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4860900000030

第30章 姣龙入海(2)

“诸位英雄有归汉之心,实乃百姓之福朝廷之幸。朕理应封赏,加以重用。赐封樊崇为振远侯,威猛大将,逄安为……”刘玄封其余渠帅并为列侯。赐宗室刘恭为侍中之职。

封赏完毕,樊崇等人跪在丹墀下,一言不发。御前黄门道:

“樊崇,还不谢过陛下隆恩?”

樊崇瞋目道:

“请问陛下,我等封地在哪儿?”

更始帝轻轻一笑道:

“诸位英雄不必着急。眼下天下未靖,暂无封地给你们。等赤眉部众归降后,朕派兵征讨,平定东方,再赐给封地不迟。”

樊崇默然无语,逄安忍不住大声道:

“没有封地,我赤眉大军吃什么,喝什么?难道还要攻城掠地,抢掠为生?”

更始帝面露愠色。殿下朱鲔、李轶诸将齐声威喝。

“朝堂之上,不得无礼!”

樊崇拉逄安与众渠帅退到一边。更始帝接着召见刘永。刘永献上祖传之宝。刘玄龙颜大悦,当众命刘永承袭祖业,封为梁王,都睢阳。

逄安不服,再次质问道:

“刘永乃一介布衣,无尺寸之功,为何封王?”

更始帝冷笑道:

“刘永乃朕宗室子弟。子承祖业,天经地义。逄英雄有什么不服的?”

樊崇阻止逄安,上前道:

“我等草莽之人,不知朝廷礼仪,请陛下宽恕。”

更始帝佯作欢喜道:

“朕其实最喜欢性情耿直的英雄,你们初来洛阳,朕就加恩赐府邸居住。不必再住驿馆了。”

“谢陛下隆恩!”

退朝之后,刘永戴着王冠,欢欢喜喜回睢阳去了,樊崇等人则由司礼黄门引领去更始帝赐给的府邸居住。各府装饰奢华,都有专门的仆佣。赤眉渠帅们从没有居住过如此奢华舒适的府邸。但新鲜感一过,樊崇就发现有人在暗中监视。逄安怒道:

“刘玄小人,如此待我。休怪大爷反出洛阳。”

樊崇沉思道:

“洛阳已不是久留之地。但如果与更始帝反目,我等人少势孤,必定吃大亏,只宜悄悄潜归濮阳。”

决心既定,樊崇与众渠帅暗中约定日期,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一齐潜出府邸,坠城而逃。前来洛阳的赤眉军将领,只有刘恭留在更始朝内。

更始君臣得知樊崇等潜回,毫不在意。颇有远见的廷尉王常忧心忡忡,但是他知道,更始帝听不进自己的劝告,只得去司隶校尉府向刘秀诉说心中的忧虑。

天色渐晚司隶校尉府,刘秀的书房内点着两根巨烛。书案上摆放着宽大的素帛地图,刘秀与冯异正对着地图,分析天下大势。这时,斯干进来,说王常来拜。

刘秀慌忙整理衣冠,出府门迎接。王常笑问道:

“武信侯每天呆在府里做什么?”

刘秀施礼苦笑道:

“还能做什么,读读书,练练武,虚度光阴而已。知命侯请到府内叙话。”

宾主进入客厅,王常屁股还没坐稳,就羡慕地道:

“武信侯好自在,王某可没有这份福气。”

刘秀眉头一扬,问道:

“知命侯有什么烦心之事吗?”

王常叹息道:

“不仅是烦心之事,而且是关系到汉室安危的大事。武信侯难得没听说樊崇潜出京都逃归濮阳吗?”

刘秀并没感到惊异。樊崇来帝都归降又潜归濮阳,他当然知道。只不过,为了继续迷惑更始帝和朱鲔等人,自己必须装作不热心朝事的样子。现在王常又提及朝事,他只是微微一笑道:

“区区几个赤眉首领,逃就逃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王常对刘秀的态度显然很失望,赌气似的说道:

“樊崇有意归降,可是陛下不做妥善安置,等于把赤眉军推出门外。赤眉不降,陛下不但失去了强大的外援,而且给自己树起一个强有力的敌手。绿林、赤眉同为反莽而起,却要走到火并这一步。这是朝廷的灾难,天下人的灾难。”

刘秀正容道:

“知命侯忧国忧民,实乃可敬。只是有些事不是您能够阻止的。绿林、赤眉同为反莽而起。王莽既灭,走到火并,也是必然。只是陛下操之过急,不该过早把赤眉置之敌对的一面。再想消灭赤眉,平定天下,难哪!”

“哼,陛下每天饮宴庆功,滥加封赏,要么出宫游猎,追逐新奇。何尝想过平定天下,振兴汉室。樊崇有归汉之心,他不加恩封赏;刘永一介布衣,无尺寸之功,却尽得封王之赏。长此以往,朝纲必然混乱。天下之势难说。王某说句不中听的话,洛阳乃为是非之地,武信侯不该久留此地。”王常推心置腹,越说越忧愤。

刘秀深受感动,戒备之心全无,慨叹道:

“知我者,颜卿也。更始君臣嫉贤妒能,害我兄长。如今又只知追求奢华享乐,不思进取。汉室复兴,遥遥无望。我为情势所追,隐身府中。但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朝廷的命运,天下的形势。洛阳非我久留之地,但又身去何处?颜卿可有良言教我?”

