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4473600000013

第13章 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12)

俄文单词“细胞”原本就是“笼子”的意思。小说也包含两重含义,周围的人对主人公来说是一个无法挣脱的“兽笼”,而人的本性往往受制于一个个小小的“细胞”,人的个性的解脱,面临着重重的危机。

《夏伯阳与虚空》(1996)

作者维克多·佩列文(1962—),当代俄罗斯富有盛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1962年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研究生院,1989年考入高尔基文学院函授部,同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蓝灯》,并发表中篇小说《奥蒙·拉》,引起批评界的注意。次年发表《昆虫的生活》和《黄箭》,确立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1996年和199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和《“百事”一代》轰动文坛,走红俄罗斯和欧美。小说以解构和颠覆苏维埃时代的经典小说《夏伯阳》特别是电影《夏伯阳》的形式,表现了当代青年彼得·虚空的人格分裂,并通过他和同时代人的类似分裂现象对苏联解体后的现实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彼得·虚空原是一个聪明的少年,但因为姓虚空而被老师和同学嘲笑为空人,这就形成了他自闭的性格,还关心起种种形而上的问题,并在14岁时表现出病理性的异常。彼得·虚空成了人格分裂者,他的一重人格生活在当下,即苏联解体后的1991到1992年,另一重人格生活在1919年的混乱时代,是著名的红军将领夏伯阳的政委。于是小说就在两个时间面上展开。小说开始时,彼得·虚空是一个被契卡追踪的可疑人物一一现代派诗人,但彼得机智地摆脱了他们,鬼使神差地杀了追踪他的老同学,得到了他的合法证件,并以老同学的名字加入红军,成为夏伯阳的政委。他不仅跟随夏伯阳东征西讨,还就哲学神学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由于他的机智勇敢,深受夏伯阳的赏识,也差点赢得了女机枪手安娜的尊敬。此时,夏伯阳成功地平息了内部的叛乱。彼得·虚空经常为噩梦所苦,梦见自己身处精神病院,被一些穿白大褂的医生折磨得疲惫不堪。夏伯阳告诉他,梦境与现实其实都是虚空,根本不可能分辨哪是真实的,哪是虚假的,并引用中国共产党员庄杰做梦化作蝴蝶的典故予以证明。有意思的是,他还劝告彼得把噩梦写下来,以此排遣心中的痛苦。更有意思的是,噩梦中的医生铁木尔·铁木罗维奇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命令彼得把梦中的景象写下来,通过充分的宣泄,治愈他的人格分裂症。

与彼得·虚空一起接受治疗的有三个年轻人。一个叫谢苗·谢尔久克,一个叫弗拉基米尔沃洛金,还有一个就叫马利亚。铁木尔·铁木罗维奇的治疗方法是集体疗法一一让这几个病人住在一起,各自讲述他们的梦境,以此互相促进心灵的宣泄。马利亚自以为是女性,一心向往与施瓦辛格结婚,以此实现俄罗斯与美国的“炼金术式的联姻”。他坐上了施瓦辛格的飞机上天兜风,后因飞机颠簸而掉在了飞机搭载的导弹上,并随着导弹的发射撞上了奥斯坦基诺电视塔。他就把自己进精神病院归因于这次震荡。谢尔久克一心向往与日本进行“炼金术式的联姻”。他在酒后被一家日本会社招聘,并被授予曰本武士的荣誉,年薪4万美元。正当谢尔久克激动之时,突然传来该会社垮台的噩耗,他作为武士必须剖腹自杀,而且姿势还必须优雅潇洒。弗拉基米尔·沃洛金则为新时代的动荡所震惊,曾与同伴一起贩毒吸毒,拼命地逃避自己,坚持自己只是影子,是虚空,并且衷心希望有个第四者在场,以便证明他们只是影子。这个第四者就是彼得·虚空,夏伯阳师的政委,成功的宣传鼓动家兼诗人。他写下了噩梦中的情景,把手稿交给夏伯阳看,与夏伯阳和安娜一起完成了平叛活动,同时也完成了“一场彻底的宣泄”。铁木尔铁木罗维奇认为已经基本上治愈了彼得·虚空的病,同意他出院。彼得来到特维尔大街“音乐鼻烟盒”咖啡馆,但这个地方已变成了JohnBullPubisInter—national(约翰牛国际耻骨)。彼得在里面大闹了一场,逃了出来,而夏伯阳正驾驶着装甲车在外面接应他。

