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44240200000006

第6章 安邦治国故事(6)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齐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国之重事乃关予焉。一日,齐王下令迁都,有一宝钟,重五千斤,计人力须五百人可扛。时齐无人,有司计无所出,乃白亚相,久亦无语,徐曰:‘嘻,此事亚相何不能了也?’于是令有司曰:‘一钟之重,五百人可扛。今思均凿作五百段,用一人五百日扛之。’有司欣然承命。”

齐国有两个老臣,都是几朝为官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向来都被当做国家的栋梁。

其中一个是六卿之首,官拜亚相,凡国家军政大事都要由他决断和处理。

一天,齐王下令迁都。有一只宝钟,重达五千斤,估计需要五百多人才能搬运。

当时,由于齐国人烟稀少,一时半会找不到这么多劳力。主管人束手无策,只好请示亚相。

亚相沉思了好久,慢吞吞地说:“嘻,这点小事,我亚相怎么会没有办法呢?”

果断地下了命令:“既然要五百人才能搬动这个钟,那么我考虑可以把钟凿成五百等份,用一个人在五百天内搬完就是了。”主管人茅塞顿开,高高兴兴地照办了。

一国三公

“一国三公”形容主持政事的人太多,意见庞杂,号令不统一,让人无所适从。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士)退而赋曰:‘狐裘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春秋时期,晋献公在晚年的时候去攻打小国骊戎,骊国送了两个美女给献公,一个是骊姬,一个是少姬。后来两人都生了男孩,骊姬由于深受献公宠爱,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当时晋太子申生屡立战功,献公没理由废掉他,骊姬便作出主张,将太子申生派出去守曲沃(晋国大城),其他两个大儿子重耳、夷吾派去守蒲与屈两个小城。

当时由于蒲、屈两地都是一片空地,于是献公就派大臣士到那里去筑城。士到了那里,命人用柴草夹在泥土中,随随便便地就完成了筑城的工作。有人便说:“你筑的城恐怕不坚固吧?”

他笑着说:“过几年后,这里便是仇人的城了,何必要筑坚固呢!”夷吾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献公派人去责备士,士于是写了一首诗,说“狐裘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意思是权贵者众多,各说其是,自己不知怎样做好。

以人为鉴

“以人为鉴”的意思是,以他人的得失成败,作为自己的行动规诫。

此典出自《新唐书·魏征传》:“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魏征(公元580~643年),唐代曲城人,字玄成。少年时代曾出家为道士。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跟随李密投靠了李世民,官至谏议大夫、秘书监,敢于直谏,唐太宗李世民对他非常器重。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得了重病,唐太宗派遣使者慰问并赏赐药品,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住在魏家,随时向皇上报告魏征的病况,唐太宗又亲自前去探望。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丧,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征的妻子裴氏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如今用一品官的仪仗为他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她婉言谢绝了,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去埋葬。

唐太宗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

他亲自起草碑文,并亲笔写在石碑上。

唐太宗经常思念魏征。一次,他临朝时,叹息地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曾经决心保存这三面镜子,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出现过失。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一面镜子了。听到魏征去世的消息后,我派人赶到他的家里,得到魏征写的一封书信,刚写了一半草底,能够辨认出来的话有:‘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则国家安定,任用恶人则国家衰落。君主对待公卿大臣,有的喜欢,有的嫌恶。恨谁就只看到他的过错,爱谁就只看到他的长处,这是非常危险的。爱谁、恨谁,爱什么,恨什么;怎样才算爱,怎样才算恨等问题,君主要慎重地正确处理。如果能在爱的同时知道他的短处,在恨的同时知道他的长处,铲除邪恶不动摇,任用贤才不猜疑,国家就可以兴旺发达了。’

我仔细思考、回顾,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恐怕会在这个方面出现失误。因此,我请众卿把魏征的临终嘱托写在自己参加朝会时所执的手板上,以防止遗忘了,看到我有什么过失,一定要不客气地进谏。”

以羊易牛

这则寓言非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所谓“仁术”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以小易大,见牛未见羊。这就是只看到量变,而忘掉质变。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舆?’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这段话意思是说:

齐宣王坐在大殿上,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走过。齐宣王便问道:

“牵着牛到哪儿去呢?”

那人回答说:“要把它拉去宰了祭钟。”

齐宣王道:“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种害怕可怜的样子,它毫无罪过,却要被杀死。”

那个人便问道:“难道就废除了祭钟这一风俗了吗?”

齐宣王却说:“这怎么可以废除呢?就用只羊去代替它吧!”

