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生活在大辽时代
44223900000016

第16章 花样繁多的契丹食器

在契丹贵族的宴会上,盛放饭菜的器皿中,漆器、玉器,金、银器皿,都是经常出现的东西。特别是金、银器,契丹贵族特别喜爱这种能体现富贵气质的餐具,包括盒、盘、碗、盏、杯、钵、渣斗、壶、托、盅、碟、筷子等餐具。

辽代的金银食器制作工艺多采用钣金、浇铸、焊接、捶揲、錾花、鎏金、镶嵌等盛行于唐和五代的传统技法,根据契丹族的游牧生活习俗,设计和制作所需要的各种器形,装饰图案多模仿唐代流行的团花格式,以龙、凤、鹿、鱼、宝相、牡丹、忍冬、联珠与缠枝花卉等纹饰为主。

这些贵重的食器,一般的契丹平民是接触不到的。北宋使臣路振在南京城内参加契丹贵族宴请,其餐具除了金银器,还有许多是文木器。所谓文木器,应该就是漆器。漆器在辽代也是皇室和贵族才能享用的。在路振刚抵达辽朝南京时,副留守张肃宴请路振一行,其餐具就更为考究。路振描述到“置宴于亭***帐甚备。大阉具馔,盏斝皆颇璃,黄金扣器”。

颇璃也就是玻璃,玻璃器皿在今天是司空见惯之物,然而在当时则是十分罕有和珍贵之物。辽代的玻璃器皿大多来自西方古波斯世界,易碎的玻璃制品万里迢迢地从西方运到辽朝,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在宴会上的杯盘都是玻璃制品,由此可想契丹贵族生活的奢华程度,以及给宋使造成的心理震撼。与此相比,所谓的黄金扣器也就是黄金镶嵌口沿的陶瓷器物就略逊一筹了。

北宋的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一个高峰,汝、钧、定、哥、官窑,五大名窑绚烂夺目。辽代的瓷器质量虽然不如宋瓷精美,看起来有粗糙之嫌,但却有着契丹游牧民族的特点,很直接的反映了他们实际的生活状况。辽瓷模仿宋朝的瓷器烧制而成,主要烧造产品有白瓷、黑瓷、辽三彩等。白瓷是辽代一种非常重要的瓷器,它源于中原地区,与北方的形窑定窑磁州窑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契丹族有尚白的习俗,故白釉瓷器在辽地得以迅速发展。辽三彩是承袭唐三彩传统的一种低温釉陶,又有创新和发展,通常用黄绿白三色组成明丽的色调,独具契丹民族风格,唐三彩用作明器,而辽三彩多为实用器。

当时最有代表性瓷器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鸡冠壶”仿照当时契丹牧民装水(或奶)的皮革容器而烧制,扁身,壶身上饰以皮条、皮扣、皮绳等花饰,形象生动,“鸡冠壶”最重要的特点是骑马行动时便于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