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生于651年,卒于721年,字元之,原名元崇。关于姚崇的生年有两种说法,新、旧两《唐书·姚崇传》都有记载。姚崇逝世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享年七十有二,据此推算,姚崇应该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而《姚崇神道碑》则明确记载姚崇终年71岁。据此推算,姚崇应出生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本书取神道碑的记载。
姚崇的家族源于吴兴望族。鼻祖姚重华,黄帝的八世孙,出生在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以地取氏为姚),生卒年月不详,父系氏族末期部落联盟领袖,五帝中的第五帝,号称舜帝。据《史记》记载,舜帝在50岁开始代替帝尧摄行天子的职权,58岁时帝尧驾崩。舜为帝尧守丧3年,61岁时正式登帝位。舜帝摄政与在位期间,改革政治,励精图治,治理洪涝灾害,设立中央政府,制定司法刑律等,把一个原始、松散、落后的部落联盟,构建成了一个具有基本国家性质的雏形,拉开了华夏民族国家文明的序幕。舜帝的人格和道德精神也为历代民众所敬仰,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尊奉为历代帝王的楷模。舜帝即位的第39年,南下巡狩,病逝于苍梧山下,被安葬在九嶷山旁。人民感念舜帝的圣德,就尊舜陵为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市,因舜陵而得名),意思是地位最崇高的陵墓,舜帝在位期间实现了天下大治。
姚崇的远祖是舜裔已传至第34世的妫满,出生在虞城,生卒年月不详。武王灭商后为笼络天下,特封妫满为诸侯国国君,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封国于帝舜的故地——陈,封为陈侯,称为胡公。他励精图治,使陈国最终成为周朝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妫满的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始祖。
姚崇的太祖姚平,吴兴郡人,生卒年月不详。妫满传10世至公子完公(44世),因国中内讧,完公为避祸奔于齐国,遂改姓田,名完,成为田氏的始祖。田氏代齐称王,直至秦朝兼并六国。秦末,项羽立田安为北齐王,汉初为韩信所灭,族人田横遂拥兵东海岛屿,自立为齐王,拒不降汉。汉高帝八年(前199年),为了防范和控制故旧诸侯贵族,宣诏齐楚等大家族徙迁关中长陵。原齐国王室中的部分人,由于惧怕田横事件牵连,便归并入另一支由姚姓衍生而来的王姓,易姓王。至景帝时,王姓女成为汉景帝妃,后因生武帝刘彻而成为皇后,家族从而再次显贵。武帝刘彻即位后,恩加王氏,特许舅氏男丁复旧姓田氏。第65世始恢复田姓。传至67世田渊,因父田延年犯罪坐狱,逃匿至今浙江湖州(即古代吴兴)再复为旧姓妫。至69世时任西汉官员、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冀州刺史妫平时,再复姚姓,姚平为江南姚姓的起家之祖,即太祖。
姚崇的烈祖姚丰,吴兴郡人,生卒年月不详。新莽代汉,搜求舜裔姚氏,征姚平之子、70世姚丰为睦侯,封国于代,新朝侯国国君。王莽败之,姚丰复回吴兴。此后姚姓基本稳定下来。
姚崇的天祖姚纲,吴兴郡人,生卒年月不详。北朝北魏官员,具体职务史书无记载,不可考。因仕魏举家迁徙中原内地的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菜园乡东北),成为陕州姚姓的起家之祖。
姚崇的高祖姚宣业,吴兴郡人,生卒年月不详。南北朝时曾任偏居江南的陈朝征东大将军,爵封吴兴郡公,随父徙迁陕州硖石。
姚崇的曾祖姚安仁,陕州郡人,生卒年月不详。隋朝时历任山东青州、山西汾州刺史,后人称其“为官清廉,秉公无仅,远图膺锡,大名垂休”。
姚崇的祖父姚祥,陕州郡人,生卒年月不详。隋朝时任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隋炀帝曾下诏称赞其“武能守天于天险”。姚祥故后葬陕州东硖石县东北20里崇孝乡南陔安阳公之塬(今陕县菜园乡南阳村东)。这里是陕郡姚姓起家的祖茔。
