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20几岁要应用的经济学智慧
4474800000033

第33章

第4章第5节STOP!不要再疯抢不需要的东西

2006年上映港片《购物狂》在香港和内地都赢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片中由张柏芝等饰演的“购物狂”因为难以控制疯狂购物欲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的消费心理,不得不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影视剧由于戏剧性需要而显得过于夸张,但其实我们身边的年轻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在购物中也难免怀有“购物狂”的心态:自己本来不想买什么东西,可是只要到商店、超市里一逛,就不自觉地满载而归,买回来后才发现是些不需要的东西,只能为已经堆积如山的杂货堆再添新品。这类情况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中尤为常见。

或许你自己也会疑惑,为什么总会为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甘心掏钱呢?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会为你介绍一个经济学名词:“非理性消费。”所谓非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心理,多指人们一时冲动,为了获得某种心理安慰等的购物行为。就像《购物狂》中张柏芝饰演的女主角,她为了寻求购物的乐趣和安全感而疯狂购物,却没有考虑这些东西是否有用。所以,消费者会为不需要的东西掏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非理性消费在作怪。

非理性消费消费的存在是由人所天生的感性情感决定的。人人都有七情六欲,情绪波动,你可能因为一时心情不好,把购物当成发泄的方式;也可能因一时好奇心而购买看起来不错的东西;或者临时起意,在逛商场、超市的时候,看到打折商品就“顺手”买下;亦可能不为商品的效用,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攀比而购买一些奢侈品。

年轻人有激情、爱冲动,因此,非理性消费让头脑发热的年轻人花了很多无意义的钱。虽然在消费的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这样的消费行为是不符合自己的初衷和根本利益的。非理性消费最终会把社会财富引到无用或者效用被夸大,甚至有害的生活方式上去,让人们最后无力去追求真正需要的生活资源。当消费者拥有一堆无用或者使用效率较低的东西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其实,很多商场都在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来指导经营策略。这些经营策略大到超市地点的分布、经营的风格、品牌所面对的目标消费人群,小到超市里的色调、播放的音乐以及货架的摆放。作为消费者的你,了解一些商家常用的策略之后,可以在消费中争取主动地位,避免浪费。

在逛超市之前,最好列一个购物单,严格按照物单上所列条目来购物,那就能好好管住自己的冲动了。另外,在购买打折商品时,既考虑优惠,又要考虑实用。商品打折,有的是快到保存期限了,但也有一部分是单纯的促销。像饼干、糖果等零食,若是家人都喜爱的,可趁特惠酬宾的机会多买几包,但记得要看清楚保存期限。

购物是一种生活享受。它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还能够带给我们愉悦的休闲感受。然而,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商品,在不断增强的消费欲望的驱使下,我们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陷入什么都想买的困惑境地。二十几岁的你,购物请多些理性!

智慧小品:消费前先问自己5W

1.What(买什么)。知道自己要买什么,确定是否真的必要、

2.Why(为什么要买)。消费好比三部曲:第一是生活必需品,吃穿即属于此类;第二是维持生存的消费,如房租、水电费等;第三是学业事业发展和时尚领域的消费,如教育投资、文化娱乐消费等。具体开支就要分清轻重缓急。

3.When(什么时间去买)。购物时如果巧妙地利用时间差,换季大减价时、黄金周购物节、反季购买往往价格便宜种类也多。

4.Where(在什么地方买)。土特产品在原产地购买,进口货舶来品在沿海地区购买,即使在同一地方的不同商家,也“货比三家不吃亏”。

5.Who(什么人去买)。买食品、服装和床上用品等,女人往往比男人精明;而购买家电、家具、数码产品等耐用消费品男人比女人内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