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生活在大辽时代
44223900000058

第58章 原始的萨满教崇拜者

契丹族源于鲜卑系,早期笃信萨满教,辽朝建立后,大量中原汉人聚居区并入辽版图,辽统治者采用因俗而治的办法,宗教信仰上采用佛、道、萨满等诸教并重策略,因而佛、道等诸教均有所发展,特别是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信仰佛教的契丹民众只是少数,萨满教依然是多数契丹人的主要精神皈依。道教的传播更只是局限于少数契丹贵族之间,未得到太大发展。

“萨满”一词意为“知道很多事物的人”。中国北方许多民族都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多神教,崇尚大自然的山、树木、火、巨兽和祖先的灵魂等。萨满多由族内地位较高、有一定威望的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占筮、星占、乞神、求福、求子、祛灾避难和出征打仗前举行祭奠等。辽代的巫觋阶层中有太巫、大巫和巫之分,太巫的级别较高,主要主持国家比较重要的大型祭祀。大巫的级别要低于太巫,但是在国家的常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重大作用。相比而言,巫则更接近民间,既是契丹人日常祭祀的主持者,同时也充当治病、卜筮等角色。

巫师的职能范围非常广泛,在皇室和民间都有其活动的身影,对辽代风俗产生重要影响的也正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巫师拥有预知祸福、解梦、看病的职能。契丹人甚至在军事方面也相信巫术的力量,军队将要出征之前,要祭奠三个神明:先帝、道路、军旅,以求上苍保佑,出征大捷。同时,还要射鬼箭。射鬼箭就是在出征时找一个死囚犯,放在军队的行军方向上,以乱箭射死。等班师回来后,要抓一个间谍,同样以乱箭射死。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把此次出征中不祥的事情统统拔除掉,以保证作战胜利。即使是在战争进行的关键阶段,战争瞬息万变,但契丹军队仍然抽出宝贵的时间,进行虔诚的巫术仪式,来决定下一个军事行动。

契丹人在测定军队出发的时间上,他们就用艾草和马粪在白羊的琵琶骨上点燃,如果能够烧破琵琶骨,军队便出征。如果不能,军队就按兵不动。这在行军打仗过程中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契丹人如此坚持,明显是受传统巫术的影响。

契丹人崇山,尤其崇拜木叶山和黑山。在契丹人心目中,木叶山是他们的发祥地,那里有契丹人的祖庙和始祖的神像。因此,木叶山在契丹人心目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同样,黑山在契丹人的心目中也非常重要,认为黑山是他们魂魄归宿的地方。每年冬至,辽朝五京各地百姓,都要携带数以万计的纸人、纸马来祭黑山。民间对黑山也非常敬畏,不是祭祀的时候,没人敢进入山内。因为山的崇高地位,祭山仪就成为契丹人非常重要而神圣的仪式。

在契丹皇族举行的祭山仪中,萨满巫师的地位比较突出,是整个祭祀仪式的核心人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仪式开始前,太巫要把酒浇洒在作为牺牲的供品之上。之后,由主管宗族事物的官员,给大巫戴上白色的头巾,并向大巫行跪拜礼。大巫宣读祭辞3次,每次宣读,辽朝帝、后与群臣等都要行拜礼。仪式接近尾声时,太巫把酒洒在胙肉上,皇帝、皇后与群臣行礼毕,可以饮福酒、食胙肉。表明巫仍作为与神灵沟通的使者,既可以代表神接受人间的祝福,也能代表神将福运赐给众生。

萨满巫师在契丹人的丧葬仪式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辽圣宗葬礼上,契丹人首先在圣宗皇帝的尸体下垫上白色的褥子,安置在丧车上,从宫城的西北门运出宫室,由萨满巫师来为圣宗皇帝的尸体进行沐浴和祈福,并在天亮之前由太巫负责祈禳事宜。

利用契丹贵族对萨满深信不疑的态度,萨满巫师干了不少坏事,辽穆宗想长生不老,他有一个女巫师叫肖古,趁机给他上了一个仙方,说是取男人的胆做药引子,可以制成不老的仙药,而辽穆宗竟然相信这种鬼话,大开杀戒,杀了不少随身侍卫、仆人,残忍的取出他们的胆来,这样杀了几年之后,辽穆宗发现仙药没有任何作用,才发觉上当,一怒杀了肖古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