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4860900000034

第34章 姣龙入海(6)

韩夫人一点儿也不慌乱。她的欲火也被挑动起来,俊脸一片潮红,似乎比刘玄还要激动,还要兴奋,口里却喃喃地道:

“陛下,您要做什么?”

这句话显然是多余的。此时的刘玄,还能对她做什么。他像发疯似地叫道:

“朕要跟你……”

“陛下,要去御榻上方行。”

刘玄如梦方醒,慌忙爬起来,抱起韩夫人走进寝宫,把妇人往御榻上一扔,就手忙脚乱地撕扯女人的衣服。女人却把衣衫裹紧笑问道:

“陛下,我真的让您这么着迷吗?”

刘玄来不及说话,只是用力点点头,女人又说道:

“陛下真这么喜欢我,以后就立我为后,行吗?”

“少废话,先让朕消消火再说。”刘玄手上用力,“哧”地一声,撕开女人华丽的绸衫,露出脂玉般的胴体。

刘玄正忙着播云布雨,寝宫外突然传来小黄门的禀奏声。

“启禀陛下,柱国大将军李通、廷尉大将军王常,太常大将军刘祉有要事启奏,正在宫外候旨。”

刘玄正在兴头上,被突然打断,气不打一处来,大声骂着:

“叫你妈的丧,就说朕御体欠安,不能出宫,明天再奏。”

韩夫人也浪笑道:

“李通、王常也真是,偏在这时候奏事。打扰了陛下,那可是惊驾之罪。”

门外没有了声音,两人又接着翻滚起来。刘玄刚刚恢复到刚才的激情,门外又传来小黄门的声音。

“陛下,三位大将军说,梁王刘永据国起兵,攻下济阳、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座城邑,图谋自立,称帝天下。他们请陛下出宫,商讨征伐刘永的事。”

刘玄刚刚恢复起来的激情,再次被打断,顿时气得他直骂人。

“这些混账东西,朕今天好容易乐起来,却被他们搅和,可恶至极。”

韩夫人媚笑道:

“陛下不要失望,我还有办法让您兴奋起来。”

刘玄摇头道:

“不行,朕要出宫议事了。”

“不,陛下,”韩夫人撒娇道,“今天一定尽情狂欢。要不,下次我不理你了。”

“宝贝,宫外三个大将军怎么办?”

“我有办法。”韩夫人一跌而起,在刘玄耳边低语几句,咯咯大笑起来。

“爱妃,这样能行吗?万一被他们识破,岂不……”刘玄犹豫不决。

“放心吧!陛下。不会有事的。何况,您是天子,就是他们看出来,又敢怎么样?”韩夫人边说边披上衣服,向门外喊道:

“传黄信进来!”

没多会儿,御前黄门黄信奉诏进见。韩夫人含笑道:

“黄信,陛下有件事要你帮忙。”说着,附在黄信的耳边嘀咕几句。黄信脸色大变,跪下连连磕头,结结巴巴地道:

“娘娘饶命,奴才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么做。”

韩夫人伸手把他拉过来,冷笑道:

“怕什么,这是陛下的意思,你要是不这么做,陛下就杀了你。”

“这……”黄信脸上冷汗直冒,两眼看着刘玄。

“就依娘娘的话去做,这是朕的旨意。”刘玄说道。

“奴才遵旨。”

黄信爬起来,出去了。韩夫人哈哈大笑,拥着刘玄倒在御榻上。

“今天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一定把陛下伺候得欲仙欲死。”

“爱妃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吧,朕正要领教呢!”

两人又在御榻上肆无忌惮地淫乐起来。

第一个被更始帝封为梁王的刘永,回到国都睢阳着实志得意满了一阵子,但日子久,就产生了不满之心。刘永是西汉梁孝王的八世孙,论血统,比更始帝刘玄更接近汉高祖刘邦。刘玄可以称汉帝,刘永为什么不能称尊?野心一旦萌芽,便疯狂地成长。刘永派密探人洛阳,刺探更始朝政。得知更始帝追求享乐,朝政昏乱,便明目张胆地行动起来。他以大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小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招来沛人豪杰周建等人,用为将帅。据国起兵,接连发兵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刘永野心完全暴露天下。

消息传到洛阳,满朝皆惊。可是,战报送进皇宫,如泥牛入海,杳无讯息。更始帝一连数日不临朝。柱国大将军李通,廷尉大将军王常、太常太将军刘祉,心急如焚,三个人相约入宫面奏。不料,更始帝称病不见。三人明知刘玄在后宫淫乐,故意推辞,更加气恼,不顾天气寒冷索性坐在后宫门外,坚持要见皇帝。好半天,小黄门才传出话来。

“陛下有旨,在西暖阁接见三位大人。”

三人怨气顿消,慌忙掸掸官服上的灰尘,跟着小黄门进了西暖阁。西暖阁正厅挂着一幅宽大的黄色帷幕。王常一进门便问:

“陛下在哪里?”

小黄门慌忙一指帷幕,道:

“陛下……在幕后。”

这时,帷幕后有人说道:

“朕在……在这儿!”