殷鉴不远

“殷鉴不远”意思是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

此典出自《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叫夏。相传是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夏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夏朝共传了十三代、十六王,最后一个君王叫桀,又称夏桀。夏桀是一个荒淫暴虐的君王,最后被汤灭掉了。

汤灭夏桀后,建立了商朝。这个朝代共传了十七代、三十一个王,最后一个君王叫纣,又称商纣。商纣王也是一个荒淫暴虐的君王,执政期间,政治腐败,周族首领伯昌曾经规劝纣王,说:殷商的教训不用向远处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也就是告诉纣王:夏代的灭亡,应当作为殷商的鉴戒。但是,昏庸的纣王不仅没有听从劝告,还囚禁了伯昌。最后商朝终于毁在纣王的手里。

雍门刎首

“雍门刎首”形容臣子誓死报国的决心。也可用以指为国事而死。

此典出自《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

‘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

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同‘均’)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这段话意思是说:

战国时期,诸侯争战。有一次,越国的军队进攻到齐国的边境,齐国大夫雍门子狄(复姓雍门,名子狄,名也作子迪)请死。齐王说:“军队进击的号令还没有发出,双方军队还没有交战,战斗还没有打响,你为什么请死呢?这是为了尽人臣的礼节吗?”雍门子狄回答道:

“我听说,从前大王到圈养禽兽的场地去打猎,车子左轴发出声响,车右武士请求一死,大王问:‘你为什么要请死呢?’车右武士说:‘因为车子的响声惊吓了君王。’大王说:‘那是造车工匠的罪过,你又有什么责任呢?’车右武士回答道:‘我没有看见工匠造车,只知道车子惊吓了君王。’于是拔剑自刎而死。有这回事吧?”齐王说:

“有的。”雍门子狄说:“现在越军打来了,这件事对君王的惊吓,难道比不上车子左轴发出的声响吗?车右武士可以因为左轴有声响而死,而我却不能因为越军入侵而死吗?”于是拔剑自刎而死。当天,越国军队撤退了七十里,并说:“齐王所有臣子都像雍门子狄那样,如果同他们打仗,他们一定会灭掉越国的。”因此,越国的将领率军回国了。齐王用上卿的葬礼安葬了雍门子狄。

与民偕乐

“与民偕乐”表示领导与群众共同享受快乐。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有一次,孟子去朝见梁惠王。他去的时候,梁惠王正在御花园里观赏鸟兽游鱼。

孟子看到梁惠王兴致正高,不便打扰,也就站在一旁观赏,梁惠王回过头来对孟子说:“有道德的人也喜欢享受这种快乐么?”

孟子回答说:“有道德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是无法享受这种快乐的。”

梁惠王问:“这句话怎么讲呢?”

孟子说:“《诗经·大雅·灵台》中说:

周文王修建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

要知道:在修建的过程中,周文王是很善于经营筹划的。他常常对百姓说:‘慢慢修吧,大家不要着急。’可是百姓听了这种话,就觉得文王非常关心他们,反而拼命地干活,于是灵台很快就修好了。灵台修好之后,里面养着油光水滑的麋鹿、羽毛洁白的飞鸟;池塘里养的各种鱼鳖都活蹦乱跳。周文王一进入灵台,就感到非常快乐。故‘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梁惠王听了,默然不语。

御马刭马

这则典故,是以御马比喻治国。

此典出自《论衡·非韩篇》:“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又驾一马,马又不进,又刭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

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宋国有一个驾驭车马的人,因为马不肯往前走,他就拔剑斩断马颈,然后把它抛到山沟里去。另外换了一匹马,可这匹马依然不肯往前走,他再次斩断马颈,把它抛到山沟里去。就这样连续有三次。

用断颈吓唬马的这个办法可算做到极点了,但并不是王良驯马的办法呀。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此典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战国时,范雎随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回来后,须贾在魏相魏齐面前说他的坏话:“范雎出使齐国时与齐王来往密切,不知暗地里都做了什么。”于是,范雎遭到严刑拷打,昏死过去。苏醒后,他逃到秦国,不久当了宰相,取名叫张禄。魏国的人却认为他已经死了。

过了一年,须贾出使秦国,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秦国留了下来。一天,范雎穿一身破烂衣服,来到须贾的住处。须贾一见,猛吃一惊:“你不就是范雎吗?怎么在这里?”范雎叹息说:“唉,我从魏国逃出来后,就到了秦国。如今给别人当佣人。”须贾充满同情地说:“想不到你依然贫寒啊!”

