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称帝,不仅改变了李唐王朝的命运,也让姚崇进入了政治舞台的中心。姚崇后来成为元明相,与武则天的发现、重用和培养具有很大的关系。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初九,适逢重阳节。67岁的武则天终于接受皇帝及群臣的劝进,在洛阳则天门楼上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称“圣神皇帝”,立睿宗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原皇太子为皇太孙。同时下令在洛阳建武氏七庙,追赠周文王姬昌为始祖文皇帝、姬武为睿祖康皇帝。她的五代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被追尊为帝。此外,封侄儿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堂侄武懿宗等十多人被封为郡王。连普天之下姓武的人也受到优待,可以免服劳役。带头劝进的傅游艺大得封赏,被封为驾台侍郎、平章事,跻身宰相之列,并赐姓武氏。傅游艺在一年中由九品官升到了三品官,连续换了青、绿、朱、紫四种官服,被人们称为“四时仕宦”。
武则天还在垂拱而治的时候,为了实现政治野心,需要培植自己的一帮势力,她的手段之一是发展科举,让大量的平民百姓加入官僚队伍中来。
在唐朝初年,做官的首要途径仍然是贵族们通过世袭特权来把持官职,这种世袭特权在历代都存在,但在初唐以前尤盛。
按《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根据出身授官,各种爵位都有相应的品阶,嗣王、郡王可授从四品下等的官阶;亲王诸子封郡公,授从五品上等的官阶;国公授正六品上等官阶,郡公授正六品下等的官阶;县公授从六品上等的官阶;侯、伯、子、男爵位,授七品官阶;皇帝、皇后的远近亲族也都授一定品级的官阶,只要一出生,就是七品以上的官阶。而凭地位荫袭,子弟也都可授九品以内的官阶,如一品官之子,就可托荫庇授正七品上等的官阶;二品官的儿子,可托荫庇授正七品下等的官阶。但通过科举,发愤攻书,皓首穷经,从几千人中被选拔出来的人才,所授的官阶却低得多。考试秀才,考中上上等,授正八品上等的官阶;试明经,考中上上等,授从八品下等的官阶;考进士,考中甲等,授从九品上等官阶,乙等,授从九品下等官阶。因此,贵族子弟也可以凭其出身而立刻得居高官,庶族子弟通过艰苦的努力而崭露头角的,也只能居较低的官阶,然后像爬梯一样升迁。
做官的另一条道路就是科举,也就是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起于隋朝,当时已经创设了临时的科目和进士、明经、秀才等常选科目。考试的时间周期、内容和方法尚未形成固定的制度。唐太宗积极推行科举制,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科举制形成经常的制度,开科举取人之风气。虽然贵族衣衫子弟能够通过门荫、勋爵而入仕途,可以较为迅速地上升到显要位置,但他们也开始羡慕和推崇科举考试,感到做官“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科举入仕途逐渐成为一种时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趋势。
科举制的推行,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参与政权。如李义府出身寒门,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他由于门第低微,很自卑,曾赋诗说:“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唐太宗回答他说:“吾将全树借汝,岂惜一枝。”李义府受到鼓舞,百般钻营,在武则天最初辅政时位至中书令。武则天时期的许多宰相如魏元忠、裴炎、郝处俊、狄仁杰、魏玄同、张柬之等人都是举进士、明经而进入官场逐步被提拔到枢要位置的。
唐初,科举制度逐步完备。考试的时间是每年的二月,地点在首都长安,武则天时期则在神都洛阳。考生的来源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国子监各学馆,学有6种,包括:国子学,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等才有资格入学,学生有300人;太学,从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有资格入学,学生有500人;四门学,共有学生1300人,文武七品以上的子弟有500人,庶人中的优秀子弟800人。此外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等。另有二馆:门下省的弘文馆,有学生30人;东宫的崇文馆,有学生20人。两馆学生都是皇亲国戚以及宰相、散官一品、功臣有食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与黄门侍郎之子。另一部分是全国各州推荐的贡生,这些贡生先由从事各业的吏民子弟持写有籍贯、姓名、简历的名牒在州县报名,再经由州、县考试选拔推荐,按选举制度规定的人数报送吏部。在两种生源中,国子监学馆的生徒名额最多,大约占全国1000人的考生总额的30%,这说明科举也是非常优待贵族子弟和高官子弟的。