王常三人慌忙面对帷幕,跪地行君臣大礼。李通觉得奇怪,问道:

“陛下为什么要用帷幕挡住龙颜?”

帷幕后好半天才答:

“我……,不,朕身体欠安,偶感风寒,担心传染你们,才用帷幕隔开。”

刘祉关切地道:

“看来陛下病得不轻,连声音都变了,一定要保重龙体才行。”

帷幕后连声道:

“对对对,朕真的病了。有什么事你们快说,朕要歇息去了。”

李通道:

“陛下,您首封的梁王刘永忘恩负义,狼子野心,不但不知报效君恩,反而据国起兵,背叛朝廷,现已攻下二十八座城池。请陛下速派大将征讨。”

帷幕后焦急的声音答道:

“这……这样的事,我怎么做主派谁去?”

李通不解,反问道:

“陛下是一国之君,怎么不能做主呢?”

“对对对,朕是一国之君,当然能作主。可是,容朕考虑考虑,明天再作决定。”

刘祉着急地道:

“梁王的兵马来势汹汹。救兵如救火,耽搁不得。”

“朕知道了。明天就派将去征讨。你们退下,朕要歇息养病呢!”

三人只好退出宫外。李通皱紧眉头道:

“奇怪,陛下的声音变化太大了,跟原来一点儿也不一样。”

“是啊,陛下的声音变得很像另一个人。”刘祉也不解地道。

王常叹息道:

“像谁的声音?是不是像御前黄公公的声音?”

“对,很像黄公公的声音,”李通、刘祉一齐道。

“哼,岂止像黄公公的声音。那帷幕后就是黄公公。我在跪拜时,从帷幕下看到黄公公的宫靴了。”王常异常肯定地说道。

李通、刘祉恍然大悟,顿时觉得受到了愚弄,气愤地道:

“陛下怎敢如此胡为?汉室如何振兴!”

“是啊,我们再去面奏进谏。”

王常忙拦住二人,道:

“陛下既然做出这样的事,咱们去戳穿他,岂不让天子丢脸。咱们也是自讨没趣。汉室能不能复兴,就看天命吧!”

刘祉一甩手,只得作罢,叹息道:

“陛下如果像大司马刘秀那样勤于国事,汉室何愁不能复兴。”

王常、李通自然也想到了执节河北的刘秀,才是汉室复兴的希望,却没有说出口。

河北大地,千里冰封,银妆素裹。大司马一行不畏苦寒,依然奔波在野外。刘秀与邓禹并辔而行,朱韦占、杜茂、马成等人相随在后,马蹄踩在冰雪上的声音,在寂静的旷野里,传出老远。

他们的目的地是邯郸。守卫邯郸的是更始政权的骑都尉耿纯。旅途漫漫,刘秀与部属一边赶路,一边谈论军旅之事,话题自然说到骑都尉耿纯。朱祐征战各地,听说过耿纯的一些情况,便得意洋洋地说道:

“耿纯这小子是李轶的部属,被李轶拜为骑都尉,派往赵、魏之地,招抚各邑。后来就留守邯郸。李轶小人,害死大司徒。耿纯也不会是好东西。明公进邯郸,千万小心提防他。”

杜茂笑道:

“朱护军恐怕又是杞人忧天吧!敢不敢再和邓将军打赌?”

朱祐脸色发红,尴尬地道:

“朱某对邓将军已是心悦诚服,岂敢再和他打赌!”

众人发出哈哈的大笑声。刘秀听到朱韦占提起兄长刘縯被害一事,心头又是一阵难过。但是,他努力克制住自己,不愿以自己的悲愤之情传染给大家。于是,故作轻松地一笑道:

“李轶小人,其部属未必就没有君子。何况,李轶所用奸计,部属也不一定知道。朱护军不可以李轶其人度其部属。我与耿纯从未谋面,却从柱国大将军李通口中听说过,他不是个等闲之辈。耿纯,字伯山。巨鹿人。其父耿艾为王莽济平尹。耿纯游长安,做了新朝纳言士。王莽灭后,李轶奉命招抚山东郡国州邑,耿艾归降,耿纯也随父拜谒李轶。父亲返回原地仍为济南太守,耿纯则留在李轶营中。李轶、李通弟兄二人同列朝班,十分尊贵,上门做他们门客的人很多。耿纯当时默默无闻,想见李轶一面都很困难。终于被他瞅准一个机会,见到了李轶。但是,他没有像其他宾客一样,奉承讨好李轶,而是一针见血地说:‘李将军现在就像得势的飞龙猛虎,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下子飞黄腾达起来。转瞬之间,弟兄同封侯爵。可是您的德信没有在百姓中间传扬。您的惠泽也没有施与百姓。荣华富贵来得太容易了!如果您是头脑清醒的人,不但不能为眼前的名位利禄沾沾自喜,而应有所忌惮,有一种危险迫近的感觉,甚至应该想到能否善终。”李轶觉得他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但见他应对不凡,有些真才实学,就拜他为骑都尉,授符节令其招抚赵、魏各城。”

朱祐听完,嘀咕道:

“依明公所言,耿纯真有点儿邪,他到底是敌是友?”

