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44875300000006

第6章 和谐文化建设概述(4)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西部文化资源破坏严重,使西部农村文化资源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的同时雪上加霜。据统计,截至2008年5月底,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重庆5个受灾省(市)文化设施共倒塌341个,出现危房592处,受损需维修的设施1043个,设施损毁导致经济损失14.8亿元,设备等毁坏导致经济损失782万元。地震给川、甘、陕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涉及39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41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56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53个县级“非遗”名录项目。其中,仅四川一省,灾后统计发现全省91个县文化馆、57个县图书馆、403个影剧院(剧场)、11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全省广电系统受损台站达1222个,其中6个重灾市、州达882个;广播电视网络及“村村通”工程线路毁坏线路67843千米;全省共有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失,馆藏文物1645件受损,其中珍贵文物148件。地震还使四川省羌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震情最严重的北川、汶川、茂县3个县是羌族聚居区,羌族灾区大部分城镇乡村建筑倒塌,文化载体遭受损毁,一大批传统羌族民居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汶川的萝卜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理县的姚坪羌寨、北川的小寨子沟等风格独特的羌寨受到破坏。其他羌族民居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甘肃省文县的12个山寨以及藏族支系白马人聚居区独具民族风情的古宅、碉楼全部受损,95%以上成为危楼,30%已坍塌。灾后文化重建过程中,必须尽快修复毁损的灾区物质文化设施,以及羌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随着物质载体的丧失而终结。

2.消除农村新型社区的居民融合带来的文化分歧

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原来的城镇、乡村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广大灾区群众集中居住在过渡安置房中,形成一个个与传统街道社区差异性很大的新社区,为地震灾区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在灾区,大量的农村受灾群众集中居住在过渡安置房和新建的永久性集中居住区内,取代了传统的社区,人口迁徙与文化空间的转换带来新的社区模式,聚集生活模式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野,新的社区生活方式、邻里关系、集中居住出现的文化需求等为灾区社区文化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因灾难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在灾区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但要满足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新需求,更应该而且必须全面考虑他们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帮扶,这就给灾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八)有效提高文化消费力

1.农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较少

由于农(牧)民经济困难,个人或家庭普遍节约了文化建设的投入。在甘肃农村调查中,问及“过去一年中,您用于购买和借阅书报的费用为多少”时,只有14%的人花费101元用于购买和借阅书报。

在问及“当地一年开展几次文化‘三下乡’活动”时,48.2%的人回答“没有”,17.8%的人回答“一次”,18.3%的人回答“二次”,15.7%的人回答“二次以上”。

此外,根据在四川西昌地区农民群众中所做的调研显示,约70%的农民群众用于购买和借阅书报的费用只占其收入的很少部分。

2.农民的文化消费渠道单一

调查表明,农(牧)民日常所阅读的书报、杂志主要是自己花钱购买,其次是向他人借阅,第三是政府及有关单位赠送。这说明农(牧)民日常文化资源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农(牧)民自己及所在村组。

农(牧)民了解国家政策和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电视、报纸(书、杂志)、广播等大众媒体,与亲友或邻居聊天也是获得资讯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网络在农(牧)民了解国家政策中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不高。

以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根据2008年《四川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07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186.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365元,而将近70%的农民群众在书报方面的支出为50元以内,只占其生活消费支出的2%,文化消费水平较为低下,在所有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文娱活动分别是:看电视、读书看报、打牌下棋、看影碟录像、听音乐。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现代文化形式为主,受制于文化形式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农民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兴趣正在逐步降低。我们在对四川省的7个市州进行调研基础上,得到如下数据。

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以现代为主,传统形式的文化活动如龙舟赛等受限于场地、人员、经费等原因,在农村中文化活动形式已不占主流地位。另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地区农村由于缺少文化生活,绝大多数农(牧)民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劳作、吃饭、睡觉及其他习惯的生活琐事中循环往复。

调查中发现,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制约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西部农(牧)民收入比较低的条件下,农(牧)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冲动并不强烈,消费的方式单一。个别地区的农民还没有实现温饱,又何谈文化消费。目前在广大西部农村,文化活动内容缺乏创新,主要是唱歌、跳舞、扭秧歌、鼓乐队等传统活动,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农(牧)民的文化消费绝大多数就集中于许多民族节日及喜事善事。如春节贴对联,三月三对歌,端午包碱水粽子、赛龙舟,中元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等,还有农(牧)民在生日喜庆、婚丧嫁娶、新房落成、求雨求子、祈福祈寿、还愿感恩、庙会香会等喜事善事中的祭祀、酒宴及小型“土乐队”演出等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源远流长,有的是新兴的商业活动,都含有深远的生存意识、习俗因素和现实需求,其中多数形式简陋,满足不了农(牧)民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其文化内涵尚须进一步挖掘和升华。而除掉这些节庆日之外的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农(牧)民的文化消费则是寥寥无几了。收入水平的现实制约使文化消费力的提高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难中之难。

