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是人人都能坚持调查工作的科学态度,把握这一最基本的原则的。有些人在进行调查之前,就先有了对某一事物认识的“结论”,调查不过是为了搜集一些材料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有些人甚至凭空增添一些捏造的材料;有些人为了迎合上级意图进行“调查”,某领导说某单位某人先进,调查者就可以无视客观事实,任意夸大好的一面,对不好的一面无限缩小。某领导说某单位某个人有问题,调查者就可以任意夸大差的一面,对成绩只字不提。因此,调查程度的深浅、调查质量的优劣,调查中得到的事实材料的多少,完全取决于调查者的科学态度、理论修养、知识水平、实际经验、专心程度和认真态度。
(2)多向性原则
多向性原则,是指调查者在调查中,应该多角度、多侧面去获得有关的材料,即进行全息调查,注意横向与纵向,宏观与微观,多因素与主因素的结合,使调查既是全面的,又有代表性。教育调查的对象是干部、教师、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仅要注意了解对象以往的特点,也要调查他们新产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发展趋势。
(3)灵活性原则
在教育调查过程中,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如调查对象的地位、职业、年龄、性别等等的不同,或者调查题目、调查方法手段的不同,因而一定要适应情况的变化,注意灵活性,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灵活对待;随时调整,以保证取得可信的调查材料。
(4)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比较数量化是现代教育调查的一个特点。因而调查者一定要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坚持对调查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可以精确与粗略结合,有详有略。但不能使用“也许”、“大概”、“差不多”等词句,只有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真实、具体地反映现象。这样的调查结果,才能成为了解实情、进行决策的基础。
4.调查法的基本要求
(1)对调查者基本素质的要求
——为人正直、谦虚、诚恳,待人热情,能关心、理解、尊重人,富有同情心,仪态端庄大方,避免生硬、苛求和盛气凌人。
——教育思想端正,具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教育方法正确、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经验丰富。
——具有组织座谈会和访谈的引导能力、记录能力和交往应对能力。
(2)对调查者的从业要求
——熟悉将要进行的调查过程。包括:能够透彻了解调查课题的实质及工作量;熟悉问卷、量表及有关资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实施调查研究计划。
——遵守教育调查的从业道德。遵守调查工作的职业道德,例如,尊重被调查人的人格、隐私权,尊重被调查人的保密要求,不欺骗被调查者。
——科学、客观地使用调查获得的信息资料。要求调查者完整、客观地运用调查材料,不断章取义、“妙笔生花”,不假借别人之口说自己要说的话。
(3)注意排除影响因素
为了保证教育调查工作能顺利进行,必须注意影响调查者工作的若干因素,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一般有下列四个因素:
——地点与环境因素。即进行调查的地点与环境,要避免对被调查者的回答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在进行访谈或座谈的过程中。被调查者的回答,一定要回避第三者或调查对象的直接领导者,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给被调查者带来不快。
——性别与年龄因素。在调查过程中性别上的差异往往会引起拘束,一般来说,同性之间一般较容易建立非正式关系;年轻的调查者一般不宜采访上年岁的被调查对象,题目比较严肃和重要的调查,最好能选派年岁稍大的调查者进行。
——调查记录因素。调查者的记录方法必须因题、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题目与调查对象,采取不同的记录方法,无论是采取笔录、录音机记录还是记忆追录,都应避免带有诱导性。
——人际地位因素。调查对象的职业、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社会地位都有不同。因此,除了调查者的外貌、服饰和风度外。要特别注意使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间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因素较为接近,以便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融洽,形成一种共同探讨研究的气氛。
5.调查法的类型
按照调查对象选择的范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1)普遍调查(普查)
全面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全面调查可以是单位性的或地区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它能够得到有关调查对象的全部情况,为制订重大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例如我们要调查某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情况,就可以对这个乡全部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的年巩固率、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以及12~15岁少年中的非文盲率这四项初等教育的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从而摸清这个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现状。
全面调查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查方法。其优点是具有普遍性,能全面地反映教育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情况,收集的资料比较全面。但是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往往比较肤浅和简单,有些问题无法深入了解,往往只能用填表等书面方法去进行调查,这样就难以得到许多生动的材料,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
(2)非普遍调查
——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在调查范围内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人们对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是通过对许多个别事物的认识概括出来的。一般说来,人们不可能失去认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具体事物再去概括它们的共同本质。因此往往通过某一类事物中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科学抽象把握该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例如要调查某乡普及初等教育的情况,可以选择人口多、学龄儿童人数比例高的几个村进行调查,从而大致掌握某乡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典型调查的优点,一是容易组织,调查方法灵活多样,需要的人力和财力不多;二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既能收集数字,又能了解情况,既能查明过去,又能分析现状,所获得的调查材料生动具体。但是不宜把典型调查结果轻率地推论到总体上去。
——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包括概率抽样(或称随机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或称非随机抽样)。从狭义说,抽样调查仅指随机抽样。即在要调查的全体对象中,用碰着机会的方式抽出所要调查研究的样本,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到的机会和概率,而不是按调查者的主观意见或判断来决定抽取与否。这样的抽样方法就是随机抽样调查。
——个案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个案调查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实际、解剖麻雀,能够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具体、细致的调查研究,可以详细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具体了解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掌握多方面的联系。例如某一学校的教师工作积极性很高,学生努力学习,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可以抓住这个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把这一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推广,以指导一般。但由于个案调查的代表性不大,因此,在推广经验时要慎重、稳妥。
五、行动研究法
1.含义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方法,研究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方法的研究具有动态性,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考察——反思——调整,随时根据实践情况和评估的结果对研究的方案、假设、方法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行动研究的精髓在于其过程呈螺旋式上升,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反馈)与调整,含有反思(反馈)的环节,才称得上行动研究。目前,不少行动研究的课题缺少这一环。
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研究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是活生生的课堂;研究计划具有发展性,开展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2.类型和适用范围
(1)行动研究的类型
行动研究的类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为: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
(2)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协作性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
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的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学校管理评价;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矫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3.属性特征
——研究目的:改善教学行为,改进学校管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
——行动主体:教师。沿着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知名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路子,强调做学者型。
——价值评估:重在应用推广,在推广应用中相互借鉴;重在实效,注重问题解决的程度与效果;突出个性化,在个性化基础上注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方法模式的创新。
——课题性质:属于应用研究;小样本;强调自我反思;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针对教学行为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展开研究;侧重改善教学行为的实践(典型研究案例: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
——方法策略:边教学边研究,从现象到本质,因枝振叶、沿波溯源、探骊得珠;强调教师与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教科研,协同攻关、共同研究;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分析与综合、自我反思、专业引领。
——问题属性:直接性(师生同步学习);特殊性(冷中求热、热中求冷:记忆、背诵、技能训练);微观性(开口要小、挖掘要深)。
——选择环境:课堂(广义为“大课堂”,即学校、家庭、社会),但重在学校课堂,要以学校、课堂作为主要场所。
4.实施步骤与基本模式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
(1)四环节模式
四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周期。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步、第二步行动。
——“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考察”是第三个环节。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