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孩子一样看待
朱慧彬
福建省西山教育集团,校方开出了年薪15万元的天价高薪招聘高级语文教师。应聘选手经过几轮淘汰,三人进入决赛。经过商议,特邀考官出了这样一道题:
“当班上的一名学生想以韩寒为榜样,在课堂上拒绝听讲、拒绝学习时你如何办?”
这是一道考验教师随机应变的机智的题目,来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选手们都知道韩寒是代表“80后”厌恶校园、中途退学的叛逆形象,据说他每次理科考试都是只写几个字就交卷,但他却在1999年荣获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他的书曾经创造了国内文学书籍类销售最高纪录。
“我会告诉他,不能学韩寒,韩寒是天才,而他不是!”1号选手胸有成竹地抢先回答。她来自上海,毕业于名校,青春美丽,能用双语教学,一度被考官看好。“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天才,假如他认定自己就是天才,他就要超越韩寒怎么办?”1号选手在一名考官接二连三的发问下,最终没有答上来。
2号男选手来自北方某文化名城。他信心百倍地答道:“我会打电话告诉这名学生的家长,让专家做好他的心理矫治工作。因为他可能有心理问题。”“但是你不要忘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心理学是必修课,你有义务给学生提供心理矫治服务啊。”评委马上反驳。2号选手无以作答。
观众和评委把目光凝集到3号选手的身上。3号选手是一位来自西部某省的女孩,年轻朴实,大学毕业后曾自愿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一年。前几关她的成绩不算最好,考官们并不看好她。
“你能回答吗,3号?”考官们计划换一道题来考。3号沉思了片刻,急中生智:“能,我有办法……”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
“我会郑重地告诉他,也许他的确是个天才,可他还是没办法超越韩寒。”
“为什么?”
“因为他不可能比韩寒考的分数再少了。”
“因为韩寒考试常常是0分,他想超越韩寒,就得考比0分更少才行。可考试根本没负分!”
一语惊四座。在场的选手们愣住了。
接着现场是一阵窃窃私语。虽然这个答案看上去有些诡辩的意味,但因考官确实拿不出反驳她的论据,结果一致裁定:3号选手胜出。她获得了令众人羡慕不已的年薪15万元的小学语文教师任教资格,从而获得了可称得上中国大陆小学语文教师最高的薪酬。
3号选手获胜后发表了简短的感言:“我在乡下任教时,时常遇到孩子们在课堂上问许多无法解释的奇怪问题。他们的想象力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甚至有的更具有叛逆性。教育他们,仅靠拥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孩子般的思维,先对他的部分观点肯定,使他露出且翘高尾巴,忘乎所以,再揪住他表达中的缺陷,割掉他的尾巴。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拿个案说事、做文章、钻牛角尖且自以为是的人,打败他们的方法很简单,拿他当孩子一般就行了。”
二、吃块口香糖就能解决
陈伟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上午,我提前走进了教室。刚一进门,就听见班长刘帆说了句粗话。霎时,全班学生的眼光一下子凝聚到了我的身上。刘帆更是满脸的尴尬,羞愧地看着我。教室里悄无声息。怎么办?我的大脑极速转动起来:班长刘帆的性格我十分了解,他是个很爱面子的学生,假若在这么多同学面前受老师的批评,他绝对受不了。再说,他平时的表现一直很好,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组织能力很强,今天很可能是出现了什么特别的情况。然而,如果我装作没听见,不批评他,如此偏袒的做法,一定会让同学们对我这个班主任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班长犯错就能够不挨批评,这不是有意放纵班长吗?不公平!那以后我这个班主任和班长刘帆的工作就都不好开展了。
是啊,事情虽小,可假如处理不好,影响会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站在讲台上,一时却有些不知所措。猛地,我的手触到了衣兜里的口香糖,因而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轻轻走到刘帆身边,掏出两块口香糖对他说:“刘帆,今天老师感冒了,嘴里有异味,因而我要吃块口香糖。另外这块口香糖,我觉得你需要吃,老师送给你。”刘帆抬起头,满脸的愧色。当看到我满怀诚意的目光时,就接过了口香糖。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希望吃了这块口香糖,你我的口气都能变得非常清新。”同学们听了,禁不住笑了,刘帆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看得出,他知道自己错了。
