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44874200000025

第25章 向善做事崇德做人(9)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在信息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唯有学习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唯有学习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唯有学习才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学习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充实自己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知道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知道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一种积累,吸收知识的滋养,能够增长你的见闻,丰富你的血肉,充盈你的心灵。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像蜜蜂酿蜜一样,广采博取,吸收众家之长,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提高。就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而是胸中有丘壑,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由于知识的匮乏而无知的事情就会很少在我们身上发生了。张阿姨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办公秘书,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按理说到了她这个年龄拥有了这些应该很满足了,可最近她总是闷闷不乐。原来今年单位新进来了几名年轻成员,他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很熟练地用电脑完成她一上午的工作。并不是张阿姨不愿意使用电脑,而是她总觉得这个“贵家伙”不好“对付”,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它。后来还是单位小王帮她打破了这个恐惧,送了她有关电脑的书,告诉她电脑的工作原理。通过认真学习和虚心请教,张阿姨已经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再也不惧怕这个“家伙”了,开始了用电脑办公的日子。所以只有学习,才能使我们不会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歌手谭晶唱完“奥运会”“奥帆赛”“残奥会”,是不是要为自己如此高频率地出现在国家规格的盛会中而庆功呢?不是!她的决定让大家都感到了意外,2010年9月8日上午10:30,谭晶来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以新生的身份来报到,攻读博士学位。放下了明星的架子,谭晶自称,“我就是一个学生。”先后在山西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求学的她,是我国第一位通俗唱法硕士学位获得者。但谭晶认为,“学无止境,我要不断充实自己。”谭晶要攻读的博士学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谭晶表示,她学习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有关中美音乐方面的内容,“我会努力去做,尽量在两三年内毕业。”不要想已经过去的事,趁着我们还有时间,去学习我们能学会的事。这样,我们才能有良好的观点,才能衡量我们所经历过的变化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而且我们所衡量的依据不再是恐惧,而是某种机会意识。在校大学生要好好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要不负责任地让一个无知的自己踏入社会;不要在遇到不可预测的情况时除了恐惧就是逃避;不要因为自己知识的不足而失去勇敢表现的机会。

刘勇强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是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他深知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胜任各种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他在电大学习时做到了“三学”:一是坚持从电大的课本和各类书本中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定期阅览下发的文件,深入解析其思想内涵,力求吃得透,弄得懂。二是坚持从网络媒体中学习,广泛捕捉新知识、新信息,开阔自己的眼界,开拓思维。他一般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坚持每日新闻联播必看,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搜集重要信息,阅读重要报纸新闻,使得上级重要决策动态能够早知晓,基层工作实施能够广博览,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快完成。三是坚持从身边学,不断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时时擦亮眼睛,凝聚精神,看别人都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思考如果是自己该如何做,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从中总结经验,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把领导的经验、同志们的经验学深学透,归纳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进而提高自身素质。所以如今他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做得游刃有余。

从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姑娘,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这一路走来,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说:“我觉得学习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充实自己。我在几十年的生涯中,不断地学习。毕业以后刚到新疆歌舞团,我就想怎么样提高汉语水平;等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以后,我也没有停止学习,我又上了师范大学的声乐和民族唱法班;师大毕业以后又继续学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课程和研究生班,学舞蹈理论,一直到研究生毕业。”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说,在学习当中,越学就越觉得身上缺的东西越多,越学就认为要学的东西越多。所以就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因此,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要充实自己,随时做好战胜自己因无知而恐惧的准备。

增加学识战胜恐惧

自然灾害会让我们感到害怕,比如害怕雷电、害怕洪水、害怕火灾、害怕地震、害怕台风。还会害怕一些其他的变故,比如亲人的亡故、和恋人分手,或是重大考验等。应该说这些恐惧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些人所害怕的东西是和平常人有所不同的。比如他们特别害怕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如鬼怪和幽灵等。这些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比如很多的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在考试的时候发挥不正常,导致考试成绩偏差。而如果这种现象在高考时发生,就很容易让本来学习很好,可以考上大学的学生最终名落孙山。而有些人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恐惧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让他们工作起来战战兢兢,生怕出错。对事业也不敢大胆地追求,畏首畏尾,最终虚度青春。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只有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才能增加胆量,打败恐惧。通过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能有胆量征服它们。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的确,人们对某些自身无法解释的现象的惧怕,往往是由于缺乏对恐惧对象的了解和认识。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会由于自己学识的不够,而对某些事物产生不科学的认识,甚至会有恐惧心理,从而害怕接近它。比如原始社会时由于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等现象缺乏认识,人们总是以惧怕的心理面对这一切。当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去应对它们。但很多时候,对于我们还不够认识的事物却很难不去惧怕。比如,我们害怕与乙肝患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更不用说共进晚餐了;害怕尝试新鲜事物;害怕很多很多。

我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爱心大使”李强,2004年9月,他正式担任江西农业大学爱心社社长。新学期伊始,当他和队友忙于社团招生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同学小杨。小杨建议他,在公益社团中开展预防艾滋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真正地做到“奉献自己、服务社会”(社团宗旨)。然而,他的这个想法很快被社团内部人员质疑和否定,“如果我们开展预防艾滋病方面的宣传,那么我们社团的形象会大打折扣!“社会上很多人现在远离艾滋病都来不及,我们为什么还要参与到这是非中去?”“在这个谈‘艾’色变的非常时期,我们却要冒着这无谓的风险,那样,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会议上,他和小杨一块儿介绍着艾滋病,宣传着中国河南艾滋病的真实故事,说着它的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母婴、性),加上对志愿者的鼓舞,最终15名志愿者加入到了“防艾抗艾”的道路之中。

随后他们主动联系到北京爱源汇,2004年11月11日,他和四名志愿者一起踏上了首赴河南省上蔡县艾滋病高发区的列车,调查了解当地艾滋病高发区人们真实的生活现状。他在河南实地调查时的日记中写道:“我本以为,只要我们有更多的人拿出爱心,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会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然而,直到我亲眼看到那些生活在艾滋病魔下人们的现状时,我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如此单纯和可笑。他们的生活现状比我们认为和想象的要更为艰难,人们对于艾滋病人的误解和偏见比我们认为和想象的要深。在整个社会抗击艾滋病,实现和谐与文明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大学生,在宣传预防艾滋病,呼吁和动员社会各界正视艾滋病,最终参与到“防艾抗艾”的道路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之后,他们组织上千名志愿者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各社区、广场、公园等地,开展了10余次大型“防艾抗艾”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当代青年的责任。农业大学很多学生被他的事迹所感动,纷纷加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行列。到目前为止,已有近万名农业大学学子参与过他所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任何事情本身并不恐惧,往往是我们对它们了解不够,或者根本没有了解,处于“无知”状态,从博弈的角度上讲,无形中高估、放大了对手的能力,贬低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是失去自信心、不相信自己能战胜对手所造成的。所以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学识,我们就有信心去战胜各种未知的恐惧。

善用知识强大自我

人的自我成长肯定是需要知识的,因为知识毕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给一个人的成长提供很好的营养。关键是我们要真正理解知识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促进人的发展。但是,如果知识不能融合到自我中去,成为人素质的一部分,知识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的力量。知识的学习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所以,让自己强大的方式就是善于使用知识,知识可以像烛光一样,照亮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