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2
4483600000022

第22章 海外大千世界(7)

这座深埋在地下的墓室长914米,高7米,拱形屋顶用石柱支撑,四周的墙壁装饰着浮雕,描绘的是统治黑夜的9位玛雅神。墓室中央摆放着石棺,棺盖上刻有精美的浮雕。这块石板棺盖竟然重达5吨,人们费了很大力气才将它挪开,不知当时的玛雅人是如何将这副沉重无比的石棺搬入地下墓室的。棺内躺着一副高大的人骨,上罩着一只镶嵌了200块玉片的面具,四周还堆满各种珍贵的玉器、护身符和手镯。种种迹象表明,这副人骨就是公元7世纪时帕伦克的统治者——帕卡尔王。

令人奇怪的是,一根蛇状的黏士管子从石棺内通向了墓室入口,之后又沿着阶梯一直通到神庙顶部。有人队为这是死者想通过这种“心理管道”,把自己同活人的世界连结在一起。

石棺脚下发现的2具灰泥雕塑头像集中体现了玛雅艺术的全部优点:雕像体积把握非常好,画面平衡,人物外形在寂静中充满威严,不仅逼真反映了人物形象,还把人物内心深处压抑不住的恐慌、神思、严峻等内在力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石棺上的精美浮雕也保存很好,清楚地显示了一个半躺着的男子,他上身前倾,伸出双手,两眼凝视前方。人们对这个形象充满疑问,有人认为它表现帕卡尔在弥留之际掉进一个阴间怪兽嘴里的情景,也有人认为这描绘了帕卡尔以一种胎儿的姿势降入地下世界的情景。与此同时,从他的尸体上长出了一棵世界树和一只神鸟。尽管他像太阳下山一样沉入了地下世界,但从石棺两旁刻画的形象来看,他即将进入下一重的生死轮回。

不过,还有一种更为离奇的解释。20世纪60年代,有人曾经认为石棺上镌刻的人身上穿着的是紧身衣,头上的弧形物和管子是一种类似天线的装置。而他的姿态之所以如此奇特,是因为他在操纵着某种人们至今无法知晓的仪器。他的那辆“车”前面部分很尖,车尾是急速喷射的火舌,显示他正坐在一架宇宙飞船里,飞往太空。

神秘的玛雅人已经留给我们太多无法解开的谜。遗失的莫切文明

可以说,西潘王陵的发现是人们了解莫切文明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以后,和莫切文明有关的出土文物越来越多了。但真实的莫切文明仍是模糊的,它从未清晰起来,关于莫切文明还有很多不解之谜,但愿这个古老的文明有一天能够完完整整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神秘消失的莫切文明

南美秘鲁的北部海滨地区是一片绵延的沙漠,漫漫黄沙中掩埋着一个极其神秘的古老文明。很久以前,曾经有一条名叫莫切的河流蜿蜒流淌过这片土地,滋润了两岸的山冈和平川,后来,这条河流逐渐干涸消失。考古学家便把这里曾经兴盛过的文明称为莫切文明。

莫切人墓葬然而,就像这条河流一样,莫切文明自发源伊始就注定摆脱不了消亡的命运。现代人对它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它是如何兴起、兴盛,乃至突然消失的。

早在西班牙统治时期,那些用心良苦的盗墓贼们就已经开始出没于这里的黄沙之中了。和盗墓者灵敏的嗅觉相比,真正严谨的考古工作似乎总是晚了一步。直到1899年才有一位名叫马克·乌勒的德国考古学家在这里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发掘工作。他发现的是一些简单的墓地和遗址,当然也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时光又过了半个世纪,一直到1946年才有2个美国人重新来到这里。这一次,他们在河谷中发现了一处有5具尸体的墓葬,一个古老的文明似乎正通过那些出土的精美文物向后世的人们招手。

这些精美的文物大都是陶罐,每个陶罐上绘有一些显然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似乎在诉说着各不相同的故事。根据这些图案,专家们断定大约2000年以前,的确有一群聪颖而智慧的人种统治了秘鲁北岸,许多人就生活在莫切河谷一带。然而令考古学家们十分遗憾的是很多宝贵的遗址被盗墓者破坏殆尽,这个古老的文明也因缺乏证据而显得越来越神秘。

莫切人留下的大量陶罐成为考古学家们钩沉的主要证据,他们企图借助陶罐上的图案来还原莫切人的真实生活场景。然而,在很多图案上,他们看到的只有“恐怖”二字。

在反复出现的图案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位戴着猫头鹰头饰的武士正一个接一个地切割着囚犯的喉咙。有时,图案上画着一位结着辫子的女人正拿着一只高脚酒杯盛接囚犯的血。之后她会把高脚杯递给一位坐在金字塔上的相貌狰狞的人饮用。这人右手握着权杖,一边喝着人血,一边看着囚犯们排队从他的面前经过。等待囚犯们的是残忍的酷刑,或被砍头,或被肢解。后来,专家们将这个反复出现的武士模样的人称为“斩首之王”。