考试科目,常设科目有进士、明经、秀才等科,秀才科目在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废。考试的具体内容,唐初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春秋左传》、《礼记》为大经,任选其一)。两项全优为甲第。如果时务策答好四题、帖经答对十分之四者为乙第。明经科主要考试《九经》,即对经书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考时务策。
由于进士科更重策论,比较务实,录取也比较严格,所以进士及第以后升迁较快,逐步取得优势,而明经科则处于劣势。因此进士科受到时人的重视,士人竟趋,应诏而参加考试的有时多达2000人。进士及第者,被人称为“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其艰难程度,人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30岁考中明经科已经很老了,而50岁中进士还算年少。所以唐代诗人赵嘏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进士科录取人数很少,参加考试者虽多,但只录取几人、十几人,最多三四十人,即所谓“桂树只生三十枝”。
武则天辅政时期,对科举制就进行了一些改革。龙朔三年(663年),特设书学(学书法)、算学(学计算)、律学(学法律)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并设明书、明算、明法等科举专门科目,考生优秀者送入专门部门任职。进升虽很慢,但满足了实际需要。上元二年(675年),武则天又建议在国子监设“大成”20人,取已经在进士、明经科及第而又特别聪明的人充任,进行进一步的培养进修,学成后,补其俸禄,直接任用,同其他及第听从通常的调遣者相比官位要高,升迁更快。永隆二年(684年),武则天又调整考试内容,加试诗赋各一篇,通文律者,然后才进行策试。这种奖励诗文的制度被后代皇帝所采用,对于唐诗唐文出现高峰及后世文学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武则天执政以后,更注意广泛罗致人才,对科举制做了更多的改革。在天授元年(690年),她亲自在洛阳南门内的洛城殿策问贡人,数日才策试完,以后盛行了1000多年的贡士殿试的制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殿试能增强考生的光荣感,使科举取士更受社会的重视。考生对皇帝也会更加忠诚。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又创立武举科,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考试。考试科目有三种:一是用一石弓(要用担130斤重的力气才能拉动的弓)和6钱重的镞射箭;二是用8斤重的长矛刺枪;三是举重。合乎标准者及第,任命为武官。武举适应了当时频繁的边疆战争对军事人才的需要。武举制度也被历代统治者采用,一直到晚清时期才废除。武则天还提高各州县贡士的身份地位,在此之前,贡人排在各地贡物之后,到长安二年则改在贡物之前,让皇帝阅视。在高宗时,她就开设“南选”,即从边远落后地区选用人才,在她称帝以后,“南选”更成为经常的制度,并且推行到岭南、福建等地。
她还扩大了科举录取的人数,在她辅政执政的50年里,进士及第人数共有1013人,每年平均录取的人数是唐太宗时的两倍多。
由于从科举取得人才的数目还是很有限的,武则天为了进一步打击士族势力,赢得广大庶族地主的支持,以官位来收取天下人之心,她还在科举制度之外来寻求搜罗人才的途径,以弥补其不足。垂拱元年(685年)三月,武则天下诏命九品官以上以及平民百姓(包括工商等社会各阶层)有才学者自举以求进用。因此只要有某一方面特长,不论出身地位,都可以自荐,特别是有文学才干的人更受欢迎。她还派使者到十道举人,使天下没有考上进士、明经的知识分子以及乡村里教育学童的教师,不经考试、训练,就授给官职,从而使未经考试而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等官职的人,不可胜数。在乾封年间以前,吏部选人每年不过数千,垂拱以后,每年常达到5万。
由于怕选人太滥,她又创立试官制度,即暂时授给官职进行试用,这既增加了官位,提供了更多当官的机会,又便于从中发现人才。在长寿元年(692年)一月,武则天把派往十道的存抚使所选的人特予召见,一概加以任用,原来有官的试用为凤阁舍人、给事中,其他的试用为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等官。这一度引起现任官员特别是贵族人士的不满,有人编打油诗说:“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耙推侍御史,椀脱校书郎。”有人还加一句:“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当时左肃政台御史纪先知查出了后两句是儒生沈全交写的,就把他抓来,要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惩罚他,提出先在朝堂当着百官打他几百板子,然后交刑部处置。武则天笑了笑,说:“算了吧。只要你们选人不滥,还怕别人胡说八道?”明代哲学家李贽读到唐书的这一记载,拍案叫绝,批十个字说:“胜高宗十倍,中宗万倍矣!”
