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老狐狸的智慧
44839300000037

第37章 随机应变

领导,意味着权力、尊严。

每个人都有自尊,领导者更多一层光环。我们在公开场合要特别照顾领导的尊严感。

在领导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在公开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有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公开发难。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都喜欢喜欢他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这样,在公开场合不给领导留面子的结果便是,领导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面子,要么便怀恨在心,以秋后算账的方式慢慢报复。

这种结果,自然是下属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也违背了他的初衷。他大概忘记了,无论是领导,还是他本人,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充满人情味,讲究人际和谐的同一个社会中。

领导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的面子,特别是在其他领导或者众多下属在场的时候,这决不仅仅是因为有文化的潜意识在作祟,更是在于领导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这种需要因受到公开的检验而变得更加强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威信受到损害,便会使权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损失。它影响到领导在今后的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人们不禁要问,他说的是否都对呢?是否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样,下级在执行中便多了几分疑虑,这必然会降低领导权力的有效性。因为服从越多,权力的效果就会越好。行使权力必须要以有效的服从为前提,没有服从,权力就会空有其名。

自尊受到伤害,是最伤人的感情的,因为它触动了人最为敏感的地带,挫伤了“人之所以为之”的信条。在公开场合丢面子,这说明领导正在失去对下级的有效控制,于是,人们不禁对他的能力乃至人格都产生了怀疑。因此,无论是谁,身处此境,最先的反应肯定是怒火中烧,而不是理智地对意见内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那么,此后的一系列举动肯定都是很情绪化的。即使他很有面子、很得体地将这件事掩饰过去,情感上的愤怒依然是存在的,这个阴影将会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没,使你在后来饱尝麻烦,悔恨不已。

晏子是一个很高明的职员,他既充分地维护了齐景公的尊严,又保全了烛邹的生命。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射猎,于朝事不甚理睬,却对鸟的生死存亡关心备至,派烛邹专门看管鸟。一天,烛邹一时不慎,鸟全跑光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烛邹,晏子闻讯,急忙赶到,并请求在齐景公面前数说烛邹的罪状,还说这样可以让他死个明白,也好让众人服气。景公应允。晏子便转向烛邹,大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让君王不能安心于社稷,这是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杀人,这是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会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死有余辜!”说罢,转身请求景公杀烛邹,景公再昏,也能听出这番话的意思,于是羞愧地说:“不杀!不杀!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我们给领导尊严感,是在明是非的情况下,并且可以用智慧去很好地进谏。李斯,的确是很讨秦始皇的欢心,但他却是盲目地服从,被世人所唾弃。

李斯就是个死心塌地跟秦始皇走的人,对秦始皇逆来顺受,言听计从。秦始皇是个鱼肉百姓的昏君,大兴土木,工程很多,为行建功立业之实,他决定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宫,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群臣听说后喧哗不止,劝谏者颇众,秦王很不高兴。此时,李斯却称赞了秦始皇的计划道:“陛下深谋远虑,此数举措置得宜,导万民于千百世之鸿利。目下诸多困境,可致后世无穷之基业,奈何着眼于近途,而遗千古之功。”秦始皇听完很高兴,自然没看错了人,是个人才。李斯见秦始皇龙颜大悦,更是明目张胆地大肆吹嘘:“今陛下动众兴工,圣王之举也,奈何言之涌涌,尽阻基业之创就,臣不知何由至此。”秦始皇高兴地说:“丞相所言极是,朕意已决,众卿无需赘言。”自此把李斯视为知己。

李斯在大兴土木方面盲目信从秦始皇,并为之歌功颂德,仅仅为一人着想,却害苦了天下老百姓,助长了秦朝的苛政,不仅激怒了民众,而且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

聪明的下属既尊重领导的决策和命令,又能有分辨地执行领导的决定,只要事情解决得完美,把功劳很大程度上归于领导,同样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赖。

想要别人接受你的想法,首先就要试着接受别人。向领导请教是一种进谏的方式。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认同”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那样:“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一种啤酒为什么比另一种要好,但你的朋友,无论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而影响力是说服的前提。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对方的一些情况,并善于利用这点已知情况,做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的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做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

请教会增强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良好的动机,否则,如果对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建议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有些问题可以不必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相反,可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指出问题,有时效果反而会更好。

其实,领导也是很普通的人,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并力求使领导改变主张,仍然是十分奏效的方法。你无须过多的言辞,无须撕破脸面,更无须牺牲自己,就可以说服领导,接受你的意见。

迂回曲折的建议方式,有很多成功的故事。

据载,魏王李泰喜欢文学,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有人说大臣中有瞧不起李泰的,唐大宗大怒,召众大臣责备道“隋文帝时,众大臣都被诸王踩在脚下,我如果骄纵他们也这样做,岂不折杀诸位,使诸位蒙受耻辱吗?”

魏征一听皇上说话离了谱,赶紧接上说:“若说法纪纲常被彻底破坏,固然不必理论,如今有圣明君主在,魏王当然没有辱没群臣的道理。隋文帝骄纵他的儿子,最终都做了刀下之鬼,这也值得效法吗?”

唐太宗听了,高兴地说道:“我因私爱而忘公义,听了您的话才知道自己理屈。”

魏征之所以能说够说服唐太宗,是因为他赞美太宗是“圣明君主”,先让他心里舒服一下,如果魏征以硬碰硬,结果难以想像。

三国时期,魏王曹操准备镇抚关中之后,即回师洛阳,可是关中某地豪强许攸拒绝率部归顺曹操,还说了许多谩骂曹操的话,曹操大怒,准备下令讨伐许攸。

群臣因此纷纷劝曹操宜用招抚的办法使许攸归服,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蜀、吴军队的侵扰。曹操丝毫听不进去,横刀膝上,群臣们吓的不敢作声了。

留府长史杜袭却仍上前劝谏,曹操劈头喝道:“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说了。”

杜袭问:“殿下看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过是凡人罢了。”

杜袭说:“对呀,只有贤人才了解贤人,圣人才了解圣人,像许攸这样的凡人,怎么能了解殿下的非凡的为人呢?所以,你犯不着跟他生气。现在大敌当前,豺狼当道,你却要先打狐狸,人们会议论你避强攻弱的。这样的进军算不上勇敢,收兵也算不上仁义,我听说张力千钧的巨弩,不会对小老鼠扳动扳机;重量万石的大钟,不会因为小草棍的敲打而发出声音。现在小小的许攸,哪里值得烦劳殿下的圣明威武呢?”

曹操听了这番话,觉得很顺耳,被伤害的自尊心得到补偿。以其矛攻其盾,这是必须法则——劝谏。如果我们用领导的言语为根据,自然是“言之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