小说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搅乱了现在和过去的界限,让读者分不清哪些是梦境,哪些是现实,或者正如夏伯阳所说的,现实和梦境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表现手段,正是基于对苏联解体后混乱现状的认识,把它与1919年的内战时期相提并论。当然,表面上,过去与现实的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全书共十章,一、三、五、七、九的时间在1919年的夏伯阳时代,彼得与夏伯阳一起打仗并探讨人生的意义;二、四、六、八、十的时间在1992年的彼得·虚空时代,彼得和他的病友们接受集体治疗。两个时代通过彼得的人格分裂、入睡和苏醒联系在一起。读者很难分清,究竟彼得生活在1919年,做梦到了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呢,还是生活在1992年,做梦到了1919年的内乱时期。小说是对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夏伯阳》和电影《夏伯阳》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彻底颠覆。在佩列文笔下,勇敢的纺织工人变成了叛乱者,原本是大老粗的夏伯阳变成了神秘主义哲学家,经常跟政委彼得谈心,而原来经常找夏伯阳谈心的政委富尔曼诺夫则变成了次要人物(团政委)。小说还充满了东方神秘主义哲学的讨论,大量涉及中国文化,如庄生梦蝶的故事在小说中被反复演练。

《“百事”一代》(1999)

作者维克多·佩列文1999年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一个诗人转变为广告撰稿人的历程,反映了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完全别样的风景”。这别样的风景就是喝着百事可乐长大的一代人,在后苏维埃时代的俄罗斯如何快速地适应新时代的游戏规则。这场游戏没有名称,它永远不会重复。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抢劫社会,谁抢劫得多,谁就光荣,谁就是当代英雄。

主人公瓦维连·塔塔尔斯基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的名字是他那结合着共产主义信仰和60年代理想的父亲给他取的,主人公长大后却不喜欢这个名字。他因为阅读了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而发誓献身于诗神,但这一誓言与他献身于共产主义的誓言一样被抛弃了。苏联解体前后,诗人的事业已不足以谋生,他给高加索杂货商人当售货员。售货亭的工作使他获得了两种特殊品格,其一为厚颜无耻,其二为善于察颜观色。后来应老同学谢尔盖·莫尔科文之邀加入方兴未艾的广告大军,为形形色色的事业撰写广告词。写广告就意味着出卖灵魂,就意味着不顾一切地赞美某种产品或某个企业。初战告捷,±荅塔尔斯基高兴万分,把早已习惯的厚颜无耻转化成了写作广告词的动力。习惯成自然,荅塔尔斯基随身携带着笔记本,随时把一些奇特的感受写下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广告人。

塔塔尔斯基先是干个体,后又加入了阿扎多夫斯基的大公司——养蜂业研究所,成为综合处的高级策划,其实也只是小角色,要想进一步高升,必须进一步出卖灵魂。阿扎多夫斯基是广告界的沙皇,以各种形象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为了个人和集团的利益,甚至不惜制造一起假谋杀案,杀死叛卖者,同时嫁祸敌人。而集团内部的人士则互相倾轧,尽最大可能坑骗老板。

这种做法与塔塔尔斯基曾有过的诗人理想有冲突,他也曾痛苦,借酒浇愁,靠服用毒品振奋精神。

塔塔尔斯基认识了一个贩毒者,从他那里得到了新的毒品种毒蘑菇。用这种蘑菇泡水喝,可以使人忘却现实,在想象中成就无上的伟业。塔塔尔斯基吃下过量的毒蘑菇之后,来到了一座未完工的军事建筑前,而这个建筑正是巴别塔的象征。经受了“语言混杂”的考验,他登上了巴别塔。“语言混杂”同样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他从塔上得到的启示只是这样一句话:Thisgamehasnoname在经历了强烈的肉体折磨之后,他获得了创造广告的灵感。后来,荅塔尔斯基为解危机,又服用了过量的毒蘑菇,再次来到巴别塔,并且解开了伊什塔尔的三个谜语。这就迎来了剧变。他跟随阿扎多夫斯基一起来到金色房间,参观古代艺术品展览,其中包括女神伊什塔尔的画像。巴比伦女神伊什塔尔也是像凡人一样死亡,她不愿意死亡,画像中的瘸腿狗代表死亡的部分,而女神却将获得永生。女神注定要嫁给一个凡间的男子。但要与女神结合,必须获得一定的神性,要获得神性,必须使肉体实现数字化,用三维扫描仪处理一下。奇怪的是,阿扎多夫斯基成了代替女神死亡的瘸腿狗,而塔塔尔斯基则通过三维扫描实现了数字化,进入了永生的世界。塔塔尔斯基成了公司的新老板,他的三维替身无数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很难知道,荅塔尔斯基究竟真的变成了大老板,变成了女神的丈夫呢,还是仅仅在梦中。其实,也不需要分辨究竟是真是梦。广告时代的生活就像是巴比伦彩票一样,充满了变数。游戏没有名称,但这个游戏结束了。

佩列文的小说继续着他一贯的主题,人在语言混杂的世界里的迷惘;沿续着他一贯的风格:把哲理探索与东方神秘文化的猎奇交融在一起,以这种双重混杂展示“百事”一代的无奈和悲哀。佩列文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哲理小说:既有深奥的哲理探讨和东方神秘主义文化的混杂,又能有畅销书的现实针对性和挑战性。

《乡间的房子》(1997)