武则天还增加名目繁多的临时考试,这种考试是根据临时需要下令开设的,所以叫制科。由于选人方法多样化,选人的程序简单化,寒微出身而有才识者进入仕途的人数迅速上升,有一天武则天就选了130多人做官,使朝廷不断增加庶族地主出身的有识之士,增添新鲜血液。
她还多次下诏求贤,命各级官员推荐各种人才,表示自己求贤的决心。同时在诏书里面,她又一再强调要推荐有真才实干的人,如果借机徇私舞弊,她可要严加惩处的。在一次求贤诏书中,她写道:“上之临下,最重要的莫过于求贤才。朕虽然殚思竭虑,不辞辛苦,思考治国之术,但九域这么广大,靠一个人是搞不好的,必须广蓄贤才,作为羽翼。今天虽然群英在位,朝廷已有不少贤德之臣,但朕还是怕像姜太公那样的人会遗漏在草泽,心里总不舒服。我这话永远有效,文武百官都有责任举荐所知道的贤才。或者是梁栋之才,可以丹青神化;或者很有韬略,可以在军事上振耀国威;或者道德高修,可以奖训风俗;或者很孝顺友爱,可以劝化生灵;或者是饱读经书,可以教育下一代;或者文思敏捷,可以振兴文字;或者心明如镜,可以忠言直谏;或者节操清白,可以守职不渝。凡是这些人,都可以举荐,有关部门要规定期限,务要各官员行使这一职责,也不负朕求贤之意。”
她在其他的求贤诏书里告诫文武官员说:“凡是十家之村邑,必有忠信之人存在;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官员务要访求,不要老说没有贤良。如所荐不虚,举得其人,必然不拘一格地提拔,荐者也给予记功。但如果妄相推荐,也不会不严加惩处。”武则天既不愿贤才不为她所用,也不希望庸才充斥朝廷,真可谓是殚思竭虑。
按照以前的官员晋升制度,凡担任某一官职后,要3年考核一次,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升降,往往要经过几考之后才能真正升官。这种周期很长的晋升制度对于真正有才能的来讲就产生堵塞之弊。武则天的求贤举措,能打破这种资历的限制,使才干卓越的人通过举荐能很快得到提升。武则天还采用一套很有效力的办法,这就是逐级推荐。她通常让中级官员推荐下级官员,宰相推荐中级官员。她还让她特别信任的德高望重的大臣来推荐宰相,如她由娄师德推荐了狄仁杰,由狄仁杰推荐了姚崇,后来又由姚崇推荐了张柬之。这种办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武则天求贤绝不停留在嘴上,一旦有被推荐的人经她试用确是将相之才,她会连续提升他,很快就由一般官员进入权力中枢——宰相的行列。
在政治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武则天总是尽量使臣下人尽其才,可谓用人用到了点子上。分析一下那些著名大臣的任官经历,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武则天的每一个任命都不是随意做出的,可以看出她既谙世又知人的高明之处。不过,作为一个女皇,她的用人眼光又有独特之处。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入女皇的法眼呢?
