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以家为①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日不同生②。远者不听:毋日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日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御③民之辔④。在上之所贵:道⑤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将不汝助。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王。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⑨。
【注释】
①为:治理。
②生:通“姓”,姓氏。
③御:也作“驭”,驾驭。
④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⑤道:引导,疏导。
⑥士: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译文】
按照治家的要求治理乡,乡不能治好;按照治乡的要求治理国,国不能治好;按照治国的要求治理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不要因为不同姓,就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不要因为不同乡,就不采纳外乡人的办法;诸侯国不要因为不同国,就不听从别国人的主张。像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像日月普照一切,才算得上君主的气度。
驾驭人民奔什么方向,看君主重视什么;引导人民走什么门路,看君主提倡什么;号召人民走什么途径,看君主的好恶是什么。君主追求的东西,臣下就想得到;君主爱吃的东西,臣下就想尝试;君主喜欢的事情,臣下就想实行;君主厌恶的事情,臣下就想规避。因此,不要掩蔽你的过错,不要擅改你的法度;否则,贤者将无法对你帮助。在室内讲话,要使全室的人知道;在堂上讲话,要使满堂的人知道。这样开诚布公,才称得上圣明的君主。单靠城郭沟渠,不一定能固守;仅有强大的武力和装备,不一定能御敌;地大物博,群众不一定就拥护。只有有道的君主,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可避免灾祸的发生。
天下不怕没有能臣,怕的是没有君主去使用他们;天下不怕没有财货,怕的是无人去管理它们。所以,通晓天时的,可以任用为官长;没有私心的,可以安排作官吏;通晓天时,善于用财,而又能任用官吏的,就可以奉为君主了。处事迟钝的人,总是落后于形势;吝啬财物的人,总是无人亲近;偏信小人的人,总是失掉贤能的人才。
【故事】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喜欢紫色衣服,因此一国人都穿紫服,引起了齐国紫服价格的暴涨。齐桓公为此很是忧虑,就问管仲:“现在紫服这样贵,该怎么办呢?”管仲说:“《诗经》有言:‘不躬不亲,庶民不信。’要想纠正这个风气,应该从自己开始不穿紫服,同时对周围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衣服就行了。”齐桓公欣然接受,先自己不穿紫服。凡看见左右或来进见的官员中有穿紫服者,桓公就说:“离远点,我讨厌紫服!”结果在当天,朝中就没有穿紫服的;第二天都城中没有穿紫服的;第三天,一国百姓都没有穿紫服的。
无独有偶,同为齐国国君,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宴席散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些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