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44879100000001

第1章 主要戏曲种类(1)

中国戏曲的起源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包括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和数百种地方戏。它是一门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一般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态成熟于宋元时期,其起源大致有3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从民间歌舞发展到歌舞小戏。戏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民间歌舞。《尚书·舜典》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描写先民身披兽皮、击石伴奏的歌舞场面,其目的用以祈福或娱神,带有原始宗教成分。这类形式在当时极为普遍。原始歌舞既娱神,亦娱己,后来《论语》

记载的“乡人傩”,屈原《九歌》表现的祀神歌舞等都是缘此发展而来。大约到了汉代,歌舞形式中逐渐融入了故事成分,其中角抵戏《东海黄公》最为着名,它表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人黄公,少时有法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渐减,且饮酒过度,法术不复能行,后与白虎斗,为虎所杀。此戏原在民间流行,后汉武帝曾将其引入宫中表演。《东海黄公》标志了歌舞逐渐向歌舞戏发展,以后由此演进的歌舞小戏层出不穷。至唐代,歌舞戏有了很大的提高,唐代最为着名的歌舞小戏是《踏谣娘》,它表演了妻子(踏谣娘)受丈夫(苏郎中)辱骂殴打,向邻里诉说幽怨,表演是相当生动的。这种民间歌舞小戏在宋代又有发展,当时一般通称其为“社火”,后来在这基础上歌舞小戏逐步演变成戏曲形式,“南戏”便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第二条线索是从古优发展到参军戏。“优”出现甚早,西周幽王的宫廷中就有这类人物,他们是宫中弄臣,以滑稽调笑取悦人主,并予以某种政治性的讽谏。这种滑稽性、讽刺性的表演在后世绵延不绝,且从对帝王的讽谏发展到帝王以之来惩戒臣下,“参军戏”据说就是由此而来。北朝时,后赵石勒因官员(参军)贪污官绢,遂令优人身着官服扮成“参军”,旁的优人则戏弄嘲笑“他”,以此来惩罚这一官员。这一表演后成定制,并有了固定的脚色,被戏弄者称“参军”,嘲笑者称“苍鹘”。参军戏在唐代最为兴盛,晚唐五代,也称参军戏为杂剧。至宋,其表演更趋成熟,出现了五种脚色:

戏头(也叫末泥)、引戏(也兼装旦)、副净(即原来的参军)、副末(即苍鹘)、装孤。宋杂剧经金院本的过渡遂逐渐向成熟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发展。

戏曲起源的第三条线索是受说唱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说唱艺术对戏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剧本文学和戏曲唱腔两个方面。隋唐时期,由叙事性的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大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古典戏剧

戏剧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西方,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古希腊的戏剧,是欧洲古典戏剧的先声。在我国,早在《诗经》

和《楚辞·九歌》中便有祭祀的舞乐,供巫来祝颂人的祖先或神灵,这种舞乐就包含了萌芽状态的戏剧因素。西汉统一全国后,以竞技为主的角(百戏)开始盛行;南北朝时,出现了“拨头”、“代面”、“踏谣娘”、“参军”

等,具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表演形式。宋金时期,在唐参军戏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了宋杂剧和金院本,构成了戏剧的雏形。到元代,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说唱诸官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先前各种表演艺术,正式形成了我国完整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元代是我国古典戏剧发展的高峰。

仪有姓名可考的作家就有80余人,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约500余种。主要作家作品有: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宫天挺《范张鸡黍》等。元大德末年,戏剧创作的中心南移,元杂剧逐渐走向衰微,南戏在温州杂剧的基础上兴盛起来。到元末明韧,已成为主导剧坛的剧种,并相继出现了《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着名的剧作。由于南戏地方特点较强,后来在发展中便形成了四大声腔系统:海盐、太阳、余姚和昆山。初而弋阳继而昆腔风行一时。继而向全国。在昆腔走向衰落之际,出现了一个地方戏空前繁荣的局面,各种地方戏在京城融合成一个新剧种京戏,京剧集古典戏剧大成,它的诞生标志着古典戏曲的终幕已经到来。

戏曲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宝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品种。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国戏曲已形成一个拥有300多个剧种、5万余出传统剧目、2000多个剧团和近40万名从业人员的庞大体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别具风采。

