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①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②。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③。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注释】
①佚乐:放逸游乐。
②危坠:危亡。
③意:心志,心意。
【译文】
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怕,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繁多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故事】
暴力不敌仁爱
以暴治国还是以仁治国,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帝王们思考的问题。短期而言,暴力的威力可能大于仁爱,因为它的残酷、猛烈足以使人战战兢兢。但从长期来看,仁爱的力量必然大过暴力,因为它的温情、体慰足以感化人心。历史上的暴君如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哪一个不是最终落得民反朝灭的下场?历史证明了仁爱必然会胜于暴力。
商朝就是以暴政输给以仁政著称的周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商代最后一个帝王纣王是个极其残暴的人,他荒废国事、欺压百姓,引起极大的不满后,不思改过却以烙刑镇压人心,设炮烙以惩叛逆。炮烙之刑,就是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然后叫被残杀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而如果掉下来就会被熊熊燃烧的炭火活活烧死。
据说,他为了观察正在成长的胎儿,竟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纣王这样荒淫残暴,经常有人劝阻他,但他总是不听。纣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规劝他悬崖勒马,他居然命人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这样残暴,吓得谁也不敢再规劝他了。大臣们有的装病不上朝,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因此许多诸侯对纣王又怕又恨,渐生离心,百姓们更是对他恨之入骨。
诸侯之一的西伯姬昌无法忍受纣王的残暴,于是暗地里为灭商做着积极的准备。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身边集中着诸如姜子牙之辈的能人贤士辅佐政事。对内,他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生活疾苦;对外,他争取余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在姬昌的仁政下,周国实力日益壮大,最后姬昌之子姬发一举消灭商朝,建立了周朝。
史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国家的统治、人与人相处中,仁爱的力量总是大于暴力的蛮力。暴力固然能让人一时畏惧,但也会激起人反抗的欲望;而仁爱则如春风化雨,在“润物细无声”的轻柔与温情之中牢牢地收服人心。人心是柔韧的,因而会选择更接近它本性的东西。我们要相信,无论是朋友间的交往,还是父子间的相处,乃至在上下级的关系中,爱的感化力量都远胜于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