西天取经再苦再累,一笑也就过了。于是,马云把阿里巴巴网的标志定格为一张笑脸形象。
当马云获得2005年度中国年度十大雇主的奖项时,马云说,自己是2004年度中国经济十大人物之一,现在又被评为中国十大雇主公司,他希望在3~5年内成为全球十大雇主公司,马云希望在5年内成为年轻人最希望加入的阿里巴巴公司。对于这个奖项,马云非常兴奋。他说,2005年他最高兴的事情不是阿里巴巴超过了eBay易趣,也不是并购了雅虎中国,而是成为中国的最佳雇主公司。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成为青年人创业、成长、发展的最佳平台;培养出“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四十罗汉、一百零八太保”,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他希望能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培养总裁、副总裁,这样才能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一个由中国人创造的、全世界伟大的公司。
4.创业教父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做好企业。”
——马云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救灾。在网上传言说,马云为灾区捐了一元钱,于是引来众多网友对马云的大力抨击。对出,马云深感被网友愿望。其实,马云对这次抗震救灾是非常积极的。
地震发生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全体浙商发出《灾后重建倡议书》,号召“积极参与援建汶川地震灾区行动,把灾区当成自己的家乡,为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最大的资金、市场和技术支持”。
2008年5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已为汶川抗震救灾捐款、筹款近5000万元。在地震发生时,马云正在莫斯科参加APEC工商理事会会议,得知消息后即向员工发出邮件,号召捐款捐物,并发挥阿里巴巴的平台资源,号召会员和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和重建。12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决定捐款200万元,同时捐出员工爱心基金50余万元。马云个人当天捐出100万元。随后,集团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员工捐款,至19日晚收到员工爱心款394.7万元,第一笔捐款495万元已通过红十字会发往灾区,指定用于救助和重建的物资购买。
5月13日凌晨,淘宝网和壹基金合作赈灾专题上线,至19日晚已筹集善款1650万元。19日,刚回国的马云再次向员工发出邮件,决定再投入250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将根据灾后重建情况陆续汇入灾区。同时,集团成立“阿里重建工作小组”,由马云任组长、首席人力官彭蕾任常务副组长,员工志愿报名参加,将务实、持久地制定工作方向和行动方案,并负责在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跟进及志愿者员工沟通工作。
马云认为,现代企业家必须注重培养和塑造自己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而这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已成为中华商贾经数千年磨难而始终不改自立自强之风范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经商管理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
孟子说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孟子的担当精神和品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意识到,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塑造出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中国人广为流传的佳句。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责任伦理精神,是数千年来的中国文化传统所塑造的。从经商的角度来看,经商者必须注重培养和塑造自己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而这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已成为中华商贾经数千年磨难而始终不改自立自强之风范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经商管理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
马云身上有着明显的儒商风范。企业家最大的社会责任首先是经营管理好自己的企业。永续的经营能够带动团队的积极性,使员工得到发展,在保障员工就业的基础上,还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有所提高,这就是企业家最大的慈善。同时企业立足于社会,需要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当企业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理所应当要去关心社会、回馈社会。
马云深深懂得经营之道与慈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一个运行良好的企业中,企业经营与慈善之间应当有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家积极投身慈善活动,一方面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慈善捐赠也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企业文化的一种经营之道。
马云认为社会责任不该是一个空的概念,也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而是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商业模式等息息相关。做企业赚钱,赚很多的钱,许多人都这么想,但这不是马云的目的。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成长,让用户得到满意的服务,让社会感觉到阿里巴巴存在的价值,这才是公司的社会责任所在,至于赚钱和社会回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马云说,中国今天没有世界级的企业,中国的企业还很小,阿里巴巴的路还很长,大家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承担责任,依法纳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可能是今天自己这一代企业家首先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马云认为,社会责任一定要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商业模式中,才能行之久远。换言之,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对社会负责。马云坚信,电子商务一定会改变社会,一定能为用户赚钱,而赚钱的游戏在任何社会都是玩不腻的健康游戏,所以阿里巴巴的产品和服务必然为中小企业喜欢。也正因此,马云曾多次公开表态,阿里巴巴有再多的钱也不会投资网络游戏,而在收购雅虎中国后,他更是直接砍掉了虽然很赚钱但鱼龙混杂的短信业务。
