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礼拜白言:和尚说法,实不思议!弟子尚有少疑,欲问和尚,望和尚大慈大悲为弟子说!大师言:有疑即问,何须再三!
使君问:法可不是西国第一祖达摩祖师宗旨?大师言:是。
弟子见说达摩大师化梁武帝,问达摩:朕一生来造寺布施供养,有功德否?
达摩答言:并无功德。武帝惆怅,遂遣达摩出境。未审此言,请和尚说!
六祖言:实无功德,使君勿疑达摩大师言。武帝着邪道,不识正法。使君问:何以无功德?
和尚言:造寺布施供养,只是修福,不可将福以为功德;功德在法身,非在于福田。自法性有功,平直是德。佛性外行恭敬,若轻一切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德。自性虚妄,法身无功德。念念德行,平等直心,德即不轻,常行于敬。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武帝不识正理,非祖大师有过。
梁武帝对,还是达摩对?
讲座完毕,进入答问阶段。听众们也不体现一下众生平等的精神,居然是刺史大人头一个发言:“大师您讲的佛法是不是达摩老祖的宗旨呀?”
慧能说:“是呀。”
刺史问道:“弟子听说,达摩老祖来华之后,梁武帝问过他:‘我这一辈子又是造寺又是建塔,为佛教做了太多事情,我的功德怎么样啊?’达摩却说这些都算不上功德。梁武帝听得很郁闷,就把达摩打发走了。大师,达摩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呀?”
慧能说:“达摩说得没错,梁武帝走的只是邪门歪道而已。”
刺史问道:“到底为什么说梁武帝没有功德呢?”
慧能说:“造寺建塔这些事都属于修福之举,福田不是功德。功德不在福田里,而在自己的本性之中。每个人的法性就是功,平等正直之心就是德。佛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恭敬的态度,如果轻视别人,执著于自我,哪里还会有功德呢?修身就是功,修心就是德,功德都是由心性而来,和福田没有关系。梁武帝不明白真正的佛法,达摩说的却是一点都不错的。”
刺史问的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理解成:给佛爷上贡到底能不能获得好处?进而可以理解成:是不是给佛爷上的贡越多,自己获得的好处就越大?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问题。大家出门旅游,进个什么名山大庙,烧一炷香、开一回光,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都是很常见的。
天文数字也绝不罕见,在有点儿名气的寺院甚至为除夕夜的第一炷香有人会出几十万、上百万的高价,有钱人还会频繁地给佛像重塑金身,搞得金粉没多久就堆积太厚,和尚们不得不给佛像勤做减肥工作。更有富人供养高僧活佛,出手之大骇人听闻。大家为什么这样做呢?答案很简单:有所求。
如果梁武帝的逻辑成立,那么有权有势的人无疑是最占便宜的。既然佛门也是看人下菜碟,讲究投资回报率,那还是多挣钱、多捞权才是正途。
我们得承认,梁武帝的逻辑是符合人之常情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居然是有理论依据的。西晋时期译出过一部《佛说诸德福田经》,就是在讲大家只要多作善事,比如修桥补路什么的,就会得到福报。
虽然现实社会永远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但根据心理学上由认知一致性而来的种种研究,人总是在给自己找平衡的——找平衡的情形有很多,比如你花大价钱买了一个废品,那你就很容易给这个废品想象出某种重要价值;再如故事里的梁武帝偌大的佛门投资被达摩一句话贬得一无是处,这是最容易造成认知失谐的,为了恢复心理平衡,梁武帝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更加坚信自己是对的,达摩是错的。为什么我们经常发现用最清楚明白的事实也无法说服别人,对方简直不可理喻,这往往就是认知失谐造成的。
同样,当事实和理论不符,那就修改事实。为什么“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呢?因为“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为什么付出同样的努力,水平也差不太多,某某就功成名就,我却一直没有出头之日呢?因为某某前世积了德,我前世却造了孽。为什么我向佛门投资了这么多,可还是诸事不顺呢?因为你太着急了,不信你等到来生看看。——种种平衡措施能使人的日子好过很多,这也正是宗教的一个重要意义之所在。
人总在有意无意地寻找平衡。善事做得越多,福报也就越大,这很符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原则,也很符合“一分钱,一分货”的心态。这难道不是很公平吗?
但是,这种心态显然和慧能一再强调的“念念无住”的主张不符。
想求福报,这就是“有所求”,人一有所求,“我”的意念就重了,人我之别、物我之别也跟着重了。执念一起,自然而然的心念便被中断,法身脱离色身,没法解脱成佛了。——这都是前边讲过的。这可怎么办呢?