后来,刘帆主动找到我,真诚地向我认了错,并递给我一封信。信里写道:“老师,那天没有暴雨狂风,有的只是风和日丽,您之所以能够征服我,征服一(2)班的全部同学,是由于您的管理不是靠硝烟弥漫的狂轰滥炸,而是凭借灵活机敏的教育智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稳定期的青少年,语言失控,行为不当也在所难免。批评是必要的。然而,批评的场合与方式却需细致揣摩。要做到宽容而不溺爱和放纵,严格而非粗暴与独裁,刚柔并济,赏罚分明。只有如此,才可在教育人的工作中无往不利。
三、幽默的力量
黄颖瑜
那天中午放学后我来到教室,眼前的景象让我皱起了眉头:前排的几张桌椅横七竖八,黑板没擦,垃圾桶里的垃圾多得已经堆在一旁,讲台前还飘飞着几块塑料薄膜……我拿起扫帚,一边扫一边发狠:下午班会,让你们瞧瞧怎么收拾你们!然而再转念一想,其实孩子们以往还是很爱集体的,今天是怎么回事?再一想,噢,时近期末,大考来临前的那种紧张,令大家对班级的关注度下降。也许我的一番“狂风暴雨”能暂时刺激他们一下,可能有长久的效果吗?是否换个方法更好,比方说让这群小家伙彻底明白并且认可“班级是我们每个人的家,维护家的整洁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如此的教育才能产生实效。想到这儿,我停止了打扫,把扫帚放回很不卫生的“卫生角”。抬头发现黑板上写着今天新学的几幅对联,我眉头微皱,在黑板上写下:
看教室垃圾满目
叹同学心无集体
——黄老师留
然后,我又在这幅不很工整的对联下加了一个紧锁愁眉的小人儿,便锁上门走了。
下午,我故意磨蹭到上课铃声响过才装作毫不知情地走进教室。嘿,地面干净,桌椅整齐。故意转到门后一瞟,垃圾桶倒空了,并且全无早上“蓬头垢面”的委屈样,周身透出暗红的光,看来还被认真地洗过,清亮一新,正等待“检阅”呢。看我始终不发一言,小家伙们可一个个挤眉弄眼的坐不住了。性急的王发生终于忍不住叫起来:“看后面,看后面哪!”我回头一看,黑板上那个愁眉紧锁的小人儿已经换了表情,正笑眯眯地望着我呢。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的主意,他们早已经把小人儿画上了跟我一样的发型和衣着,别说,还确有几分神似呢。
我笑了笑,说:“今天我给你们出道题。”说着,我转身拿起红笔给对联添上标点:
看教室,垃圾满目?
叹同学,心无集体?
——黄老师留
孩子们脸上显出疑惑的表情,开始叽叽喳喳:“这如何解释?”只听伶俐的于光叫到:“这都不懂,黄老师在批评我们呢!”“非也,非也。这位于同学误会了。”我学着老学究的模样踱到于光跟前,摸着他的头笑道。而后,我又回到讲台前,把对联改为:
看教室,整齐干净;
赞同学,胸怀集体!
——给我的宝贝们
顿时教室里一片欢笑,掌声阵阵响起。
“小子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孩子犯错误是必然的。然而,要想师生关系和谐,绝非不分是非地一味迁就和溺爱;更不是全然迎合。宽容错误并非纵容犯错,批评并非是对师生关系的淡薄。当然在处理这一矛盾时,应当在如何引导孩子认识缺点并使之改正的问题上作一些技巧性的积累和探讨!
四、寓教于学
向华梁
偶然一次,行过曝光台,见上面写着“方小明(初三二班),吃东西,很脏”的字样,我心中一亮,这简直算作最好的学习语法知识的范例。
“同学们,不知以前我们所讲的汉语语法知识遗忘了没有?我想与大家一起来进行简单的回忆,先从短语的类型开始吧。大家想一想有哪几种类型的短语呢?”
“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很好,主要有五种。那么大家说‘吃东西’(板书)属哪种类型的短语?”
“动宾短语!”回答坚定而响亮。
“回答得很好,假如我们在后面加上‘很脏’(板书)二字,请思考一下,所加的词有何作用?”
“补充!”斩钉截铁。
“可惜,这个句子缺失主语,假设加上一个人名,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啦。”(此时有学生似乎已经洞察了我的用意,在下面发笑。)
“就以我们班同学为例吧,可是加谁的名字好呢?”
“下面曝光台上有。”(好聪明的孩子,不明说,却指明了。)
“下面大家再划一下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各是什么?”
“最后请大家思考,平常我们的句子一句完了才有一个标点,在此处却是主语后有逗号,宾语后有逗号,它们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强调!”
“用括号在主语的后面标明‘初三二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呢?”
“强调说明。”
“特别强调。”
这样以来,笑声不断,那位学生早已是赤色满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目的已经达到,不必再多说了,刹车。
五、换一个面看看
胡友丽
午休时,我顺着操场跑道散步,忽然,班上两名学生扶着王江朝我走来,一个学生说:“李波把足球踢到了王江的脸上!”我拿开王江捂住脸的手,果然半边脸都红肿了。我顿时火冒三丈,送王江去医务室后马上把李波请到操场上。
“你凭什么用足球踢人?”我的声音有些冷峻。
“我不是有意的。”他若无其事地答道。
“每次你都说不是有意的,却三番五次地伤害那么多人!”我马上想起他曾经踢伤刘洋的脚,打肿任继飞的头……每次批评他,他总是摆出许多理由推卸责任。我越想越气,厉声道:“你认为不是有意的就无须承担责任吗?”
