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一说钱塘)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的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罗贯中生活的元代中后期,是一个********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的时代。罗贯中抱着不与元朝统治者苟合的态度,置身于下层人民之中,从群众文化里汲取营养。
罗贯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在杭州定居,对他后来成为小说家、戏剧家有重要的影响。
元朝时的杭州是南方的贸易港口、经济中心,这里的市民文化相当发达。元代后期,杂剧作家大多集中在杭州。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罗贯中细心观察和揣摩着,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在民间艺术园地里得到锤炼、升华。
《随唐五代史演义传》是罗贯中的早期著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不能同他后来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相比,但它由逐年叙述历史事件向着重塑造人物形象的转变,是我国长篇叙事作品逐步成熟的表现,这也是罗贯中对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
在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一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罗贯中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政治决定:投身起义军,担任了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谋士。
罗贯中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知识分子,据史书记载,他曾经“有志图王”。从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义军来看,他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雄心的。直接投身于武装斗争的洪流,使罗贯中强烈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
通过罗贯中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部著名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在《风云会》一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胸怀天下、心念万民的圣君形象——赵匡胤。由此可见,他理想中的明君应该是这样的。也正是基于此,当他发现现实中的张士诚不是这样一个圣主时,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活动。
结束了农民军生活的罗贯中把满腔的热切倾注到文学中,通过小说创作出丰富的文学形象表达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
据传,罗贯中曾写过《十七史演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仅剩下《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数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但是,他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三国故事连缀成篇,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指导,构建出全新的三国世界。
罗贯中从民间故事中汲取养分,注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部小说中,他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借助艺术表现,赋予历史人物以血肉,因此前人称这部小说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应当是很恰当的。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以其宏大的手笔、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以及形象鲜明的各色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把我国的长篇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罗贯中在明初生活了十多年后于75岁时逝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占有显著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经久不衰,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它是由我国宋代和元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话本是一种通俗文学,是说书人讲书的底本。每次开讲之前,说书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明代以后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到了元末明初,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明代文学创作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因素和有利条件。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特别昌盛,从而孕育了章回小说的诞生。
《三国演义》同其他稍后一些的章回小说一样,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书人或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主要是供读者案头阅读的。
初期,一部作品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节;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的古代章回小说:每部小说明确地分为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最后发展成为工整的对句。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早以前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宋元时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元代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可见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内容愈来愈丰富,为以后《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条件。
罗贯中在杂记、遗闻佚事、野史小说、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及其注释材料,结合他在创作上的才华,融会贯通,重新创造,写成了这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古典历史名著《三国演义》。
演义是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要生动形象,细节可有所虚构,但基本情节不能违背史实。
有关三国的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故事,在隋炀帝时期的水上杂戏中就有。刘知几《史通·采撰》记载,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李商隐《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痴”。晚唐时,三国故事已经到了童叟皆知的程度。
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这时的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
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是经常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由此可见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
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为生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但情节与史实相违,民间传说色彩较浓;叙事简略,文笔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谬误,显然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
与此同时,现存三国故事的戏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此后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它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人心愿。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籍所提供的材料,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史实相符;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目。
《三国演义》洋洋七十余万字,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九十多年中,各封建统治集团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一部文学巨著。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像桃园结义、古城会、三顾茅庐、借东风、群英会、空城计等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那些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周瑜等,几乎是老幼皆知的。
在中华文学史上,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长篇巨著,都是长期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非常高超。
全书描写上百次各种类型的战争,但都不重复。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的用计设谋,写得有虚有实,各具特色。小说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又不时穿插描写大江明月、饮酒赋诗、山林贤士等抒情场景,从而使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能够把战争写得如此有声有色,千变万化,这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不多见的。
作品构思之雄伟、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小说中均无与伦比。
统治者因该书“拥刘抑曹”的正统倾向而大加推崇,并从中汲取统治之术;布衣百姓则从中领略军事智慧,并对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农民起义领袖却奉该书为军事宝典,从中学习战略战术;饱经世故之人又视该书为谋略宝库,潜心钻研保家安身之道。该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于海外,被译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在日本,《三国演义》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甚至超过日本原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