传统佛教还讲“有求皆苦”,而求神、求佛、求福报,这些都是有求,自然也都是苦。那还求不求呢?
苦海无边呀。怎么办呢?回头是岸!只要你一回头,醒悟到无相、无念、无住的道理,拿出藏在心底的般若智慧这么一看:哎,什么福田呀,什么善有善报呀,都是幻象而已,不可执著,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这一瞬间,你就解脱成佛了。
成佛之后会是什么样呢?是不是还得朝九晚五地讨生活呢?是不是还得在单位被领导管着,在家里被孩子缠着呢?很难想象呀。
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众道俗,常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望为破疑。
大师言:使君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国,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远,说近只为上智。人自两种,法无不同。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使君!东方但净心无罪,西方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方,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十恶即行十万,无八邪即遇八千,但行直心,到如弹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
六祖言:慧能与使君移西方,刹那间目前便见,使君愿见否?使君礼拜,若此得见,何须往生!愿和尚慈悲,为现西方,大善!大师言:唐见西方,无疑即散。大众愕然,莫知何是。
大师曰:大众作意听!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是弥勒。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毒心是恶龙,尘劳是鱼鳖。虚妄即是神鬼,三毒即是地狱,愚痴即是畜生,十善即是天堂。无人我,须弥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智慧光明,照曜六门清净,照破六欲诸天;下照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座下闻说,赞声彻天,应是迷人了然便见。
使君礼拜赞言:善哉!善哉!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把天堂和菩萨拿给你看!
刺史问完了梁武帝和达摩的问题,没给别人留机会,接着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也是一个老百姓关心的俗问题:“弟子看到出家僧尼和在家居士经常口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发愿往生西天极乐世界。大师您给讲讲,这些人真能如愿么?”
现在我得作个提醒:各位如果有修净土宗的,最好空过这段别看。
警告完毕,咱们听听慧能是怎么说的:“刺史呀,我好好给你讲讲。当年世尊——”
我得先解释一下世尊是谁。很多人都知道世尊就是佛陀,可是,叫佛陀不就完了,为什么还要叫世尊呢?世尊的意思是“为世人所尊”,这是佛陀的一个尊号。佛陀一共有十大尊号,像我们熟悉的“如来”和“佛”就是其中之二,另外还有八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这些名号各有各的意思,当然都是赞美,就像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某某家、某某家……”
慧能说:“当年世尊在舍卫城的时候,说西方世界离现实世界并不很远。西方世界到底是远是近,两种说法都有,这是根据听众资质的高下而有针对性地说的。笨蛋希望通过念佛往生西天,聪明人只要清净自己的心性就足够了。所以佛祖说:心净了,佛土也就净了。”——这是慧能的一个重要说法:“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用我们现代的哲学概念来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慧能继续说:“一个人就算住在东方,只要心净就没有罪业;一个人哪怕住在西方,心不净也一样会有罪业。笨蛋们希望自己往生这里、那里,其实哪里都一样。只要心性清净,离极乐世界就不远;如果心生妄念,念多少佛也没用。如果领悟了我的顿悟法门,转眼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那些只靠念佛的人念一辈子也到不了。”
慧能的牛皮好像吹大了,极乐世界转眼就能到吗?如果当场有人提出质问:“你既然说得这么容易,可别都是天桥的把式,你给我们转眼到一个看看!”
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难,慧能会怎么办呢?
——用不着别人问难,慧能自己就把话挑开了:“刺史大人,我说西方极乐世界转眼就能到,现在咱俩就可以去。怎么样,你想不想跟我去看看?”
这可是一位佛教宗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位刺史大人说的话!一万双耳朵都在旁边听着呢,一万双眼睛也都在旁边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慧能大师这就要施展神通不成?
刺史可高兴坏了,连忙向慧能行礼:“现在如果在这儿就能见到西天净土,还何必发愿往生呢!您赶紧带我们看看极乐世界什么样,让我们大家都开开眼!”
慧能不慌不忙:“西天极乐世界我已经带着大家看到了。要是没有其他问题,今天的讲座就到此结束了,大家各回各家吧。”
慧能此言一出,大家全愣住了。刚才都满心期待着慧能施展神通,展现极乐世界的奇观,大师怎么转眼就耍赖呀?