说着,就取出一件绸袍赠送给他,对他说:“我听说,秦国宰相张某深受秦王信任,秦国的大事都由他决定,不知你有没有熟人认识他?”范雎说:“我家主人认识他,我们前去问问看。”于是两人来到宰相府,府中的人看见范雎来了都远远地回避,须贾觉得十分奇怪。范雎叫须贾稍等一下,他去通报主人。

须贾在外面等了很久不见有人出来,就问看门人说:“范雎为什么还不出来?”看门人说:“这里没有叫范雎的人。”须贾说:

“就是刚才和我们一起来的那个人。”看门人笑了起来:“那是我们的张宰相。”须贾一听,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在地上。不一会儿,范雎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须贾叩头说:“想不到你踏着白云直上青天(“贾不意君能自致青云之上。”)。我的罪过拔下头发也数不清,现在任凭发落。”(“摧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范雎说:“你的罪过确实不少,但先前赠我绸袍时,你表现出恋恋不舍的样子,就像老朋友一样,所以我会放你回去。”说完,范雎就离开了。

第二天,秦国果然释放须贾回国了。

逐鹿中原

“逐鹿中原”是从故事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语演变而来的。人们用这个典故形容国乱无主,群雄争夺天下。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公元前196年,西汉巨鹿郡郡守陈狶在大将韩信的支持下自立为代王,举兵叛乱。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攻打陈狶,吕后用计杀死了韩信。

刘邦从征伐陈狶的军营中归来,到洛阳后,听说韩信已死,一边为除掉韩信而高兴,一边为他以往的功绩怜惜。刘邦问道:“韩信死的时候,说过什么话吗?”

吕后回答说:“韩信死前,说他悔恨自己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刘邦说:“蒯通是齐国有名的辩士。”他下令齐国逮捕蒯通。蒯通被抓来以后,刘邦问他说:“你叫淮阴侯韩信造反吧?”蒯通回答道:“是的,我一再要求他造反,只是他不采纳我的建议,以致落了个灭亡的下场。假如这小子采用了我的建议,您怎能杀得了他呢?”刘邦大怒,说:“来人,把蒯通烹了!”蒯通说:

“唉,如果烹了我,那真是太冤枉人了!”

刘邦觉得很奇怪,问道:“你叫韩信造反,罪不容诛,有什么冤枉的呢?”蒯通回答说:“秦朝政权解体,东部各地大乱,各色人等同时起义,豪杰之士像乌鸦那样聚到一起。秦王丢掉了帝位,天下的人都起来追求它,本领大而脚又快的人先得到了。人们常说,‘盗跖的狗向贤明君主尧狂吠,并不因为尧不仁德,而是由于他不是狗的主人。’当我为韩信出谋划策的时候,我心里只为韩信着想,并没有为你着想。

况且,天下许多人都磨快了刀想像你这样去争夺政权,只是力量薄弱罢了。难道你可以把他们全部烹杀了吗!”刘邦听了,理屈词穷,只好对部下说:“算了,放了他吧!”为此,饶恕了蒯通的罪过。

邹缨齐紫

“邹缨齐紫”表示上行下效之意。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诸说左上》:“邹君好穿长缨,左右也都穿长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

邹君喜欢服长缨,左右侍从皆服长缨,缨非常昂贵。邹君为此十分担忧,于是问他左右的人该怎么办,左右的人回答说:“你喜欢穿长缨,百姓也喜欢穿长缨,他们认为这样穿着才显得高贵。”邹君听了之后,先自断其缨而出,百姓见了,也都不再穿长缨了。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就都爱穿紫色的服装。齐桓公担忧紫贵,便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人都爱穿紫色的衣服,我担忧紫贵,用什么办法可以制止呢?”管仲说:

“你要制止,那也不难,你为何不试试你不穿紫色的衣服,看有什么反应。以后你可对左右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的臭气。’

对那些穿紫服来朝见你的人,你就对他说:

‘请退两步,我厌恶紫色的臭味。’”齐桓公按照管钟的建议去做,几天之后,国内就没有人再穿紫色的衣服了。

曹操割发

“曹操割发”这个典故比喻执法者应该严守其法。

有一次曹操行军,从麦田旁边经过,下令说:

“士兵不得践踏麦子,违犯的要处死。”

骑士都下马走在靠近麦田的一边,护着麦子。这时,曹操骑的马忽然跑进了麦地里,他就让军中的军法官给自己定罪。军法官的回答是:“刑法不能施加在尊者身上。”

曹操说:“我自己制定了军法却自己违反了,以后拿什么来号令部下呢?我是全军的统帅,我自己处刑吧!”

于是他就拔剑割下头发放在了地上。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本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的私亲,后泛指为正义而不顾私亲的行为。

此典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战国时代,卫国百姓因为州吁杀了卫桓公自立为王,并且任意驱使他们去打仗,对此十分不满,要派人到洛阳告诉周王。州吁非常着急,便和他的同谋者石厚商量如何稳定人心,石厚说:“我父亲在朝廷德高望重,如果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事情就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