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使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较严重。对此,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文化遗产的修复,加强文化传承保护。第一,对重灾区域四川、甘肃、陕西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损毁较多的区域,加大资金扶持,加强文化遗产损毁的修复和重建。第二,在重建灾区物质生活形态的同时,重视多民族聚居地的精神文化生态的重建。特别是重视灾区的藏、羌、回等民族聚居区的民风民俗的传承和保护。对于珍贵的民族文化,能抢救保护的尽量抢救保护,能复原的尽量复原重建,保留珍贵的民族记忆;注意抢救保护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保护那些掌握、从事特殊文化生产的文化工艺人和文化传承人;充分尊重藏、羌、回等民族群体在灾后文化重建中的文化情感和意愿。第三,应当看到,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但也给我们留下巨大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特别是无价的精神遗产。“5·12”大地震体现并展示了国人和灾区人民的以人为本爱国爱家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精神、慷慨互助理解奉献精神、忠贞不渝矢志不移精神、顾全大局雷厉风行精神等,需要在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将这些财富加以收集整理出来,用文化的形式,形成电影、电视、小说、戏剧、歌曲,加以宣传,弘扬光大,成为促进人们投身伟大事业的巨大推动,促进其精神变物质,转化为激发国人和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热情。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宣传文化思想战线十分重要的任务和现实课题。
(八)全面推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农村和谐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农村和谐理念,培育农村和谐精神,倡导“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文化领域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对农民价值观的重构过程。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首先要根除落后的价值理念。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诱惑,农民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一些背离:对发家致富的痴迷造成了文化心理的失衡和社会道德的滑坡;假冒伪劣及各种犯罪行为的猖獗,人们深受价值迷失的困惑和苦楚。这种畸形的发展心态,必须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去矫正,这种失衡的文化性格,还需要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去指引。当然,农民要向传统意识告别,超越传统价值观念,与腐朽愚昧落后的文化决裂,仍需要长期的自省和抉择,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在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为全社会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比如,竞争观念、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正义、法治等理念,将有利于对传统农民价值观念进行净化、改造。农民功利主义的价值目标蕴藏着强烈的致富意识,一经改造就可与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接轨;从农民对权威的崇拜中,可呼唤出对法律的认知、对科学的崇尚;农民安分守己的善良本性,又可成为认同新道德的基础,从而抑制道德的沦丧。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的流动,农民将走出封闭、内向的乡村,树立外向、开放意识,而安土重迁的家园意识又可焕发出回乡建设的极大热情。
其次,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培育崭新的生活方式。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联系紧密,其生活方式的现代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民除农事季节较忙外,其余空闲时间较多,白天打麻将、斗地主,晚上看电视,已成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生活环境脏乱差,房前屋后零乱不整。2005年,有关部门对全国部分村庄进行实地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72%的村庄农民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几乎所有村庄使用传统旱厕。生活方式的革命应该是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除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等物质层面的建设外,还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换农民的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逐步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的生产和经营理念,逐步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三,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倡导进步的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新”特征的重要体现。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文明乡风主要应包括文明、淳朴、健康的生活风尚,科学、环保、卫生的生态意识,和谐、友善、法治的生活观念。文明乡风,可以反映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农民文明素质与农村文明程度,也可以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当前,一些乡村因征地、环境污染、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相当突出。有的地区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盛行,邪教组织活动猖獗。有的地方宗族、宗派势力问题突出。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有助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
第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培养和谐心态。所谓和谐心态,就是乐观向上、豁达平和的心态,就是既不颓废消沉也不虚无狂妄的心态,就是既能客观看待自己又能公正评价别人的心态。培育和形成和谐心态,就是要努力克服焦虑浮躁、自负狂妄、狭隘偏执、怨愤贪婪、放纵轻慢、牢骚妒忌等不和谐心态,树立尊重平等、客观公正、诚信友爱、大度宽容、谦虚乐观、淡泊节制、自强不息等和谐心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人民群众也是基本满意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社会分配不公、地区差别显著、收入差距过大、腐败现象蔓延等重大社会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在农村,由于我国城乡结构的二元化模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征地拆迁引出的农民生活困难、黑恶势力横行、治安形势恶化等,这些问题影响农民对事物的判断,一些农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各种不满情绪,特别是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出现了心理“孤岛”问题。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管理民主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对农民心理的调节,这是政策工具、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难以替代的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而人的自我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人一旦心理失衡,其言行举止难免暴戾,难以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如果不加以解决,最终将影响社会稳定,影响改革的大局。所以,对农民的心态进行积极、正面的调整、引导,就成为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五,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培养新型农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集职业、阶级和户籍身份三位一体的“农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广义的农民不仅包括农业劳动者(狭义的农民),而且还包括农民工、农村雇佣工人、农村智力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工商户与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等。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一要区别于过去靠天吃饭、不管技术、不问市场的老农民,他们应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合格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二要区别于过去封建、守旧、甘于贫穷的旧农民,他们应是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与我国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对新农民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还必须具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思想道德素质。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使其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奔向和谐的过程中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结合。第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注意保护发展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倡导文化多样化的同时更要有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文化自觉。只有彰显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才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不会失去文化地位和文化身份。第二,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注意保护西部地区的物质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密码。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和谐文化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在当前各种繁多的现代节庆活动中注意弘扬西部各种传统节庆传统。遍布在西部农村各地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庙会、歌会(或花儿会、歌圩、赶坳之类)、集市(巴扎),等等,就是当地居民最典型的具有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的文化空间,能很好地起到凝聚民心、崇尚道德、弘扬正气的作用,从而保证当地民族团结、人民平安、社会和谐。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与群众性的和谐创建活动有效结合。一要注意层次性。针对新型农民培养,可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家长”评比活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建设;针对家庭,可开展“美德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一批绿色家庭、科技家庭、生态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针对单位和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协会竞赛活动,整体推进西部农村的道德风尚建设。二要注意实效性。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增加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三要注意经常性。要把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县、乡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形成一整套宣传教育、星级评定、督查考核、动态管理等的运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使创建评选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与农村文化产业结合。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有文化GDP的考量,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和谐文化提供产业支撑。第一,通过文化智力投入,把当地的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形成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的文化产业,既符合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节约社会、和谐社会的宗旨,又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第二,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大城市的事,也是乡镇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选择。让文化产业在乡镇落地生根,有一个纵深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跟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第三,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因其农民传统职业身份内涵的拓展而具有创新意义。传统的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也许,农民就成了农民艺术家、农民工艺大师、文化产业工人、文化产业管理者和文化服务者。乡村文化产业给农民带来的精神和心理的大解放,让千百年来农民身份的劣势感和自卑感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一夜冰释,共享平等的国民待遇,其社会和文化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农村是最重要、最薄弱的环节。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成为一句空话,小康社会也只能是低水平、不全面的;之所以最薄弱,是因为由于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较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广大西部农村地区,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西部农村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还任重道远,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为全面了解西部农村文化现状,我们立足于新农村建设背景,结合西部12个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特色及资源禀赋情况,分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层次选点调研、典型分析:考虑到四川位处西南,地区生产总值位居西部第一,农民收入位居西部前列,甘肃位处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收入位居西部中下水平,西藏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其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收入相对较低,故选定四川、甘肃、西藏为样本进行调研。重点比较分析西部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文化建设需求的影响,国家各项文化政策在西部农村的实施情况及各地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概括提炼出和谐文化建设在西部农村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