参军戏一种以科白为主、表演滑稽诙谐故事的戏。渊源于秦汉俳优,形成于后汉,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一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参军戏到唐宋时发展到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苍鹘、参军两个脚色作滑稽对话或动作,引人发笑,有时讽刺朝政。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记载,参军戏的演出已有歌唱和音乐并有女演员。参军戏的载歌载舞的形式,为戏曲走向成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傩戏一种特殊戏曲形式。它本是古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通过歌舞来加以表现。西汉刘安《淮南子》记载,古代傩舞“先猎一日”举行,方相装成“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方相之后跟子(幼童)百二十人和人扮的十二神兽,把恶鬼驱逐出去,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却记傩舞形式有二,一种方相表演,表演者头戴冠和面具,黄金四目,穿熊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声,驱逐恶鬼。另一种为十二神舞,十二人朱发画衣,手执麻鞭,甩动作响,高呼专吃恶鬼猛兽的十二神。傩舞有音乐伴奏。后来傩舞逐步向娱乐方面转化而成傩戏,傩戏表演形式与戏曲相类,主要流行于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地。

宋杂剧

中国戏曲早期形态。它是有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糅合其他伎艺的表演形式而形成的。宋杂剧的演出,分艳段、正杂剧和杂扮三部分:艳段演寻常熟事;正杂剧共两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杂扮多演滑稽调笑性质的段子。它有五个脚色:末泥、引戏、副末、副净、装孤(装旦)。南宋时,北方的杂剧逐步发展而最终形成元杂剧,南方的杂剧后来发展为宋元南戏。

中国戏曲早期形态,体裁及脚色与宋杂剧相同。元陶宗仪《辍耕录》: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南戏

北宋末年在南方温州一带兴起的一种戏曲形式,又叫“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它最初是一种由民间小曲组成的村坊小戏,后来吸收宋杂剧和其他民间技艺的成分,逐步成熟。元灭南宋,南戏从北杂剧吸取了长处,丰富发展了自己,南戏具有特殊的体制:第一出“副末开场”或“家门引子”介绍创作意图、叙述剧情梗概,第二出才开始入正戏;不限脚色,上场人物都可唱;音乐方面,一出戏不限同一宫调;剧本结构可长可短,不限出数;剧中人在退场前念下场诗,总结本出戏内容并暗示下出戏内容,或叙述人物心情;用南方乐曲。伴奏用笙、箫、笛等管乐,曲调婉转。现存早期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荆钗记》《白兔记》

《拜月记》《琵琶记》。

元杂剧

元代在北方流行的戏剧。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完全成熟的戏曲形式。其体制为:剧本由唱曲、道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一般一本四折,有时加一楔子,一折使用同一宫调组成的一套曲子;脚色有正旦、贴旦、正末、冲末、净等;一人主唱,从头唱到尾;戏的末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概括戏的内容。元杂剧分前后两个发展时期。元初至元成宗大德年间为元杂剧前期,活动中心为大都(今北京),着名作家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等,着名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梧桐雨》《墙头马上》《西厢记》《汉宫秋》《李逵负荆》《双献功》《赵氏孤儿》

等,他们以这些作品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反映元代被压迫人民的苦难生活,歌颂了元代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元成宗大德年间至元末,是元杂剧的后期,活动中心为杭州,着名作家有郑德辉、乔吉。后期杂剧多写才子佳人、孝夫节妇、忠臣义士、山林隐逸、神仙道化,后期的作家和作品大都平庸。元杂剧剧本今存156种,收在《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中。一些元杂剧作品于18世纪被译成外文,流传于西欧。

传奇明清时在南戏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传奇的特点与元末南戏大体相同,但结构更为紧凑整齐,情节更复杂,人物刻画更细致;音乐上,以南曲为主,轻柔婉丽。明代嘉靖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传奇最为流行,产生了《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名作。传奇对于戏曲文学和表演艺术的发展、近代地方戏曲的兴起都有极大影响。清乾隆以后,传奇走向了衰落。

声腔剧种声腔指以某一地区的民间曲调为主而形成的曲调体系。剧种指以不同声腔来演唱的戏曲。一个声腔可包括许多剧种,我国有四百多个剧种。

明代四大声腔

指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种声腔。明代祝允明《猥谈》:“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海盐腔大约南宋时兴起于浙江海盐,明嘉靖年间流行于嘉必、湖州、温州等东南沿海,明代万历以后逐渐衰落,现已不存。余姚腔大约在元末明初产生于浙江余姚,明嘉靖年间流行于常州、池州、扬州等地,明万历后逐渐衰落,现已不存。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改造,影响逐步扩大,明代传奇几乎全用昆山腔演唱。昆山腔曲调低回婉转,伴奏乐器有笛、箫、琵琶等。弋阳腔大约在元末兴起于江西弋阳,特点为一唱众和,只用打击乐器,曲调高亢粗犷。明代嘉靖时流行于今南京、北京、湖南、广东、云南等地。

花部(乱弹)指清乾隆年间昆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剧种。“花”为“驳杂”之意,士大夫对昆腔以外的各剧种的贬义剧种的贬义称呼。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清代五大声腔

