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品读
44891800000053

第53章 鲁侯养鸟

——办事要看对象

“原文”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鱿,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

——《庄子·外篇·至乐十八》

“译文”

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停息下来,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酒,奏‘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太牢’作为膳食。海鸟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

国君养鸟是历史上实有的事情,《国语?鲁语》中是这样记载的:“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臧文仲使国人祭之。”也就是说有一只叫做爱居的海鸟停歇在了鲁国的东门之外,臧文仲让人对它进行了祀典。庄子把养鸟的主人公改成了鲁侯,增加了鲁侯用九韶的乐章和猪、牛、羊三牲盛宴养鸟的情节,使故事变得更生动有趣了。更重要的是,庄子的用意跟《国语》的批评臧文仲“无故加典,非政之宜”已经完全不同,而是有了更深刻的寓意。

一篇寓言往往有多种寓意,越是优秀的寓言,涵盖面可能越大,寓意可能越深刻。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有的人读了这篇寓言,浅尝辄止,可能会率尔回答:是讽刺那些不以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这种回答没有错,但总觉得不深刻、流于表面。那么,这篇寓言的深层寓意是什么呢?这篇寓言的深层寓意在于启发人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努力掌握对象的特点,绝对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对象的具体情况,它们有些什么特点和规律。如果对于事物的特点和个性一点也不了解,就盲目地去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习惯去对待,就不可能把事物处理好。《鲁侯养鸟》的故事中,鲁侯的失败,就就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庄子讲“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要以自然为最高的、最根本的法则,自然不单指自然界,而是兼指自然如此,自然而然。如果这篇寓言故事中的鲁侯在海鸟的问题上,采取“无为”也就是“不妄为”的态度,不违反海鸟的习性,不把海鸟迎到鲁国宗庙来款待和供养,而是遵循鸟的习性,让它回归自然,回归大海,把它送到海边,选一个比较开阔又比较安静的环境,把它放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海域中去,那它绝不会不吃不喝,两眼昏眩,心里悲伤,熬过了整整三天才死去的。

鱼喜水而人入水则死,物各有性,好恶不同;各物当以适情为获福。不能执一而强求于人。即便都是人,也要视各自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翻译过来就是: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病都好了。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孔圣人的教化之理: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这两则故事给我们的道理和启示是:不能以主观主义的个人观点处理事务,应当坚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果单纯以自己主观的善意来处理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从对象的实际属性出发,那么这种善意或许会带来鲁侯之鸟的结果。

上面两个故事里的华佗和孔子都是能够是对象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处理办法的智者,但是,也有很多人像故事中的鲁侯一样,不看对象,盲目蛮干,授人笑柄。比如下面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公孙仪就是因为办事情完全不看对象而让人嘲笑至今。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经常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上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还不时有一两只蝴蝶翩然飞过。那棵最大的柳树下,一头黄牛正在树荫下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自己最拿手的《清角之操》来,这首曲子非常最高雅美妙,人们经常会从很远的地方专程跑过来听他弹奏。但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给人们留下了“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公孙仪也成了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