5.别拿5分钱不当人民币
“阿里巴巴永远坚持一个原则,我们花的是投资人的钱,所以要特别小心。如果今天花的是自己的钱,可以大手大脚。我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马云
节俭不仅是积累财富的基石,而且也可以提高一个商人的内在品质修养。一个商人如果有节俭的习惯,说明他具备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他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而不是受金钱或者色欲的任意的摆布。
人们常说,一个CEO的作风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作风。无疑,马云这个土生土长于西子湖畔的浙江人,把浙江商人务实、勤俭的一面几乎毫无保留的移植到了他对阿里巴巴的经营管理上来。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史上,处处留有马云“勤俭持家”的印记,也有许多值得传颂的佳话。
最早的事,还得从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时期谈起。在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由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持续下跌及全球网络泡沫的逐渐破灭,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不仅是“寒冬”,更是“寒冬”中的“腊月”时期。国内互联网经济一片萧条,阿里巴巴这个“年幼体弱”的“孩子”也处在以“活着”为目标的危机时期。
但是,从这个行业诞生的第一天起,给人的印象就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而更像一场没完没了的“烧钱”游戏。所以,即便是寒冬,即便是腊月,为了不被人遗忘,尤其是不被投资者和媒体遗忘,大部分的同行们也还在忍痛烧着口袋中最后那点美金。
这个时候,作为CEO的马云有了另外的想法。他觉得,“被投资者和媒体遗忘都没事,只要别被客户遗忘就行”。于是,向来不懂财务的马云开始思考一种“货币紧缩”战略。截至2000年下半年“遵义会议”开始时,阿里巴巴还有2000多万的营运资金。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马云向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财务政策“公关市场零预算”。对于这条政策,简而言之,就是说阿里巴巴从此要进入一个“勒紧腰带过日子”的非常时代。
然而,经营任何一个行业、企业,如果没有广告宣传、市场公关上的配合,迟早是要被客户“遗忘”甚至抛弃的。而马云最担心的恰恰是被客户遗忘。那么,在“零预算”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做到不被人遗忘呢?此时,作为CEO的马云,将他身上那种浙江人务实的作风又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决定“每3个月到半年,亲自到江湖上去说一说”。于是,后来就有了“西湖论剑”等一系列由马云一手操办的“江湖”盛会,就有了一整套让人瞠目结舌的“马氏”理论。
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狂人马云”的形象才开始深入人心的。最重要的是,不用阿里巴巴花多少钱,人们通过这些活动就认识并记住了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小个子马云,记住了CEO马云描述的要创造“芝麻开门”神话的阿里巴巴。
当然,上面所说的“零预算”政策是在阿里巴巴的危机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有点“战时共产主义”的色彩。我们也可以理解作为“一家之长”的马云,在那个“勒紧腰带过日子”时期的良苦用心。但是,到了“和平年代”,到了今天阿里巴巴已经可以“每天收入100万”的时候,是不是马云和他领导下的阿里人就变得“财大气粗”了呢?当然不是,即便是身价大增之后,马云也保持着节俭持家的作风。
与许多浙商一样,马云很务实、节俭,很会过日子。在阿里巴巴二层办公室门口的复印机上放着一个储蓄罐,而墙上的白纸黑字写了份长长的复印机使用规定,规定中明确注明:个人因私复印每张5分,自觉投币,公司内部文件要双面用,多于150份的要外包交由前台处理。规定后面是详细的使用说明。
如今的阿里巴巴尽管有上千万的资金,但从不做大的广告推广(据了解,初期阿里巴巴做过20万元广告,此后一直没有做过),也从不开国内的新闻发布会。马云认为“广告如果是钱能做到的事,钱能做到的事还要做企业的人干吗?”阿里巴巴只靠口碑传播而不做广告,“做得好让客户去说,而不是自己去说。”(目前阿里巴巴会员已达到20万并以每天2000个的速度增加)。
阿里巴巴对员工薪酬从不按市场价格定价。几乎所有进来的员工与管理者都比原公司收入减少一大半,从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跳到阿里巴巴的雅虎搜索引擎发明人吴炯到了阿里巴巴不仅工资降了一半,还失去了每年7位数的雅虎股权收入。为什么这么做?一方面因为资金来自风险投资,必须节约,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不希望用唾手可得的利益吸引人才,而是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去广纳人才。
马云说:“阿里巴巴永远坚持一个原则,我们花的是投资人的钱,所以要特别小心。如果今天花的是自己的钱,可以大手大脚。我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当然,马云也并不孤独,中国还有许多和他一样懂得如何用钱、务实勤俭的企业家。比如台塑的王永庆,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王永庆从小吃惯了苦,他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他的一条旧毛巾,使用了27年,一直舍不得扔掉。因为使用时间太长,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非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痛他,拿了一条新毛巾要他换。王永庆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在行的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而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就连外出时用的小轿车,也反对使用豪华车。
关于坐车,马云和王永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创业时期,为了省钱,马云连桑塔纳都舍不得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