作者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瓦尔拉莫夫,当代俄罗斯最活跃的作家之一,1963年生于莫斯科,198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出版多部短篇小说集,1995年以中篇小说《生》获得“反布克奖”而一举成名。重要作品还有中篇小说《乡间的房子》(1997)、《瓦尔德斯》(2005)和长篇小说《傻瓜》(1995)、《沉没的方舟》(1997)、《圆屋顶》(1999)、《睡莲花》(2000)等,还有文学传记《普里什文》(2002)。他的作品同时在保守派和自由派刊物发表,受到普遍好评。

中篇小说《乡间的房子》是一部富有抒情色彩的叙事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在乡间买房子居住,与农民结识的经过和感受。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一心想在乡间买一座房子,过田园生活。苏联垮台前一年,他来到距离莫斯科数百里的沃洛格达州,从一个乡民那儿买了一座木头房子,此后每年夏天都要来这里住几个月,希望从纯朴的乡间生活中陶冶性情,激发灵感。有许多文学家朋友跟随着他来这里做客。

在这里,主人公首先结识了瓦夏爷爷和他的老伴娜嘉奶奶。瓦夏爷爷性情局傲,一辈子没有加入集体农庄,保持着自由民的生活。他心地善良,真心诚意地帮助来自莫斯科的“我”。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充满阳光,也有阴霾,他们在晚年喜欢回忆过去。护林员秋科夫也很有个性。他是战后特殊年代的私生子,但只能继承在他出生前两年就已牺牲了的父亲的姓氏,这使他的地位有些尴尬,也形成了他怪癖的性格。作为一个护林员,他尽职负责,但他同时又是一个酗酒者。他还打骂老婆。他的妻子丽莎曾经是小学教师,后来在邮局工作,再后来由于裁员而被解雇,开始给乡村的老太婆们送面包。护林员帮助“我”修建浴室,不要工钱只要伏特加。当主人公流露出劝诫他少喝酒的意思时,他感到受了侮辱,发誓再也不给“我”干活了。秋科夫的故事被“我”写进了小说,他看了小说后非常忧伤,因为妻子要跟他离婚。但善良的丽莎一句责备的话也没对“我”说,他们也没有离婚,而是继续默默地生活下去。纽拉·齐加诺娃是一个个性突出的聪明能干的小老太婆,常常跟“我”一起去采浆果。她的丈夫因为医生马虎大意而死了,她的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在北极圈工作,其中一个儿子死在了北极。她一个人生活在村子里,灾难并没有使她变得凶狠起来,甚至也没有使她屈服,她以罕见的轻松忍受了这一切,把它当作自然而然的事。

作者来到农村是要体验乡间生活的美妙淳朴,他常常在森林里散步,在湖里钓鱼,跟随老太婆去采浆果、草莓和蘑菇。但他始终感到自己是个外人,没有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其他人也都把他当成外人。当然,他还是有机会认识了他们,加入了他们的生活之中,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夜晚,老太婆们坐在一起喝茶,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她们怀念自己的青春时代,怀念曾经有过的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生活,但集体化破坏了美好的大自然,把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污浊的臭水沟,把富饶的乡村变成了贫民窟。年轻人纷纷到遥远的城里去谋生,留在乡下的只有老人,连孩子都很少见。到处是衰败的景象。

苏联解体了,苏维埃政权垮台了,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好转。先是物价飞涨,接着是养老金数目的飞速增加和钞票面额的飞速扩大。老太婆们弄不懂千、万、十万这样的数字,弄不懂世界是不是发疯了,更弄不懂年轻人为什么堕落到欺骗本村老太太的地步。民主了,但这个小小的村庄人口太少,对选举结果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谁也不会关注这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只有掠夺。正如小说结尾说的,“同志们”没有来得及搜刮干净,现在先生们接着干。小说中,乡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蕴涵着无限的魅力和同样无限深沉的苦难。善良的瓦夏爷爷死了,“我”的乡间的房子也渐渐朽坏了,这个dt方的小村子已不再有什么意义,于是“我”终于离开了这个地方。

瓦尔拉莫夫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也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小说以浑厚的笔力描绘了北方大自然的粗犷、荒凉和特殊的美丽以及北方农民生活的社会百态。那浑浊的河流,年年被冲毁又重建的临时桥梁,结冰的林中湖泊,森林中沼泽地上的浆果,湖边的钓鱼活动,林中偶然相遇的人的问候和种种恐怖的传说,甚至他捉住一条巨大的狗鱼的细节描写,都显得清晰明朗,富有诗意。这显示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作家非常迷恋乡村生活,仍然像过去的作家一样把大自然当作创作的源泉,但作者没有像浪漫派作家一样把田园生活美化,而是真实地揭示了乡间生活的不幸,让人回味无穷。

《蓝色脂肪》(1999)

作者弗拉基米尔·索罗金(1955—),戏剧家和小说家,曾发表《排队》(1992)、《四个人的心》(1993)等小说,获得读者欢迎。1995年,长篇小说《玛丽娜的第三十次爱情》轰动文坛,被誉为本土版的《洛丽塔》。1999年,《蓝色脂肪》发表,引起更强烈的轰动和更激烈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