慧能一看把大家都唬住了,这才解释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座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就是五座城门。这五座城门是外门,里边还有一个意门。在这座城市里,人心就是土地,佛性就是国王。佛性若在,国王就在;佛性要是没了,国王也就没了。佛性若在,形神具在;佛性要是没了,身体也就完了。佛在心中,莫向外求。自性若迷,佛就是凡夫俗子;自性若悟;凡夫俗子就是佛。大慈大悲就是观世音菩萨,乐善好施就是大势至菩萨,自性清净就是释迦牟尼佛,心平气和就是弥勒佛,人我之见就是须弥山,邪念就是大海,烦恼就是波涛,坏心眼儿就是恶龙,贪欲就是鱼鳖,妄念就是鬼神,贪嗔痴就是地狱,愚昧就是畜生道,十大善行就是天堂。不执著于人我之见,须弥山就会崩塌;破除了邪念,海水就会枯竭;摆脱了烦恼,波涛就会停歇;没了坏心眼儿,鱼龙就会绝迹。
“各位,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佛性,佛性会大放智慧之光,把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座城门照耀得清净通透。贪嗔痴如果被智慧的光明照破,地狱就会立刻消失,心中一片澄明,这不就是西天极乐世界吗?”
慧能这番话,整个把极乐世界、佛祖菩萨、天堂地狱作了全新的解释,如果说白了,佛也好,菩萨也好,并非真有其人;天堂也好,地狱也有,并非真有其地,一切都是人的不同心态而已。这才是纯正的唯心主义呀。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大家纷纷赞叹,刺史也再次向慧能行礼。其实这套道理震撼力虽大,等人民群众反应过味儿来还真不容易接受。
洪秀全的天堂才是最实在的,宫殿巍峨,美女如云,这曾让西方传教士们大为光火。阎王掌管的地狱才是最恐怖的,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挑钢叉滚油锅,这才是我们熟悉的。老百姓是现实主义的,是唯物主义的,天堂地狱佛菩萨,一切种种都得是以客观实体的姿态出现才是最让人安心的。
泰国的佛使比丘对地狱的解释也是这般唯心的,他的出发点是:佛陀不是个唯物论者,他不会以身为准则,以至于说地狱是一个用铜锅煮人或煎人的地方,佛陀以“心”为准则。
佛使比丘从“心”的角度出发,对地狱的解释非常明确:地狱的意思是焦虑(泰文字义为“灼热的心”),当人经历像被火烧烤一样的焦虑时,当下就化生为地狱众生,这是“心灵的投生”。身体虽然仍居留人道,但焦虑一生起,心就堕入地狱,如因怕犯错,或因怕被处罚,或因担忧威望受损,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焦虑,这就是地狱。
——这倒很像萨特当年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狱”中的地狱的性质,地狱是一种心的状态,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宇宙中的一个具体场所。
但是,如果承认这一点的话,顺理成章地往下推论,和“地狱”对应的“涅槃”和“极乐世界”等等概念是不是也同样属于“心”的范畴呢?或许正是那些否定唯物论的人们自己把本属唯心的东西搞得非常唯物了。
但是,承认这个纯粹“唯心”结论会引发的问题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威严实体的天堂和地狱不容易对人生构成足够的诱惑和恐吓。但佛家本来似乎没想要诱惑谁和恐吓谁,只是教人如何解脱世间之苦罢了。
大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在家修行,清净即是西方。
使君问:和尚!在家如何修,愿为指授!
大师言:善知识!慧能与道俗作无相颂,尽诵取;依此修行,常与慧能一处无别。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迷。说即须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于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懊。若欲探觅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破彼疑,即是菩提见。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偈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大师言:善知识!汝等尽诵取此偈,依偈修行,去慧能千里,常在能边。此不修,对面千里。各各自修,法不相待。众人且散,慧能归曹溪山,众人若有大疑,来彼山间,为汝破疑,同见佛性。
合座官寮、道俗,礼拜和尚,无不嗟叹:善哉大悟,昔所未闻!岭南有福,生佛在此,谁能得知!一时尽散。
出家也行,在家也行!
