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二)
44096900000015

第15章 流派各异的明清诗文(1)

明、清都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导致的具有个性自由成分的思想要求,与政治上的独裁、腐朽以及统治集团严酷的思想统治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明代初期,朱元璋、朱棣父子以高压手段把这种矛盾强压了下去,但自明代中叶起又逐步彰显、尖锐起来。

在文学上,创新和保守的矛盾也很尖锐。体现创新要求的文学虽一再遭到压制和打击,但终于逐步壮大起来。在诗文方面,明代的前后七子、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清代的袁枚等都曾提出革新的主张,袁宏道、袁枚一系的散文并对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①,素②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③。

元至正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⑤,易之⑥,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⑦。”或⑧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⑨。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⑩守,即诬守纳己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赀,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童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注释】

① 袁人:袁州(今属江西)人。

② 素:平时。

③ 诸为里侠者皆下之:那些乡里行侠仗义的人都服从他。

④ 至正:元顺帝年号。

⑤ 年德:年高德重。

⑥ 易之:轻视他。

⑦ 臧氏之子也:《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欲见孟子,为嬖人臧仓所阻。孟子生气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袁守以之相比,语含轻蔑。

⑧ 或:有人。

⑨ 欲中守法:想借用法律来陷害袁守。

⑩ 嗛(xián):怀恨。

纳己赇(qiú):接受自己的贿赂。赇,贿赂。

遨:游逛。

有为:有办法,有能力 。

让:责备。

藉:践踏,欺凌。

赀:同“资”,财货。

使君:汉时称州郡长官,这里指袁守。

闾左:指贫苦人家聚居处。古代豪富居闾右,贫贱者居闾左。闾,即里门。

遮:遮挡,阻拦。

捽:揪。

褫:剥夺。

反接:反绑双手。

徇:示众。

创:伤。

鸠:聚集。

要(yāo)篡:拦截夺取。

逆:迎。

若欲死而父:如果想让你父亲死。死,使……死。而:同“尔”,你。

阖:关。俟:等。

录事:各官府、军府佐吏,两汉郡县有录事掾史,职主文书等事。省称录事。录事职权历朝有不同,此处指元代录事司的负责人;掌“城中户民之事”、兼管“捕盗之事”。

驰:使劲赶马。白:下对上告诉。

阴:暗地里。纵:放任。

用:因为。

投间:趁机会。

使罢:使之罢,让他被罢免。

贷:宽恕,宽免。

楮(chǔ):纸。楮树皮用以造纸,所以纸也可以称“楮”。

行御史台:设在地区执行御史台职责的官署。这里指江南行御史台,其时设在建康,故下文云“游金陵市中”,即今江苏南京市。

牒:这里指状纸。

以义闻东南:因为意气在东南一带闻名。以:因为,凭,介词。

高子:作者自称。

天台:今浙江天台。

枉用三尺:乱用法律。枉,弯曲,与“直”相对。三尺,古代用三尺长的竹简书写法律,因称法律为“三尺法”,也简称“三尺”。

固:本来。

戾:凶暴,狠戾。

第:但。

攘袂:捋起衣袖。

作者信息: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称为“吴中四杰”,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散文也具有清新刚劲之气。其诗集有《缶鸣集》、《娄江吟稿》和《姑苏杂咏》;行世的《高太史大全集》为后人所编。文集则由后人编为《凫藻集》(附《扣舷集》词)。

编后小语:

惩治豪民,为袁守鸣不平的壮举,使博鸡者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他那“原始”的“血性之勇”升华为匡扶正义之勇,从而成为“以义闻东南”的义士。文章在揭露吏治腐败的同时,更讴歌了民间的自发反抗,这是其难能可贵之处;同时,作者在组织材料驾驭和语言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能力。

先妣事略①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②,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③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④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⑤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⑥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⑦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赀⑧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⑨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引⑩;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释】

①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五十二。先妣:已故的母亲。

② 孺人:大夫的妻子。明清时期给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③ 期(jī):满一年或一月,这里是一年。