有人认为这些画面是祭祀的场景,还有人认为这些古怪的人物不过是莫切人的虚构而已。但不管怎样,它已经吸引了人们对这个古老文明的好奇。

盗墓者揭开王陵一角

如果莫切人有知的话,一定会记住1987年2月16日这个日子,因为它是莫切文明发掘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先从秘鲁北部沿海一个名叫西潘的小村庄说起。这个小小的村落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当地人对莫切文明也几乎一无所知,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脚下的大量文物进行疯狂盗掘。就在这天晚上,一伙盗墓贼闯进了西潘村附近的一块荒坡,悄悄挖开了看上去并不是很大的泥砖金字塔,里面竟然是一座完好无损的墓室。这在十墓九空的莫切文明遗址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盗墓贼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们迅速估量了一下里面文物的价值,得到的答案让他们更加疯狂起来。原来里面的宝物不是十几件,而是数百件,而且这一次再不仅是一些瓶瓶罐罐的陶制品,而是令人目眩的金银制品。盗墓贼们显然被冲昏了头脑,很快,他们之间就因分赃不均而起了争执。结果其中的一个人做了最最愚蠢也最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事,那就是跑到警察局告了密。

对于秘鲁考古学家沃尔特·阿尔瓦来说,那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当晚他得了重感冒,正准备好好休息一下。然而警察局却来人叫他立刻去一趟。阿尔瓦一边打着喷嚏,一边解释说:“我实在没有力气跑那么远的路,要不明天再去如何?”警察局长却坚定地说:“你来吧,只要你来,就会忘记一切病痛!”

阿尔瓦只好流着鼻涕去了。在警局里,他看到了一些文物,隔着2000多年的泥土尘埃,他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器皿上的高贵气息。多年来,考古学家在莫切遗址中几乎找不到金银一类的器物,人们对此有两种判断:要么是已经被盗墓者盗走,要么是莫切人根本还不会制造金银制品。眼前这些精美绝伦的金银制品否定了人们的猜测。

阿尔瓦随即带着2名武装警察火速赶往现场,并在那里守候了一夜。这个夜晚里,他彻夜未眠,一面是为发现巨大秘密而惊喜,一面还要防备那些不断闻讯赶来的骚扰者。事实上,他和警察一起遭到了村民的围攻,疯狂的盗墓者将阿尔瓦视为大敌,因为他的出现断了盗墓者们的财路。

夜色消失,阿尔瓦在极度的疲倦和恐慌中迎来了秘鲁北部海岸的又一个清晨。不久以后,他便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在西潘的考古挖掘,而就是这次挖掘震惊了世界考古界。王者现身

考古挖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眼前的墓室一片狼藉,人们已经很难看出这些东西原来摆放的位置。这时,一个在金字塔另一面出现的洞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阿尔瓦意识到那里可能会有有价值的发现。于是,他和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扒开洞口,进入其中。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具人的遗骸,但此人却在下葬时被砍掉了双脚。

为什么如此残忍?答案随之被解开。

原来这是一个守墓的殉葬者,人们砍掉他的双脚是为了叫他从此不再远“走”,只能忠心耿耿地留在那里。

然后,阿尔瓦顺利地发现了这座陵墓的主墓室。里面有6副棺木,其中的一副很大,显然是墓主。此人大约生活在300年左右,死时约40岁。他从头到脚都裹着金银,手里还握着一把500克重的纯金小铲子,身体四周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显然此人生前地位显赫,支配了大量的财富。考古学家称他为“西潘王”。

考古者还在墓中发现了3个女人、2个男人和1个孩子的遗骸。但奇怪的是,那3个女人部是在西潘王死前被葬于此的。

阿尔瓦从未在存莫切人的墓中见过如此众多的金银宝藏。况且,这些金银制品工艺精湛,造型奇特。例如其中一个用黄金和绿宝石制成的耳饰,虽只有硬币大小,其上却镶着3个人像,中间的人像居然穿着和墓主相像的衣饰,胸前还挂着一条由若干个猫头鹰串成的项链。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像针眼大小的猫头鹰栩栩如生,如瑞士钟表一样精致。另外,考古学家还发现这些金银饰物并不全是纯金纯银的,其中一部分是镀金的。看来莫切人已经掌握了镀金的技术,比欧洲人早1000多年。

没有比那尊人物陶俑的出现更让阿尔瓦兴奋的了。因为这尊陶俑的穿着衣饰几乎和西潘王下葬时穿的一模一样,人们甚至可以断定,它就是墓主人的复制品。陶俑的右手握着的是一柄黄金权杖,这一细节引起了前来参观王陵发掘现场的美国著名考古学家克里斯托弗·唐南的注意,他很快就联想到了此前出土的陶罐,那上面绘制的“斩首之王”手中也握着这样的权杖。