王常苦笑着摇摇头。两人说起更始朝事时而忧愤、时而叹息。这时,刘斯干又进来道:

“禀侯爷,三姑娘和三姑爷来了。”

三姑娘和三姑爷就是刘秀的三妹刘伯姬和妹夫李通。刘秀二哥刘仲、二姐刘元在小长安一战中战死,大哥刘縯被更始君臣害死,大姐刘黄失散。唯有三妹伯姬幸存。三妹丈李通因为其弟李轶参与陷害刘縯,心中羞愧,也很少与刘秀往来。今晚,李通夫妇来访,必有要事。刘秀慌忙站起,不好意思地道:

“对不起,颜卿,请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王常也站了起来抱拳道:

“既是姻亲来访,王某在此,多有不便,还是告辞为好!”

刘秀慌忙按他坐下,道:

“你和李通交往甚密,正好一叙,何必要走呢?”

王常不再客气,起身笑道:

“既如此,你我一起迎接柱国大将军。”

两人步出客厅。李通夫妇已到了前厅,望见刘秀、王常来迎,李通疾步上前,笑道:

“这么巧,知命侯也在,正好一叙衷情。”

四人相互见礼,进入客厅。伯姬来到哥哥家,也不客气,俨然如府中的女主人,吩咐下人准备酒宴。一客厅里只剩三个男人。王常问道:

“柱国大将军不是奉陛下之命出巡郡国吗?何时回京?外面的情形如何?”

李通叹息道:

“我也是刚刚回来,还没进宫向陛下复命呢。新朝虽然覆灭,天下仍然一片混乱。赤眉开始进入颍川,势力最强。我听说樊崇有归汉之心,却被陛下冷落,这可是一大失策。河北的铜马、大彤也不下百万之众;李宪割据庐江,自称淮南王。隗嚣、公孙述虽托辞归汉却是各自为政。我转了一大圈,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田地荒芜、民不聊生的情景。汉室虽复,可是没有一纸诏令废除王莽酷政。老百姓盼望天子仁政就像久早盼甘霖一样。拥兵自守的豪杰之士也在拭目以待新天子有所作为。”

“可是,我们的陛下偏偏无所作为。”王常扼腕叹息。

“我出巡各地,听到一首童谣: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樊崇逃出洛阳,赤眉不与朝廷合作,分裂出去,东方不合谐,童谣真的应验了。河北(指今河南、河北、山东、黄河以北和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是新汉室天子兴衰的关键。河北地域辽阔,水草肥美盛产粮食,历来是汉朝西北的屏障,天下精兵尽出于此,特别是乌桓骑兵,最能打仗,有‘铁骑’之称。占有河北,控弦万骑,必得天下。”

刘秀凝神倾听,一言不发。王常摇头道:

“柱国大将军一语中的,河北的确是天下得失的关键。可是陛下迁都以来,贪图享乐,追逐新奇,未有北略之意。既便陛下同意,又有谁乐意去河北。河北毕竟有铜马军,有大彤、五校、尤来等十几支部众,关系错综复杂,形势千变万化、非能征惯战、足智多谋之将难以胜任。眼下秋季已过,寒冬将至,朝中诸将谁愿冒风霜之苦,性命之忧去河北?”

李通注视着刘秀,神秘地一笑,道:

“眼前就有一位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愿意出巡河北,只是陛下未必肯放他去。”

刘秀心神一动,正容道:

“这里没有外人,次元(李通字次元)有话尽管明说。”

李通肃然道:

“三哥英雄神武,盖世无双,却遭奸人压抑,郁郁不得意。洛阳非你久留之地,总有蛟龙出海之日。李通此来就是提醒三哥要争取出巡河北。如能如愿,则好比盆中游鱼归大海,笼里飞鸟入林中。”

刘秀深受感动,拉着李通的手道:

“次元,谢谢你,这次机会对我太重要了,我一定尽力争取。”

李通、王常相视一笑,齐声道:

“我们一定帮你争取这次机会。”

这时,酒宴备齐,伯姬亲自来请三人入席。席间,三人商讨明日朝会的应对之计。李通道:

“大司徒刘赐为人耿直,与更始帝是一爷祖孙的族兄,向来非常亲近,言听计从。三哥与刘赐一向交好,何不求他帮忙。”

刘秀笑道:

“我已经想到了。今晚就去拜访大司徒刘赐。”

王常举樽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预祝武信侯取得成功,请干了此酒!”

“好,干!”

第二天,更始帝升朝理事。李通出班复命,陈述所见所闻。说到童谣“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大司徒刘赐、大司马朱鲔、定国上公天匡都意识到河北的重要性,纷纷建议更始帝谋取河北。刘玄正为樊崇等人的潜逃后悔不迭,这时对于河北的得失再也不敢大意。于是,道:

“河北既然如此重要,须派忠勇之将出巡方能胜任。但不知哪位爱卿愿往?”