④ 殇:未成年而死。

⑤ 颦蹙:皱眉头。颦、蹙,都是皱的意思。

⑥ 延:延请。

⑦ 讳:避讳,旧时代对当进皇帝或众祖等尊长之名(无论活着是否不能直呼或径直书写,必须避免,称为“讳”。

⑧ 赀:同“资”。资财,钱财。

⑨ 姁姁(xǔ):和悦的样子。

⑩ 缉引:缉,绩,把麻搓捻成线。,麻绳。

问遗(wèi):问候并且送(米、盐等物)。

遇:对待。

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意思是说,仆人们即使因犯错而被孺人鞭打,他们也不忍心在背后说孺人的不好。

致:送。

龃龉:上下牙齿对不上。这里比喻背诵的东西与书本不符合。

痾(ē):由家畜传染的疾病,“痾”同“疴”。

王三接:人名,曾任河东都转运使。

学官弟子:生员,也就是秀才。

作者信息: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抒情散文朴素真挚,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颇具感人之力。

编后小语:

从17岁开始,十年之内,生了七个子女,“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却又能做到“室靡弃物”、“户内洒然”,而且“遇童奴有恩”。这样一个女子,却死在了26岁上,而“诸儿”竟“犹以为母寝也”,这是怎样的心痛?然而,作者只是在文末以“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结尾,朴素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依赖和怀念之情。

五泄①

袁宏道

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②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次日始行,一路多顽山,无卷石③可入目者。余私念:看山数百里外,敝舟羸马④,艰辛万状,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周望亦谓乃弟:“余辈夸张五泄太过,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独静虚⑤以为不然。顷之,至青口,两山夹天如线,山石玲珑峭削,若叠若镂。数里一壁,潭水滑滑⑥流壁下。一壁上有古木一株,土人云是沉香树,一年一花,猿猱所不到。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⑦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因相顾大叫曰:“奇哉!得此足偿路债,不怕袁郎轻薄也。”王静虚曰:“未也,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⑧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静虚曾习定⑨五泄三年,以是知之极详。余与公望⑩闻之,喜甚,皆跳吼沙石上。缓步十余里,始至五泄僧房。静虚曰:“牛羊下矣,五泄留供来日朝餐。”因散步前山,沿溪而行,两山一溪,比青口天尤狭,而奇峭率相类。山形或如炉、如钟鼓、如屏障剑戟,皆拔地而生,溪旁天竹成林。行数里,遇一白须人云:前山有虎。同行者皆心动,寻旧路而归。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薄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注释】

① 五泄:在浙江省诸暨县西六十里的五泄山上,是浙江省著名风景区之一。

② 陶周望: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浙江会稽人。

③ 卷石:同“拳石”。

④ 敝舟羸马:破旧的船,瘦弱的马。

⑤ 静虚:王静虚。

⑥ 滑滑:形容泉水涌流的样子。

⑦ 幔:同“漫”。

⑧ 张皇:惊慌,不知所措,这里有狂喜的意思。

⑨ 习定:静养。

⑩ 公望:陶望龄的弟弟陶奭龄,字公望,号石梁。

牛羊下矣:天晚牛羊下山归家,此处即指天晚。《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率:全、都。

天竹:亦称南天竹,常绿灌木。

青莲:李白。李白自号青莲居士。

子瞻:苏轼,字子瞻。

《会稽赋》:指王十朋《会稽风俗赋》。

子公:方子公。

牛鬼蛇神:比喻怪诞。

魈:传说山中的一种怪物。

作者信息: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史称“公安三袁”。其中以宏道成就较大。他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诗文多真率自然,不少作品能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同于传统的见解,写出自然和人生的美。他的诗文由其弟弟编为《袁中郎先生全集》,今人钱伯城著有《袁宏道集笺校》。

编后小语:

两篇短文,其(一)写了去五泄途中的见闻,先是对五泄不抱过高的期望,后写了青口一带的景色。而对五泄,却引而不发,只是用王静虚的一句“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给读者留下悬念和想象。

其(二)则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五泄水石俱奇绝”的壮观景色,以别后“梦中犹作飞涛声”、归来作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等语,渲染了五泄奇景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①

(七言四首之一)

李攀龙

太行山色倚岏②,绝顶清秋万里看。

地坼黄河趋碣石③,天回紫塞抱长安④。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⑤。

向夕振衣来朔雨⑥,关门萧瑟罢凭栏⑦。

【注释】

① 黄榆:即黄榆岭,在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六十里。马陵:即马岭,在山西昔阳县东南一百里,接邢台地界。太行:山脉名,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