姚崇的父亲姚懿,字善意,陕州郡人。隋文帝开皇七年(590年)出生,为姚祥的幼子。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刚,聪明伶俐,思路敏捷。因受父辈影响,弓马纯熟,喜读经史。《姚懿墓志》称赞其“食牛英气,扬手金方,穿犀劲质,抬乎赤羽”。隋朝末年,隋炀帝纵情声色,穷奢极欲,滥征徭役,百姓赋重,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几次下江南出游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强交租调,许多州县甚至强迫农民预交十年的租调。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陕州崤县(今陕县菜园南县村,唐武德三年更名为硖石县),地处隋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和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二京要道之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因徭役赋税负担过重,农民苦不堪负,聚集反抗,结果县令逃跑,地方混乱,家乡官吏逃散,乡村盗贼生乱,社会一片动荡。此时,姚懿就能够统领父亲的部属剿除盗贼,维护治安,恢复秩序,救民于难,保境安民,被授任陕州崤县县令。九月,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兵过黄河后,姚懿就暗中去拜结了唐高祖李渊,高祖不但高兴地接见他,而且还赐给他诏书和金帛。同时陕州全境幸免一场战争灾难。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唐军讨伐王世充,姚懿随同参加战事,时任鹰扬郎将,水陆道总管,长沙县男。因有人嫉妒遭到贬退,从此一蹶不振,建一山庄,隐身而居,教读子孙。后来朝廷先后授予他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常州长史等职,都被他以身患疾病,无法理政为由而婉言谢绝。姚懿一生娶过三个夫人,先娶张氏夫人,又娶李氏夫人,因故都先后过世。又续娶刘氏夫人。刘氏夫人是隋左常侍刘降的孙女,唐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旧城)长史刘志逵的女儿。刘氏夫人共生二男一女,长子姚元崇,次子姚元景,女儿名字不详,史书也无记载。年过六旬后,姚懿又被朝廷任命为峡州刺史,这次他没有推辞,带着家人到峡州上任了。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因嶲州邛部蛮族首领叛乱,民不聊生,动荡不安,这时朝廷又想到了年高德劭、兼有武略的姚懿,就派他持节到嶲州任都督(居正三品上官职),72岁高龄的姚懿,又掌管一州之军政大权,他不辞年高,携举家千里迢迢走马上任。半年时间,他正面训导官吏,公正处理民族之间关系,严格整训军队,以武力作坚强后盾,“结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边境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团结,社会治安秩序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龙朔二年(662年)十二月一日,已是73岁高龄的姚懿,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殉职于嶲州都督府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了他一生信守儒家提倡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之道。
龙朔三年(663年)六月的一天,姚懿的夫人,时年37岁的刘氏,含泪忍悲带着姚崇兄弟和女儿护送着丈夫的灵车,跋山涉水,徒步2100多公里从嶲州回到了陕州硖石故里。稍做筹备,七月十五日将姚懿归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塬(今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东)的祖茔。
开元三年(715年)十月,唐玄宗为了追念姚懿忠心为国,殉职边疆,追赠其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公”。姚崇在故里(今陕县张茅镇西南)为其父姚懿建衣冠冢,树《姚懿神道碑》以示纪念,置旌贤寺管理墓地。1983年,因陇海铁路修建电气化复线,为不至于影响施工,姚懿墓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姚懿神道碑》被迁往陕县新县城南温塘村东刘秀峰西侧重立,直到今天,到此叩拜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姚懿病逝后,年仅12岁的姚崇,随母亲刘氏迁回汝州(今河南平顶山市汝州)梁县广成泽外婆家。从此,刘氏承担起了抚育儿女长大成人的重任。