他仍然很平静:“王江不会有事的。上一次他也把篮球抛到了我脸上,我那时候也没说什么呀。”
“那你是在打击报复了?还说不是有意的!”我似乎是在怒吼了,许多过往的老师和学生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胡老师,你到教室里再批评我行不行?被你在这里批评很没面子的。”他竟然还跟我提要求。
“明知被老师批评没面子,为何还总犯错?”我恨恨地说。
“胡老师,我错了。”他小声说。虽说认错了,然而从他的眼睛里我看不出半点愧疚。他的冷静让我无所适从……
无疑这是一次失败的谈话。
事后,通过认真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听到学生出事,我的应激反应是“火冒三丈”,根本没有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没有耐心倾听李波的解释,以致刚开始谈话就形成了对立。应激反应是一种“无思维”的思维方式。想都不想,条件反射一样就做出了习惯性的反应,此种做法当然是笨拙而非科学的。
其次,我盲目联系历史,简单归因。在李波声明自己不是有意伤人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最基本的信任,却武断地认定他又在为自己找理由,进一步联系到以前他所犯的错误,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因而新账旧账一块算,给他以暴风骤雨般的打击。细细揣摩,其实这种严厉的斥责甚至吼叫,仅仅是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真正的教育,结果不言而喻。
第三,我漠视了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是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学生接受老师的引导、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操场上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李波大声呵斥,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
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之后,我又悄悄把李波叫出来,选了一个角落,开始了第二次谈话。
“老师刚才静下心地想了一下,相信你不是有意踢伤王江的。能否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吗?”(共情)
“校足球队中午练球,我开一个大脚,就踢到王江的脸上了。”
“这么冷的天,假若球砸到你脸上,你会怎么样?”(换位)
“很痛。”
“是呀,那王江肯定也很痛。你的不小心给他带来了痛苦。”
“我当时也十分难过的,都没心情玩了。”说着说着,这个同学们心慕中的“铁汉”竟眼眶发红了。
“老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可是善良要表达出来别人才知道呀。”(积极暗示)
“嗯。后来我问他有没有事,他说‘我受伤了,往后都要你养,每个月两万块。’”李波委屈地说,声音哽咽了。
我拍拍他的肩:“哦,可能他说的是气话。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当时他毫无原由地被砸,肯定又痛又气吧?”
“嗯。”
“后来我看到是其他同学把他扶过来的,但不是你。”(面质)
“……”李波低头不语,但羞愧已爬上了他的脸庞。
“同学们都叫你‘铁汉’,我想真正的铁汉应当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强壮上,更应当表现在处事的风度上,应当勇于承担责任。去吧,去跟王江说声对不起。”
“……”李波望着我,有点踌躇。我知道他放不下自己的面子。
我微微一笑:“老师还有些事,你自己去向他说,相信真正的‘铁汉’能做到的。”说完,我转身朝办公室走去,这回的脚步很轻快,也很踏实。
下午课间,王江来办公室交作业,对我说:“胡老师,李波不是有意的。”
同一个事件,同一个教育对象,由于我推开了不同的窗子,领略了两种天壤之别的教育风光。第一次谈话,因为我情绪激动,言语不善,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第二次谈话,因为我运用了共情、换位、暗示、面质等心理辅导方法,打开了李波的心扉,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细细回想,感慨良多。
教育不应止于认错。王晓春老师说:“以学生认错为终点的教育,是最表面的、最肤浅的教育,其实不过是管理而已。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教师本人的心理需求:学生认错了,低头了,教师就释怀了。到底问题解决了多少?不再往下想了。”我很幸运,第一次谈话,当李波说“我错了”时,我没有就此停手,而是通过反思,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的确,让学生口头上承认错误决非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使他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确定了今后改正的方向,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了。
让耳朵聆听到更多。聆听是教师辅导学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技能,教师应当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诉说,这时双方应当是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如何才能听到更多?当然是想法让对方说得更多。第二次谈话过程中,我首先应用“共情”法,承认李波的确“不是故意伤人”,让他觉得自己已被老师接纳和理解,这使他消除了对立情绪而道出了整件事的始末。接着我用“换位”法和“积极暗示”法使他表露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其实他是深怀歉意的,而并非确实像第一次谈话时所表现的那般冷漠。可见,谈话中先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对方有了被认同感,才能畅所欲言,我们也就能听到更多真实的东西。
用真诚叩开心扉。孩子的心灵是万分敏感而脆弱的,想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老师定需以诚相待。李波是一个自尊心和个性都很强的孩子,对待这样的孩子,仅靠无休止的说教定然是无效的,反而会使他固执的心更加封闭。只有春风化雨,用真诚打动他,才能走进他的内心深处。因而,我在谈话中先认同他的确是“无意”的,并表示对他的“善良”表示肯定,再引导他进行换位体验,成功触动他的心灵,最后考虑到他“拉不下面子”,让他私下道歉,避免尴尬,这才使他心服口服。