许敬宗:忠心有学问。许敬宗一直是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在外朝的主要支持者。许敬宗学识渊博,曾参与编纂唐以前历代王朝的历史、本朝高宗及太宗的实录、全国重要人物的家谱、大部头的类书《文思博要》及其他许多项目。他留下了厚厚的80卷个人文集。他是为武则天提供历史先例及行政管理经验的重要人物,另外,他本人也是很有效率的行政官员。
吉顼:魁梧有辩才。吉顼原来与来俊臣关系密切。但来俊臣准备密告吉顼。原因是,来俊臣独揽办案的功劳,两人的矛盾便尖锐起来。吉顼是权变之士,当他得知来俊臣的意图之后,便采取了反告密的方法,被武则天召见,得以幸免。另一方面,他敏捷的辩才和魁梧的身材,给武则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武则天的心腹之一。当然,他也因一张利口而得罪了许多人。
徐有功:耿直有原则。徐有功以用法宽恕、敢直接与武则天争辩而著名。李冲谋反时,家奴与贵乡县尉颜余庆相好,后李冲战败,有人告说颜余庆知道李冲之逆谋。来俊臣也审出他们有信件往来,连魏元忠也落得该问死罪。但徐有功却说:“永昌赦令说,与李贞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赦免之。颜余庆赦后被告,可称是支党。今以支为魁首,是以生为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我认为朝廷处置不当。”武则天恼怒地问:“你以为什么才叫魁首呢?”徐有功说:“魁者,大帅;首者,元谋。”武则天说:“颜余庆还不能算魁首吗?”徐有功说:“魁首者,李贞是也,已经伏诛,余庆今天才治罪,不是支党是什么呢?”武则天怒稍平,说:“那么大家再重新议议吧。”结果还是免了颜余庆的死罪。当时,在朝堂上有数百人,都吓得连气也不敢出,只有徐有功却像没事人一样。
郭元振:胆大有见识。郭元振18岁举进士,授梓州通泉县尉。他为人好结交雄豪,尚侠义,年少时多为劫财济人之事。在朝直言敢谏,遇事敢争,杜甫赞其“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他的诗《古剑篇》当时广为流传,据说武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李峤、阎朝隐等。郭元振并因此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和重用。
娄师德:稳重有气量。娄师德长期在边疆任职,有丰富的治军、屯田经验,委以陇右诸军大使的身份,足可抵御强大的吐蕃,不管山东、河北凶险有多大,始终没有挪动娄师德的位置。到天授元年(690年),累授左金吾将军,兼检校丰州都督,依旧知营田事。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被召回拜为夏宫(兵部)侍郎、判尚书事。第二年,拜为宰相。为了边疆营田的需要,武则天让他以宰相身份充任河源、积石、怀远等西域驻军及河、兰、都、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其官阶也不断得到升迁。
娄师德荐贤而不居功。狄仁杰的入相,部分是得益于娄师德的推荐。但狄仁杰并不知道,做宰相后,对这位忠厚的老好人颇有轻视,几次把他排挤出朝。武则天看出狄仁杰对娄师德的有意排挤后,曾问他:“师德贤乎?”狄仁杰答道:“为将能谨守边障,贤则臣不知。”武则天又问:“师德知人乎?”答曰:“臣尝与之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告诉他:“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矣。”狄仁杰后来感叹道:“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