更始帝一语甫出,原本闹哄哄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应声。正如王常所料,诸将贪图享乐,谁也不愿意冒风霜之苦、性命之忧去平定河北。

更始帝见无人应声,脸色愠怒,道:

“你们平日都说愿为朕分忧,为汉室效命,到了关键的时候,都变成哑巴了吗?”

朱鲔、王匡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俩并不畏惧风霜之苦和征战的艰险,而是担心一旦离开帝都洛阳,再也无法控制更始政权,到手的爵位也会失去。因此,都想派亲近的大将前去。两人扫视殿堂,把张邙、廖湛、陈牧、李轶挨个打量一遍。张邙、廖湛、陈牧、李轶都把头低下,装作没看见。他们跟朱鲔、王匡的想法相同,都怕失去到手的荣华富贵。

“陛下,末将愿往!”司隶校尉刘秀突然打破朝堂上的沉寂,抱拳请命。殿堂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刘秀身上。

更始帝龙颜大悦,高兴地道:

“到底是宗室子弟,肯为朕效力。司隶校尉,朕封你为……”

“陛下,万万不可,”朱鲔突然出班阻止,望着刘秀讥讽道,“叛贼刘縯伏诛之后,司隶校尉的表现是一向不热心朝事,今天一反常态,自愿请命,莫非有什么图谋?”

刘秀面容严正,慨然道:

“刘秀身为汉室子弟,只知效命陛下,为汉室复兴出力,没想过图谋什么!”

朱鲔的话引起了更始帝的警觉,刘秀愿去河北,是否怀有异心。他话到嘴边,突然改口道:

“司隶校尉,为杜绝嫌猜,你不宜出巡河北。朕另选良将就是。”

李通见此情景,上前进言道:

“陛下,司隶校尉乃宗室子弟,忠心无二。河北关系复杂,唯司隶校尉之才可定,天下得失,在此一举,请陛下三思。”

朱鲔冷笑道:

“柱国大将军乃司隶校尉姻亲,当避嫌猜。”

李通大怒,愤然道:

“朱鲔,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通为国举荐贤才,当然不避姻亲。”

王常也不满地道:

“大司马无端诋毁司隶校尉和柱国大将军,以后谁还肯为朝廷效力。到底派谁出巡河北,大司马专断就是,何必还要廷议?”

朱鲔冷然道:

“河北自然要陛下派亲近之臣前去,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更始帝气恼地道:

“你们都不要争吵了。派谁去河北,朕自有定夺,退朝!”

退朝还宫,刘玄怒气未息,心神不安,韩夫人一见,慌忙上前劝解。这时,黄门禀道:

“大司徒刘赐进宫拜见陛下。”

更始帝推开韩夫人,道:

“快,请大司徒进来。”

刘赐人见,望着愁容满面的更始帝道:

“陛下还在因朝事烦恼?”

更始帝抬起头,喃喃地道:

“朕想再迁都长安。”

“陛下怎么会想到再迁都?”刘赐和韩夫人一齐惊问道。

“长安本来就是汉朝京都,又有列祖陵寝,可以保佑朕江山永宁。大司徒今天也看见了,朱鲔等绿林诸将根本不把朕放在眼里,何况天下纷乱,群雄割据,朕这个皇帝做得实在没意思。”

韩夫人“哼”一声道:

“我早就说过,朱鲔、李轶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不过利用您这块刘汉的招牌罢了,陛下要想办法对付他们才是。”

刘赐明白了更始帝再迁都长安的原因,道:

“一年之内,两度迁都,恐怕不吉利吧,何况,迁都长安并不能制约绿林诸将的骄横。朝臣之中大多是绿林出身,唯有宗室子弟对陛下忠心不二。陛下应加以重用,分掌权力。再从军中提拔一批将领,加以笼络,用以钳制朱鲔等人。总有一天陛下拥有自己的亲信大臣,就可以剪除骄横的绿林将领,天下就真正是陛下的天下了。”

刘玄闻言,愁容稍解,道:

“子琴(刘赐字子琴)之言是矣,宗室之中,唯文叔才识超群,文武兼备。可是,伯升之死,文叔是否衔恨在心,对朕怀有异心?”

刘赐正是为刘秀而来,趁机进言道:

“文叔是明大义之人,岂会因伯升之罪怨恨陛下!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文叔甘愿冒生命危险出巡河北,足见其忠义之心。昆阳大战,没有文叔,能摧毁王莽新朝的主力吗?迁都洛阳,如果没有司隶校尉的安置,能让帝都吏民看到汉官威仪吗?”

更始帝疑忌之心顿逝,点头道:

“朕就听子琴之言,明日朝会上遣文叔出巡河北。”

“陛下何必等到明日。”刘赐趁热打铁,劝谏道,“明日朝会上,朱鲔等人一定全力阻拦文叔。陛下何不现在就召见文叔,令他执节过河出巡河北,省去诸多麻烦。”

刘玄一想也对,当即传旨,召见刘秀。刘秀奉诏入宫,看见刘赐在一旁,心中明白大半。更始帝郑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