慧能从极乐世界引申,讲了一下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的区别:“各位,要想修习佛法,在家也一样能修,不一定非要出家为僧。出了家却不好好修行,就像西天的坏蛋;虽然在家却真心修行,就像东方的善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清净即是西天。”
慧能刚刚把传统的佛菩萨天堂地狱观给颠覆掉了,现在又把出家和在家之别给颠覆了一次。其实这倒不是慧能的首创,《维摩经》重点就讲过这层道理。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绝不是佛教界所公认的。
但一般即便承认在家修行也可以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对于修行来讲,出家和在家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出了家,如果是加入僧团,就会有一个群体氛围;如果是挂单单练,也可以无牵无挂。在家就很不一样了,老婆哭、孩子闹,全家人意见不统一,麻烦总是很多。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把全家人都变成信徒——佛教史上一个很著名的榜样就是庞居士,连老婆带儿女全信了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和谐。
庞居士是个大富豪,家财万贯。可是,修佛之人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换成一般的富豪,家里趁一千万有可能捐给寺院十万,或者贪官贪污了一个亿有可能捐给寺院一百万,单看捐献额是很惊人,但放到他们的家业里算一下百分比,那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至少体现不出心诚。如果佛祖真能保佑众生的话,一种公平的交易方法应该是这样的:不以绝对值来衡量,而以百分比来衡量。比如,一个赤贫的流浪汉花了一百块钱在佛前烧了一炷香,而这一百块钱是他全部的所有,他一旦没了这一百块钱,如果第二天佛祖不保佑他的话他就会冻饿而死,这样的一百块钱比之亿万富翁的一百万应该更能赢得佛祖的垂青。
好啦,现在的问题是,庞居士想对自家的财产打打主意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他们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不会阻挠庞居士的。
庞居士打算献出多少钱呢?——第一,不是献,而是扔;第二,扔的是全部家产。
据说庞居士把全部家产都打了包,运到海边打算丢到海里,有过路人看见了很是心疼,劝说道:“你还不如把这些财产捐出去或者修庙盖塔来用呀!”
庞居士说:“这些都是害人的东西,所以我才打算扔掉。我哪能把害人的东西送人呢!”——这个见解很深刻呀,想想我们自己,有几个人不是拼死拼活地去挣一点点害人的东西来害自己和老婆孩子呢?如果哪天你也能像庞居士一样想通了,不准备再做这些有害无益的事了,你的父母妻儿也会想庞居士的家人一样义无反顾地支持你吗?
在家修行总难免受到牵绊和拖累,像庞居士那样的例子只是万里挑一、凤毛麟角而已,还不一定都是真的。
但是,对很多人来讲,如果在家修行也能成佛,这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寺院的生活过不习惯,娇妻爱子又舍弃不下(如果你真想抛家弃子,就想想佛陀的榜样吧),工作上还有升迁的机会,经济上还有发迹的可能,哎,如果能安安稳稳地住着好房子,天天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老婆越来越娇媚,儿子越来越可爱,仕途上步步高升,账户里财源滚滚,出门有高车驷马,进门有奴婢成群,抽空打个坐、念个经、烧个香、拜个佛,佛祖保佑天天能过好生活,死后还能上天堂,这有多美!——如果佛教界能推出这么一个榜样,那才是人见人羡的。
毕竟对多数人来讲,放弃世俗生活是困难的,只有在世俗生活里实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才有可能剃度出家,隐遁山门。所以,如果有位大师出来,说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的效果是一样的,自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慧能这么一说,听众果然很是关注。刺史赶紧问道:“在家应该怎么修行呀,请大师指点一二。”
慧能说:“我为在座各位作了一个《无相颂》,请大家好好记着,只要依此修行就可以了。”
慧能这个《无相颂》基本还是重复前边那些佛性、顿悟、三无、佛法就在世间之类的观点,比较新的是:真心修道的人并不责备世人的愚昧,如果专注于别人的过错,自己的过错就比人家还大,别人犯了错你不要去责怪,如果你责怪人家那你也就有罪了。——这些话很像是道德教诲,和基督的登山宝训如出一辙,实际上是有佛学理论做靠山的,这一点慧能后边还会详细说到。
现在我们只要记住结论就好,虽然多数人恐怕很难做到。在论坛上我们应该见惯了总有些人只看过两眼八手评论就敢信口雌黄、断人是非,还沾沾自喜地好为人师,但这实在是保持心理优越感的一个有效手段——责难他人会引发心理快感,这是被现代心理学证实了的。况且,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社会经验都告诉我们:多数人对自己都会有些高估的,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搞过婚介的人应该都有体会:你觉得这一男一女很是般配,见面之后他们往往会互相看不上。
所以这简单两句话,又在挑战着人之常情,想来能做到的人不会太多。成佛容易吗?说来容易做来难呀。
慧能说完了《无相颂》,最后叮嘱大家:“你们可都得按我说的去做哦,否则的话,就算和我面对面坐着也如同咫尺天涯。好啦,现在大家就散了吧,我也该回曹溪山去了,谁要是还有疑问可以到曹溪山找我。”
答问部分到此结束,结果只有刺史大人一个人在提问,实在显得有点儿势利。其他人不知道是没有问题呀,还是没提,或者提的问题被《坛经》的编纂者省略掉了?
听众们纷纷施礼,纷纷赞叹,各回各家了。下面一部分讲的,就是曹溪世界的一些修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