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4396900000111

第111章 借势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第十章 借力使力,巧搭时势顺风车

第五节借势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胡雪岩语录】

不管是谁的梯子,只要用上了,就能登高。

【胡雪岩剪影】

他就凭着胡雪岩的帮助,王有龄顺利地买了官缺,可是刚上任不久,接到了朝廷的谕令,上面写着:官军无粮,浙江漕米至今未到,今改漕运为海运,速速加紧运输。王有龄虽然在官位之上,可是很多事情都是胡雪岩在帮忙打理,所以这件事情又落在了胡雪岩的头上。

清朝时期,京城用粮食经常是由苏杭等地区通过运河运送,简称“漕运”,参与粮食运送工作的民间人员形成的组织,叫做“漕帮”。现在,由于太平军破坏严重,导致运粮期限被耽搁了。朝廷由漕运改为海运,也在胡雪岩的意料之中。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拿着银票直接去上海买米,之后从海上运送,岂不是更省事?但是前提是必须要获得漕帮的谅解,才不会被拆台。

之前,胡雪岩曾经帮助过徐疯子,而徐疯子又是漕帮小爷的救命恩人,这一来二去,也就跟漕帮有了一点关系。胡雪岩去了漕帮,拿出了小爷给过他的信物,见了当家的,说明了来意。当家的也是一个明理的人,可是漕帮眼下也有难处,如果改成了海运,这笔收入就又落空了,漕帮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胡雪岩了解了情况以后,就跟当家的解释说,漕运改海运,只是一时之计,不是永远改成海运了。漕帮的难处,恐怕是资金上周转不开,他能够帮助漕帮解决在资金上的问题,只要漕帮答应在海运上不再为难官府。

当家的心里想,资金是漕帮眼下最大的难题,如果这个事情解决了,那漕帮以后就不用发愁了。而且海运不过是一时,以后还会改回来,也就不愁丢了钱路,所以就答应了。

胡雪岩答应了漕帮的资金借贷问题,可是他的钱庄刚刚建立不久,门面虽然不小,可是内部是空的,他怎么可能有钱借给漕帮呢?其实,胡雪岩答应的借出的钱,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信和钱庄“大伙”张胖子的。

张胖子原是阜康的“大伙”,因为想骗老板的财产而被赶出了阜康。在这之前,与胡雪岩一直有着隔阂,但是胡雪岩亲自找他,说介绍给他一笔生意。张胖子一看,胡雪岩果然给自己面子,就答应了下来。于是,胡雪岩利用信和钱庄的钱帮了漕帮,实现了官府的海运计划。

有时候,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利用一下别人的关系也未尝不可。正如胡雪岩所说的:“不管是谁的梯子,只要用上了,就能登高。”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往上爬,即使身边有人能扶他一把,他也不愿意借助别人的力量。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借助于别人的力量是很正常的。而且,身边就有人能将我们扶上位,我们为什么还要死撑着,有句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登高,其实这也是一种借力便力的表现,有别人帮助,我们就能省去独自在黑暗中探过的时光,离成功也就理近了。

【经典妙用】

巧用别人的力量,寻找机遇的敲门砖

清政府的官场中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左宗堂立顷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的字,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了柄扇子,并落了款,得意扬扬地摇回福州。

在参见总督的时候,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他大冷天还摇个扇子,很是奇怪,上前一看,顿时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看那题字,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第二天总督就让黄兰阶任了知县。

黄兰阶没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您的门生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当真是少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啊。”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左宗棠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早已成了黄某人的靠山,助他攀上高枝,直上青云。

与其凭借自己的单薄力量一条路走到黑,不如借别人的口来为自己说话,这既可减少痛苦摸索的时间,也将大大减轻碰壁带来的创伤。

从积极的角度看,借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不卑鄙,相反,还可称得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智慧。别人的重视和好评往往就是强有力的敲门砖,能够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