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合法地疯狂赚钱
我们今天讲投资银行。有谁知道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确实一句话说不清,因为它涉及的业务太宽泛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法律允许下,疯狂地赚钱。
在讨论股票的时候我们曾经涉及企业上市问题,请问,是谁在帮助企业上市?投资银行。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是由金融衍生品导致的,请问,谁创造的金融衍生品?投资银行。
欧美的养老金如何才能抵抗通胀,保值、升值?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涉及的业务无所不包,造福过社会,也搅乱和伤害过社会,可以说毁誉参半。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创新就有风险,公共政策大多建立在社会丑闻之上,因此,投资银行今天的创新和以往金融史上的创新一样,折射出人类的智慧,也必将载入史册。
如果由于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伤害过社会,就对它全盘否定,无异于因噎废食。
投资银行的业务数不胜数,但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第一,资产证券化;
第二,企业重组。
资产证券化的由来
假如你是一位银行家,你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去投资。比如房贷、车贷、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经济贸易贷款、信用卡贷款等。这些贷款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十年。问题出现了:
一、这些资金被长期占用,总不能这些日子只吃利差吧?这样利润太小,怎么养活那么多人呢?
二、这些贷出去的款可都来自储户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人家要是来取款怎么办?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准备金以防不测。
三、在此期间又遇到更好的投资项目怎么办,岂不是坐失良机?
于是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这些贷款做成面值很小的债券,让利卖给社会上的投资者。这样,投资者都愿意购买这些债券,因为银行在贷款方面是很谨慎的,收回债券本息的信用很高;而银行方面很快就能收回投资,可以进行新的投资,同时也可以更加轻松地应付储户取钱的需要;而银行只是负责帮助那些投资者收取贷款人的本息,而且还能赚点手续费。
这种将应收账款或应收本息做成债券出售的这种方法就叫做“资产证券化”,它的本质是将投资利益由社会分享,而投资风险由社会分担。目前,资产证券化也不只仅限于债券了,还可以是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形式。
有一点请大家一定注意,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是对银行的信任。但是银行真的可信吗?银行给客户贷款是出于对评级公司的信任,而评级公司真的可信吗?这种怀疑绝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证明。我们将在随后的章节讨论。
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它对债券背后的资产信用很了解;再者,可调用资金雄厚,因为社会上人们无论从事贸易还是从事金融或是打工,挣来的钱基本都存在银行。
但是也有的国家担心,银行又有信息、又有资金,如果允许他们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岂不是可以将投资者玩弄于股掌之中?
于是在欧洲,银行继续开展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而在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部门便独立出来,形成“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究竟应该是分是合,就请朋友们在了解完投资银行之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吧。
在本章中,我们将以美国的投资银行为主线,讲述有关业务。
破产隔离———不让母公司拖后腿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投资银行发现了令人无奈的问题。有一些企业绩效一般,因此信用不高,甚至没有资格进行证券融资,但是它其中的某项业务却非常出色,深深地吸引着投资者。
如果这些企业进行投资,那些业绩平平的项目会吸纳大量资金,将投资回报率急剧下拉。而且,如果哪天企业破产了,这部分业务也就不存在了,咋跟投资者交代呢?
传统的投资,比如贷款、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均是以整个企业为信用支持的,因而无法针对其某一部分资产进行投资。
这可怎么办呢?