概指清代出现的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柳子腔。昆山腔在清韧出现过繁荣景象,清中叶开始衰落。弋阳腔又称高腔,影响极大,遍行全国。梆子腔最早源于明代陕西甘肃一带高亢激越的民歌,先有秦腔,后向东发展,同各地语言、民间调结合,形成了各路梆子,特别为用硬木梆子打拍子来掌握节奏,音调粗犷激昂。皮黄腔合西皮、二黄两种戏曲腔调为一体,西皮源于秦腔,二黄源于徽剧。西皮包括导板、慢板、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调,宜于表现凄凉沉郁的情绪;二黄包括导板、慢板、原板、快板、散板等曲调,宜于表现欢快激昂情绪。柳子腔采用民歌小曲作为曲调体系,一般用于小型剧种。

昆曲

戏曲剧种,元末顾坚在昆山所创。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造昆山腔,昆曲逐渐流传。其特点是,曲调婉转低回,伴奏乐器用笛、箫、笙、琵琶,表演细致且多带舞蹈性。明中叶至清中叶,昆曲流传全国,传奇几乎全采用昆曲来写作剧本。清中叶以后,昆曲衰落,但没有消失。

京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随后“春台”、“四喜”“和春”徽班相继入京。清道光年问,唱“二簧调”的徽班与唱“西皮调”的楚调(汉戏)合流,形成“皮簧戏”。“皮簧戏”接受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了完整的表演方法与艺术风格,京剧形成。京剧音乐属板腔变化体,主要唱腔为二黄、西皮,另用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吹腔,唱腔结构为上下旬结构,基本句式为七字句与二字句。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用京胡、二胡、月琴、笛、海笛等管弦乐器,武场用鼓板、大锣、铙钹、堂鼓、碰钟等打击乐器。脚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每行又细分为若干小行当。京剧服装依照明代服制,多用绸缎、彩绣,色泽鲜艳,式样讲究,分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把子箱、旗包箱。京剧化妆,生旦俊扮,净丑勾画各种脸谱,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和图案显示人物性格品质与容貌特征。表演方面,歇舞并重,融人武术技巧,广用虚拟动作,念白富于音乐性。京剧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戏曲“唱做念打”的特征,同时又是最大剧种,京剧被视为国宝。京剧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常演者三四百,如《文昭关》《追韩信》《霸王别姬》《捉放曹》《空城计》《野猪林》《打渔杀家》《三岔口》等。1942年又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1949年以后,有《杨门女将》《海瑞罢官》等。

秦腔

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明初,秦腔产生于陕西民间歌舞,随后传人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清乾隆年间,魏长生率秦腔艺人进京。辛亥革命后,“易俗社”促进了秦腔艺术的提高。秦腔属板腔变化体,有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六类,伴奏乐器有二弦子、板胡、笛子、大号、暴鼓、堂鼓等。脚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十三类。表演风格朴实粗犷,脸谱、身段、化妆、声韵有自己特点。传统剧铡美案》《三滴血》

《苏武牧羊》,近代则有《血泪仇》《穷人恨》等。

川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及贵州、云南。明代时,四川已有地方戏班。清中叶,花部勃兴,外地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流入四川,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川昆、高腔、胡琴(皮簧)、弹戏(梆子腔),同时民间流行灯戏,这便是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1911年前后,五种声腔同台演出,形成风格统一的川剧。川剧又分四派:川西派以胡琴为主,资阳河派以高腔为主,川北河派以弹戏为主,川东派声腔多样化。川剧表演有自己的表演程式,风格真实细腻、幽默风趣,特别是高腔唱腔高亢、用打击乐和帮腔。川剧剧目丰富,高腔传统剧目最多,高腔代表性剧目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川剧剧本《柳荫记》《彩楼记》《玉簪记》《拉郎配》《乔老爷奇遇》较好。

越剧

戏曲剧种,是流行于浙江、上海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的一种地方戏曲。大约1910年,嵊县的民歌山谣在余姚秧歌班的影响下形成,最初只演民间小戏。后来流向桐庐、杭州等地,1916年进入上海,因吸收绍剧唱腔与京剧舞蹈,表演艺术得到长足提高。1943年,袁雪芬组织雪声剧团,改革了越剧一些表演技法。越剧曲调有弦下调、四工调、尺调等,长于抒情,风格细腻柔婉。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

评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华北、东北及其他地区。河北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吸收蹦蹦(二人转)的音乐、剧目、表演,成为带表演性的莲花落;随后又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称为“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随后再吸收了京剧、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评剧有了进一步发展。评剧属板腔变化体,板式有尖板、搭调、大安板、三捶、垛板等,伴奏乐器有板胡、鼓、锣等。传统剧目有《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新剧目有《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着名演员有白玉霜、小白玉霜、新凤霞、陈少舫等。

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