不过他们还不能下结论,因为陶罐上的“斩首之王”头上还戴着一个很大的月牙形装饰,腰间也系着月牙形带子,而这些都没有在陶俑身上找到。考古学家开始在基中寻找这两件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看样子,在即将揭开的谜底面前,人们还要徘徊一段时间了。

几个星期后,人们开始搬动西潘王的尸骨,他们意外地发现这两样东西就压在尸骨身下。也许,西潘王早已经料到此番经历而故意和后世的寻找者开了这个玩笑。当阿尔瓦将这两件饰物戴到陶俑身上时,不禁和唐南相视而笑。

没错,就是他,西潘王就是“斩首之王”。

一年后,阿尔瓦又开始在这个墓室的附近进行遗址勘察,很快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墓室。墓主人有大量陪葬品,显然他的身份也很特殊。最有趣的是,他的头上戴着描头鹰面具,于是人们断定他就是那个用刀切割囚犯喉咙的武士。

1991年,唐南教授和他的助手在距离西潘村40千米的圣何塞德莫罗村发现了一个墓室。墓室的主人是一个女人,陪葬丰厚。而且她的头上也戴着跟陶罐上的女人一模一样的头饰,身旁还有一只与图画上一模一样的高脚酒杯,不用说,她就是图画上的那位女祭司。

到此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莫切人陶罐上3个最显著的人,这也许说明了陶罐上的场景在真实的生活中是出现过的。大海上的游牧民族

维京人四处漂泊,以船为家,最后也以船为葬。英国萨福克郡萨顿胡船棺葬的发现让后世的人们目击了那段动荡的历史,也见证了多种文明的交汇与碰撞。考古学家们在船棺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有人称它是英国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以船为葬

在欧洲漫长的历史上,维京人曾经和萨克逊人、凯尔特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一样,也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文明。其实,“维京人”只是他们对自己的称呼,在欧洲其他民族的眼中,他们就是北欧海盗。在北欧语中,“维京”这个词语包含了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旅行,第二重意思是掠夺。从公元8世纪~11世纪,这些以船为家四海漂泊的维京人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他们的后代曾一度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法国的诺曼底、英国、俄罗斯的内陆、西西里、意大利南部以及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

825年,维京人发现了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冰岛,并于875年开始在那里定居下来。985年,他们又踏上了格陵兰的土地。人们甚至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说明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500年,这些维京人就曾到达纽芬兰并探索了部分北美地区。他们抢劫掠夺,以海盗的形象出现在当地百姓面前,在欧洲历史上,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维京时期”。

在维京人四处漂泊的旅途中,他们和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为船就是他们移动的家。那些船上的桅杆可以放倒,如果蒙上船帆就成为了一座很好的帐篷。到了陆地上,他们甚至像阿尔戈英雄一样扛着自己的船前行,穿过一条河流,再走到另一条河流里……可以说,船不仅装载着维京人的生活必需品,还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灵魂。

于是他们将船当成了自己最后的归宿,当他们生命走到尽头之时,往住也是“以船为葬”。

目前我们考古已知的船葬法是这样的:当一位骁勇善战的维京酋长死时,陪葬品里会有一条船以及他生前的战利品,因为这些东西代表了他生前曾经拥有的荣耀。那时,送葬者先挖一个战壕式的大坑,将所有陪葬的东西都放下去,包括死者本人也安静地躺在船上,然后再填上泥土和石头。

在日德兰半岛及挪威等地都曾挖掘出了一些这样的维京船。第一处完整的船葬墓是1880年发现的,当时在挪威南部的奥斯陆海湾发现了一个被称为“戈克斯塔德船”的船葬墓。但因为这处墓葬曾被盗墓贼洗劫过,所以人们只能遗憾地与当时墓葬的真实情景擦肩而过。1903年,在奥斯伯格人们又发现了另一座船葬墓,这一次的发现有了重大的突破,里面安放着2位妇女的遗骨。有些挪威学者推测,年轻的妇女可能就是死于公元9世纪中叶的女王阿萨。

关于维京人的船葬历史,最惊人的发现是在1939年,一位女士在英国萨福克郡沿岸附近萨顿胡的一个土墩下发现了一处船葬墓。她随即把发现报告了政府,然后,整个国家都分享了寻找到巨大宝藏的喜悦。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狂热的人们依然对此津津乐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墓葬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据说,墓葬所在地在当时曾成为了美军的空军基地,镇上的美国兵比当地的英国人还要多。时至今日,我们只能从一些业余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照片中来寻找相关线索,以图重现墓葬被发现时的最初情景。

时光如沙,1000多年的时间平柔滑过,如今距萨顿胡船棺葬被发现也已过去了几十年,只有古墓中残存的精美文物,还在诉说着那些不同寻常的历史时刻。

船棺的构造

萨顿胡船棺所在的地方是一片由15座小丘组成的广阔领地。从现场看,这些小丘下面的部分腐蚀严重,只有从空中才可大致看出它的轮廓。在此之前,一些小丘已经被盗墓者光顾过,所以考古学家只在那里发现了残存的铁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