又有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干脆,让这家企业把这部分业务独立出来,建立一个子公司,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个办法就叫“破产隔离”,说白了,就是不让它的母公司拖后腿。只要给其母公司足够的补偿,这个子公司与原来的母公司就再也没有瓜葛了。
在现实中,这部分业务要么交给信托公司,叫“特殊目的的信托公司”(SPT);要么成立一个独立法人公司,叫“特殊目的公司”(SPC)。
但是投资银行还是不放心,万一这个新公司自己瞎鼓捣,弄破产了怎么办?因此,投资银行在进行资产证券化之前,一定要求在公司章程里写上两条。
第一,这个公司只能干和资产证券化有关的业务,其他的业务不许干。
第二,资产证券化之后,公司不能再借债,也不能为不相干的商贸活动提供担保。
另外还有几种做法,比如,要求公司里必须有独立董事(也就是纯投资者,和公司、银行都没有关系,而且公司破产对他的利益有伤害)。只有在公司资不抵债,并且独立董事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申请破产。
再比如,将公司股票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专门卖给社会投资者的。只有这两种股票的所有持有人都同意,才能申请破产。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这个新公司由一个不相干的第三方控制。
实际上,要是完全避免新公司破产也不太可能,天有不测风云嘛,投资就避免不了风险。投资银行只是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制约和挽救的办法,尽力做好而已。但是,破产隔离已经无疑成为了资产证券化的重中之重。
资产重组
在农贸市场买苹果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一个摊位上混杂着堆满了大苹果、小苹果、红苹果、黄苹果、油光发亮的苹果、生虫的苹果,你想买吗?一定不想买。你觉得他能卖个好价钱吗?即便随你挑着买,也卖不出好价钱,因为好苹果已经混在处理货中了。
如果你看到另一个摊位,他把不同等级的苹果分类了,又红又大油光发亮的苹果放一堆,中等水平的放一堆,处理货放一堆。你觉得他是不是要比先前的那个摊位卖得好?
我再问一句,那些又大又红油光发亮的苹果一定是一棵树上长出来的吗?不一定,我们只看苹果的质量。
卖证券也是一样,资产被证券化之后,能否在市场上被广泛接受,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是现金流,第二是现金流,第三还是现金流。只有好的资产,才会在未来产生好的现金流。
那么,如何才能使资产变得更加优质,给人产生良好的现金流预期呢?
首先要做到风险隔离,也就是我们上次讲的破产隔离。它大大降低了参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的门槛(只要有好资产的一般企业也可以参与),使可利用资产大大增加,为进行多样化的资产重组提供了巨大的选择余地。
再者就是“资产重组”。怎样重组呢?就是把来源不同的各种资产按回报时间长、中、短分类;再按风险大、中、小分类;然后再按回报率高、中、低分类(像卖苹果似的,按质量分类)。在此基础上,做出面额较小的证券发行。证券的形式有债券、股票等不同形式。
如果想把证券卖得好,还需要提高信用等级。除了破产隔离可以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之外,我们随后要讲的“企业重组”也可以提高信用等级。另外,我们可以通过信用增级机构来提高证券信用,比如利用政府机构、担保公司、知名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信用证明等一切可以证明证券信用的机构。毕竟光自己说行还不够,还得别人说你行,而且说你行的人也得行。
这样一来,原来一盘散沙的资产,就被卖出了一个好价钱,这也正是资产重组的神奇所在。
次贷危机
第一阶段:埋下隐患。
大家还记得2007年北京狂涨的房价吗?当时的房价真是一天一个样。5月份,我楼上一对夫妇买的房子只花了36万,而8月份我买了同样面积、同样格局房子却花了72万。
当时,很多人都想多囤积几套房子,这样就可以眼看着自己的财富翻倍增长了。只要能交得起首付,只需过几个月或几年,把房子一卖,就能白挣很多钱。
我就是因为交不起首付,只能眼见着发财的机会白白丧失。
但是美国人就比我幸运。因为2007和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行业同样火爆,很多人也想囤积房子,静待涨价。
美国的地产商为了促销,联合银行,共同推出了“零首付”购房。这个很好理解,我们生活中也有为促销汽车、手机的零首付。
美国银行为了增加贷款量,赚取更多的利息,大力推行“次级贷”(此前我们讲过),因为次级贷有一个特别切合房地产投机的利率体制:最初几年还款利息很低,甚至可以是零利率,只是几年后利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也就是说,美国人可以一分钱不掏就先住上几年新房子。
但是,银行放贷要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因此,银行贷款全凭“评级公司”对客户的评级进行放款。此前我们讲过,评级公司挣钱的方式是:对客户的还贷能力做出客观评价,然后赚取佣金。在中国,我们在购房贷款的时候,也需要开收入证明,并且需要律师确认,并且需要支付律师一定的律师费。评级公司就相当于这个律师的角色。
也就是说,评级公司对越多的客户进行评级,就越能赚更多的佣金。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客户呢?
