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44066800000014

第14章 贾岛

贾岛(779~843),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曾为僧,后受韩愈影响,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晚年曾任长江县(今四川遂宁西北)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其诗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荒凉凄苦,语言清淡朴素。尤其注意词句锤炼,刻意求工,被后世称为“苦吟诗人”。

贾岛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平民家中,因为生活艰难,贾岛就到庙里出家当了和尚,法号无本。

贾岛虽说是当了和尚,但他不是整天念经颂佛,平时他经常看些儒家经典,还学会了作诗。有一天,贾岛骑着一匹瘦驴行走在洛阳的街道上,突然想出两句绝妙的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两句诗的诗境可说是来自他寺庙生活的体验。但是贾岛觉得这两句诗似乎还有些欠缺。他冥思苦想:到底是“推”足以表现月光下寺庙周围的静谧呢?还是“敲”字,“僧敲月下门”更能表达从僧人内在表现出外在的静谧呢?他在心里琢磨着是用“推”字的,还是“敲”字的,不知不觉便念出声来,又不知不觉地用手比划着推、敲的动作。他已完全沉浸在诗的境界当中。这时,原先握着缰绳的手也松了,放任那匹瘦驴自由自在地走去。忽然间,那匹瘦驴一下子停住了,接着是一片斥责声。在一片斥责声中,贾岛才如同从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的瘦驴冲撞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达官显宦的车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于无意中惹了祸。

正在他惶惑不安时,只见从官车上走下一位衣著华贵的官员,这位官员原来竟是声名赫然的韩愈。但贾岛此时尚不认识韩愈其人,只知韩愈其名。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同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当韩愈见一骑着匹瘦驴、衣衫褴褛的穷和尚被带到自己面前时,开初也因为这个和尚的无礼而不禁有些生气。但听完贾岛说明原委之后,也就消了气,并且饶有兴趣地跟着吟诵起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不自主地做着“推”、“敲”的手势。好半晌,才说出了三个字:

“敲字佳。”

“对!敲字佳。”贾岛也深有同感的说。

就这样,韩愈和贾岛二人都忘却了刚才的不愉快。由“推敲”而结识了,这以后贾岛就成了韩愈府中的座上宾,韩愈见贾岛诗文出众,就劝贾岛还俗不要再当和尚了,贾岛听了韩愈的建议,还俗和韩愈一起到了长安,拜韩愈为老师,跟他学习写诗作文。因为贾岛很穷困,韩愈就经常资助贾岛衣食,贾岛学习特别刻苦,特别是遣词用字,更是精益求精。

贾岛曾说自己作的《送无可上人》中的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其苦思锤炼功夫之深。他的一首《剑客》更是其苦吟精品、令人叫绝的传世佳作。诗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十年磨一剑”,也可说是他自己苦吟功夫的写照;“谁有不平事”,则又正好寄寓了他内心世界的委屈与“不平”。

贾岛布衣出身而卓有才华,却又是一生怀才不遇,的确是太不公平了。三十岁到长安,又在长安过了整整三十年的“布衣”生活。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年逾六十岁的他才被授予长江县主簿这个九品小官。后来才稍稍迁升了一点,任普州司仓参军,直到他去世。

贾岛的苦吟,尤其是那种推陈而出新的本领是广为后世所佩服的,现代著名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在其所著《唐诗杂论》中,给贾岛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