广成泽在汝州西60里,是东都洛阳外围的一处名胜。东汉朝廷曾将这里辟为宫苑,供皇帝游猎娱乐。姚崇少年时为人豪爽、崇尚气节。可能是受家族尚武的影响,不喜欢读书而喜欢习武、郊游。“少为猎师”,20岁时,“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兔为乐”。当时有一个人,使姚崇改变了不喜欢读书的习惯。此人名叫张憬藏,长社(今河南许昌市长葛)人,是当时全国闻名的相学家。根据姚崇本人63岁时回忆,就在他“居广成泽,目不识书,唯以射猎为事”,整日陶醉于呼鹰逐兔之乐时,遇到张憬藏,说他“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在张憬藏的鼓励和规劝下,姚崇“尔来折节读书”,改变了整日呼鹰逐兔的坏习惯,长乃好学,20岁后方发奋读书学习,钻研孜孜以求。《新唐书·张憬藏传》也有相同的记载:“姚崇,李迥秀、杜景佺从之(张憬藏)游,憬藏曰:‘三人者皆宰相,然姚崇最贵。’”看起来,姚崇不但是得到张憬藏的指导,而且还结交李迥秀、杜景佺等一批青年才俊之士。姚崇又“见《修文殿御览》,阅之,喜。遂耽玩文史,以文华著名”。姚崇继续了父亲的尚武遗风,每日以习武为功课,经常同乡里少年一起到山野射猎比武。十数年坚持不懈的锻炼,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和勇猛无畏的精神,诸般兵器无所不通。
对姚崇居住在广成泽打猎一事,唐人刘肃在《大唐新语》卷之一,唐吴兢在《升平源》中,均有相同的记载。
关于广成泽的来历。传说上古时期的广成子在汝州市的崆峒山(崆峒山位于今汝州市临汝镇,海拔320.1米。)修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广成子,便把他居住过的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清人杨守敬在《水经注疏》卷二十一中云:“汝水又东与广成泽水合,水出狼皋山北泽中。守敬按:《地形志》汝北郡梁县有广成泽。……泽在梁县西四十里。《元和志》亦云,在县西四十里,周回百里。又《伊水注》引《河南十二县境簿》,泽在新城县界黄阜。盖此泽甚大,古本在梁、新城二县境也。”据《汉书》、《后汉书》和新旧《唐书》记载,汉、唐两代将广成泽辟为狩猎游乐之所,定名为“广成苑”。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一月三日,太宗狩猎沐浴广成泽,后唐高宗、唐玄宗等都几番驾临游乐洗浴。
唐朝时汝州梁县等地的广成泽既是皇家狩猎之地,且地域广阔,周回百里,自然会吸引不少爱好者乐此不疲,因此,少所习猎,以呼鹰逐兽为乐的姚崇,在此地打猎,就有居住在广成泽附近的可能。
既然,姚崇20岁前经常在广成泽打猎,那么,他又居住在何地呢?
据《汝州志·伊阳县古迹二》云:“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迤西百余步,相传为古梁公庄,有遗井,今废。按《本传》公尝语帝曰: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景(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云云。考《本传》:公,陕州硖石人,或流寓于此,未可知也。”
《汝州志》清楚告诉我们,“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古伊阳县石家岭村,今称石岭村,现归伊川县白沙镇管辖。据1991年1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伊川县志》第二编地理,第一章区域,第三节县境变迁(第33页)载:“1953年3月,将伊阳县的刑岭、石岭划归伊川县。”可见,石岭村原属伊阳县。
而历史上伊阳县相当一部分属汝州梁县管辖。据《旧唐书地理》:汝州(望州)。唐贞观年间,“领梁、郟城、鲁山三县。”清道光十八年伊阳知县张道超曾作《伊邑为梁县旧疆说》,文曰:“今伊阳东南析汝州之西南隅置,则其为梁县旧疆无烦辞赘。”据1995年六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汝阳县志》云:汝阳(即伊阳,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汝阳)“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汝阳当时分属两县:东部属梁县(治所在今汝州市境内),西部属新城县(今伊川县境内)。……隋时,汝阳为梁、伊阙(原新城县,开皇十八年改此名)陆浑、鲁(原鲁阳县,隋称鲁县,唐代改名鲁山县)四县地。”其时,伊阳石岭村,应在汝州梁县境内。
由此可见,今伊川石岭村,唐初属汝州梁县无疑。姚崇青少年时期,在广成泽打猎,当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