娄师德自上元初年入为监察御史,至圣历二年(699年),在武则天驾下历仕30年。由于他器量过人,大智若愚,虽大狱屡兴,罗织不绝,他却从未被殃及。面对个性很强的女皇帝,刚直者遭忌,阿谀者被轻视,都难逃武则天的铁腕,唯有娄师德却能一直保全功名。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山川要害,了如指掌。高宗时被破格提拔为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司马,委以在中路抵御突厥的重任。垂拱年间(685—688年)迁为安西副都护。永昌元年升任西州都督后,积极筹划收复安西失地。他上表请求收复弃于咸亨元年的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后来武则天命王孝杰率军击吐蕃,于长寿元年(692年)冬收回了四镇。
圣历年间(698—699年),唐休璟升为三品的司卫(卫尉)卿,实际职务是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久视元年(700年)秋,吐蕃侵凉州,唐休璟在洪源谷大败之,六战皆捷,俘获其副将二人,斩首25130级。这是长期以来与吐蕃争战中少有的大胜利。长安二年(702年),吐蕃遣使入朝请和,武则天设宴招待,回京述职的唐休璟参加了宴会。吐蕃使者论弥萨几次过来窥看唐休璟的模样。武则天问论弥萨,为何对我大将这么感兴趣,他说:“此将军勇猛无敌,数败我军,故想认识认识他。”武则天听了,即命提拔唐休璟为右武威、左金吾二卫大将军,并任命为夏官侍郎(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唐休璟是在边疆成长起来的将领,对边疆事务非常熟悉。东起辽西的确石,西至西域的四镇,绵亘万里的边疆地带,唐休璟皆能记住其山川要害,用兵之时了然于胸。当时,西突厥发生战事,武则天令唐休璟与诸宰相讨论此事。一会儿,奏疏就上来了,武则天令依议而行。后来十几日,安西诸州请兵接应,路程日期都如唐休璟所画。武则天说道:“恨用卿太晚哪。”接着又对诸宰相说:“休璟熟习边事,卿等十个抵不了他一个。”
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因筹划西域事务有功,随即被任命为夏官(兵部)尚书同三品,成为著名的军人宰相。
上官婉儿:此女非凡骨。武则天选拔人才不仅不计门第,而且不避仇人。上官婉儿是武则天身边的机要秘书。照常人看来,上官婉儿是不能重用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曾与高宗密谋,要废武则天为庶人。武则天以“大逆之罪”将上官仪打入狱中致死。上官仪之子上官庭芝也被处斩。上官庭芝唯一的后代、年仅1岁的婉儿和母亲郑氏,因为是女性被充为后官的宫婢。婉儿自幼聪颖,她和宫人经常同去习艺馆,开始跟宫教博士正式学习经书、史书、书法、算术、吟诗以及宫廷的礼节、棋弈,均获得优秀成绩,尤其是在诗词方面,更有非凡的才能。婉儿的才能,传到武则天的耳里,武则天下令召见,命婉儿用“剪彩花”为题作首诗,婉儿当面写成“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的诗句。武则天问婉儿:“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两句话什么意思?婉儿答:“是假的花,要以假乱真。”武则天问:“你是否有意含沙射影?”婉儿答:“诗是没有一定解释的,要看解释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是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武则天叹道:“做得这么快,又这么切题,又这么敢直言。”再让她执笔写字,强劲、雄浑的笔法,不像出自少女之手。武则天在内心感叹“此女绝非凡骨”,立刻命婉儿离开掖庭(宫婢住地),常侍身边,专掌诏命。
裴炎:倔强而难制。裴炎虽被武则天杀死,但武则天对他的评价并不低,“倔强难制”,被武则天认为是难以制服的人,在那个时代,确是比较难得的人物。他和武则天有三次冲突,每一次都是言人所不敢言,没有屈服过。而且他一生耍弄了不少阴谋,算得上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称得上武则天对手的人。
武则天虽然杀了裴炎,其实内心惜之。按唐代法律,谋反罪应诛九族,但武则天却保全了他的宗族。