有人就动了心眼了:把不符合贷款标准的客户人为提高等级不就可以了?
有人问,这不是造假吗?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你说的很对。但是,这些评级公司实在禁不住佣金的诱惑。关键是他们认为:房价一定会不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这些做假的客户还不起月供,也可以轻松地把房产转手卖给下家,下家有可能继续还月供,因此不会出现“断供”的危险;或者把房子高价一卖,付清贷款的本和息。那么,自己偷偷提高客户信用等级的事情也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掩盖过去了。
请注意,评级公司有胆量做假的前提是:房地产业持续火爆、房价不断上涨。
上哪里去找这些信用等级差的人呢?很简单,你门口摆摊卖杂货的、卖热狗的、卖冰激凌的……反正到处都是。那么他们愿意吗?当然愿意,他们当中很多人没有固定职业,压根也没打算还月供,只想等到房价再涨一涨,倒手卖掉,还能挣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双方一拍即合,一时间,投机性的房地产投资极为盛行。一颗超级金融定时炸弹就这样被贪婪地埋下了。
银行在评级公司的蒙骗下,一笔一笔的住房贷款发放出去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银行将住房贷款按揭卖给了投资银行。
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投资银行将这些被虚高评级的按揭和其他资产进行了“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制作成优质资产债券面向广大投资者发售。请注意,经过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之后,投资者对于基础资产的信息已经无从知晓,只知道是比较优质的资产(由证券评级公司评级)。
出于对投资银行的信任,遍布世界的投资机构或主权国家,甚至投资银行自己都购买了这些危机重重的债券。
从刚才的过程大家已经发现,银行的风险已经通过投资银行的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转嫁到了全世界。
第二阶段:地产泡沫破灭。
如果房价继续攀升或许这场危机就不会发生,但是,天不遂人愿,市场有它自己的规律:供给不足,价格上涨,供给过度,价格下跌。房地产的过度的供给终于使房价急剧滑落。
那些被虚高评级,当年一分钱没掏就住上新房的信用不够的贷款人,在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之后,终于到了还贷的时候了,而且还款利息逐年增加。可他们手里哪里有钱,原打算在房价飞涨之后卖掉算了,可是现在没人接盘了。怎么办?没办法,干脆走人。
第三阶段:金融风暴爆发。
他们甩手一走不要紧,银行还得帮着投资银行收月供呢!投资银行还得等着这些月供,兑现那些卖出去债券的本息呢!那些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还眼巴巴地等着债券利润变现呢!怎么办?
没办法,银行只能把房子收回来,拿到房市上卖。可是卖不动呀,因为房价下跌了!贷款肯定是不能完全收回了,更不要说利息了。
这一下,投资银行就拿不到足够的钱,就没法兑现债券本息。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拿不到债券本息心里就慌了。
这下子可不好了,投资者争先恐后到投资银行拿债券“贴现”(在商业银行中讲过,牺牲部分应得利益,换取现金),能挽救多少财产就挽救多少吧。
可投资银行手里的钱也不够,但是出于信誉又不能不贴现。于是哪位投资者先到就贴现给谁,晚了就对不起了。直到拿不出钱来,投资银行倒闭。
参与次级贷的投资银行很多,那些没倒闭的本来就着急,一看有同行倒闭了心里更着急。于是也争先恐后到银行催债,因为银行在卖掉按揭的时候是有信用承诺的,因此,银行必须按承诺赔偿投资银行损失。可银行自己都没收回本钱,哪有钱赔给投资银行呀!
银行为了赔付投资银行损失,占用了大量准备金,使准备金水平急剧下降。我们在商业银行中讲过,准备金少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银行不能及时支付储户取款的现象。而一旦出现类似现象,社会储户就会慌乱,争先恐后去银行“挤兑”,而挤兑恰恰是现代银行的死穴。因而,某些银行开始倒闭,金融风暴开始了。
第四阶段:经济危机爆发。
银行一旦倒闭,所有贷款的本息无人收取(这倒是便宜了那些借款的人),储户多年积蓄就这样随着银行的倒闭消失了。
现代社会人们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储蓄在银行,积蓄一旦消失,就失去了消费能力。
社会失去了消费能力,市场也就萎缩了,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