(九)促进文化产品供给的手段多样化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西部农村文化服务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促进文化产品供给的手段多样化。

1.解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硬件条件,一个地区文化设施的拥有量可以充分反映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在甘肃农村,当问及“您认为当地是否已经形成了较强地域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项目?”6.80%的人回答“已经形成”,35.60%的人回答“正在形成”,23.56%的人回答“缺乏个性特色”,34.03%的人回答“不清楚”。

当问及“您认为村镇现有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您的需要?”只有24人回答“满足”,占12.57%;77人回答“一般”,占40.31%;回答“不满足”的为90人,占47.12%。

有些乡镇没有一个书店;部分镇村文化站、文化室等活动场所和文化组织机构形同虚设;一些乡村老戏台等文化遗产破败不堪,有的早已被拆除或挪为他用;由于信号传输网络等问题,大部分农家电视最多只能收到两三个频道。除过年过节热闹一阵外,大部分村镇平时很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其贫乏,于是一到农闲时节,就出现了白天三五成群南墙根晒太阳,晚上呼朋唤友赌博酗酒的乡村独特景观。

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一些乡镇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乡镇没有文化站,没有图书室,更没有电影院。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举办文化活动没有场地等硬件支持。即便是在县一级,很多文化设施也十分落后。位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市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市三县一区的所有电影院有的被撤了,有的变成了超市、店铺,有的因消防设施不健全等原因被查封。甘肃榆中县电影院,破旧的院子里摆满了卖服装的小摊。

在四川省,课题组对全省各市县的几种主要文化设施拥有量进行了调研结果。

四川省大部分乡镇除了活动室外,日常文化活动场所如阅览室、图书馆的缺口较大,至于拥有建设成本更高、现代化更强的文化活动场所如网吧、电影院的乡镇就更少了。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四川省全省仅有7.3%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7.6%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2.解决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较少问题

为了了解当前西部农村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及其参与状况,课题组设计了“你们那里有哪些文化活动”“您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哪些”“当地政府举办最多的活动是哪些”以及“最希望政府提供的文化活动有哪些”四个选题,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牧)民群体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状况评价和对政府的期望。

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农(牧)民参与最多的集体性或公共性的文化活动是“放电影”。但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农村和牧区,农(牧)民们甚至几年看不上一场电影,也很少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其次是看戏和祭祖。而政府主办最多的是“文化下乡”活动,其次是给农(牧)民放电影和演戏,没有形成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定期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模式,文化活动没有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对民族戏剧、民族歌舞、舞龙等民间艺术活动、民俗表演等比较重视,但对剪纸、皮影、刺绣等民间工艺展览、比赛等还重视不够。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的高参与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牧)民对政府的期望,排在第一位的是农(牧)民对政府文化活动的期望,其次是“放电影”和“民间艺术表演”,而庙会等群众自发性的文化活动并不在农(牧)民对政府的期望之列。

3.解决文化供给内容与需求存在距离问题

调查显示,乡镇干部群体与农(牧)民群体在对于政府角色认同上有区别。乡镇干部们认为现在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最多的是“文化下乡”、农业科技培训、节庆活动和免费放电影。但乡镇干部们并不认同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案。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举办的活动首先是农业科技培训,其次才是“文化下乡”和劳动技能比赛,而传统的民俗旅游、庙会、花会灯会以及民间工艺展览和演戏等都被乡镇干部们排在了政府行为的备选项目中,这反映出乡镇干部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意图。

此外,我们还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做了关于农民群众最愿意观看或最愿意收听的节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彝族群众喜欢观看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连续剧、电影占第一位(70%),以下依次是新闻节目(61.3%),经济致富节目(38.8%),综艺娱乐节目(36.3%),金土地等农业节目(33.8%),法制节目(33.8%),体育节目(30.4%),科技教育节目(27.5%)。虽然他们对电视节目中的科教节目不是非常感兴趣,但对于实际的知识技能培训具有强烈渴望,接受调查的所有群众都表示愿意和需要参加一些知识技能的培训。

(十)正确处理几个重要关系

1.正确处理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统一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在开展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处理好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统一性,就是指各地都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进程。特殊性,是由于农村地理区位、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西部不同地方在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界定农村和谐文化的范畴,并客观地看待地方性农村文化在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要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搞一刀切。处理好这个关系,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有重要的意义。

2.正确处理好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必然会受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发展规律,要求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将民间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等不同文化形式融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有效的西部农村和谐文化体系,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协同并进。换言之,我们在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时,既要考虑到西部不同地方的农村原生态因素对农村和谐文化的作用,又要兼顾到城市化中农村人口流动等主流社会趋势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