魏元忠: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几生几死,从不屈服。仪凤三年(678年),还是太学生的魏元忠赴洛阳上书言事,为国家抵御吐蕃献计献策。高宗召见之后,授以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仗内供奉。不久任命为监察御史。
武则天临朝称帝后,魏元忠升为殿中侍御史。徐敬业叛乱,武则天让李孝逸率军平定。但是,李孝逸缺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两位副将也未有过什么特别战绩。所以,武则天派魏元忠为监军。魏元忠早先已表现出特殊的军事才华,经历又很简单,完全是在武则天掌权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武则天对他很放心。
李孝逸攻打梁山,守将韦超坚守不出。军中诸将面对这一难啃的骨头产生了迟疑、犹豫的心理。诸将说:“不如先攻徐敬业,徐敬业败,徐敬猷不战自擒矣。若击徐敬猷,则徐敬业引兵救之,是腹背受敌也。”魏元忠则说:“不然,徐敬业率领精兵,尽在下河,乌合而来,利在一决。如我军万一失利,大势去矣!而徐敬猷是一个赌徒,根本不懂打仗,其军单弱,容易动摇。大军临至,立马即克。徐敬业虽欲救之,根据路程来看必来不及救援。今不先取弱而先攻其强,不是好计策。”李孝逸遵从魏元忠之计,先引兵击韦超,韦超趁夜色逃遁。又进攻淮阴,徐敬猷仅单身脱逃。
魏元忠为监军,为平叛立下大功,被擢升为司刑(大理)正,不久升为洛阳县令。永昌元年(689年),魏元忠与刑部尚书张楚金等一起被酷吏周兴诬陷下狱,将被处决。由于武则天的醒悟,改为免死流放贵州。不久后又得到起用,由侍御史升为御史中丞。长寿元年(692年),魏元忠与狄仁杰等一起被来俊臣、侯思止陷害。几经周折之后,他又一次从屠刀下生还,被贬为涪陵(今属重庆市)县令。
神功元年(697年)九月,魏元忠被召拜为御史中丞。他历经多次死刑和流放而不屈服,使武则天更为看重,成为狄仁杰之后武则天倚为栋梁的人物。圣历二年(699年),拜为宰相,又兼左肃政台御史大夫,先后检校并州、洛州长史,多次为大总管带兵抵御突厥的侵犯。李显被复立为太子后,武则天任命魏元忠以宰相检校太子左庶子,委以辅佐太子以保证安全接班的重任。后因情逐去二张而得罪,再次下狱。由于张说出面作证,免于一死,贬为端州高要(今广东肇庆)县尉。由于专制政治体制中权力斗争的影响,魏元忠在武则天晚年再被贬逐,但纵观其在武则天时代的经历,基本还是受到信任和被重用的,他几起几落而大难不死。
狄仁杰:沉厚有谋,能断大事。狄仁杰才能见识超过群宰相,又老成可靠,直率坦诚,公正无私,出则定抚一方,政事远播;入则定夺大事,稳若磐石,在朝野均有很高的声望。尤其是他能针对武则天个性很强的特点,每决大事,必能打动武则天的心,从而得到她的赞许和支持。武则天尊重他,常称之为“国老”而不呼其名,每当入见跪拜之时,武则天总要阻止他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久视元年(700年)九月,狄仁杰去世,武则天哭了,并说:“朝堂空矣!”后来朝廷上遇有大事而众人无法裁决定夺之时,武则天总要感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耶!”
一件小事很能够说明狄仁杰的官品。天授二年(691年)九月,被贬为洛州司马的狄仁杰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卿在汝南,很有善政声誉,但被人陷害,卿欲知是谁要害你吗?”狄仁杰说:“陛下以为臣有过,臣请改过自新;陛下知道臣无过,是臣之大幸。臣不愿知道陷害我的人的名字。”武则天听了,很赞赏他的品格。
此外,还有一些人,如李昭德强干;王及善为人清正难夺,有大臣之节;敬晖以清干著称,他们也因各自的特点而被武则天重用。
在这些被武则天重用的人才中,就有本书的主人公——姚崇。天授元年(690年),在武则天启用新人的背景下,姚元崇结束了长达13年之久的地方任职,回到了神都洛阳担任了司刑寺的司丞,开始正式登上了武周朝廷的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