邓禹离他最近,听得清楚,哈哈一笑道:

“朱护军太性急了。明公现在也不能告诉你他是敌是友。天下没有永久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敌可化为友,友也能变成敌。一切总要见机行事么。”

众人正说笑着赶路,忽然身后传来急骤的马蹄声,只见一骑如旋风般赶来,马上的人因为赶得急,整个人伏在马背上。众人正在惊讶,那匹马已赶了上来,来到队前,戛然而止,从马上滚落一人,喘着粗气叫道:

“明公,属下总算追上您了!”

刘秀闪目细看,惊喜叫道:

“子卫,是你!”

来人正是傅俊,字子卫。在宛城奉刘秀之命,护送刘秀新婚不久的妻子阴丽华回新野。这会儿,从新野赶来河北,追上了刘秀。

刘秀慌忙下马,拉着傅俊的手,关切地问道:“子卫辛苦了。夫人可好?”

傅俊望着刘秀的双目,那目光分明闪烁着对阴夫人的关切和思恋之情。忙答道:

“明公放心,夫人一切安好。只是天下纷乱,豪强拥重,新野地方也不平静。宗室邓奉起兵,用阴识为将军。夫人和阴将军的眷属全都去了淯阳军营。夫人很牵挂明公,特命属下赶来效力。”

刘秀放下心来,感激地道:

“子卫,你护送夫人,免去我的后顾之忧,功莫大焉。”说着,上去牵过傅俊的战马,真诚地道:

“子卫请上马,随我在河北建功立业。”

“明公,您……”傅俊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含着热泪,默默认镫上马。大司马部属看见,无不唏嘘感叹。

刘秀看着傅俊上马,才走上自己的马前,翻身上马,率领这支小小的队伍继续赶路。

邯郸终于遥遥在望,大司马一行精神振奋,忘记了旅途的寒冷和疲劳。马蹄儿也突然轻快起来。

正行之间,前面的驿道上突然出现很多人围在一起,像是在争看什么。阻断了整个官道。邓禹勒住马道:

“明公,旷野寒风彻骨,这么多人在这里干什么,小心有诈。”

刘秀点点头,命部属停下。傅俊抱拳请命道:

“属下前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刘秀准允。傅俊下马,徒步走向人群。不多时就回来了,禀道:

“前面是些路人,围着一个叫王半仙的人,争着卜卦,询问祸福。”

刘秀道:

“既是路人,请他们让开道路,我们过去。”

傅俊遵命,回身向人群喊道:

“各位乡亲,洛阳来的大司马路经此地,请大家让开道,放我等过去。”

围在一起的行人听说是洛阳来的大司马,慌忙闪在路边,让出道来。傅俊上马,前面带路。大司马队伍,向前缓缓移动。正要通过人群,突然路边跑出一人,直奔刘秀马前。高声叫道:

“大司马慢行!”

大司马队列立刻停下。刘秀细看来人,四十多岁,长发黑须,身披鹤氅,手拿拂尘,半人半仙的样子。勒马斥道:

“你是何人,为何拦住本官去路?”

傅俊道:

“他就是卜卦的王半仙。”

王半仙躬身施礼,道:

“在下王郎,人称王半仙,冒昧惊动大司马尊驾,实有要紧的话,告知大司马。”

“你有什么话,快说!”

“我观大司马腰身伟岸,不怒生威,实乃大富大贵之相。可惜,贵人今日头顶有阴煞之气,恐有血光之灾。在下仰慕大司马贤名,才冒昧相告。”

王郎话音刚落,路边的行人一齐看着刘秀议论纷纷。

“不得了,大司马有凶兆,会不会出事?”

“不会吧!王半仙的话真的那么灵?”

“当然灵。邯郸城里谁不知道王半仙卜卦最灵验。上回我家的驴丢了,请来王半仙,一下子就算出来是张三偷去的。”

“真是这样,大司马今儿个要小心。”

“……”

朱祐、傅俊、邓禹听着人声嗡鸣,都把目光投向刘秀。刘秀只是轻轻一笑,道:

“半仙的好心,本官心领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本宫听天由命。请半仙让开。

王郎一甩拂空,道:

“信不信是大司马的事。在下心意已尽,也该告辞!”说完,一揖首,扬长而去。

刘秀鞭子高举,命道:

“继续赶路!”大司马的队伍掠过人群,继续向邯郸驰去。路边的行人再没有热闹可看,也陆续散去。

朱祐骑在马上,一边赶路一边骂骂咧咧地叫道:

“他妈的,这个王半仙蒙人蒙到明公头上,要不是明公在,我老朱一鞭把他抽趴下。”

邓禹道:

“王半仙,不去城内人多热闹的地方卜卦,却在半道上拦住明公马头,恐怕另有原因。”

刘秀与邓禹并马而行,点头道:

“仲华言之有理,这个王半仙肯定有点明堂,邯郸恐怕不会平静。”

说话间,邯郸城越来越近,城门已经清晰可见。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迎面飞驰而来一匹战马。到了大司马队列前突然停下,马身上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来不及下马便大声道:

“请问你们可是洛阳来的大司马部属?”

傅俊应声答道:

“正是。尊驾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